第三次領跑者的相關工作即將展開,今天,簡單回顧一下第二批領跑者的相關情況。
第二批領跑者基地共8個基地、500萬kW。采用競爭性分配的方式,分配結果分析如下。
1、競爭異常激烈,71%企業是打醬油的
整個過程競爭十分激烈。正常情況下的投標,投標企業與項目數量在3:1~5:1之間,是比較理想的。
領跑者項目,即使設定了“業績大于200MW、注冊資金大于5億元”的門檻,參與7個項目投標的集團/企業仍然有78家(同一集團不同企業按一個算,同一企業投多個項目按一個計算)。每個基地僅有5~12個項目,中標比例在4.9:1~9:1!可見其激烈程度。
表1:各領跑者基地的投標、中標企業比值
競爭最激烈的是芮城、新泰項目,達到9:1;
競爭相對較少的是包頭、兩淮,也達到5:1,
7個基地平均為6.2:1。
一共7個基地,78家投標企業,平均每個企業投標4.4次。
一共56個項目,23家中標企業,平均每個企業中標2.4個。
前3名企業中標了5個項目,而大部分僅中標1個。
表2:不同中標項目數量的企業分布
殘酷的事實告訴我們,
71%的企業是去打醬油、露個臉的!
29%(23家)的企業拿到項目,才算是真正的領跑者!而這其中:
10%(8家)的企業拿到1個項目,感覺像中獎了!
而其中只有19%(15家)才能算是真正的實力企業,拿到2個以上項目!
由此看見,光伏行業不是一個大產業,真正的“領跑者”,也就是能拿到項目的企業,50家足以!
2、投標電價考驗企業決策者的智慧
中標項目數量多彰顯了企業的實力,以相對較高的電價中標,使項目的性價比最高,則是企業的智慧。那誰是那個最有智慧的企業?
1中標電價概況經過統計發現,不同企業的中標電價相差還是很大的,如圖1所示。
圖1:七大領跑者基地投標、中標電價區間
說明:1)“直線”區間為投標價格范圍(陽泉、芮城的最高投標價格都是0.9X,但不知具體數值,以0.9代替),陰影區間為中標價格范圍。
2)上圖的價格統計不包含 “獲得地方貢獻加分”的企業電價。
從圖1中可以看出:
1)中標電價差異大
除濟寧、新泰因最低價限制以外,陽泉、芮城的中標電價差約近0.2元/kWh,項目總投資IRR大概會相差4%;包頭、兩淮、烏海的中標電價差近0.1元/kWh,項目總投資IRR大概會相差2%。資本金的收益率相差會更大。
2)最低價中標
新泰的最低價不符合規則。其他項目除兩淮以外,最低投標電價均中標。
“領跑者”設立的目的,是為了提升行業的技術水平,并不是為了促進平價上網。先進的技術,一般性價比會比較差;而且,采用先進技術,必然要冒一定的風險,投資者應該有風險收益。
為了中標而盲目報出超低價,使風險大的領跑者項目盈利不如穩妥的普通項目,對中標企業、對領跑者項目,都不是一件好事。
2哪些中標企業報價最有智慧?為了找到最會報價的企業,統計了除濟寧、新泰外,未獲得地方貢獻加分中標2個以上項目的13家企業的電價偏差值(由于濟寧、新泰采用了限價政策,不計入計算)。
偏差值的計算方法如下:
該數值為正,說明企業的電價決策水平高,數值越大,說明企業決策越厲害;反之,該數值為伏,說明企業的電價吃虧,數值越小,說明企業吃虧越大。
從上表可以看出,13家企業中,
8家的“偏差值”>0,說明他們的中標電價基本在平均中標電價以上。
中廣核、陽光電源、天合光能、國家電投4家的數值最大,說明企業在進行電價決策的時候,非常有智慧,既保證項目能中標,又使項目以較高的電價中標。
5家的“偏差值”<0,說明他們的中標電價基本在平均中標電價以下。
特變電工、英利、協鑫都低于平均電價3%以上,主要靠低電價中標。
3、結語
領跑者項目的投標企業與中標企業的比例高達6.2:1,71%的企業未中標;
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下,23家企業能拿到項目,不成為“打醬油的”,國電投、晶科、協鑫甚至拿到5個項目,是企業實力的彰顯;
而中廣核、陽光電源、天合光能、國家電投等企業,不僅拿到項目,甚至每次都能以較高的電價中標,保證項目有較高的利潤,則顯示了企業決策者的智慧。
綜合來看:
國家電投、陽光電源、天合3個企業都拿到3個及以上項目,規模分別為43、30、27萬kW的項目,中標電價又比較高,從這個角度來看,可以算是本年度領跑者競爭中最成功的投標者。
上述13家企業獲得項目數量、容量、電價偏差值的匯總統計。
國電投拿的項目數量最多、規模最大,且中標電價高于平均價格,應該是第二批領跑者勁爆中最大的贏家!
第二批領跑者基地共8個基地、500萬kW。采用競爭性分配的方式,分配結果分析如下。
1、競爭異常激烈,71%企業是打醬油的
整個過程競爭十分激烈。正常情況下的投標,投標企業與項目數量在3:1~5:1之間,是比較理想的。
領跑者項目,即使設定了“業績大于200MW、注冊資金大于5億元”的門檻,參與7個項目投標的集團/企業仍然有78家(同一集團不同企業按一個算,同一企業投多個項目按一個計算)。每個基地僅有5~12個項目,中標比例在4.9:1~9:1!可見其激烈程度。
表1:各領跑者基地的投標、中標企業比值
競爭最激烈的是芮城、新泰項目,達到9:1;
競爭相對較少的是包頭、兩淮,也達到5:1,
7個基地平均為6.2:1。
一共7個基地,78家投標企業,平均每個企業投標4.4次。
一共56個項目,23家中標企業,平均每個企業中標2.4個。
前3名企業中標了5個項目,而大部分僅中標1個。
表2:不同中標項目數量的企業分布
殘酷的事實告訴我們,
71%的企業是去打醬油、露個臉的!
29%(23家)的企業拿到項目,才算是真正的領跑者!而這其中:
10%(8家)的企業拿到1個項目,感覺像中獎了!
而其中只有19%(15家)才能算是真正的實力企業,拿到2個以上項目!
由此看見,光伏行業不是一個大產業,真正的“領跑者”,也就是能拿到項目的企業,50家足以!
2、投標電價考驗企業決策者的智慧
中標項目數量多彰顯了企業的實力,以相對較高的電價中標,使項目的性價比最高,則是企業的智慧。那誰是那個最有智慧的企業?
1中標電價概況經過統計發現,不同企業的中標電價相差還是很大的,如圖1所示。
圖1:七大領跑者基地投標、中標電價區間
說明:1)“直線”區間為投標價格范圍(陽泉、芮城的最高投標價格都是0.9X,但不知具體數值,以0.9代替),陰影區間為中標價格范圍。
2)上圖的價格統計不包含 “獲得地方貢獻加分”的企業電價。
從圖1中可以看出:
1)中標電價差異大
除濟寧、新泰因最低價限制以外,陽泉、芮城的中標電價差約近0.2元/kWh,項目總投資IRR大概會相差4%;包頭、兩淮、烏海的中標電價差近0.1元/kWh,項目總投資IRR大概會相差2%。資本金的收益率相差會更大。
2)最低價中標
新泰的最低價不符合規則。其他項目除兩淮以外,最低投標電價均中標。
“領跑者”設立的目的,是為了提升行業的技術水平,并不是為了促進平價上網。先進的技術,一般性價比會比較差;而且,采用先進技術,必然要冒一定的風險,投資者應該有風險收益。
為了中標而盲目報出超低價,使風險大的領跑者項目盈利不如穩妥的普通項目,對中標企業、對領跑者項目,都不是一件好事。
2哪些中標企業報價最有智慧?為了找到最會報價的企業,統計了除濟寧、新泰外,未獲得地方貢獻加分中標2個以上項目的13家企業的電價偏差值(由于濟寧、新泰采用了限價政策,不計入計算)。
偏差值的計算方法如下:
該數值為正,說明企業的電價決策水平高,數值越大,說明企業決策越厲害;反之,該數值為伏,說明企業的電價吃虧,數值越小,說明企業吃虧越大。
從上表可以看出,13家企業中,
8家的“偏差值”>0,說明他們的中標電價基本在平均中標電價以上。
中廣核、陽光電源、天合光能、國家電投4家的數值最大,說明企業在進行電價決策的時候,非常有智慧,既保證項目能中標,又使項目以較高的電價中標。
5家的“偏差值”<0,說明他們的中標電價基本在平均中標電價以下。
特變電工、英利、協鑫都低于平均電價3%以上,主要靠低電價中標。
3、結語
領跑者項目的投標企業與中標企業的比例高達6.2:1,71%的企業未中標;
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下,23家企業能拿到項目,不成為“打醬油的”,國電投、晶科、協鑫甚至拿到5個項目,是企業實力的彰顯;
而中廣核、陽光電源、天合光能、國家電投等企業,不僅拿到項目,甚至每次都能以較高的電價中標,保證項目有較高的利潤,則顯示了企業決策者的智慧。
綜合來看:
國家電投、陽光電源、天合3個企業都拿到3個及以上項目,規模分別為43、30、27萬kW的項目,中標電價又比較高,從這個角度來看,可以算是本年度領跑者競爭中最成功的投標者。
上述13家企業獲得項目數量、容量、電價偏差值的匯總統計。
國電投拿的項目數量最多、規模最大,且中標電價高于平均價格,應該是第二批領跑者勁爆中最大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