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海證券報報道,“據統計,目前全國有34個省市在進行多晶硅及光伏產業生產,這有過剩的可能,因此新建項目要慎重。”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秘書長袁桐在2007中國新材料市年會上直言。
對此,業內專家、企業人士也紛紛表示,受德國對太陽能發電政策的轉變影響,全球光伏產業(即太陽能電池產業)市場回調。另外,由于對中國光伏產業而言,關鍵技術設備、市場需求、原料等“三頭在外”,國內過剩的光伏產業將重新洗牌。
“光伏產業95%是政策市場,近幾年的快速發展主要受益于德國對太陽能發電的政策支持。”河北寧晉晶龍實業集團副董事長任丙彥向上海證券報表示,而目前德國國內政策市場正發生改變。
中科院電工研究所研究員王文靜也撰文指出,德國市場變化對中國太陽能電池產業影響巨大。
王文靜表示,正是由于2004年德國光伏市場突然啟動后,加之無錫尚德在美國成功上市的刺激,中國光伏產業鏈開始大規模擴張。
袁桐則指出,統計顯示,目前我國光伏企業猛增到400家左右,涉足太陽能光伏產業的上市公司在短短三年內也達到12家之多。而且這股投資熱潮仍在繼續。
“但是,隨著德國市場的變化,冬天已經來了。”任丙彥對目前國內光伏產業的過快膨脹表示出擔憂。據透露,目前德國已逐漸由買方市場轉變為賣方市場,光伏產品開始外流。而國內許多光伏企業有大量庫存積壓。
他直言,目前國內很多公司一哄而上,無節制的上規模。“宣傳鋪天蓋地,不僅有誤導,而且形成可怕的‘泡沫’現象,一旦泡沫破滅,很多公司將岌岌可危。” 任丙彥認為,全球光伏政策市場是有序的,也是有限的。而目前中國光伏市場主要在國外,沒有敏銳的市場洞察力,盲目發展危險很大。
再者,中國光伏產業鏈還存在嚴重的硅原材料瓶頸。王文靜表示,中國光伏產業存在巨大供求失衡,中國光伏公司一般規模較小、建設較晚、流動資金緊張,難與國外大的硅材料廠簽訂長期訂貨合同,更難應付變化莫測的市場。對此,任丙彥也表示,“糧草不足”是我國光伏產業發展的大忌,而目前又難以改變這一局面。
王文靜認為,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中國整個光伏產業鏈都為重新洗牌在做準備,而不是盲目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