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能替代工程的大力推進,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日益增加。2016年5月國家出臺的“關于推進電能替代的指導意見”,將十三五期間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的目標設定在27%,因此,電力在未來能源格局中將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然而,電力需求的增加,必然對城市的電力供應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已經出現供電緊張的地區。如何合理安排供電計劃,成為很多城市已經或者即將面臨的一項挑戰。
從傳統來看,供電計劃主要從供應端入手,或者是增加和擴建本地發電能力,或者是增加外調電力,不管哪種方式,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人力物力和時間,對環境造成影響,同時還可能需要對電網容量進行擴充,以應對可能出現的、持續時間短的尖峰負荷。相比較于傳統的供應端,近年來需求側資源頗受關注,并且已經展現出媲美供應側資源的實力和能力,成為滿足城市用電需求、緩解高峰負荷的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電力需求側資源的前世今生
電力需求側資源,源于電力需求側管理這個概念,是指從調節電力需求挖掘出來的各種電力資源。電力需求側管理,顧名思義,是從電力消費需求端入手,通過采取相應的管理和技術手段,實現電力負荷削減、平衡電力供需的目的。該理念最早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被引入中國,不斷得到發展,并逐漸引起國家和地方層面的重視。從2010年底開始,中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關于電力需求側管理的政策與規定,并積極推進試點工作的開展,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最初,電力需求側管理主要通過實施節能改造、提升能效等措施,實現永久性的節電效果,即通過構建“能效電廠”,提供虛擬的電力供應,從而實現等同于常規發電廠的功能。
近年來,需求響應逐漸成為電力需求側管理的一個特色,它是指用戶對價格或者激勵信號做出響應,在給定時間內改變正常電力消費模式,或將用電負荷轉移到其它時間段,從而起到平滑負荷曲線、優化資源配置、改善系統靈活性的作用。從這個角度來說,需求響應起到的等同于備用電廠的功能,在電力緊張的時候發揮作用、緩解電網壓力。
最新趨勢是,需求響應結合可再生能源、儲能技術、電動汽車,具有多種效益和靈活性,不僅可以在峰荷時段降低負荷,還可以在谷荷時段增加負荷,同時可以保證提供綠色電力,符合國家提出的能源結構向綠色低碳轉型的戰略目標。
需求側試點工作卓有成效
2012年中國啟動電力需求側管理城市綜合試點工作,并確定北京、蘇州、唐山和佛山為首批四個城市。這四個城市在國家財政專項資金的支持下,積極籌劃方案、落實項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不僅實現了預定的負荷降低和轉移目標,還培育了電能服務市場,為今后工作的開展和經驗的推廣,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2014年,上海市成為國家發展改革委指定的中國首個需求響應試點城市。研究分析顯示,上海市需求響應資源的市場潛力巨大,2030年可達到250萬千瓦,為該年預期峰荷的4%,同時可實現8.112億元人民幣的收益。
在需求側城市試點工作的推進中,發現傳統需求側資源缺乏一定的靈活性,而電動汽車的快速發展,可以很好地彌補這一缺陷。電動汽車的有序充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城市電網高峰負荷、削減負荷峰谷差,同時確保系統具有充足的靈活性。研究報告顯示,電動汽車有序充電可緩解上海市電網調峰壓力,并在消納外來水電的假設下,帶來每年減少燃煤23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450萬噸的環境效益。
發展需求側資源的挑戰和機遇
然而,作為一種新興的資源,在政策執行和項目實施過程中,發展需求側資源不可避免的會遇到很多挑戰,包括資源價格的確定、資源調度平臺的建立、實施人員能力的提升,等等。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需求側資源的發展,需要在完善電力市場過程中予以重視和考量。
同時,發展需求側資源也面臨著很多機遇。國家層面出臺的電力體制改革文件,突出了電力需求側資源的重要性,要求城市試點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完善電力應急機制。地方層面積極開展試點工作,挖掘城市需求側資源在削減、轉移負荷方面的潛力和能力,為城市電能供應提供多種選擇。從國家政策,到地方試點,都為電力需求側資源的大力發展提供了保障和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因此,對于城市來說,需求側資源不僅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還有很大的靈活性,應在城市電力資源規劃中予以優先考慮。電力需求側資源,正逐步以一種可持續、綠色、經濟的方式,成為滿足城市電力需求、替代傳統電廠的靈活性電力資源。(作者分別系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中國區副主任、研究員)
從傳統來看,供電計劃主要從供應端入手,或者是增加和擴建本地發電能力,或者是增加外調電力,不管哪種方式,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人力物力和時間,對環境造成影響,同時還可能需要對電網容量進行擴充,以應對可能出現的、持續時間短的尖峰負荷。相比較于傳統的供應端,近年來需求側資源頗受關注,并且已經展現出媲美供應側資源的實力和能力,成為滿足城市用電需求、緩解高峰負荷的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電力需求側資源的前世今生
電力需求側資源,源于電力需求側管理這個概念,是指從調節電力需求挖掘出來的各種電力資源。電力需求側管理,顧名思義,是從電力消費需求端入手,通過采取相應的管理和技術手段,實現電力負荷削減、平衡電力供需的目的。該理念最早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被引入中國,不斷得到發展,并逐漸引起國家和地方層面的重視。從2010年底開始,中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關于電力需求側管理的政策與規定,并積極推進試點工作的開展,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最初,電力需求側管理主要通過實施節能改造、提升能效等措施,實現永久性的節電效果,即通過構建“能效電廠”,提供虛擬的電力供應,從而實現等同于常規發電廠的功能。
近年來,需求響應逐漸成為電力需求側管理的一個特色,它是指用戶對價格或者激勵信號做出響應,在給定時間內改變正常電力消費模式,或將用電負荷轉移到其它時間段,從而起到平滑負荷曲線、優化資源配置、改善系統靈活性的作用。從這個角度來說,需求響應起到的等同于備用電廠的功能,在電力緊張的時候發揮作用、緩解電網壓力。
最新趨勢是,需求響應結合可再生能源、儲能技術、電動汽車,具有多種效益和靈活性,不僅可以在峰荷時段降低負荷,還可以在谷荷時段增加負荷,同時可以保證提供綠色電力,符合國家提出的能源結構向綠色低碳轉型的戰略目標。
需求側試點工作卓有成效
2012年中國啟動電力需求側管理城市綜合試點工作,并確定北京、蘇州、唐山和佛山為首批四個城市。這四個城市在國家財政專項資金的支持下,積極籌劃方案、落實項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不僅實現了預定的負荷降低和轉移目標,還培育了電能服務市場,為今后工作的開展和經驗的推廣,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2014年,上海市成為國家發展改革委指定的中國首個需求響應試點城市。研究分析顯示,上海市需求響應資源的市場潛力巨大,2030年可達到250萬千瓦,為該年預期峰荷的4%,同時可實現8.112億元人民幣的收益。
在需求側城市試點工作的推進中,發現傳統需求側資源缺乏一定的靈活性,而電動汽車的快速發展,可以很好地彌補這一缺陷。電動汽車的有序充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城市電網高峰負荷、削減負荷峰谷差,同時確保系統具有充足的靈活性。研究報告顯示,電動汽車有序充電可緩解上海市電網調峰壓力,并在消納外來水電的假設下,帶來每年減少燃煤23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450萬噸的環境效益。
發展需求側資源的挑戰和機遇
然而,作為一種新興的資源,在政策執行和項目實施過程中,發展需求側資源不可避免的會遇到很多挑戰,包括資源價格的確定、資源調度平臺的建立、實施人員能力的提升,等等。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需求側資源的發展,需要在完善電力市場過程中予以重視和考量。
同時,發展需求側資源也面臨著很多機遇。國家層面出臺的電力體制改革文件,突出了電力需求側資源的重要性,要求城市試點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完善電力應急機制。地方層面積極開展試點工作,挖掘城市需求側資源在削減、轉移負荷方面的潛力和能力,為城市電能供應提供多種選擇。從國家政策,到地方試點,都為電力需求側資源的大力發展提供了保障和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因此,對于城市來說,需求側資源不僅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還有很大的靈活性,應在城市電力資源規劃中予以優先考慮。電力需求側資源,正逐步以一種可持續、綠色、經濟的方式,成為滿足城市電力需求、替代傳統電廠的靈活性電力資源。(作者分別系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中國區副主任、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