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新余市把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擺上十分重要的位置,加大空殼村扶持力度,切實改變全市空殼村、貧困村、經濟薄弱村現狀。力爭到年底全市所有行政村集體經濟收入在原有基礎上增加3萬元,年收入5萬元以上的行政村達80%以上。為達到預期目標,市縣區采取了有力措施。
一是整合各類資金作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基金。全市共整合各類資金1.602億元,其中分宜縣整合各類資金3600萬元。每個村20萬元,由分宜縣工業園區負責管理,年收益15%;渝水區整合1億元。按每個村50萬元的標準,對93個空殼村集中統一到新興工業園購買標準廠房,并委托區國資局與新興工業產業園管理;仙女湖區整合各類資金1040萬元,全區52個行政村平均每個行政村20萬元,資金借款給新余仙女湖新城旅游開發有限公司,以15%的利率的利息收入作為村集體經濟收益;高新區整合資金1380萬元,用于發展村級集體經濟。
二是大力實施村級光伏扶貧電站建設。全市在去年總規模3.4兆瓦,扶持34個省級貧困村的基礎上,今年已發展到56個,規模達11.7兆瓦。其中渝水區在14個省級貧困村達到100KW/村,貧困村全覆蓋的基礎上,至今年底完成143個非貧困村50KW/村的村級光伏扶貧電站任務。預計年可為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增加5—10萬元。
三是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切實提高村干部的積極性。扎實做好了“兩委”換屆選舉工作。把責任心強、有抱負、能帶領全村致富的能人選入了村“兩委”;組織開展了新一屆黨組織書記集中培訓,市委蔣斌書記親自進行了授課;切實提高村干部待遇。2017年全市村支部書記平均工資已達36456元,是上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2倍,為村干部干事建業提供了動力。
四是市財政每年安排200萬元扶持空殼村建設。每年扶持50個左右的空殼村,每個資金4萬元。與本村的經營主體聯合,以入股、分紅、借貸等形式取得收益,投資收益作為村級集體經濟收入。
五是以市委市政府的名義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促進村級集體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了目標任務,從制度上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提供了保障。
一是整合各類資金作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基金。全市共整合各類資金1.602億元,其中分宜縣整合各類資金3600萬元。每個村20萬元,由分宜縣工業園區負責管理,年收益15%;渝水區整合1億元。按每個村50萬元的標準,對93個空殼村集中統一到新興工業園購買標準廠房,并委托區國資局與新興工業產業園管理;仙女湖區整合各類資金1040萬元,全區52個行政村平均每個行政村20萬元,資金借款給新余仙女湖新城旅游開發有限公司,以15%的利率的利息收入作為村集體經濟收益;高新區整合資金1380萬元,用于發展村級集體經濟。
二是大力實施村級光伏扶貧電站建設。全市在去年總規模3.4兆瓦,扶持34個省級貧困村的基礎上,今年已發展到56個,規模達11.7兆瓦。其中渝水區在14個省級貧困村達到100KW/村,貧困村全覆蓋的基礎上,至今年底完成143個非貧困村50KW/村的村級光伏扶貧電站任務。預計年可為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增加5—10萬元。
三是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切實提高村干部的積極性。扎實做好了“兩委”換屆選舉工作。把責任心強、有抱負、能帶領全村致富的能人選入了村“兩委”;組織開展了新一屆黨組織書記集中培訓,市委蔣斌書記親自進行了授課;切實提高村干部待遇。2017年全市村支部書記平均工資已達36456元,是上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2倍,為村干部干事建業提供了動力。
四是市財政每年安排200萬元扶持空殼村建設。每年扶持50個左右的空殼村,每個資金4萬元。與本村的經營主體聯合,以入股、分紅、借貸等形式取得收益,投資收益作為村級集體經濟收入。
五是以市委市政府的名義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促進村級集體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了目標任務,從制度上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