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大學機械與航空航天工程學院、新能源與環境學院揭牌成立大會在中心校區鼎新大講堂隆重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閆楚良、劉嘉麒、高銳,中國工程院院士曹耀峰、多吉,吉林省國土資源廳廳長蘭宏良、能源局局長常明、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局長張偉漢、地震局局長王建榮及來自全國各地的機械與航空航天領域和新能源與環境領域的研究機構、合作企業、兄弟高校以及省市有關部門的領導、知名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吉林大學教授林學鈺、任露泉、于吉紅,烏克蘭科學院院士、吉林大學外籍教授舒爾加•瓦列里,吉林大學校領導李元元、蔡莉、張向東、吳振武、孫友宏、馮正玉、王利鋒,吉林大學校友總會副會長韓曉峰出席大會。大會由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王利鋒主持。
校黨委常務副書記蔡莉宣讀學校關于成立吉林大學機械與航空航天工程學院、新能源與環境學院等機構及人員任免的決定。李元元為機械與航空航天工程學院院長趙宏偉、黨委書記程鉞,新能源與環境學院院長許天福、黨委書記陸志東授公章。
李元元與閆楚良院士、任露泉院士,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劉林宗,機械與航空航天工程學院院長趙宏偉、黨委書記程鉞共同為吉林大學機械與航空航天工程學院、航空航天工程研究院揭牌;李元元與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石化集團原副總經理曹耀峰院士,吉林大學林學鈺院士,吉林省能源局局長常明,新能源與環境學院院長許天福、黨委書記陸志東共同為吉林大學新能源與環境學院、新能源與環境研究院揭牌。
李元元在大會上致辭。他介紹了吉林大學航空航天工程、新能源與環境領域的發展歷史及近年來的發展情況。李元元表示,堅持服務于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是我國高校辦學的基本價值導向。在長期的辦學歷程中,吉林大學始終秉持服務國家戰略、融入國家發展的辦學理念,主動布局謀劃的航空航天和新能源兩個學科領域,就是新時代學校積極對接國家戰略需求的重要體現。這是吉林大學為實現“雙一流”建設目標,對學科主動進行優化調整的一項重要舉措。
李元元代表學校對機械與航空航天工程學院、新能源與環境學院提出希望:立足自身、內聯外引,以更加開闊的視野開放發展;項目驅動、人才為要,以更加科學的理念創新發展;主動作為、改革創新,以更加精準的定位特色發展。
李元元表示,吉林大學當前進入了內涵發展、爭創一流的新階段,進入了加快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關鍵時期。他希望兩個新學院站在新起點,謀劃新未來,把握時代發展之運,借力學校發展之勢,搶抓學科發展先機,辦出水平、辦出特色、辦出成效,為我國建設航空航天強國、實現航天夢,為我國建設能源強國、開創中國特色能源發展新局面作出更大貢獻。
王利鋒宣讀了機械與航空航天工程學院、新能源與環境學院學科戰略咨詢委員會首批委員名單,由26位兩院院士組成的戰略咨詢委員會將為新學科建設把脈問診。
會上,李元元為多吉院士頒發吉林大學雙聘院士聘書,為閆楚良院士頒發吉林大學航空航天工程研究院高級科學家聘書,為曹耀峰院士、多吉院士、劉嘉麒院士、高銳院士頒發吉林大學新能源與環境研究院高級科學家聘書。
多吉院士在講話中表示,愿意竭盡全力參與吉林大學新能源與環境的學科建設和發展,積極協助教師隊伍建設和青年學生的培養,為這個高起點、國家急需、有特色的學科添磚加瓦。閆楚良院士表示,發展和建設航空航天學科是實現國防現代化,是科技引領和創新的需要、是高素質人才培養的需要、是吉林大學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需要。吉林大學機械與航空航天工程學院的成立,將更好地引領母校師生在未來一段歷史時期為中國的國防建設和科技發展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成立大會上,副校長孫友宏代表學校與機械航空航天領域,新能源、環境領域17家相關單位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或合作備忘錄,并代表學校接受了一汽富晟集團捐贈的教學科研設備。
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文東升代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西北工業大學航空學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宇航學院等兄弟院校同仁致辭。曹耀峰和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曲道奎也在大會上致辭。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等行業單位發來賀信,對吉林大學機械與航空航天工程學院、新能源與環境學院的成立表示祝賀。
于吉紅院士在致辭中表示,全校教師要堅持面向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學校發展需要,切實發揮科技創新的先導作用,把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報國之行自覺融入到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歷史進程中,攻堅克難、勇攀高峰,瞄準國際學術前沿、推動學校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優勢學科和特色學科的協同發展,力爭取得更多、有重大影響力的標志性、創新性成果。真正把科學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真正把科技成果應用到新一輪東北振興和學校發展的過程中,推動國家和學校各項事業的跨越式發展。
趙宏偉和許天福在講話中表示,將進一步為建設成為優秀人才輩出、研究創新能力強、學術氛圍好、師生滿意、學校認可、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一流學院而努力奮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校內各職能部門、群團組織、派出機構、直屬單位及各教學、科研單位主要負責人,學生代表參加成立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