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 ,是我國實現既定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的頂層設計,標志著新時代的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從這個意義上說,有鮮明“綠色”以及“創新”“協調”標志的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本是立意高遠的“幫扶”之策,如今卻戲劇性地變成了“拖后腿”,讓興致勃勃走在綠色前沿的企業叫苦不迭,甚至斷了活路——這實在令人扼腕痛惜。
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拖欠早已不是新鮮事,目錄一批一批地下,補貼一年一年地拖,行業已習以為常。但事關企業生存,事關國家有關部門的信用,更事關環保產業的良性發展,不能再聽之任之了。
顯然,補貼從目錄制訂到按時發放之間的多個環節已生“病灶”——并網的項目不知何時能夠進入補貼目錄,進了目錄不知何時可以拿到補貼,拿到補貼也不知下一筆何時到賬……從一億元到十億元,從十億元到百億元,從第六批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補助目錄開始,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從并網到確定進入目錄最快也要滯后18個月,補貼實際到手又要推后。換言之,企業拿到補貼已是一年半甚至兩年之后的事情了。大大小小的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承受著巨額補貼拖欠,這讓視資金流為生命的企業情何以堪?
我們且試著把把脈。
首先,建設之初已經過審批或備案,要拿補貼為何先要進目錄?原因是錢少人多,得排隊等號。再問,囊中羞澀原因何在?收得太少,花得太多,入不敷出。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征收標準十余年來確曾一再上調,但即便是從此前的0.1分/千瓦時上調至如今的1.9分/千瓦時,也難以滿足可再生能源產業飛速發展的補貼需求。
產業發展得快,導致補貼發放捉襟見肘——這里面不乏積極因素。但從中也提醒我們,決策部門預見性有待增強。
病因不難找,開源、節流并舉便成了業界共識:開源方面,一是清理舊賬,企業呼吁嚴格征收管理,該征收的集中追繳不可手軟;二是出臺新規,適當提高征收標準,可再生能源附加相應提高。
而節流方面,補貼退坡的呼聲也早已不絕于耳。今年4月,青海格爾木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開標,0.31元/千瓦時的中標電價創造出中國光伏投標電價最低紀錄。近日,廣東、寧夏也相繼出臺風電項目競爭配置辦法,電價已成重要競爭條件。“競價上網”“平價上網”正在步入“最后一公里”角逐。
增收節支之外,輔助政策開始登場。比如試行可再生能源綠證自愿認購啟動,但“雷聲大雨點小”,收效甚微,1年多來成交率不足1%。實在難解“燃眉之急”。
展望未來,隨著技術進步、成本下行,可再生能源擺脫補貼依賴或只是時間問題,但當下可再生能源行業仍難以離開補貼而“自立”,巨大的補貼缺口仍需彌合,政府承諾仍需兌現。
積重難返,不得不“返”。急需各方積極理性推動問題的解決,為行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生態和發展預期。比如,重新審視地方“土政策”,避免各行其是,加強征收和使用各環節管理,做到應收盡收;簡化企業獲取補貼流程,提高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收入,并力爭當年收入當年補貼,盡可能做到及時發放;建立鼓勵企業技術創新的機制,以使補貼額度逐年降低,爭取可再生能源上網電價盡快達到常規電力水平……只要重視,辦法總比困難多。更何況這事關新時代發展理念的落實,可不惕懼乎?
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拖欠早已不是新鮮事,目錄一批一批地下,補貼一年一年地拖,行業已習以為常。但事關企業生存,事關國家有關部門的信用,更事關環保產業的良性發展,不能再聽之任之了。
顯然,補貼從目錄制訂到按時發放之間的多個環節已生“病灶”——并網的項目不知何時能夠進入補貼目錄,進了目錄不知何時可以拿到補貼,拿到補貼也不知下一筆何時到賬……從一億元到十億元,從十億元到百億元,從第六批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補助目錄開始,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從并網到確定進入目錄最快也要滯后18個月,補貼實際到手又要推后。換言之,企業拿到補貼已是一年半甚至兩年之后的事情了。大大小小的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承受著巨額補貼拖欠,這讓視資金流為生命的企業情何以堪?
我們且試著把把脈。
首先,建設之初已經過審批或備案,要拿補貼為何先要進目錄?原因是錢少人多,得排隊等號。再問,囊中羞澀原因何在?收得太少,花得太多,入不敷出。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征收標準十余年來確曾一再上調,但即便是從此前的0.1分/千瓦時上調至如今的1.9分/千瓦時,也難以滿足可再生能源產業飛速發展的補貼需求。
產業發展得快,導致補貼發放捉襟見肘——這里面不乏積極因素。但從中也提醒我們,決策部門預見性有待增強。
病因不難找,開源、節流并舉便成了業界共識:開源方面,一是清理舊賬,企業呼吁嚴格征收管理,該征收的集中追繳不可手軟;二是出臺新規,適當提高征收標準,可再生能源附加相應提高。
而節流方面,補貼退坡的呼聲也早已不絕于耳。今年4月,青海格爾木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開標,0.31元/千瓦時的中標電價創造出中國光伏投標電價最低紀錄。近日,廣東、寧夏也相繼出臺風電項目競爭配置辦法,電價已成重要競爭條件。“競價上網”“平價上網”正在步入“最后一公里”角逐。
增收節支之外,輔助政策開始登場。比如試行可再生能源綠證自愿認購啟動,但“雷聲大雨點小”,收效甚微,1年多來成交率不足1%。實在難解“燃眉之急”。
展望未來,隨著技術進步、成本下行,可再生能源擺脫補貼依賴或只是時間問題,但當下可再生能源行業仍難以離開補貼而“自立”,巨大的補貼缺口仍需彌合,政府承諾仍需兌現。
積重難返,不得不“返”。急需各方積極理性推動問題的解決,為行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生態和發展預期。比如,重新審視地方“土政策”,避免各行其是,加強征收和使用各環節管理,做到應收盡收;簡化企業獲取補貼流程,提高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收入,并力爭當年收入當年補貼,盡可能做到及時發放;建立鼓勵企業技術創新的機制,以使補貼額度逐年降低,爭取可再生能源上網電價盡快達到常規電力水平……只要重視,辦法總比困難多。更何況這事關新時代發展理念的落實,可不惕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