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最熱門的話題,無疑就屬中美經貿摩擦事件了。近日,中美貿易糾紛談判終于迎來了重大進展。
在6月29日舉行的中美元首會晤中,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特朗普同意,中美雙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重啟經貿磋商;同時美方表示不再對中國出口產品加征新的關稅;兩國經貿團隊將就具體問題進行討論。此外,特朗普在記者會上也表示同意讓美國公司繼續銷售產品給華為。
消息傳來,國內一片歡欣鼓舞。對于目前情勢來說,這已經是現階段再好不過的消息。未來談判如果達成重要的合作協定,相信對于正在轉型中的中國經濟而言,無疑將是一次重大利好。
事實上,近幾年來,中國光伏已經發展成為我國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并且在貿易糾紛中屢屢被提及。那么,作為一名在國際爭端中 “久經考驗的戰士”,中國光伏又是怎樣的一番光景呢?
風雨交加 依舊破浪前行
談起中美光伏貿易摩擦,就不得不追溯到2011年了。
2011年,德國SolarWorld美國分公司聯合其他6家生產商向美國商務部正式提出針對中國光伏產品的“雙反”調查申請。
一年后,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作出終裁,認定從中國進口的晶體硅光伏電池及組件實質性損害了美國相關產業,美國將對此類產品征收反傾銷和反補貼關稅,并于2012年12月份決定征收29.18%-254.66%的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
此后,在2014年美國對我國又發起第二次“雙反”調查,2017年美國發起201調查并準備征收關稅(第一年30%,其后逐年遞減5%),2018年隨著貿易摩擦升級美國對我國500億美元征稅清單中加入光伏產品(加稅25%)。
禍不單行的是,自2012年起,歐盟委員會開始對從中國進口的光伏板、光伏電池以及其他光伏組件發起反傾銷調查。其后,中國光伏企業在歐洲市場也遭遇了重創。
在美歐一系列的重拳打擊中國光伏企業的壓迫之下,中國方面也作出了還擊。在2012年,我國正式發起對原產于美國和韓國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反傾銷調查及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反補貼調查,并于次年對其作出裁定。
其后數年里,圍繞“雙反”的調查與反制,中國光伏產業在斗爭中前進,在曲折中發展。
引領全球 國內市場崛起
自2013年起,中國國內光伏市場開始異軍突起,一舉擺脫了束縛中國光伏行業多年的“兩頭在外”的尷尬局面。
2013年,中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為12.92GW;其中光伏電站12.12GW,分布式光伏800MW;
2014年,中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為10.6GW;其中光伏電站8.55GW,分布式光伏2.05GW;
2015年,中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為15.13GW;其中光伏電站13.74GW,分布式光伏1.39GW;
2016年,中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為34.54GW;其中光伏電站30.3GW,分布式光伏4.24GW;
2017年,中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為53.06GW;其中光伏電站33.62GW,分布式光伏19.44GW;
2018年,中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為44.26GW;其中光伏電站23.3GW,分布式光伏20.96GW;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我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量已達1.74億千瓦。其中,新增裝機量已經連續6年位居全球第一,而累計光伏裝機規模已連續4年位居全球第一。
換言之,中國光伏已發展成為我國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時也成為了繼高鐵之后的又一張“中國名片”。
風云變幻 行業迎來轉機
時間來到2019年,中美光伏斗爭也隨著中美經貿糾紛起起落落。
今年5月9日,美國政府宣布,自2019年5月10日起,對從中國進口的2000億美元清單商品加征的關稅稅率由10%提高到25%。對此中方方面也作出回應:自2019年6月1日0時起,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提高加征關稅稅率。公告稱,將對2493個稅目商品實施加征25%的關稅;對1078個稅目商品實施加征20%的關稅;對974個稅目商品實施加征10%的關稅。對595個稅目商品仍實施加征5%的關稅。
不過,今年6月中旬,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意外宣布自6月13日起對中國雙面光伏組件授予201關稅條款的豁免權,免于征收25%的額外關稅。據報道,美國經聯邦貿易部門裁定,雙面太陽能組件不再受第201條款的約束,即各國雙面太陽能組件產品出口美國將不再征收25%的關稅。
外界解讀認為,此次美國豁免雙面太陽能組件關稅,主要是由于國內光伏產能無法滿足客戶需求。此次豁免,將有效降低相關光伏產品的進口成本,而這被認為是中國光伏企業的一次勝利。
更令人高興的是,在今年6月底舉行的中美元首會晤中,雙方同意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重啟經貿磋商,同時美方不再對中國出口產品加征新的關稅。此次中美達成的重要共識,一掃籠罩在雙方經貿關系上空沉積多日的陰霾。這對于飽受“雙反”之苦的光伏行業來說,無疑也是一大利好。
光伏組件(圖)
陰霾漸散 光伏伺機而動
眼下,盡管中美貿易糾紛趨向緩解,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美雙方一定能夠達成一項平等互利共贏的協議,不過對于中國光伏行業來說,或許還沒到歡呼雀躍的時候。
不可否認,經過20余年的發展和努力,我國光伏產業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已經由依賴國外技術和市場的小眾產業,發展成為從技術到出貨量都領先于世界的“中國名片”。
然而,目前中國光伏產業發展還面臨著諸多問題和挑戰。就國內市場而言,棄光限電、補貼拖欠、融資困難、市場規范標準缺失等問題依然十分突出。加之光伏新政出臺,補貼退坡加速,勢必倒逼企業通過提升技術水平以降低生產成本,盡快實現平價上網。
事實上,受去年“531新政”的影響,中國光伏產業也遭受了重大打擊。2018年國內光伏新增裝機量同比減少8.8GW,下降16.58%。而伴隨著光伏補貼的退坡、平價上網的加速,最新數據也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光伏新增裝機5.2GW,同比下降46.11%。可以看出,當前光伏行業的發展形勢并不太樂觀。而今年首批光伏平價項目名單的正式出爐,也標志著光伏行業即將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
那么,面對光伏補貼政策逐步退出,面對平價上網步伐加速,面對光伏新時代號角吹起,我國光伏企業亟須轉變發展思路,大力提升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不斷降低生產成本,增強企業自身的競爭力,推動高質量高效率發展,推進平價上網時代全面到來。
寫在最后
在這里,筆者還想補充說一句:平價上網,只是 “萬里長征的第一步”。畢竟,目前光伏發電在我國發電量占比還不足3%,而到2050年光伏發電占比或將達到30%甚至更多。可以想見,未來的光伏行業,將擁有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而一個嶄新的光伏大時代正在向我們走來。
在6月29日舉行的中美元首會晤中,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特朗普同意,中美雙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重啟經貿磋商;同時美方表示不再對中國出口產品加征新的關稅;兩國經貿團隊將就具體問題進行討論。此外,特朗普在記者會上也表示同意讓美國公司繼續銷售產品給華為。
消息傳來,國內一片歡欣鼓舞。對于目前情勢來說,這已經是現階段再好不過的消息。未來談判如果達成重要的合作協定,相信對于正在轉型中的中國經濟而言,無疑將是一次重大利好。
事實上,近幾年來,中國光伏已經發展成為我國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并且在貿易糾紛中屢屢被提及。那么,作為一名在國際爭端中 “久經考驗的戰士”,中國光伏又是怎樣的一番光景呢?
風雨交加 依舊破浪前行
談起中美光伏貿易摩擦,就不得不追溯到2011年了。
2011年,德國SolarWorld美國分公司聯合其他6家生產商向美國商務部正式提出針對中國光伏產品的“雙反”調查申請。
一年后,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作出終裁,認定從中國進口的晶體硅光伏電池及組件實質性損害了美國相關產業,美國將對此類產品征收反傾銷和反補貼關稅,并于2012年12月份決定征收29.18%-254.66%的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
此后,在2014年美國對我國又發起第二次“雙反”調查,2017年美國發起201調查并準備征收關稅(第一年30%,其后逐年遞減5%),2018年隨著貿易摩擦升級美國對我國500億美元征稅清單中加入光伏產品(加稅25%)。
禍不單行的是,自2012年起,歐盟委員會開始對從中國進口的光伏板、光伏電池以及其他光伏組件發起反傾銷調查。其后,中國光伏企業在歐洲市場也遭遇了重創。
在美歐一系列的重拳打擊中國光伏企業的壓迫之下,中國方面也作出了還擊。在2012年,我國正式發起對原產于美國和韓國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反傾銷調查及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反補貼調查,并于次年對其作出裁定。
其后數年里,圍繞“雙反”的調查與反制,中國光伏產業在斗爭中前進,在曲折中發展。
引領全球 國內市場崛起
自2013年起,中國國內光伏市場開始異軍突起,一舉擺脫了束縛中國光伏行業多年的“兩頭在外”的尷尬局面。
2013年,中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為12.92GW;其中光伏電站12.12GW,分布式光伏800MW;
2014年,中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為10.6GW;其中光伏電站8.55GW,分布式光伏2.05GW;
2015年,中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為15.13GW;其中光伏電站13.74GW,分布式光伏1.39GW;
2016年,中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為34.54GW;其中光伏電站30.3GW,分布式光伏4.24GW;
2017年,中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為53.06GW;其中光伏電站33.62GW,分布式光伏19.44GW;
2018年,中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為44.26GW;其中光伏電站23.3GW,分布式光伏20.96GW;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我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量已達1.74億千瓦。其中,新增裝機量已經連續6年位居全球第一,而累計光伏裝機規模已連續4年位居全球第一。
換言之,中國光伏已發展成為我國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時也成為了繼高鐵之后的又一張“中國名片”。
風云變幻 行業迎來轉機
時間來到2019年,中美光伏斗爭也隨著中美經貿糾紛起起落落。
今年5月9日,美國政府宣布,自2019年5月10日起,對從中國進口的2000億美元清單商品加征的關稅稅率由10%提高到25%。對此中方方面也作出回應:自2019年6月1日0時起,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提高加征關稅稅率。公告稱,將對2493個稅目商品實施加征25%的關稅;對1078個稅目商品實施加征20%的關稅;對974個稅目商品實施加征10%的關稅。對595個稅目商品仍實施加征5%的關稅。
不過,今年6月中旬,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意外宣布自6月13日起對中國雙面光伏組件授予201關稅條款的豁免權,免于征收25%的額外關稅。據報道,美國經聯邦貿易部門裁定,雙面太陽能組件不再受第201條款的約束,即各國雙面太陽能組件產品出口美國將不再征收25%的關稅。
外界解讀認為,此次美國豁免雙面太陽能組件關稅,主要是由于國內光伏產能無法滿足客戶需求。此次豁免,將有效降低相關光伏產品的進口成本,而這被認為是中國光伏企業的一次勝利。
更令人高興的是,在今年6月底舉行的中美元首會晤中,雙方同意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重啟經貿磋商,同時美方不再對中國出口產品加征新的關稅。此次中美達成的重要共識,一掃籠罩在雙方經貿關系上空沉積多日的陰霾。這對于飽受“雙反”之苦的光伏行業來說,無疑也是一大利好。
光伏組件(圖)
陰霾漸散 光伏伺機而動
眼下,盡管中美貿易糾紛趨向緩解,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美雙方一定能夠達成一項平等互利共贏的協議,不過對于中國光伏行業來說,或許還沒到歡呼雀躍的時候。
不可否認,經過20余年的發展和努力,我國光伏產業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已經由依賴國外技術和市場的小眾產業,發展成為從技術到出貨量都領先于世界的“中國名片”。
然而,目前中國光伏產業發展還面臨著諸多問題和挑戰。就國內市場而言,棄光限電、補貼拖欠、融資困難、市場規范標準缺失等問題依然十分突出。加之光伏新政出臺,補貼退坡加速,勢必倒逼企業通過提升技術水平以降低生產成本,盡快實現平價上網。
事實上,受去年“531新政”的影響,中國光伏產業也遭受了重大打擊。2018年國內光伏新增裝機量同比減少8.8GW,下降16.58%。而伴隨著光伏補貼的退坡、平價上網的加速,最新數據也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光伏新增裝機5.2GW,同比下降46.11%。可以看出,當前光伏行業的發展形勢并不太樂觀。而今年首批光伏平價項目名單的正式出爐,也標志著光伏行業即將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
那么,面對光伏補貼政策逐步退出,面對平價上網步伐加速,面對光伏新時代號角吹起,我國光伏企業亟須轉變發展思路,大力提升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不斷降低生產成本,增強企業自身的競爭力,推動高質量高效率發展,推進平價上網時代全面到來。
寫在最后
在這里,筆者還想補充說一句:平價上網,只是 “萬里長征的第一步”。畢竟,目前光伏發電在我國發電量占比還不足3%,而到2050年光伏發電占比或將達到30%甚至更多。可以想見,未來的光伏行業,將擁有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而一個嶄新的光伏大時代正在向我們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