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能源局統計,截至2018年底,全國太陽能光伏累計裝機容量174GW,全年光伏發電量1775億kWh,無論生產端還是應用端,我們都已經成為世界第一。正如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勃華所說,光伏是我國為數不多的、可同步參與國際競爭并在產業化方面取得領先優勢的行業。
隨著裝機規模不斷提升、度電成本持續下降,光伏行業對國家補貼的需求逐漸降低,部分地區的光伏項目已經可以不需要國家補貼,實現平價上網。這也光伏制造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提供高效率、高可靠、低成本的產品,才能獲得市場的認可。
從PV Infolink等平臺統計的價格信息看,直拉單晶產品價格仍比較高,不利于推動光伏度電成本快速下降。為了改變這一局面,保利協鑫在2019CITPV中國國際光伏技術論壇期間發布了《鑄錠單晶技術路線白皮書》,為行業帶來了直拉單晶、多晶以外的第三條路。
江蘇協鑫硅材料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游達博士指出,鑄錠單晶其實并不是什么新興技術。早在2011年,保利協鑫等多家企業就開始了對鑄錠單晶產品的研發,但這種技術并未得到下游的重視。進入2019年,隨著單、多晶產品價差不斷擴大,鑄錠單晶再度進入大家的視野。
鑄錠單晶,是指采用多晶鑄錠爐,在常規多晶鑄錠工藝的基礎上加入單晶籽晶,定向凝固后形成方型硅錠,并通過開方、切片等環節,最終制成單晶硅片。游達表示,協鑫的鑄錠單晶G3產品由于采用定向鑄錠工藝,無論是外觀還是內在的位錯密度,都無限接近直拉單晶硅片,憑借多晶的低成本、單晶的高效率受到業界廣泛關注。
從生產制造的過程看,鑄錠單晶不必使用致密料,僅多晶硅料成本一項即可節省17元/kg。同時,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統計數據, 2018年直拉單晶平均電耗為33.5kWh/kg-Si,而鑄錠平均電耗只要7.8kWh/kg-Si,差距十分明顯。
游達表示,鑄錠單晶產品主要有高效率、低衰減、兼容性好等優勢。從多家電池制造商大批量應用的最新結果來看,使用目前主流的PERC電池工藝,鑄錠單晶與直拉單晶的轉換效率絕對值相差不到0.3%;結合MBB、半片等技術后,72片版型組件功率均值可達400瓦以上。也就是說,采用158.75尺寸鑄錠單晶硅片,制成的組件功率明顯高于M2尺寸直拉單晶,同時硅片售價明顯低于比M2硅片,鑄錠單晶的性價比優勢凸顯。同時,鑄錠單晶PERC組件首年衰減不超過2.5%,低于直拉單晶。實證基地的長期數據跟蹤顯示,鑄錠單晶組件在實際發電運行中不僅穩定可靠,而且單瓦發電量更高。“鑄錠單晶組件市場報價比直拉單晶低約0.05元/W,結合低衰減的優勢,可以給終端客戶帶來更低的初始投資和度電成本。”
鑄錠單晶技術路線也得到了中科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楊德仁等專家的支持,認為該技術生產能耗更低,符合硅片大尺寸發展方向,材料利用率高,且成本較低。“隨著生產過程中單晶率的提升,成本還能繼續降低。”可以說,無論是平價上網項目、競價補貼項目還是領跑者獎補指標項目中,鑄錠單晶都可以大幅降低度電成本,在助力光伏早日實現全面平價上網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隨著裝機規模不斷提升、度電成本持續下降,光伏行業對國家補貼的需求逐漸降低,部分地區的光伏項目已經可以不需要國家補貼,實現平價上網。這也光伏制造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提供高效率、高可靠、低成本的產品,才能獲得市場的認可。
從PV Infolink等平臺統計的價格信息看,直拉單晶產品價格仍比較高,不利于推動光伏度電成本快速下降。為了改變這一局面,保利協鑫在2019CITPV中國國際光伏技術論壇期間發布了《鑄錠單晶技術路線白皮書》,為行業帶來了直拉單晶、多晶以外的第三條路。
江蘇協鑫硅材料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游達博士指出,鑄錠單晶其實并不是什么新興技術。早在2011年,保利協鑫等多家企業就開始了對鑄錠單晶產品的研發,但這種技術并未得到下游的重視。進入2019年,隨著單、多晶產品價差不斷擴大,鑄錠單晶再度進入大家的視野。
鑄錠單晶,是指采用多晶鑄錠爐,在常規多晶鑄錠工藝的基礎上加入單晶籽晶,定向凝固后形成方型硅錠,并通過開方、切片等環節,最終制成單晶硅片。游達表示,協鑫的鑄錠單晶G3產品由于采用定向鑄錠工藝,無論是外觀還是內在的位錯密度,都無限接近直拉單晶硅片,憑借多晶的低成本、單晶的高效率受到業界廣泛關注。
從生產制造的過程看,鑄錠單晶不必使用致密料,僅多晶硅料成本一項即可節省17元/kg。同時,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統計數據, 2018年直拉單晶平均電耗為33.5kWh/kg-Si,而鑄錠平均電耗只要7.8kWh/kg-Si,差距十分明顯。
游達表示,鑄錠單晶產品主要有高效率、低衰減、兼容性好等優勢。從多家電池制造商大批量應用的最新結果來看,使用目前主流的PERC電池工藝,鑄錠單晶與直拉單晶的轉換效率絕對值相差不到0.3%;結合MBB、半片等技術后,72片版型組件功率均值可達400瓦以上。也就是說,采用158.75尺寸鑄錠單晶硅片,制成的組件功率明顯高于M2尺寸直拉單晶,同時硅片售價明顯低于比M2硅片,鑄錠單晶的性價比優勢凸顯。同時,鑄錠單晶PERC組件首年衰減不超過2.5%,低于直拉單晶。實證基地的長期數據跟蹤顯示,鑄錠單晶組件在實際發電運行中不僅穩定可靠,而且單瓦發電量更高。“鑄錠單晶組件市場報價比直拉單晶低約0.05元/W,結合低衰減的優勢,可以給終端客戶帶來更低的初始投資和度電成本。”
鑄錠單晶技術路線也得到了中科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楊德仁等專家的支持,認為該技術生產能耗更低,符合硅片大尺寸發展方向,材料利用率高,且成本較低。“隨著生產過程中單晶率的提升,成本還能繼續降低。”可以說,無論是平價上網項目、競價補貼項目還是領跑者獎補指標項目中,鑄錠單晶都可以大幅降低度電成本,在助力光伏早日實現全面平價上網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