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一品亚洲二区在线播放-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友在线-日日av拍夜夜添久久免费-中国丰满人妻videoshd

世紀新能源網-新能源行業媒體領跑者,聚焦光伏、儲能、風電、氫能行業。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

天崩開局,誰說虧損光伏企業不是英雄?

   2025-02-14 世紀新能源網紅 軸20160
核心提示:今天的沉沒成本,終將轉化為明天的技術紅利。

光伏企業2024年度業績預告陸續披露,光伏行業陷入集體性失血的輿論漩渦。面對龍頭企業動輒數十億的虧損規模,市場情緒在“唯盈利論”的偏頗認知中持續發酵。在這場喧囂背后,我們更需要理性思考:當行業步入深度調整期,究竟應該以怎樣的價值標尺衡量企業?

審視虧損表象下的戰略定力,可見差異化競爭的燎原星火。一些在業績快報中呈現赤字的企業,正以壯士斷腕的勇氣,主動規避同質化價格戰的惡性循環。他們選擇將資源投向創新差異化領域,即便承受短期陣痛,也要為行業構筑新的技術護城河。這種戰略定力,是不是更應被肯定與贊揚?

資本市場慣用的“財務健康度”標尺,難以丈量技術攻堅的戰略價值。

那些熱衷于“復制粘貼”的跟風企業,與執著于技術迭代的探路者,正在書寫兩種截然不同的發展敘事。這種分野,恰似光伏產業從“三頭在外”到全產業鏈崛起的進化史重演。

在這個價值重估的關鍵節點,我們更應關注三個維度:研發投入強度是否超越行業均值,技術儲備能否支撐下一輪產業周期,生態構建是否著眼全產業鏈共贏。那些在N型技術、鈣鈦礦疊層、智能運維等賽道持續加碼的企業,正在為行業繪制新的價值坐標。

“真正的英雄主義,是看清真相后依然熱愛。”謹以此文,致敬那些在至暗時刻仍執著于創新突圍的光伏企業。他們的選擇或許不被短期財報所印證,但必將鐫刻在產業進化的豐碑之上。當技術突破的曙光穿透產能錯配的陰霾,市場終將還堅守者以公正。

光伏龍頭集體失血,早現端倪,意料之中

企業年度財報,宛如一份對過去一年經營成果的答卷,其優劣往往取決于企業的盈利能力。每當年度財報發布,總能引發輿論的廣泛關注。而今年的答卷,盡管略顯“慘淡”,卻也在意料之中。早在2024年第一季度,光伏龍頭企業的盈利能力便已受到市場的顯著沖擊。

2025年1月,上市光伏龍頭企業陸續發布2024年業績預告,“清一色”的虧損數據令人唏噓。大部分企業業績下滑明顯,僅有少數企業勉強維持微利。這場下行周期無情地揭示了光伏行業的殘酷現實。

與此同時,輿論借勢這股頹勢帶來的“流量密碼”,爭相追逐熱點,通過比慘的方式獲得了不少關注。

然而,作為光伏產業鏈的一員,我們更應站在更宏觀的角度,為這些遭遇困境的龍頭企業發聲。

因此,我們僅提供部分龍頭企業的預虧統計數據,并非為了比慘,而是為了展現光伏龍頭普遍面臨的困境。

事實上,這場失血的序幕早在2023年便已拉開。

2023年,延續2022年的“擁硅為王”盛世,光伏產業鏈的迭代與擴產成為市場主旋律。下游產能的擴張,自然需要上游硅料產能的協同。然而,硅料環節的產能建設速度遠遠落后于組件產線的建設速度。

相關數據顯示,一條硅料產線的建設周期通常為12至18個月,復雜或規模較大的項目甚至需要18至24個月。此外,硅料生產屬于化工領域,對連續生產管理要求較高,需要大量時間將設備、參數調節至預期狀態,提升質量后才能提高產量,這一過程被稱為“爬坡周期”,通常需要3至6個月。總體來看,一條硅料產線從建設到完全達產,通常需要15至24個月的時間。

而硅料下游產線的建設速度卻異常迅速。

2023年,N型技術快速崛起,大量企業布局TOPCon技術,導致下游產能暴增,對硅料的需求也隨之水漲船高。

據媒體統計,2023年國內TOPCon產能已達約433GW。

從2023年下半年到2024年上半年,TOPCon產能加速釋放,隨著新產能的持續爬坡及中低端電池企業對TOPCon電池技術工藝的掌握,TOPCon電池的生產壁壘逐步消除。

然而,這也為之后的產業價格戰埋下了隱患。

據集邦咨詢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國內N型電池片產能約為1078GW,其中TOPCon電池產能約941GW,占比66.4%。

下游TOPCon電池的大幅增量,需要上游N型硅料的支持。

據光伏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年末,全球TOP10硅料企業的總產能為194.5萬噸,其中9家國內企業的硅料總產能為186.5萬噸。

但我們不能忽視上文提到的硅料產能建設周期,因此還有大量在建產能正在蓄勢待發。

隨著“姍姍來遲”的硅料產能不斷釋放,“擁硅為王”的時代一去不返。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及行業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我國多晶硅產能為286.83萬噸/年,同比增長41.76%,但產能利用率僅為64.25%。

產能利用率已經說明了一切,產能錯配的影響日益加劇。2024年,我國多晶硅總供應量為184.28萬噸,同比增長25.32%。由此可以推算出2023年,我國多晶硅總供應量約為147.05萬噸。

TOPCon占比提升,N型硅料也大幅跟進。

最終,當硅料產能集中釋放,供求關系再次扭轉,硅料價格“急轉直下”,令人猝不及防。價格戰由此引爆,硅料價格從2023年23萬元/噸的高點暴跌至2024年年末的3.9-4.2萬元/噸。

殘酷的價格戰已經超出了絕大多數硅企業的成本線,虧損已成定局,并蔓延至下游各個環節。

切片企業為了確保硅料的持續供應,通常會與硅企簽訂長單協議,但為了規避價格波動風險,一直采用鎖單不鎖價的方式。然而,在硅料價格持續下降的背景下,這種方式導致了切片企業庫存硅料的減值和虧損。切片企業的庫存硅料通常是尚未消化完,就要采購新一批硅料,而新硅料的價格低于之前的采購價格,這樣一來,之前庫存的硅料就出現了減值。等生產成電池片、組件后,就只能按照不斷下降的當下硅料價格來核算售價。

因此,就等同于高價買進的硅料要以低價電池片、組件銷售,鐵定虧損。

此外,硅料價格的不斷下降也使得用戶側普遍持觀望態度,裝機量受到一定影響。而海量TOPCon新增產能為了在縮量的市場需求中分一杯羹,不得不采取下調價格的方式,這也使得整個產業鏈陷入了更深的困境。

當眾人熱衷于討論光伏龍頭的巨額虧損時,卻引來了海量吃瓜群眾的圍觀。是痛惜關心還是冷眼旁觀?其實都不重要。換一個角度來審視這場虧損,筆者認為,只要是立足于產業鏈長期健康發展的前提下進行差異化布局的光伏企業,即使面臨虧損,也是值得尊敬的英雄。

接下來,我們搜集了部分失血龍頭企業的案例,來看看他們都為整個產業鏈的長期健康發展做出了哪些努力。這些企業在技術創新、市場拓展、產業鏈協同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效,為光伏行業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舞創新大旗走差異化路線輸了盈利,卻是英雄

在筆者看來,面對這場前所未有的虧損挑戰,盈利能力、出貨量、單瓦價格等指標,與維持光伏產業鏈的健康有序發展相比,顯得微不足道,皆為浮云。中國光伏產業,雖然歷經多年的快速發展,但至今仍處于成長階段,遠未達到成熟的境界。因此,需要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企業以呵護和培育的心態,共同推動其健康成長。

任何產業鏈的成熟,都離不開良性有序的市場氛圍。在這樣的環境下,各企業應通過差異化競爭,分梯隊而治,攜手合作共進。當我們把成熟健康的產業鏈布局進行解構,可以分為產業結構、市場競爭、技術創新、行業規劃、資源保障五個關鍵維度。客觀來看,目前我國光伏產業在產業結構和技術創新兩個維度上表現較為出色。然而,其他維度如市場競爭、行業規劃、資源保障等方面,仍存在諸多不足,需要進一步提升。

市場競爭,尤其是無序的競爭,是能夠摧毀產業鏈基石的最直接且“有效”的方式。通常,市場競爭策略主要包括同質化競爭和差異化競爭兩種模式。同質化競爭往往意味著抄襲和模仿,這種策略雖然技術成熟、市場容量大、成本降低快、進入市場迅速,看似可以短期內獲得豐厚利潤,但其缺點也顯而易見:加劇了市場的競爭激烈程度,削弱了企業的創新動力,容易導致惡性價格戰。在這種競爭環境下,客戶忠誠度和創新動力往往被忽視,成為短期利益的犧牲品。

相比之下,差異化競爭策略則強調獨特的產品特色和服務體驗,以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這種策略雖然具備提升競爭能力、增強客戶忠誠度、提高溢價能力和促進技術創新等優點,但變現周期相對較長,且面臨著成本較高(包括研發和推廣費用)、市場規模受限、模仿風險高、消費者認知困難等挑戰。然而,從產業鏈健康發展的角度來看,差異化競爭無疑是避免陷入無盡價格戰的有效途徑,盡管這條路異常艱難且充滿挑戰。

因此,在整個光伏行業的下行周期里,那些即便面臨虧損依然堅持差異化策略的企業,正以其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前瞻的視野,為整個產業帶來復蘇的希望。他們無疑是光伏產業中的英雄,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尊重和學習。

倘若因為無序競爭而導致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光伏產業鏈毀于一旦,即使贏得了一時的勝利,又如何自處?從某種意義上講,差異化競爭等同于另起爐灶,它為整個產業鏈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增長點,而不是在同質化的大鍋里進行無休止的價格戰。而要實現真正的差異化競爭,過硬的研發實力和充足的資金投入是必不可少的條件。技術創新作為支持中國光伏產業鏈不斷向陽發展的核心要素,其重要性遠遠超過了簡單的抄襲和模仿。

由于篇幅限制,我們無法一一列舉所有堅持差異化競爭的光伏企業。但我們可以走進其中的幾家佼佼者,回顧它們在特立獨行的賽道上如何堅定前行,為整個光伏產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這些企業以其獨特的商業模式、創新的技術研發以及穩健的市場策略,正引領著中國光伏產業走向更加健康、成熟的未來。

協鑫:

在光伏產業鏈中,硅料環節一直是備受矚目的焦點。從曾經的“擁硅為王”到價格的暴跌,硅料環節的起伏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然而,作為硅料領域的佼佼者,協鑫卻走出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

回溯至2010年,當協鑫正式立項研發流化床法顆粒硅技術時,全球多晶硅市場正籠罩在“雙反”陰霾之下。彼時,西門子法以其99.7%的市場份額占據絕對主導地位,但其高能耗(60-80kWh/kg)與高排放(CO?排放量1.8kg/kg-Si)的缺陷已逐漸顯現。

時間來到2017年,這一年成為了協鑫發展歷程中的關鍵轉折點。協鑫獨創的“三氯氫硅閉環循環工藝”成功突破純度瓶頸,將碳含量穩定控制在0.4ppma以下(此數據來源于第三方檢測報告:SGS-CSTC,2018年)。這一核心專利技術(專利號:ZL201710103578.6)有效解決了流化床反應器溫度場控制的難題,將硅烷爆炸風險大幅降低了兩個數量級。

2020年,全球首條萬噸級FBR產線在徐州正式投產,這標志著顆粒硅正式邁入產業化階段。兩年后的2022年,經TüV南德認證,顆粒硅在隆基HPBC電池和中環N型硅片中的適配率均達到了100%,金屬雜質含量更是低至≤0.3ppbw(依據晶澳科技檢測報告,2022年第四季度數據),這一成就徹底打破了“只能摻雜使用”的行業固有偏見。

在協鑫樂山的10萬噸顆粒硅基地內,先進的數字化控制系統將單線產能提升至5萬噸/年,相較于傳統西門子法,設備投資成本下降了42%(從2.6億元/萬噸降至1.5億元/萬噸);同時,綜合電耗也大幅降低至18kWh/kg,降幅達70%,蒸汽消耗更是減少了92%;人均產出則高達200噸/年,遠高于西門子法的65噸/年。這些顯著的進步使得協鑫顆粒硅的完全成本降至28元/kg(根據2023年報數據),相較于行業平均成本線50元/kg,形成了壓倒性的競爭優勢。

在客戶端應用方面,顆粒硅展現出的卓越流動性使得硅片企業的裝料效率提升了25%(依據中環股份生產數據記錄);復投料比例也從原來的30%大幅提升至85%(參考隆基綠能技術白皮書);單位硅耗更是降低了0.8g/W(依據CPIA統計數據)。

圖片說明:協鑫顆粒硅

當顆粒硅與CCZ連續直拉單晶技術巧妙結合時,兩者之間產生了顯著的協同效應。這不僅使得單坩堝投料量增加了35%,而且拉晶連續作業時間也延長至200小時(相比之下,傳統RCZ技術僅為60小時);更令人矚目的是,晶體氧含量被控制在了≤8×101? atoms/cm3的極低水平(該數據已獲得TüV萊茵認證)。

毫不夸張地說,顆粒硅的強勢崛起不僅重構了光伏原材料的成本曲線,更將中國光伏產業推向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此外,協鑫在碳足跡認證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就,如“SiRO”碳鏈數智化組件、大尺寸鈣鈦礦組件等的創新應用……

“SiRO”碳鏈數智化組件、大尺寸鈣鈦礦組件……

協鑫,仍在以差異化腳步,丈量著產業鏈中的一個個創新可能。

愛旭:

成立于2009年11月的愛旭,第二年便推出了自家第一片多晶電池片。但愛旭,卻把目標鎖定在單晶路線上。2015年,愛旭開始量產單晶電池片,憑借差異化策略,踏上快速發展軌道。

隨后,愛旭在發明了管式PERC(Passivated Emitter Rear Cell)技術、雙面PERC電池等。2009年9月,上市成功,在資本的助力下,并入快車道。市場占有率與“雙晶”并列第二梯隊。

雙面SE-PERC電池量產效率高至22%;210mm大尺寸電池率先量產……一個個技術里程碑的背后,都是差異化競爭推力下的碩果。

2019年,PERC電池量產效率接近24.5%的理論極限,迭代刻不容緩。

2020年,愛旭選擇了技術壁壘高、生產工藝復雜、量產難度大的ABC電池路線。該技術普遍不被看好,質疑、嘲諷等聲音接踵而至,然而愛旭,不為所動,依舊進行著巨額研發投入,推動ABC技術前行。

目前,愛旭已將ABC電池量產效率提升至26.5%以上,組件量產效率刷新至24%以上的高值。

2023年底,愛旭珠海基地10GW ABC電池及組件產能整體實現達產;愛旭義烏基地15GW ABC電池及組件產能也已進入試生產階段。

2024年2月25日晚間,愛旭股份公告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于投資建設濟南一期年產10GW 高效晶硅太陽能電池及組件項目的議案》,該項目計劃于 2024年一季度開工,預計于2025年上半年投產。全面達產后,將新增10GW N型ABC高效太陽能電池及10GW組件產能。據悉,濟南產線將于2025年上半年投產,屆時,愛旭ABC產能將達到35GW。

圖說:愛旭濟南工廠效果圖

ABC技術,來之不易。正是這份堅守,才讓我們看到了光伏產業中不一樣的煙火。

隆基:

無獨有偶,隆基是一家與愛旭頗為相似的光伏企業。

隆基不僅是一家堅持走差異化路線的企業,還對光伏有著深厚的產業情懷。

早在多晶硅一統江湖的年代,隆基卻堅信單晶硅才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2004年,在一片質疑聲中,隆基毅然涉足光伏單晶硅領域,開啟了一場改寫行業格局的征程。

2007 年,西安新盟正式更名為西安隆基,“隆基”二字便深深地烙印在了光伏行業的歷史長卷中。

2014年,隆基通過收購浙江樂葉光伏,成功將業務從硅片拓展至電池片、組件等更廣泛的領域,進一步完善了自身的產業鏈布局。隨著全產業鏈的技術升級,單晶硅的降本增效取得了顯著成效,性價比大幅提升。2018年,單晶硅在光伏市場的占有率高達56%,成功反超多晶硅,實現了局勢的逆轉。

其間艱辛,不言而喻。

隆基在金剛線切割技術上的堅守,亦是如此。

傳統砂漿切割技術存在效率低、成本高、材料浪費嚴重等缺陷,而金剛線切割技術憑借降低硅耗、提升效率等優勢成為革新方向。2010年該技術開始應用于光伏硅片切割,但2014年前全球市場被日本廠商壟斷,高價制約了技術普及。

2011年,隆基啟動金剛線技術自主研發,2013年率先實現國內規模化量產。在技術推廣階段雖經歷6個月虧損(累計超千萬元),但通過持續攻堅最終扭虧為盈。此舉不僅推動光伏行業全面邁入金剛線時代,更培育出國產金剛線龍頭企業,徹底打破海外壟斷格局,構建起金剛線產業鏈。光伏產業鏈,也吃到了金鋼線工藝國產化帶來的降本紅利。

后PERC時代,隆基與愛旭一樣,將發展方向之一鎖定在BC技術上。

2018年,隆基正式啟動 HPBC(復合鈍化背接觸電池)技術的研發。

2022年,隆基發布了基于高效HPBC電池技術打造的新一代組件產品Hi - MO 6,量產組件效率可達23.3%。

2023年,隆基全面轉向BC電池技術路線。

2024年,隆基先后放出兩次“大招”。先是泰睿硅片的發布,這種電阻集中度更高、更易吸雜的N型硅片,進一步提高電池平均量產效率以及硅片的載荷能力。隨后,Hi-MO 9組件發布,該組件采用基于泰睿硅片的電池,并將隆基HPBC技術迭代至2.0時代,電池平均轉換效率預計達到26.6%以上。

圖說:隆基HPBC2.0技術

2024年,隆基采用“存量升級+增量擴張”雙路徑策略,加速著HPBC2.0產能的上線。隆基董事長鐘寶申表示,到2025年底,隆基綠能BC產能將達到70GW左右,其中HPBC 2.0產能約50GW;到2026年底,公司BC產能整體有望達到100GW。

據某業內人士表示:BC技術對激光設備、鍍膜工藝要求更高,單GW投資約3-3.5億元。如此體量的新建產能和升級產能,將需求大量的資金支持。不難看出,在隆基財報中的失血中,其實有很大一筆資金,流向了產能升級和新建。那么,這還算虧嗎?

令人心疼的是,上述兩家BC忠實粉絲,卻扛起這條技術路線的榮辱興衰,擔子太過沉重。但是,他們不僅挺過來了,還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縱觀這些光伏英雄企業,不難發現他們的共同點:發展前瞻性、產業責任感。

走正確的路,走有意義的路,有所為,有所不為。以研發創新主導差異化競爭,避免產業進入無序的價格戰,是他們最大的貢獻。

光伏產業不僅要百家爭鳴,還要百花齊放。

對他們努力付出的一種肯定,同樣重要。

中國光伏產業,從三頭在外,到主導全球。一路走來,付出了太多,正是那些不斷奮進中的龍頭,才讓我們看到了今天來之不易的技術盛世。

其實,還有很多企業如上述三家企業一樣,一直走在以研發為主導的差異化競爭之路上,為中國光伏產業不斷注入新的發展活力。正是這些企業共同構建起了中國光伏產業的脊梁,他們的功績不可磨滅。很難想象,如果沒有這些企業的堅持和努力,中國光伏產業將會面臨怎樣的困境。

幸運的是,在這個下行周期拐點未明的當下,這些堅持以研發推動差異化競爭的光伏企業已經提前迎來了回暖的曙光。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這些企業將繼續引領中國光伏產業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差異化回暖春風,正在徐徐吹來

種種跡象表明,雖然全行業正在采取多元化措施期盼快速回暖,但同質化競爭的頑疾將使得這場凜冬,還要存在很長時間。只有當價格長期擊穿現金成本,才能使得憑借落后產能和價格戰生存的裸游者徹底離場,屆時整個產業才有可能回到良性發展的軌道。因此,下行周期,恐怕仍會貫穿大多數光伏企業的2025財年。

然而,令人振奮的是,一些憑借研發創新和差異化布局的企業已經釋放出積極的反彈信號,預示著他們將在2025年迎來業績拐點,實現強勢回歸。

2024年4月3日,協鑫科技公布: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隆基)與協鑫科技的間接全資附屬公司江蘇中能硅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協鑫)簽訂了長期顆粒硅采購合同,隆基在2024—2026年區間,每年采購12.5萬噸、15萬噸、15萬噸顆粒硅,共計42.5萬噸。隆基等垂直一體化光伏大佬的背書,意味著顆粒硅,終于迎來了屬于自己的高光時刻。

協鑫科技聯席CEO蘭天石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協鑫科技有望在2025年能夠率先反轉,但全行業可能要到2026年甚至2027年才能反轉。”

2024年8月15日,華能集團2024年光伏組件(第二批)框架協議采購招標的公布,更是為隆基綠能BC技術組件的市場應用注入了新的動力。其中3標段為1GW的BC組件采購量,這是“五大六小”能源集團首次單獨開辟BC標段,標志著BC技術路線在國內集中式光伏電站市場的應用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2025年2月7日,隆基發布公告稱,子公司隆基樂葉中標內蒙古能源集團達拉特旗防沙治沙50萬千瓦光伏一體化一期項目(標段三),中標規模500MW,總金額3.71億元。中標產品為基于HPBC 2.0技術的Hi-MO 9組件,產品最高功率660W,轉換效率24.43%。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招標并非專為BC設置的標段,而僅是要求組件為“620W及以上雙面雙玻單晶、雙面雙玻”。這意味著,采用BC技術的組件,市場認可度在不斷提升,BC技術不僅在分布式有著廣泛的應用領域,在集中式也將具備十足的競爭力。另外,從單瓦價格上來看,HPBC2.0組件,比其他非BC組件,有著0.05元/瓦的溢價。

隆基綠能董事長鐘寶申此前也表示:“2025年隆基綠能將會率先回到增長軌道。”

當下行業困局折射出深刻啟示,中國光伏產業的全球競爭力,本質源于完整產業鏈的協同優勢和持續的迭代創新能力。若龍頭企業深陷同質化混戰,不僅加劇行業壓力,更可能危及全產業鏈生態。

企業須跳出低效價格戰的泥潭,在技術路線、產品結構、商業模式等維度構建差異化優勢,這才是下行周期的破局之道。當更多企業選擇在專屬賽道深耕細作,中國光伏產業必將迎來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春天。

今天的沉沒成本,終將轉化為明天的技術紅利。

這場看似慘烈的行業出清,實為光伏產業從規模驅動向價值驅動轉型的成人禮。當產能泡沫褪去,真正留存市場的將是那些把技術基因刻入骨髓的企業。他們的堅守,終將獲得產業周期的豐厚饋贈。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強榜單全面開啟【申報入口】 2024第二屆中國BIPV產業領跑者論壇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福利视频| 无码中文字幕色专区| 东北少妇不带套对白|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20|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三寸| 国产成人无码3000部| 五月天激情电影| 把插八插露脸对白内射|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 乱妇乱女熟妇熟女网站|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中文久久| 久久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av| 女人扒开屁股让男人桶30分钟| 爱性久久久久久久久| 欧产日产国产精品精品| 欧美老熟妇乱大交xxxxx| 亚洲日韩av无码| 日韩视频 中文字幕 视频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观看|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视看动漫 | 久久久老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末发育娇小性色xxxx| 插b内射18免费视频| 国产怡春院无码一区二区| 97亚洲色欲色欲综合网| 国产精品理论片在线观看|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日日躁| 少妇性俱乐部纵欲狂欢少妇| 亚洲和欧洲一码二码区别7777|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 亚洲va韩国va欧美va|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忘忧草18| 国产公开免费人成视频| 国产无套乱子伦精彩是白视频| 内谢少妇xxxxx8老少交|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男人的天堂| 欲求不满的寂寞人妻中文字幕| 成人免费无遮挡无码黄漫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