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荒漠化威脅著人類的生存發展。根據聯合國環境署調查:目前全世界約有1/4的陸地,2/3的國家和地區受到荒漠化的威脅,為全球生態治理帶來了挑戰。而地球氣候變暖、霧霾問題越來越嚴重,應對氣侯變化也是全球面臨的重大挑戰,生態環境、氣候治理是全人類的共同使命。
下面紅寶石,上面藍海洋
“風吹石頭跑,遍地沒有草,樹上沒有鳥”是7年前寧夏銀川生態環境的真實寫照。這里曾是沉睡千年的戈壁灘,荒漠化嚴重,土地貧瘠蒼涼,嚴重影響著地區生態環境和人民生活。黃沙漫卷,歲月慢慢,寧夏這片土地,總書記始終深深牽掛著!總書記曾說:“寧夏作為西北地區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承擔著維護西北乃至全國生態安全的重要使命。”
2013年,寶豐集團積極響應國家和自治區生態文明建設號召,從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出發,以恢復生態植被、改善生態環境為目標,主動參與黃河生態治理,努力讓黃河東岸16萬畝荒漠化土地換“綠顏”,讓戈壁灘貧困群眾走向脫貧致富。
如今,在寧夏黃河東岸極目遠眺,藍色光伏組件、萬畝紅枸杞基地共同構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這里感受到的不再是戈壁灘的荒涼,而是現代科技與傳統農業完美融合帶來的震撼。經過科學治理,這里發生了巨變,寶豐集團在這里書寫出了生態治理的奇跡。
枸杞是寧夏的名片。寶豐集團對寧夏黃河東岸濱河新區16萬畝荒漠化土地進行生態治理的同時,種植10萬畝優質有機枸杞,并著力構建從枸杞種植、研發、加工到營銷于一體綠色生態產業鏈,助力寧夏優勢特色產業提檔升級、高質量發展。
土地資源是大自然饋贈給人類最寶貴的財富之一。為綜合利用土地資源,2016年起,寶豐集團創新地在枸杞上方建設了640MW光伏電站,應用國際領先的華為智能光伏逆變器和帶傾角平單軸自動跟蹤技術,在保障農作物枸杞收益的同時,充分提高了光伏電站的效益。
“板上發電,板下種枸杞”,寶豐集團把發展特色產業和精準扶貧有機結合起來,利用枸杞產業勞動密集型特點,帶動貧困家庭脫貧致富奔小康。滿眼紅、綠、藍三色畫卷:10萬畝枸杞+640MW光伏電站,喚醒了這片沉睡千年的戈壁灘。
全球單體最大跟蹤式農光互補
以改善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為己任,華為攜手寶豐集團共同打造640MW智能光伏電站,它不僅是全球單體最大的農光互補項目,而且創造了建設周期最短、技術最先進、效益最明顯的行業奇跡,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項目全部采用華為智能光伏解決方案,融合國際領先的平單軸自動跟蹤技術,讓太陽能板像向日葵一樣逐光而動,較傳統光伏電站發電量提高20%以上,將每一縷太陽光都轉化為更多清潔電力。截至2020年7月31日,累計已發電38.75億度,減少了18.41億kg二氧化碳的排放,相當于每年新種植約8000萬棵樹。
同時,項目引入了無線寬帶系統、無人機巡檢、智能光伏云等先進的智能化手段,實現了遠程診斷,快速精準定位各類故障、提前排查處理,極大提高了運維效率。整個電站只有30個運維人員,相比傳統光伏電站,每年運維人工成本節省達360余萬元。
寶豐集團“光伏+枸杞”農光互補項目,是全國范圍內顯著提升區域“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典型,將新能源項目與枸杞產業融合,構建出了“一地多用、農光互補”的新型特色產業發展模式,不僅為百姓打造宜居宜業的環境,也使地區探索出一條經濟生態并重、農光互補、生態環境可持續的綠色發展之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寶豐人眼里,就是讓大西北的荒漠多一抹綠色,讓黃河水更甘甜清澈,讓沿岸人民更幸福……
新能源的開發利用是應對能源危機和氣候變化雙重挑戰的重大舉措。華為將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提供領先的綠色產品與解決方案,攜手合作伙伴,一起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綠色世界!
下面紅寶石,上面藍海洋
“風吹石頭跑,遍地沒有草,樹上沒有鳥”是7年前寧夏銀川生態環境的真實寫照。這里曾是沉睡千年的戈壁灘,荒漠化嚴重,土地貧瘠蒼涼,嚴重影響著地區生態環境和人民生活。黃沙漫卷,歲月慢慢,寧夏這片土地,總書記始終深深牽掛著!總書記曾說:“寧夏作為西北地區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承擔著維護西北乃至全國生態安全的重要使命。”

2013年,寶豐集團積極響應國家和自治區生態文明建設號召,從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出發,以恢復生態植被、改善生態環境為目標,主動參與黃河生態治理,努力讓黃河東岸16萬畝荒漠化土地換“綠顏”,讓戈壁灘貧困群眾走向脫貧致富。
如今,在寧夏黃河東岸極目遠眺,藍色光伏組件、萬畝紅枸杞基地共同構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這里感受到的不再是戈壁灘的荒涼,而是現代科技與傳統農業完美融合帶來的震撼。經過科學治理,這里發生了巨變,寶豐集團在這里書寫出了生態治理的奇跡。
枸杞是寧夏的名片。寶豐集團對寧夏黃河東岸濱河新區16萬畝荒漠化土地進行生態治理的同時,種植10萬畝優質有機枸杞,并著力構建從枸杞種植、研發、加工到營銷于一體綠色生態產業鏈,助力寧夏優勢特色產業提檔升級、高質量發展。

土地資源是大自然饋贈給人類最寶貴的財富之一。為綜合利用土地資源,2016年起,寶豐集團創新地在枸杞上方建設了640MW光伏電站,應用國際領先的華為智能光伏逆變器和帶傾角平單軸自動跟蹤技術,在保障農作物枸杞收益的同時,充分提高了光伏電站的效益。

“板上發電,板下種枸杞”,寶豐集團把發展特色產業和精準扶貧有機結合起來,利用枸杞產業勞動密集型特點,帶動貧困家庭脫貧致富奔小康。滿眼紅、綠、藍三色畫卷:10萬畝枸杞+640MW光伏電站,喚醒了這片沉睡千年的戈壁灘。

全球單體最大跟蹤式農光互補
以改善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為己任,華為攜手寶豐集團共同打造640MW智能光伏電站,它不僅是全球單體最大的農光互補項目,而且創造了建設周期最短、技術最先進、效益最明顯的行業奇跡,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項目全部采用華為智能光伏解決方案,融合國際領先的平單軸自動跟蹤技術,讓太陽能板像向日葵一樣逐光而動,較傳統光伏電站發電量提高20%以上,將每一縷太陽光都轉化為更多清潔電力。截至2020年7月31日,累計已發電38.75億度,減少了18.41億kg二氧化碳的排放,相當于每年新種植約8000萬棵樹。

同時,項目引入了無線寬帶系統、無人機巡檢、智能光伏云等先進的智能化手段,實現了遠程診斷,快速精準定位各類故障、提前排查處理,極大提高了運維效率。整個電站只有30個運維人員,相比傳統光伏電站,每年運維人工成本節省達360余萬元。
寶豐集團“光伏+枸杞”農光互補項目,是全國范圍內顯著提升區域“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典型,將新能源項目與枸杞產業融合,構建出了“一地多用、農光互補”的新型特色產業發展模式,不僅為百姓打造宜居宜業的環境,也使地區探索出一條經濟生態并重、農光互補、生態環境可持續的綠色發展之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寶豐人眼里,就是讓大西北的荒漠多一抹綠色,讓黃河水更甘甜清澈,讓沿岸人民更幸福……

新能源的開發利用是應對能源危機和氣候變化雙重挑戰的重大舉措。華為將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提供領先的綠色產品與解決方案,攜手合作伙伴,一起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綠色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