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一到冬天就面臨一個難事,就是農村取暖問題。還記得小時候的農村,到了冬天就會在床上鋪一層柴火,用于保暖。后來使用土炕,燒秸稈燒苞米芯,甚至開始買煤燒炭。不過燒煤炭的確暖和了,但是隨著帶來的確實環境污染等問題。國家為了改善農村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在基礎設施和與農民切身相關的方面都進行了改造。比如說這幾年比較熱門的道路改造、廚房廁所改造等,其中煤改氣也成為一個重要的項目,國家也下大力氣進行推廣。
其實煤改氣是好事,天然氣進入千家萬戶,一是減輕了環境污染,二是農民用上清潔能源,生活便利了很多。并且為了順利讓每家每戶都能進行煤改氣,國家還專門出臺多項補貼政策。比如說如果農民購買了相關設備,國家能補貼70%,甚至更高。如果在采暖期間,按照每立方米的天然氣給與相關補貼,每戶最高能補1200立方米的補貼。基本上來說,農民幾乎不花錢,就能使用了,但是為啥有農民卻“不買賬”呢,是農民不滿足還是什么原因?對此老農說了4句話,專家沉默了。
1、說是購買和安裝有補貼,甚至免費,但安裝入戶的時候有安裝費的。雖然國家給與幾千塊的補貼,但是也是有限制的,不能保證每個農民都能全部給報銷了;2、以前燒柴火沒啥成本,即使燒煤價格也低,但天然氣安裝就算不收錢,但是后期費用就得自己承擔了;3、農村畢竟不像城市那樣方便,尤其是偏遠一點的地方,如果遇到供氣不足或者“氣荒”發生,那農戶咋做飯;4、現在農村都是老人小孩,如果設備出故障了,老人也不會修,再說小孩很淘氣,怕有安全隱患。
當然農村煤改氣的確是利民政策,提高了農民生活質量,相對燒柴和燒煤來說,幾乎沒啥污染。但是農村要實現無煤化,也需要一步一步來,因為各地實際情況不一樣,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對此有農民建議說,對于成熟的區域,可以加強新型能源設備的替換,但對于諸如偏遠的地方,可進行循序漸進改造,如果時機成熟了在全面升級改造也不遲,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