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風電行業成績斐然。風電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風電政策不斷完善,裝備制造國產化水平不斷提升,“走出去”步伐不斷加快。如今,我國風電產業正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高質量發展,為全球能源轉型貢獻著源源不斷的綠色能量。
有四十載櫛風沐雨、春華秋實;四十載風雨兼程、砥礪奮進。時間見證著我國風電產業從小到大的發展脈絡,也記錄下了風電技術由弱變強的拔節生長。
如今,一陣風吹過,點亮萬家燈火的愿景已經照進現實。從西南林地到東南沿海,風力資源充沛的地方,一排排聳立的風機正在迎風飛舞,將廣袤的中華大地上空吹拂的風化為實實在在的清潔電能。
“中國風”勁刮全球
隨著1986年山東榮成風電場的成功并網,我國風電開發建設大幕正式拉開。該項目見證著我國風電從引進國外機組到消化吸收的點滴進程。
四十年砥礪奮進,背后凝聚的是數代風電人的薪火相傳。我國風電產業實現騰飛的背后與科學務實、連續且與時俱進的政策體系密不可分。
多年來,我國有關部門在產業布局、規劃導向、市場監管和電價補貼等多方面因勢利導、多措并舉,為產業構建了明確有效的立體化、組合化政策體系,不斷推動我國風電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在業內資深人士看來,我國風電大致經過三個重要的發展時期。
改革開放的頭十年,我國風電產業猶如一個蹣跚學步的嬰孩。彼時,可再生能源沒有配套政策的扶持,風機制造技術更是一片空白。我國在引進國外機組的同時,積極推進風機研發。經過10年的細心耕耘和不懈努力,我國風電政策雛形初現,商業化和公司化運行的嶄新機制慢慢浮出水面。
2006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可再生能源法》對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支持提升至立法高度,極大地促進了市場的規模化發展。之后,我國風電進入大規模開發的黃金期,當時風電制造企業達到80多家。
2009年,《新能源產業規劃》正式頒布,確定了6個省區的7大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此后發布的《風電“十二五”發展規劃》進一步提出,研究大型風電基地風能資源特點,結合電力市場、區域電網和電力外送條件,積極有序推進河北、蒙東、蒙西、吉林、甘肅、山東、江蘇、新疆和黑龍江等9個大型風電基地建設。當年,我國風電裝機一舉突破2000萬千瓦。
2010年,我國風電裝機達到4400萬千瓦。2012年,我國正式取代美國,成為全球風電市場的領頭羊。2015年,我國風電行業迎來發展歷史上的里程碑,正式加入“億千瓦”俱樂部。
來自行業統計數據顯示,2006~2017年的11年間,我國風電裝機容量年平均增長率達到約46%,2017年底裝機容量1.64億千瓦,是2005年底的約129倍。截至今年9月底,我國風電裝機已經達到1.76億千瓦,新增裝機連續9年持續領跑全球,締造了中國風電的“加速度”。
技術引領 推動產業持續進步
與風電裝機一路高歌猛進相攜而來的是我國風電裝備制造產業技術領域的不斷創新和進步。
難以想象,1984年,原國家計委啟動我國首臺國產風機設計制造,當時裝機容量僅達到55千瓦。進口風機壟斷,居高不下的風電機組采購價格對我國風電產業化形成諸多掣肘。
在經歷初期引進消化再研發的階段后,我國國產風電設備占比持續提升。來自行業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在我國新增風電裝機中,國產設備占比已達到55.9%,首次超過外資設備。2009年,國產化率已達85%以上,0.15萬千瓦、0.2萬千瓦機組基本實現國產化,取代進口機組成為國內主流機型。2010年以后,國產陸上0.2萬千瓦以上、海上0.4萬千瓦等多種機型先后問世,并大批量投入市場。
40年的風雨兼程,砥礪前行。一個涵蓋技術研發、整機制造、開發建設、標準和檢測認證體系以及市場運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完整風電產業鏈體系已經火熱出爐。
國內一批企業通過技術引進、消化吸收、聯合設計以及自主研發等方式,風電機組功率和風輪直徑都呈現逐年加大之勢,多兆瓦級風電機組的研發進程正在加快。我國陸地主流機型由1.5兆瓦向2~2.5兆瓦發展;適用于海上的3~4兆瓦級風電機組已批量生產,5兆瓦和6兆瓦機型已經并網運行,7兆瓦風電機組也已經有了實驗樣機,更大功率風電機組研制工作正在穩步推進。
目前我國還從葉片設計、傳動鏈布置形式、塔筒結構、控制系統等方面推出了許多新的個性化技術。
數據是歷史最有力的見證者。根據中國風能協會多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從早期外資品牌風機處于壟斷地位,到我國自主風機品牌在國內市場的“一統天下”,我國只用了短短十幾年。到2017年,外資品牌風機在我國風電市場的占比已不足4%。
國際化進程提速 多變互認體系日益完善
從“裝備大國”到“裝備強國”,從“裝備中國”到“裝備世界”,近年來國內風電裝備企業一直循此路徑,紛紛開始國際化趕考,成果頗豐。目前,國內已經有相當一批能源設備企業從最初的“追趕者”變為業界“領跑者”,這顯示出我國能源行業已經具備獨當一面的能力。
根據全球知名能源咨詢機構WoodMackenzie早前發布的全球風電整機制造商市場份額報告,2017年在全球前十大整機商中,我國企業已占據四席。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新增風電機組出口裝機64.1萬千瓦,累計出口量達到320.5萬千瓦,遍布六大洲的33個國家和地區。
與此同時,中企在海外新能源發電領域的投資也有逐步加速態勢,尤其是國內幾大電力企業巨頭已經開始參與海外風電項目投資,以便其引入世界一流的經驗、技術和標準,為國內風電發展提供借鑒。
2011年7月,龍源電力成功收購加拿大安大略省9.91萬千瓦風電項目,2014年11月項目正式投產發電,這是我國發電企業在海外自主開發、自主建設、自主運營的首個風電項目。2017年,三峽集團聯合葡電成功中標英國Moray95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成功進入全球最大的海上風電市場,是首個投資全球近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項目的中國企業,以上案例不勝枚舉。
與此同時,我國一直積極參與國際電工委員會可再生能源認證體系等國際組織的活動。2017年4月,國際電工委員會可再生能源設備認證互認體系(IECRE)宣布,北京鑒衡認證中心成為IECRE認可的認證機構,并準許頒發IECRE證書,為我國風電企業公平參與國際風電市場競爭進一步掃除了障礙,加快了我國風電產業“走出去”的整體步伐。
轉型開發 積極拓展藍海市場
在以風電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迎來規模化發展的同時,也面臨成長中的煩惱。“十一五”期間,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產業在局部地區消納和送出出現困難。
2010年以后,“三北”地區棄風問題開始顯現,項目核準難度加大,經濟效益出現下滑。
面對棄風困局,風電產業開發重點開始向中、東、南部地區轉移,我國風電發展從風電大基地轉向集中規模化開發與分散式開發“兩條腿”走路。
“我國風電產業的下一步出路就在于分散式風電。”在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看來,目前,中東南部的分散式風電已顯現巨大開發潛力。此前,業內普遍認為,風速低于6米/秒的資源區不具備經濟開發價值。但由于風輪直徑的加大、翼型效率的提升、控制策略的智能化、超高塔筒的應用以及微觀選址的精細化等,提高了機組的利用效率,使低風速資源也具備了經濟開發價值。
目前,年平均風速5米/秒的風電場年等效滿負荷利用小時數也可以達到2000小時左右。
據統計,截至今年9月,我國共有15個省份已下發關于分散式風電規劃建設的通知,規劃總容量已超過9吉瓦。
與此同時,風電產業進軍海上。資料顯示,2009年9月,龍源如東海上(潮間帶)試驗風電場首批兩臺1500千瓦風力發電機組并網發電,實現全球潮間帶風電零的突破。同年6月,上海東海大橋1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投產發電,大型海上風電機組技術發展逐漸步入快車道。
在水規總院副院長易躍春看來,9年間,我國海上風電無論是規模還是技術均取得了不錯成績:海上風電關鍵技術取得突破。目前國內整機設備制造商都在進行大容量機組的試驗示范;完成世界首個分體式海上升壓站;海上施工安裝能力不斷完善,具備一定海上風電經驗。與此同時,海上風電造價成本通過近十年的探索,正在呈現不斷下降的趨勢。以江蘇、上海為例,海上風電單位千瓦造價從以前的每千瓦2.3萬元左右逐漸降到1.5萬元左右,廣東、福建海上風電的造價在1.6萬/千瓦~2萬元/千瓦的水平。
如今,一陣海風吹過,點亮萬家燈火的愿景在我國沿海變為現實。
截至今年11月底,我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約360萬千瓦,已經核準容量超過1700萬千瓦,在建約600萬千瓦。目前全國已并網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僅次于英國和德國,位居全球第三位。
站在改革開放40周年的歷史節點上,回眸幀幀過往,不難窺見我國從小到大到強邁進的路上,少了最初的“突擊情節”,多了沉穩和理性。從早期追求發展到注重發展與質量并重,從集中大規模開發到集中式與分散式開發并舉,從追求經濟效益到后期注重效益與環境保護并重,我國風電產業正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不斷更新迭代,茁壯成長。一代代風電人正循著前輩的奮斗足跡,承接砥礪奮進的步履蓄勢待發,迎接更加輝煌的未來。
有四十載櫛風沐雨、春華秋實;四十載風雨兼程、砥礪奮進。時間見證著我國風電產業從小到大的發展脈絡,也記錄下了風電技術由弱變強的拔節生長。
如今,一陣風吹過,點亮萬家燈火的愿景已經照進現實。從西南林地到東南沿海,風力資源充沛的地方,一排排聳立的風機正在迎風飛舞,將廣袤的中華大地上空吹拂的風化為實實在在的清潔電能。
“中國風”勁刮全球
隨著1986年山東榮成風電場的成功并網,我國風電開發建設大幕正式拉開。該項目見證著我國風電從引進國外機組到消化吸收的點滴進程。
四十年砥礪奮進,背后凝聚的是數代風電人的薪火相傳。我國風電產業實現騰飛的背后與科學務實、連續且與時俱進的政策體系密不可分。
多年來,我國有關部門在產業布局、規劃導向、市場監管和電價補貼等多方面因勢利導、多措并舉,為產業構建了明確有效的立體化、組合化政策體系,不斷推動我國風電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在業內資深人士看來,我國風電大致經過三個重要的發展時期。
改革開放的頭十年,我國風電產業猶如一個蹣跚學步的嬰孩。彼時,可再生能源沒有配套政策的扶持,風機制造技術更是一片空白。我國在引進國外機組的同時,積極推進風機研發。經過10年的細心耕耘和不懈努力,我國風電政策雛形初現,商業化和公司化運行的嶄新機制慢慢浮出水面。
2006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可再生能源法》對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支持提升至立法高度,極大地促進了市場的規模化發展。之后,我國風電進入大規模開發的黃金期,當時風電制造企業達到80多家。
2009年,《新能源產業規劃》正式頒布,確定了6個省區的7大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此后發布的《風電“十二五”發展規劃》進一步提出,研究大型風電基地風能資源特點,結合電力市場、區域電網和電力外送條件,積極有序推進河北、蒙東、蒙西、吉林、甘肅、山東、江蘇、新疆和黑龍江等9個大型風電基地建設。當年,我國風電裝機一舉突破2000萬千瓦。
2010年,我國風電裝機達到4400萬千瓦。2012年,我國正式取代美國,成為全球風電市場的領頭羊。2015年,我國風電行業迎來發展歷史上的里程碑,正式加入“億千瓦”俱樂部。
來自行業統計數據顯示,2006~2017年的11年間,我國風電裝機容量年平均增長率達到約46%,2017年底裝機容量1.64億千瓦,是2005年底的約129倍。截至今年9月底,我國風電裝機已經達到1.76億千瓦,新增裝機連續9年持續領跑全球,締造了中國風電的“加速度”。
技術引領 推動產業持續進步
與風電裝機一路高歌猛進相攜而來的是我國風電裝備制造產業技術領域的不斷創新和進步。
難以想象,1984年,原國家計委啟動我國首臺國產風機設計制造,當時裝機容量僅達到55千瓦。進口風機壟斷,居高不下的風電機組采購價格對我國風電產業化形成諸多掣肘。
在經歷初期引進消化再研發的階段后,我國國產風電設備占比持續提升。來自行業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在我國新增風電裝機中,國產設備占比已達到55.9%,首次超過外資設備。2009年,國產化率已達85%以上,0.15萬千瓦、0.2萬千瓦機組基本實現國產化,取代進口機組成為國內主流機型。2010年以后,國產陸上0.2萬千瓦以上、海上0.4萬千瓦等多種機型先后問世,并大批量投入市場。
40年的風雨兼程,砥礪前行。一個涵蓋技術研發、整機制造、開發建設、標準和檢測認證體系以及市場運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完整風電產業鏈體系已經火熱出爐。
國內一批企業通過技術引進、消化吸收、聯合設計以及自主研發等方式,風電機組功率和風輪直徑都呈現逐年加大之勢,多兆瓦級風電機組的研發進程正在加快。我國陸地主流機型由1.5兆瓦向2~2.5兆瓦發展;適用于海上的3~4兆瓦級風電機組已批量生產,5兆瓦和6兆瓦機型已經并網運行,7兆瓦風電機組也已經有了實驗樣機,更大功率風電機組研制工作正在穩步推進。
目前我國還從葉片設計、傳動鏈布置形式、塔筒結構、控制系統等方面推出了許多新的個性化技術。
數據是歷史最有力的見證者。根據中國風能協會多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從早期外資品牌風機處于壟斷地位,到我國自主風機品牌在國內市場的“一統天下”,我國只用了短短十幾年。到2017年,外資品牌風機在我國風電市場的占比已不足4%。
國際化進程提速 多變互認體系日益完善
從“裝備大國”到“裝備強國”,從“裝備中國”到“裝備世界”,近年來國內風電裝備企業一直循此路徑,紛紛開始國際化趕考,成果頗豐。目前,國內已經有相當一批能源設備企業從最初的“追趕者”變為業界“領跑者”,這顯示出我國能源行業已經具備獨當一面的能力。
根據全球知名能源咨詢機構WoodMackenzie早前發布的全球風電整機制造商市場份額報告,2017年在全球前十大整機商中,我國企業已占據四席。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新增風電機組出口裝機64.1萬千瓦,累計出口量達到320.5萬千瓦,遍布六大洲的33個國家和地區。
與此同時,中企在海外新能源發電領域的投資也有逐步加速態勢,尤其是國內幾大電力企業巨頭已經開始參與海外風電項目投資,以便其引入世界一流的經驗、技術和標準,為國內風電發展提供借鑒。
2011年7月,龍源電力成功收購加拿大安大略省9.91萬千瓦風電項目,2014年11月項目正式投產發電,這是我國發電企業在海外自主開發、自主建設、自主運營的首個風電項目。2017年,三峽集團聯合葡電成功中標英國Moray95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成功進入全球最大的海上風電市場,是首個投資全球近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項目的中國企業,以上案例不勝枚舉。
與此同時,我國一直積極參與國際電工委員會可再生能源認證體系等國際組織的活動。2017年4月,國際電工委員會可再生能源設備認證互認體系(IECRE)宣布,北京鑒衡認證中心成為IECRE認可的認證機構,并準許頒發IECRE證書,為我國風電企業公平參與國際風電市場競爭進一步掃除了障礙,加快了我國風電產業“走出去”的整體步伐。
轉型開發 積極拓展藍海市場
在以風電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迎來規模化發展的同時,也面臨成長中的煩惱。“十一五”期間,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產業在局部地區消納和送出出現困難。
2010年以后,“三北”地區棄風問題開始顯現,項目核準難度加大,經濟效益出現下滑。
面對棄風困局,風電產業開發重點開始向中、東、南部地區轉移,我國風電發展從風電大基地轉向集中規模化開發與分散式開發“兩條腿”走路。
“我國風電產業的下一步出路就在于分散式風電。”在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看來,目前,中東南部的分散式風電已顯現巨大開發潛力。此前,業內普遍認為,風速低于6米/秒的資源區不具備經濟開發價值。但由于風輪直徑的加大、翼型效率的提升、控制策略的智能化、超高塔筒的應用以及微觀選址的精細化等,提高了機組的利用效率,使低風速資源也具備了經濟開發價值。
目前,年平均風速5米/秒的風電場年等效滿負荷利用小時數也可以達到2000小時左右。
據統計,截至今年9月,我國共有15個省份已下發關于分散式風電規劃建設的通知,規劃總容量已超過9吉瓦。
與此同時,風電產業進軍海上。資料顯示,2009年9月,龍源如東海上(潮間帶)試驗風電場首批兩臺1500千瓦風力發電機組并網發電,實現全球潮間帶風電零的突破。同年6月,上海東海大橋1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投產發電,大型海上風電機組技術發展逐漸步入快車道。
在水規總院副院長易躍春看來,9年間,我國海上風電無論是規模還是技術均取得了不錯成績:海上風電關鍵技術取得突破。目前國內整機設備制造商都在進行大容量機組的試驗示范;完成世界首個分體式海上升壓站;海上施工安裝能力不斷完善,具備一定海上風電經驗。與此同時,海上風電造價成本通過近十年的探索,正在呈現不斷下降的趨勢。以江蘇、上海為例,海上風電單位千瓦造價從以前的每千瓦2.3萬元左右逐漸降到1.5萬元左右,廣東、福建海上風電的造價在1.6萬/千瓦~2萬元/千瓦的水平。
如今,一陣海風吹過,點亮萬家燈火的愿景在我國沿海變為現實。
截至今年11月底,我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約360萬千瓦,已經核準容量超過1700萬千瓦,在建約600萬千瓦。目前全國已并網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僅次于英國和德國,位居全球第三位。
站在改革開放40周年的歷史節點上,回眸幀幀過往,不難窺見我國從小到大到強邁進的路上,少了最初的“突擊情節”,多了沉穩和理性。從早期追求發展到注重發展與質量并重,從集中大規模開發到集中式與分散式開發并舉,從追求經濟效益到后期注重效益與環境保護并重,我國風電產業正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不斷更新迭代,茁壯成長。一代代風電人正循著前輩的奮斗足跡,承接砥礪奮進的步履蓄勢待發,迎接更加輝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