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以下簡稱“中電聯”)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中國電力行業年度發展報告2019》(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全面反映了2018年電力行業發展、改革與市場建設、投資與建設、生產與供應、消費與供需、安全與可靠性、綠色發展、科技與信息化、電力標準化、企業發展與經營、國際交流合作領域的發展趨勢與特點,突出行業發展成績,提出行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進行了適度展望。
清潔能源供應能力持續增強
根據《報告》,2018年新增發電裝機容量中,新能源占比過半。2018年,全國發電新增生產能力(正式投產)12785萬千瓦,比上年少投產234萬千瓦。其中,水電859萬千瓦(其中,抽水蓄能新增130萬千瓦),為2003年以來水電新投產最少的一年;火電4380萬千瓦,已連續四年減少;核電884萬千瓦,創核電年投產新高;并網風電和太陽能發電2127萬千瓦和4525萬千瓦,合計新增占全國新增裝機容量的52.0%。
發電裝機結構進一步優化。截至2018年年底,全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190012萬千瓦,比上年增長6.5%,增速比上年回落1.2個百分點。其中,水電35259萬千瓦(含抽水蓄能發電2999萬千瓦),火電114408萬千瓦(含煤電100835萬千瓦),核電4466萬千瓦,并網風電18427萬千瓦,并網太陽能發電17433萬千瓦。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77551萬千瓦,占全國發電總裝機容量的40.8%,比上年提高2.1個百分點;新能源發電裝機合計35860萬千瓦,占比18.9%。
《報告》顯示,非化石能源發電量也呈現加快增長態勢。2018年,全國全口徑發電量69947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8.4%,增速比上年提高1.9個百分點。其中,水電發電量12321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3.1%;火電發電量49249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7.3%,其中,煤電發電量44829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7.3%;核電發電量2950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8.9%;并網風電發電量3658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20.1%;太陽能發電量1769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50.2%。
“2018年是新能源利用情況最好的一年,新能源發電量增長28.5%,對全國發電量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2.2%。”中電聯行業發展與環境資源部副主任薛靜在發布會上強調,“受電力消費較高增速和部分流域來水較少影響,火電、核電與新能源發電利用小時同比提高較多,尤其是并網風電設備利用小時達2103小時,創2013年來最高。”
隨著電力綠色發展水平不斷提高,電力行業節能減排取得新成績。2018年,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火電廠平均供電標準煤耗307.6克/千瓦時,比上年下降1.8克/千瓦時。截至2018年年底,達到超低排放限值的煤電機組約8.1億千瓦,約占全國煤電總裝機容量的80%。以2005年為基準年,2006-2018年,電力行業累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36.8億噸,其中,供電煤耗降低對電力行業二氧化碳減排貢獻率為44%,非化石能源發展貢獻率為54%。
用電新動能、終端新業態加速形成
《報告》指出,在宏觀經濟運行總體平穩、服務業和高新技術及裝備制造業較快發展、冬季寒潮和夏季高溫、電能替代快速推廣、城農網改造升級釋放電力需求等因素綜合影響下,全社會用電實現較快增長。2018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69002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8.4%,為2012年以來最高增速,增速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
分產業看
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和城鄉居民用電量分別比上年增長9.0%、7.1%、12.9%和10.3%。第二產業用電量依然是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主力,拉動5.0個百分點,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和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拉動力分別比上年提高0.5和0.4個百分點。
“值得關注的是,第三產業中大數據、互聯網相關行業用電量增速很高。而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大力實施和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近兩年鄉村居民用電量增長很快,2018年達416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15%,增速接近城鎮居民用電量增速。”薛靜指出。
電能替代的快速推廣是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重要原因之一。《報告》顯示,2018年全年累計完成替代電量1557.6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21.1%。其中,全國工(農)業生產制造領域完成替代電量968.0億千瓦時,約占總替代電量的62.2%;居民取暖、交通運輸、能源生產供應與消費等領域電能替代也在快速推廣,替代電量逐年提高。
“電力終端新業態”是今年首次出現在《報告》中的新版塊。近年來,綜合能源、電力系統儲能與電動汽車充電等電力終端新業態在技術和商業化應用方面得到較快發展。截至2018年年底,國家能源局公布的首批55個“互聯網+”智慧能源(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23個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范工程項目和28個新能源微電網示范項目,正在試點實踐。2018年,已投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約3120萬千瓦,累計投運電化學儲能項目規模達到101.9萬千瓦/291.2萬千瓦時。此外,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261萬輛,占汽車總量的1.1%;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投運數量達到77.7萬臺,同比增速74.2%。
清潔能源供應能力持續增強
根據《報告》,2018年新增發電裝機容量中,新能源占比過半。2018年,全國發電新增生產能力(正式投產)12785萬千瓦,比上年少投產234萬千瓦。其中,水電859萬千瓦(其中,抽水蓄能新增130萬千瓦),為2003年以來水電新投產最少的一年;火電4380萬千瓦,已連續四年減少;核電884萬千瓦,創核電年投產新高;并網風電和太陽能發電2127萬千瓦和4525萬千瓦,合計新增占全國新增裝機容量的52.0%。
發電裝機結構進一步優化。截至2018年年底,全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190012萬千瓦,比上年增長6.5%,增速比上年回落1.2個百分點。其中,水電35259萬千瓦(含抽水蓄能發電2999萬千瓦),火電114408萬千瓦(含煤電100835萬千瓦),核電4466萬千瓦,并網風電18427萬千瓦,并網太陽能發電17433萬千瓦。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77551萬千瓦,占全國發電總裝機容量的40.8%,比上年提高2.1個百分點;新能源發電裝機合計35860萬千瓦,占比18.9%。
《報告》顯示,非化石能源發電量也呈現加快增長態勢。2018年,全國全口徑發電量69947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8.4%,增速比上年提高1.9個百分點。其中,水電發電量12321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3.1%;火電發電量49249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7.3%,其中,煤電發電量44829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7.3%;核電發電量2950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8.9%;并網風電發電量3658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20.1%;太陽能發電量1769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50.2%。
“2018年是新能源利用情況最好的一年,新能源發電量增長28.5%,對全國發電量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2.2%。”中電聯行業發展與環境資源部副主任薛靜在發布會上強調,“受電力消費較高增速和部分流域來水較少影響,火電、核電與新能源發電利用小時同比提高較多,尤其是并網風電設備利用小時達2103小時,創2013年來最高。”
隨著電力綠色發展水平不斷提高,電力行業節能減排取得新成績。2018年,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火電廠平均供電標準煤耗307.6克/千瓦時,比上年下降1.8克/千瓦時。截至2018年年底,達到超低排放限值的煤電機組約8.1億千瓦,約占全國煤電總裝機容量的80%。以2005年為基準年,2006-2018年,電力行業累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36.8億噸,其中,供電煤耗降低對電力行業二氧化碳減排貢獻率為44%,非化石能源發展貢獻率為54%。
用電新動能、終端新業態加速形成
《報告》指出,在宏觀經濟運行總體平穩、服務業和高新技術及裝備制造業較快發展、冬季寒潮和夏季高溫、電能替代快速推廣、城農網改造升級釋放電力需求等因素綜合影響下,全社會用電實現較快增長。2018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69002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8.4%,為2012年以來最高增速,增速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
分產業看
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和城鄉居民用電量分別比上年增長9.0%、7.1%、12.9%和10.3%。第二產業用電量依然是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主力,拉動5.0個百分點,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和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拉動力分別比上年提高0.5和0.4個百分點。
“值得關注的是,第三產業中大數據、互聯網相關行業用電量增速很高。而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大力實施和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近兩年鄉村居民用電量增長很快,2018年達416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15%,增速接近城鎮居民用電量增速。”薛靜指出。
電能替代的快速推廣是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重要原因之一。《報告》顯示,2018年全年累計完成替代電量1557.6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21.1%。其中,全國工(農)業生產制造領域完成替代電量968.0億千瓦時,約占總替代電量的62.2%;居民取暖、交通運輸、能源生產供應與消費等領域電能替代也在快速推廣,替代電量逐年提高。
“電力終端新業態”是今年首次出現在《報告》中的新版塊。近年來,綜合能源、電力系統儲能與電動汽車充電等電力終端新業態在技術和商業化應用方面得到較快發展。截至2018年年底,國家能源局公布的首批55個“互聯網+”智慧能源(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23個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范工程項目和28個新能源微電網示范項目,正在試點實踐。2018年,已投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約3120萬千瓦,累計投運電化學儲能項目規模達到101.9萬千瓦/291.2萬千瓦時。此外,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261萬輛,占汽車總量的1.1%;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投運數量達到77.7萬臺,同比增速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