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1日上午,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儲能應用分會組織的全國儲能產業巡回調研團來到協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協鑫集成”)。協鑫集成儲能系統事業部總裁陳德榮、協鑫集成儲能系統事業部副總裁郝三存等主要負責人參與了交流對話。
陳德榮表示:“‘十三五期間’儲能產業即將呈現迅猛發展的態勢,協會組織的這次全國巡回調研非常有必要也很及時,一定會在業內產生巨大影響力。”
陳德榮表示:“‘十三五期間’儲能產業即將呈現迅猛發展的態勢,協會組織的這次全國巡回調研非常有必要也很及時,一定會在業內產生巨大影響力。”
協鑫集成致力于成為全球領先的綜合能源系統集成商,提供優質的清潔能源一站式服務,公司目前業務主要覆蓋高效電池、差異化組件、系統集成、儲能等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
協鑫集成計劃在2017年—2019年三年內完成分布式綜合能源系統集成業務累計要達到5GW規模,包括戶用分布式屋頂系統、工商業分布式屋頂系統、離網系統、分布式樓宇系統及綠色小鎮綜合能源集成系統等;預計年均戶用系統覆蓋6萬戶家庭,區域代理加盟商達到2000個以上,基本覆蓋主要發展區域,實現累計代理銷售20萬套以上。
作為中國光伏行業龍頭企業之一,協鑫集成根據不同區域、不同類型、不同規模光伏發電系統的要求,推出“鑫陽光”及“鑫陽光+”產品組合,同時發揮渠道協同優勢進軍儲能行業,推出“E-KwBe”儲能產品系列,公司還結合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適時切入動力電池行業。
協鑫集團多年來一直從事從清潔能源到光伏制造再到油氣業務以及綠色地產和金融服務。“協鑫能源中心的六位一體能源微網系統,就是借助光伏、風能、儲能三聯供和電熱泵等其他形態做了局部的微能源網,這些能源微網實踐能夠保證我們60%的區域性能源供給。”陳德榮表示。
本次交流中,協鑫集成儲能系統事業部副總裁郝三存對協鑫在儲能領域的產品線、鋰離子電池技術發展路線、電網級儲能電站運營商業模式、大型光伏發電站用儲能電站、儲能系統構成及關鍵技術點等進行了詳細介紹。
郝三存表示,“在大型儲能電站開發領域,協鑫通過先進的系統集成技術,采用成熟穩定鉛酸電池技術,開發適用于各個應用領域的儲能電站解決方案。在鋰離子電池方面,公司擁有三元電池技術、LFP電芯技術等。”
談及電網商業模式,郝三存表示,公司通過在工業園區,商業中心建設分布式發電與儲能一體化綜合電力服務站,集儲、售、配網及電網輔助服務為一體,實現收益最大化。
2016年9月20日,由協鑫集成自主完成設計、集成、設備選型和監控一站式服務的大型電網調峰儲能項目——鉛炭電池儲能電站順利完成交付。據介紹該電池儲能規模功率為1.5MW,額定儲能容量為12MWh,其中鉛炭電池將鉛酸電池盒超級電容器合二為一,在發揮超級電容器短時間大容量充電特點的技術上,保持了前蓄電池高比能力的優勢,擁有良好的充放電性能及較長的使用壽命。該系統每天完成一個充放電循環,即完成在電網“谷”時段充電,在電力處于“峰”時段放電,實現需求側供給,從而達到削峰填谷的目的,降低用戶企業高峰時段的電力需求,提升電力系統運行經濟性和穩定性。
2017年6月8日,協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上海西恩迪蓄電池有限公司在徐州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適用于儲能發電側和用電側使用的鉛碳電池領域強強聯手,攜手助力儲能時代加速到來。
陳德榮指出,這次合作有利于雙方利用在各自領域的優勢進行資源整合,進一步推動公司在儲能領域發展的規劃及產業的布局,實現合作共贏。
當前,協鑫智慧能源承建的江蘇省10MWh儲能電站示范項目也在加速建設中。
協鑫集成戶用儲能產品具有能量密度高、安裝便捷、兼容性好、電池管理系統先進、循環使用壽命長,以及重量輕、無噪音等特性,E-KwBe作為協鑫集成推向分布式家用光伏發電市場的一款全新智能化儲能產品,憑借其領先的技術、時尚的外形以及價格優勢,產品已進入澳州、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市場。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儲能應用協會秘書長劉勇建議:“協鑫作為新能源行業標桿企業,充分依托自身研發力量優勢,在儲能產業價值鏈上,聯動產業上下游,把好的電池技術和系統集成技術結合起來,共同推進并優化大規模儲能技術解決方案。”
陳德榮也認為,“儲能的未來將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前景非常廣闊。協鑫一直主動順應終端市場需求,積極響應需求側管理,加大對儲能技術的研發投入和產業布局力度,構建新型商業模式,通過儲能全面打通能源互聯‘最后一公里’,讓大到電網、小到家庭,都能從中獲益。”
隨后,調研團參觀了協鑫未來能源館和智慧能源小屋。
“2017年度中國儲能產業巡回走訪調研”活動于6月中旬正式拉開帷幕。本次活動由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儲能應用分會牽頭并組織,上海電氣集團中央研究院、天能電池集團有限公司、上海中興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遠海運租賃有限公司、TÜV南德意志集團等企業大力支持。活動期間,調研團將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安徽、上海、江蘇、湖南、浙江、福建、廣東等10余省市開展深入調研,近距離了解企業需求,促進產業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