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名詞“黑科技”,意指超越現今人類科技或知識所及范疇的科技或產品。這些天,在“6·18”展廳內,有種名副其實的“黑”科技正引發各界熱議,那就是石墨烯。
以“新烯望、新產業、新動能”為主題的石墨烯主題館作為本屆“6·18”的中心展館,匯聚了福建省有關石墨烯的幾乎所有科研院所和企業,各家競相亮出融合這一新材料的拳頭產品,很是吸引眼球。而無論是在這些天召開的石墨烯高峰論壇,還是在各地舉行的石墨烯產業對接會上,大家似乎都在關注同一個話題:如何更好、更快地推進這一概念產業化。
傳統產業,因石墨烯站上“風口”
“過去,LED燈具使用鋁型材作為散熱件,而我們利用石墨烯優越的導熱性能,將其與塑料進行化學嫁接,替代傳統的鋁制組件。不僅重量減輕40%、導熱性能更好,成本還降低不少。”19日,在“6·18”現場,永安市泰啟力飛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甘秋洋當起了“推銷員”。
當前,LED行業競爭激烈,對成本越來越敏感。“目前,LED四大組件唯一沒變革的就是散熱器,它占成本的30%以上。”甘秋洋說,隨著鋁材料價格上漲,尤其是電解鋁這種高能耗行業去產能,光電行業降低散熱器成本的渴望尤為迫切。
泰啟力飛在兩年時間里,依托廈門大學物理系、無錫石墨烯產業基地,檢定了600多種石墨烯的特性,最終成功地將石墨烯與高分子材料相結合,在業界刮起新材料之風。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LED市場中,對新材料的應用速度越快,就意味著能越早地占有先機。”廈門信達光電有關人士表示。當天的推介會上,這家企業與泰啟力飛達成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開發石墨烯LED路燈,計劃到2018年底實現100萬組的年生產規模。
業內人士認為,面對LED散熱器這個千億元級市場,石墨烯大有可為。
在廈門凱納石墨烯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方崇卿看來,企業面對的鋰電池這一行業“風口”,前景同樣不可估量。
“鋰電池正極的初代導電材料是碳黑,做導電劑使用時是點對點接觸,難以形成網絡;目前采用主流的碳納米管,就成了點與線的接觸。現在,我們采用物理法剝離出片狀的石墨烯,實現了點和面的接觸,導電網絡非常完整,能大幅降低導電劑的用量,且性能更優、成本更低。”方崇卿介紹說。
凱納是石墨烯原材料生產企業,如今也逐漸向產業后端延伸,通過將石墨烯粉底配方化分散到溶劑里制成導電劑,未來將為企業帶來新增長點。目前,一條千噸級的石墨烯漿料生產線已經建成,即將進入量產階段。
在“6·18”展館內,還有許多和石墨烯有關的應用。它們不僅重塑了人們對這一新材料的認知,也意味著這一新材料正飛入“尋常百姓家”。
晉江的興業皮革與四川大學教授范浩軍合作研發出基于石墨烯的高物性牛鞋面革,利用石墨烯的高物性增強皮革耐磨性,屬國內外首創。“目前項目還處于小試階段,未來很有可能投入量產。”興業皮革運營副總裁孫輝永說。
而位于杭州的高烯科技則依托浙江大學高分子科學研究所,將高品質單層氧化石墨烯與己內酰胺進行原位聚合,生產出高強度、韌性好、斷裂伸長率高、加工性能優越的復合材料。
“這種材料防紫外線性能明顯,防靜電特性突出,在紡織服裝行業有很廣泛的應用前景。”高烯科技市場總監劉芳介紹道。據悉,我省一些紡織服裝企業已經引進這一技術。
協同創新,推動石墨烯產業化
“這幾年,在一系列產業發展規劃和政策的推動下,依托廈門大學、華僑大學等科研機構和院所,福建的石墨烯產業發展迅速,形成了一批在業內有一定知名度的企業,尤其是石墨烯漿料、粉體的制備技術處于先進水平。”省石墨烯辦有關負責人表示。
石墨烯粉體的層數越少,品質越高。成立于2010年的廈門凱納是國內首家石墨烯企業,其利用機械玻璃法率先在國內推出1-3層的石墨烯粉體,且實現了量產,能滿足眾多行業對石墨烯原料的需求。如今,企業正向下游應用端的導電材料、輪胎橡膠、防腐蝕涂層等領域挺進。
而2012年成立的廈門烯成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則是國內石墨烯產業中最早實現盈利的企業。
烯成總經理劉長江告訴記者,依托廈門大學特聘教授蔡偉偉等5位畢業于中科院物理所的博士,該公司成為國內首家從事石墨烯制備設備及石墨烯產品應用開發研究的企業。如今,其石墨烯制備設備在國內高校、科研院所、相關企業中有很高的市場占有率。
如今,烯成公司也將視線瞄準于消費品市場。今年“6·18”,該企業帶來了新推出的“石墨烯凈化寶”,利用石墨烯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2630㎡/g)的特性,可吸附家居及辦公場所的甲醛等有害物質。“去年第四季度推出這一產品以來,銷售額已經超過1000萬元,未來可望實現5000萬元到1億元的年產值。”
采訪中,各方普遍認為,當前我省石墨烯產業還存在上下游“脫節”的現象。
“從原材料到最終的產業化要在了解市場需求的基礎上,不斷地進行改性試驗。但如今,大量的終端產品研發都是科研院所和石墨烯原材料企業單槍匹馬在做。”劉長江說。方崇卿也表示:“以鋰電池導電液這項技術為例,這是凱納發起并經過不斷測試,證明可以成熟應用到鋰電池中的。如果沒有試出穩定的性能,下游企業是不愿意碰這項新技術的。”顯然,在他們看來,上下游企業間的協同創新機制亟待建立。
甘秋洋則表示,石墨烯是基礎原材料,雖被譽為“工業味精”,但在不同領域的應用需要大量的科研和改良,需要下游行業的參與。“必須依靠產業界的推動,不能只是政府、投資機構一頭熱,更不能游離在工業體系之外,而現實是企業都不愿意為‘概念’買單。”
對此,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石墨烯工程與產業研究院院長田中群分析:“石墨烯的應用必須要從末端市場需求,也就是‘用’出發,倒逼原料、材料、器件的研發,形成具有目標導向、高效創新的產業鏈。這是新材料產業的規律。”
據了解,我省各地在推動石墨烯產業鏈上下游銜接方面已經開始了有益嘗試。
廈門烯成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與廈門高新技術創業中心合作建設石墨烯新材料專業孵化器,建立企業牽頭、政府引導的協同創新機制,計劃通過3-5年實現在孵企業年產值過億元,帶動相關人才、企業、技術的集聚,進而更好地推動石墨烯產業化。
晉江市通過政府主導設立、專業公司運營的方式成立石墨烯產業技術研究院,讓石墨烯與當地傳統產業有效結合。“產業院搭建平臺,把技術、資本、市場這些要素整合在一起,實現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另外,我們讓企業參與到研發中,讓技術研發一開始就與市場需求對接,一改過去新技術‘先做后賣’的理念。”院長肖炳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