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了6月份汽車產銷數據。根據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1-6月份,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分別為21.2萬輛和19.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為19.7%和14.4%。相比今年稍微寒意的整體市場走勢,新能源汽車板塊的數字可謂非常搶眼。而車業雜談認為,在觀察新能源搶眼數據的同時,更應該關注和解讀推動新能源市場發展的內生動力。
國家戰略頂層統籌,中國新能源產業擁有全球領先的基礎性動力。
依據技術創新的發展理論和各國在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實踐。新能源產業當前仍處于技術成熟期和產業培養階段,而在此發展階段,由政企協同來解決產業中的共性技術難關、成本居高不下、基礎設施配套不足等痛點,是促進產業加速培育和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
在各部委的協同努力下,中國新能源汽車補貼亂象已基本消失。而無可置疑的是,我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決心從未改變。在中國制造2025和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的指引之下,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戰略頂層設計日趨完善,正在成為推動產業發展的基礎性動力。
在今年7月4日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座談會上,政府層面提出要抓好“三個統籌”和“四個創新”的要求,并堅定表示要“始終堅持發展新能源汽車國家戰略不動搖”,充分表明國家著眼于從戰略統籌,堅決發展新能源汽車的立場。而正如會上強調,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仍處于爬坡過坎、攻堅克難的關鍵階段,要始終堅持發展新能源汽車國家戰略不動搖,繼續按照“市場主導、創新驅動、重點突破、協調發展”的要求,在統籌上狠下功夫,在創新上取得更大進展。
縱觀講話內容,全產業鏈統籌、產業布局統籌、發展和安全統籌等三大統籌從頂層設計上定位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戰略框架,而電池創新、充電創新、整車創新、機制創新等四大創新則清晰規劃出產業發展路徑和方向。可以說,就當前的新能源頂層設計而言,中國已經走在全球的前沿。
中國品牌和跨國巨頭競相發力,新能源產業由補貼驅動向市場驅動轉型。
長期以來,在產業政策扶持和中國品牌自身努力下,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一直由中國品牌牢牢主導。2016年,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自主品牌的銷量占比高達99.5%,合資品牌僅占0.5%。但客觀而言,中國品牌雨后春筍般布局的背后,由于缺乏來自擁有技術、品牌、資金優勢的跨國汽車企業的競爭,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良莠不齊,亂象林立。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需要有一批“鯰魚”進入,才能激發和促進中國品牌新能源產品和技術的向上升級。
進入2017年以來,跨國汽車企業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浪潮的刺激之下,已全面發力中國市場。除了熟知的大眾與江淮組建新能源合資企業、特斯拉和上海市政府簽訂在華建廠協議、戴姆勒戰略投資北汽集團旗下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外,跨國汽車企業正在謀求全方位的新能源產業鏈布局。
華晨寶馬申請的“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動力電池組裝項目”目前已通過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這意味著寶馬在中國建立的高壓電池中心有望在年內實現投產。而代表著全球動力電池最高技術水平的松下,已宣布將在江蘇興建一座動力電池工廠,用于生產18650型三元鋰離子電池。預計新廠在2017年下半年投產,2017年電芯年產能約為1億支。
而一直以來與大眾在中國市場激烈廝殺的通用同樣在加速自己新能源產業的布局步伐,通用中國已明確宣布將在上海建電池裝配廠,為其在華新能源車產品線提供支持。而根據通用的規劃,2017-2020年間,通用旗下三分之二的新能源車將投放到中國市場。
年輕化、時尚化、一二線城市成為主題詞,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接受度日漸攀升。
如果回到一個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莫過于擁有強大旺盛的消費者需求根基。就當前而言,單車購置成本高昂、電池續航能力不足、充電設施配套不足仍是制約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關鍵軟肋。但不可否認的是,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特別是純電動車的接受程度逐步提升。在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和青島即墨市汽車行業協會聯合主辦的論壇上,長安汽車副總裁李偉就表示,調查表明目前有將近七成的消費者愿意接受純電動汽車。純電動車會讓用戶覺得更潮、更具科技感,而且純電動車本身提速快、噪聲小,這些先天優勢成為購車主力“90后”“95后”的主要訴求。
如果再來對新能源消費人群進行一番分析,就會發現年輕化、時尚化、一二線城市成為新能源汽車消費者的主題化標簽。相比傳統汽車,在互聯網時代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有著更強烈的智能化、互聯網化等需求,他們對新能源汽車的消費熱情更為高漲。而如果按照區域再來進行一番篩選,就會發展新能源乘用車的私車市場,有70%左右賣到了北、上、廣、深等限購的一二線城市。而眾所周知的是,無論是收入構成還是新興科技接受度,北上廣深堪稱中國汽車消費的潮流和風向標。當年輕化、時尚化、一二線這些因素進行迭加之后,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化所依賴的第一批消費人群就會建立,進而加速推動產業的市場化步伐。
誠如一些業內人士冷靜的評論,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遠未到高歌猛進的地步。但來自國家層面的有力戰略統籌、中國品牌和跨國巨頭的競相發力、消費端的認可度不斷攀升,讓我們有理由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期待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