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新興產業的培育,政策扶持是各國通行的必經之路,其他產業如此,光伏行業亦然。
事實證明,近幾年,在強有力的政策扶持下,我國光伏產業獲得了高速發展的源動力。在經歷幾番整合之后,光伏已成為我國在國際上為數不多的、技術領先的產業之一,具備了較強的國際競爭力。
政策助推光伏從稚嫩走向蛻變,而當下距實現平價上網僅差“臨門一腳”的光伏產業,對政策、市場的關注也愈發謹慎。
近日,適逢國家2017年光伏規模、技術指標等政策尚未出臺之際,一則所謂的“重磅”消息在光伏人的朋友圈廣為傳播,雖所謂“謠言止于智者”,但是這一偽消息不僅給處于關鍵發展期的光伏產業添了堵,而且誤導了不少不明真相的群眾。
以正視聽,記者迅速請教了多位行業專家和同行,行業對此文判斷基本一致——即這篇冠以“重磅”、“能源局”、“三道金牌令”、“給光伏產業降溫”的文章,不僅難掩“標題黨”之嫌,且多處出現對當前政策的誤讀,其論點邏輯混亂、主觀臆斷,經不住事實推敲。
問題 1
首先,該文中提到能源局的第一道金牌令是——地面商業電站基本凍結,暫成為小眾市場。
該文作者在并未真正理解國家政策下,主觀臆斷了光伏市場的發展空間。其所引用的《關于報送可再生能源“十三五”發展規劃年度建設規模方案的通知》,與《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并非同一文件,得出這一結論有待商榷。
事實上,出于國內生態環境與國際責任的考慮,大力發展包括光伏在內的可再生能源是國家能源發展與能源結構轉型的當務之急。國家出臺的《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中,即使105GW規模也只是初步發展目標,發展上限并未封頂。
近日,在國家能源局召開的會議上,國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司司長朱明
也明確表示,我國能源結構調整速度進一步加快,可再生能源發展已經進入了規?;l展的新階段。為實現《巴黎協定》,承諾到2030年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的目標,國家大力發展光伏產業的信心和決心并沒有變化。
國家發改委研究院研究員時璟麗也表示,光伏105GW的指標,是在當時全社會用電量下降的情況,為實現上述減排目標而制定的。2017年以來國家總體經濟形勢穩中向好,上半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達到6.3%,電力需求逐步復蘇,光伏產業的發展規模還將不斷增大。“同時,在政府和電網的合理引導和調度下,全國棄光限電現象得到很大程度緩解,棄光限電率同比下降4.5%,主要集中于新疆、甘肅和寧夏,其余各省均無大比例限電情況??傮w消納形勢趨于好轉,不會嚴重制約光伏產業的發展。”
據記者了解,2017-2020各年光伏建設規模方案也即將下發。預計今年普通商業電站及集中式扶貧規模總和將達到14GW,加之8-10GW的光伏“領跑者”項目,2017年地面光伏電站總計可達22GW,光伏產業發展市場可期。
問題 2
其次,該文中提到能源局第二道金牌令是——“領跑者”開發總量與節奏受限,開發遇冷。
引用的文件是國家能源局《關于2017年建設光伏發電先進技術應用基地有關要求的通知》的征求意見。聲稱“領跑者”基地發展節奏受限,不能一次性完成,第一年不能超過30%的結論,其言論是極不負責的。
若仔細研讀能源局這份通知,即可知今年的“領跑者”規模是擴大,而非發展受限。
光伏“領跑者”計劃旨在促進先進光伏技術應用和引領產業升級,自2015年起啟動以來,不僅使光伏組件效率有了大幅提升,也使光伏上網電價下降至0.45元-0.61元/千瓦時,與火電的差距大幅縮小,促進度電成本下降、早日實現平價上網是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重中之重。
同時,國家推動光伏“領跑者”項目一直不遺余力。從2015年1GW的示范項目,到2016年5.5GW的規模,2017年“領跑”基地的規模將達8-10GW,從這一增量趨勢來看,“領跑者”項目的規模正在逐年擴大。據了解,今年全國共有50余個市、縣擬申報“領跑者”基地,行業申報活躍。
同時,與以往不同的是,2017年的“領跑”基地亮點頻現。除了規模的增加,也首次將“領跑”應用基地細分為兩大基地:光伏發電領跑技術基地和光伏發電前沿技術應用依托基地。
記者獲悉,常規的光伏發電領跑技術基地規模將占80%以上,達到6-8GW;前沿技術應用依托基地約為1-2GW,因其代表光伏領域最先進的技術水平,考慮其產能的限制,計劃分期實施,出臺了首年實施規模不超過總規模的30%。
問題 3
第三,該文中提到能源局的第三道金牌令是——啟動綠證制度,分擔補貼,指出國家可再生能源每年需支付600億補貼,缺口巨大。
鑒于此,也可為光伏行業算一筆賬。
光伏發展10年,截至日前,國家僅對前6批進入目錄的2593萬千瓦(約為26GW)光伏項目進行了補貼,這些項目拿到的財政補貼不足260億,而光伏產業的發展卻有目共睹。目前,光伏產品正在走進尋常百姓家,成本下降、技術提升以及光伏產業的迅猛發展,與光伏自身的堅守和做出的巨大努力密不可分。
經權威機構初步測算,在2020年,570億元(不含稅)即可滿足所有規劃內(約160GW)光伏電站的補貼需求。按目前用電量增長趨勢預測,光伏補貼所需電價附加僅為1分錢,在2020年后實現平價上網則再無新增補貼,國家只需適當上調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征收標準即可保證光伏產業的健康平穩發展。
記者在之前多次采訪中獲悉,國家出臺綠證的目的,的確有通過市場交易緩解國家光伏補貼壓力的初衷,但凡事不可一蹴而就。就當前綠證而言,為自愿購買階段,只是一種補充手段,并無替代國家現行的光伏補貼政策之力。
而從目前世界各國的實踐來看,光伏等新能源產業仍是政策驅動,補貼重點在于彌補存量光伏電站所承載的前期研發和產業化成本。即使在歐美發達國家,可再生能源補貼也未能取消,例如美國仍有60%-70%的可再生能源依賴國家財政補助和稅收減免。
光伏作為朝陽產業、新興產業,發展10年,歷練10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在政策、市場、技術的催化下,需要“再送一程”。光伏產業正在告別稚嫩期,迎接平價上網時代的到來。
路雖長,終將至。相信告別稚嫩的光伏產業,不久也將迎來自己的“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