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那些認為自己對電動汽車(EV)行業有一定了解的人,也很難說出幾家電動車電池供應商的名字。
大多數人會很快說出日本的松下、韓國三星和LG化學,以及松下和特斯拉今年1月在內華達州開設的Gigafactoy。一些對行業認識更深的人也會指出比亞迪,它是中國領先的電動汽車制造商,也是全球最大的電池供應商之一。然而,除了這些名字之外,也許還有一兩個知名度較低的參與者從人們嘴中蹦出。
幾乎所有人都會驚訝地發現,中國目前有超過140家電動車電池制造商,他們正忙于提高產能,以期在未來20年從2400億美元的全球電動汽車產業中分得一杯羹。就像所有的汽車、電動汽車一樣,電池產業也將成為中國的大產業。
2400億美元的EV電池市場
電動車電池市場的空間很大,這一點很明顯。華爾街研究和證券公司伯資深汽車分析師恩斯坦(Bernstein)等預計,在20年內,電動汽車將占全球汽車購買量的40%。由于全球生產和銷售的汽車幾乎達到1億輛,這意味著每年的電動汽車市場將達到4000萬輛,即使全球汽車制造總量在現在和之后之間不會增加。
假設電池的價格與一個內燃機的6000美元成本相等,那么一個2400億美元的電池行業正在發展之中。由于政府強調空氣污染問題,中國將在電動汽車和電池領域引領潮流。
為了滿足預期的需求,全球電池制造能力將需要大幅提高,這也是中國電池制造商積極擴張的原因。2014年,特斯拉和松下宣布,他們計劃建立一座超級電池工廠Gigafactory,能夠年產350 GWh的電池。然而,當時整個電池行業的產能也不到50GWh。
在過去的三年里,電池的產能發生了巨大變化。在中國的領導下,電池制造能力已經增加了一倍以上,達到125GWh,預計到2020年將再翻一番,達到250GWh。即使那樣也遠遠滿足不了需求。據預測,從2020年到2037年,電池產能將需要增加10倍,相當于在此期間增加60座Gigafactory超級工廠。
電池技術正朝著中國引領的方向發展
電池技術起源于日本,然后由韓國的公司進一步發展,但現在正朝著中國引領的方向發展。中國的電池生產量在全球生產中所占的份額已經超過了日本,并且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全球產量的70%以上。
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快速增長,以及中國汽車組裝商使用國產產品的趨勢,預示著中國在電池制造領域的持續領先地位。根據國際咨詢公司羅蘭貝格(Roland Berger) 發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全球電動汽車發展指數》報告,在中國制造商生產的電動汽車中,90%以上都使用了本地制造的鋰離子電池。
由于有如此多的中國公司希望進入電池領域,中國政府正在考慮制定政策,以提高電池制造商的最低生產能力,從而進一步加強其作為全球領導者的地位。盡管還沒有正式宣布,但中國政府希望每家制造商每年生產至少3-5GWh的電池。另外,北京方面在2016年年底發布了指導方針草案,規定電池制造商必須至少有8GWh的產能,才能獲得補貼。作為向市場發出的信號,政府正計劃支持那些年生產能力達40Gwh以上的電池公司的發展。
盡管松下是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電池供應商,但中國企業正在迎頭趕上。比亞迪的電池年產能為20GWh,寧德時代的鋰電池產能為7.7GWh,預計到2020年達到50GWh。其他電池廠包括天津力神和萬向集團也在大力發展電池產業。力神計劃到2020年實現20GWh的電池產能,而萬向集團早在1994年就開始收購美國幾十家公司,其中包括2013年收購A123電池廠以及2014年收購菲斯克電動汽車(Fisker Automotive)。
即將到來的電氣革命意味著內燃機的減少,每一輛組裝的汽車都需要電池。電動汽車的迅速增長將帶動全球電池產業的巨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