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光伏產業的美國“201”法案調查近日有了初步結果。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認定非美國制造的電池與組件對美國光伏行業造成重大損害。若相關提議被接受,或對國內部分光伏制造企業短期利潤造成影響。
不過,電力新能源行業人士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認為,美國“201”調查對光伏制造業長期影響有限。在我國光伏“領跑者”計劃、分布式光伏等帶動下,中國光伏市場2017年的需求超出預期,且這股動能有望持續到2019年,持續看好光伏制造業。
“201”調查難改光伏中長期趨勢
今年上半年,美國光伏電池和組件制造商Suniva正式提請破產保護并向USITC提起訴求,要求對所有進口至美國的晶硅光伏電池片和組件發起全球保障性措施調查(即“201”調查)。根據程序,“201”調查決定性的裁決時間點約在12月份。若最終結果繼續認定進口至美國的光伏電池片和組件存在損害,將使得美國國內組件價格上漲。
美國光伏電池組件70%至80%源于進口。據長江證券電新行業分析師介紹,早在USITC受理Suniva申請后,美國市場便出現了明顯的組件搶購潮,這也是三季度海外電池組件需求旺盛的主要原因。預計搶購規模在6GW至10GW之間。無論裁決結果如何,今年第四季度以及明年一季度,美國的需求都將較為平淡。
招商證券電新行業分析師認為,“201”調查結果可能影響美國地面電站短期需求,但影響程度需要等制裁方案出臺才能確定。從長期來看,對于中國制造企業影響有限,或促使更多的中國光伏制造企業赴美建廠。
國內市場需求旺盛
近年來,中國持續穩坐全球最大的光伏需求市場寶座。因此,光伏制造企業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國內政策上。
近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推進光伏發電“領跑者”計劃實施和2017年領跑基地建設有關要求的通知》(下稱《通知》),擬建設不超過10個應用領跑基地和3個技術領跑基地。相較前兩批,對于新一批“光伏領跑者”項目的要求有較大提升。例如,《通知》要求本期技術領跑基地采用的多晶硅電池組件和單晶硅電池組件的光電轉換效率應分別達到18%和18.9%以上,較此前標準分別上升1.5%和1.9%。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可再生能源專委會政策研究主任彭澎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認為,“領跑者”計劃是未來規模化光伏電站發展的一個趨勢。光電轉換效率提高有助于提升投資回報率。此次《通知》還明確要求地方政府加強能動性,通過提供土地、并網服務、保障不限電等來降低項目的非技術性成本,對于推動未來光伏平價上網十分關鍵。
集邦咨詢新能源研究中心昨日發布的最新報告指出,在中國分布式光伏系統搶裝潮刺激下,2017年光伏產品需求預期將大幅提高,推動全球光伏需求首度突破100GW大關至100.4GW,年增長率達26%。這股動能至少可持續到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