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本周《自然-能源》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Measurement of inequality using household energy consumption data in rural China,接入優質能源基礎設施并未緩解中國農村地區的不平等。該研究強調家庭能源消耗是一個穩定、直接且易量化的不平等衡量指標,不僅僅以擁有耐用品而以使用耐用品為基礎進行衡量。
中國人民大學的魏楚及同事對全國農村地區的家庭能源消耗進行了調查,主要聚焦于五項活動:烹飪、家用電器用電、水暖、空間取暖和空間降溫。他們發現從能源消耗角度衡量不平等和從家庭收支角度衡量不平等存在系統性差異,能源不平等比收入不平等更嚴重。他們表明,從生物質中獲取能源,使用能源進行空間取暖和烹飪,以及地區內差異是造成中國農村地區能源消耗不平等的主要因素。
能源的洛倫茲曲線,X軸表示的是家庭收入的累積百分比,Y軸表示能源消耗的的累積百分比。括號中的兩組數據分別是基尼系數和洛倫茲不對稱系數。
Wu et al.
作者認為以家庭收入等為基礎來衡量不平等存在局限,因為它們具有短期波動性,可能無法充分反映可用的家庭資源。該研究采用能源消耗數據為更加直接的不平等衡量指標,提出能源補貼和基礎設施擴建不足以減少能源不平等,政策重點應該放在能源可負擔性上,并且提倡從生物質能源過渡到其它現代能源來源。
從能源來源和能耗活動兩方面解構基于能耗的基尼系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