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13日,第五屆儲能技術在分布式能源與微電網中應用高層研討會在深圳順利召開,來自行業協會、科研院所、知名企業的代表超過300名嘉賓到場參會。會議由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全國微電網與分布式電源并網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聯合主辦。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儲能應用分會、中國儲能網承辦。上海煦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國內營銷總監張哺,在會上就退役動力電池商業化應用實例分析及商業模式做了精彩演講。
演講全文如下:
我的報告是“退役動力電池商業化應用實例分析及商業模式探討”。分五塊:一是公司情況介紹;二是公司業務和公司產品的情況;三是我們的退役動力電池儲能梯次利用方案;四是案例介紹和案例通過幾個月實測的數據,這幾個案例都是今年上半年投運的,把實際運營下來的情況和諸位分享;五是退役電池儲能業務如何進行商業推廣和應用的探討。
我們公司是2011年成立,成立之初主要是做逆變器、光儲混合逆變器等的研究,去年之前我們的國內業務以示范項目或者高校合作為主,國外項目以在歐洲、澳洲等戶用的系統為主,所以我們的產品也是得到各項海外市場的認證。我們業務線很清晰,海外業務是我們一直從事的,去年開始部署國內業務,海外業務是戶用的單相箱、三相標準系統,上面3-10KW標準系統,儲能一體或者光儲一體,另外我們有3-20KW功率級變流器設備,客戶根據需要可以靈活配置電池,或者根據客戶需要我們來配置電池提供成套系統。去年開始,我們以分布式儲能為支點,智能微電網,離網系統也是逐步鋪開。退役電池儲能梯次利用是我們在國內主推的一種技術路線。
退役動力電池系統,我們以中小功率等級的變流器,從18-30KW變流器為核心的管理單元,構建電池容量90-180度電的基本儲能單元,90-180度電可以涵蓋市面上所有的純電動車型。根據項目的需要以及現場的空間,我們主要在工商業用戶側做這塊,系統是模塊式組合,我們以最基本單元為主,一個、一個單元并聯,從小系統合并成大系統,系統可以是20KW左右為基本單元,可以做到MW級。大概看下來,按照我們常規的做法,每個40尺的標準集裝箱可以裝滿MWh級的儲能電站,大概180KW,有9套基本單元共1.1MWH。
這是我們做梯次利用方案的基本架構,幾個基本單元并列在一起,每個基本單元是獨立成簇、獨立運行,也可以根據電池特性不同獨立設置控制策略,所以我們的系統對電池的來源途徑是很開放的,可以是電動大巴,也可以電動物流車,或者乘用車的電池,把幾塊電池包串聯在一起,根據電池性能指標狀況串成一個系統。通過構建網絡級的儲能系統監控平臺,可以實時對多個(每個相當于一個獨立的)系統進行集中控制,這和集中式儲能的實現同等的功能。換個角度看,大家可以把它看作多支路并聯在一起的集中式系統。以儲能系統的基本單元來介紹這個系統。
整車電動汽車退役動力電池組大概10-200度電都有,我們直接用這個電池,保留原來的BMS和結構設計,程序上做更改和重新配置。電池雙向功率變換器可選3-30KW不等,根據電池的指標來配置PCS。儲能單元監控,原來是一個變流器旁邊都監控單元,現在把變流器和監控單元做在一起,一體機的形式。
我們的方案和目前市面上常規方案的區別,目前國內退役動力電池的成熟方案,一般是從電池包拆解、電芯篩選、電芯配對成組、電池包等,從這個過程下來,除了拆解過程的風險,它其實是重新定義一款產品,而且這個產品的原料保障是比較差的,這款產品整個下來我們之前了解過,這個成本也是下不來的。與其成本下不來,還買有隱患或者原料有問題的產品,經濟性等很多條件還是不滿足大規模推廣應用;我們不拆解電池包,直接使用,以一輛整車的電池為標準電池簇,構建基本儲能單元。退役電池不是有故障或者什么就退下來,它是因為整體容量衰減或者單體電芯指標變異等因素退了下來,我們讓它換一個場合再集體作戰,他們還是有一定的協同作用的。根據我們運行測試結果,在受控條件下,不是按原來的功耗運行,一輛整車大巴一百多度的電池容量,其電芯的電壓差在20MV以內。二是利用基本監控單元和原有BMS進行系統集成。三是選擇合適的中小功率PCS構建分布式基本儲能單元。四是以分布式安裝,集中控制為原則構建更大的系統。
接下來講幾個案例,這些都是項目實際運行數據,大家可以看一下。首先說明一下目前項目的確定性收益來源,一是需量優化方式,前提是用戶必須和電力局按照需量結算基本電費,用戶側有很多是按需量計費的方式,這里有一條復合曲線,按照最大需量的預計,運營人員會向電力局申報最大需量,一般是預計峰值功率乘以30%-50%,會按照圖上的紅線來申報需量。我們儲能加上去,實際上輸出曲線變成綠色的條,可以把供電負荷線拉下來。按照國內基本電費是每KW38-48元/月都有,這個節省量還是可以的。有些地方基本電費的節約量就比按照削峰填谷給用戶分一成的方式還可觀。這個和前面的容量一樣,180KW/1.1MWH,這是車上直接拆下來的電池包,沒有做任何拆裝。電池簇比較復雜,它有8個電池,大小不一樣,8個電池一簇。右邊是我們的監控管理系統。設計壽命是15年,基本上我們按照2500-3000退役電池運營的循環次數,到運營滿8年更換電池再運行一遍。這是我們這個電池系統設計的方式。還有一個是設計成25年,退役電池換3撥,電力電子器換2波,取最大公約數方式來做,我們不斷探索,采取最優組合方式。
這是9月份的項目運行報表,它是逐時的情況。9月1日到9月30日,充電量34801度,9月充電總費用1萬多,放電量是下面這個。我們考慮集裝箱照明和空調額外的損耗,按照放出去的電量除以充電量,系統的效率是85%,其中變流轉換和電池充放電系統效率是89%,剛剛中天案例提供的數據是87%左右,大概也是這個范圍內,差不多。我們每天充電1100多度,放電977度,9月份總收益2萬多,一年下來是24萬的收益。這是工業的項目,國慶節放假只有3天不能做到全部放完,其他時間基本上每天按計劃滿充滿放,做一個循環沒有問題,日均收益700元。運營期內我們做了測算,按照15年運營周期,運營滿8年換電池,現金收益情況。基本上到第五年還有現金流沒有轉正,第六年轉正,第七年、第八年有收益,然后換電池有追加成本,后面基本上都是凈收益期。
這是上海一個商業的項目,剛才的項目在江蘇,江蘇的峰谷電價差是0.78元,上個月改到0.75-0.76。商業項目比工業項目每年的運營時間短一年,那個一年用到350天,這種的大概是320天,但是峰谷電價差大,我們按照削峰填谷等方式做。需量方面最開始它是按80kW申報,現在是50kW,在過渡季節甚至可以往40kW下減。收益情況基本上和上一個類似,這個項目的容量和配置是那個大集裝箱的項目1/10,這個每年收益2萬多,項目沒有配集裝箱,整體系統成本會節約很多,項目回收期在4.5年左右。
我們做這個事情的體會和大家探討。
一是以能量型退役動力電池為基礎,加入功率型甚至調頻型的儲能系統構建混合型多功能智慧儲能電站,可以大幅度降低系統整體成本,同時滿足多層次、功能豐富、配置靈活的應用需求。
二是以純電動乘用車電池為基礎,構建小型戶用系統,我們想把國外的方式引用過來,供非居民電價條件下的商住及酒店公寓應用。
三是以用戶側分布式儲能為基礎,借助電動汽車等移動儲能裝置,構建點對點能源網絡使配電容量及電能共享,以及儲能電池的共享成為可能,實現綠色能源及錯時低價能源的二次再分配。
四是利用儲能為電網,尤其是低壓配電網提供支持將衍生出能源領域新的業務。
五是峰谷特性明顯的城市建成區開發完備區域的虛擬電力容量擴展,避免變壓器升級及線路改造。電力系統需要實時平衡運行特性決定了源荷共體的儲能系統將不斷衍生出新的商業模式。電能從產生的時候是一種系統資源,看放在什么地方,放在什么時間,它本身的價值取決于它所出現的時間和空間,儲能系統恰好能處理電力能源的時空技術轉換。還要結合電網通路和點對點的網絡。
隨著電動汽車的技術發展和投產擴大,儲能系統成本有望持續下降,哪怕下降曲線趨于平滑,退役動力電池的量后幾年爆發是可預期的,我們這塊的成本會接著前幾年鋰電池的趨勢會繼續往下降。國內用戶側工商業儲能系統的規模化開發條件基本成熟,度電成本,我們說的壽命期7、8年度電成本,按今年的系統成本在0.5元左右,基本上超過0.7元的峰谷電價差的條件都是有價值做的。退役動力電池的貨源越來越多,這是降價空間。隨著配電側的改革,儲能帶來的外部性收益可以量化,轉化為經濟回報。我們愿意和新能源車企和動力電池廠一起來攜手推進,包括高校等。
我們也提供一些類似于像項目的直投,設備租賃,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靈活的合作方式,目的是把這項有經濟回報價值的業務更多推向用戶側,讓更多的客戶享受到這個服務和收益。謝謝大家!
演講全文如下:
我的報告是“退役動力電池商業化應用實例分析及商業模式探討”。分五塊:一是公司情況介紹;二是公司業務和公司產品的情況;三是我們的退役動力電池儲能梯次利用方案;四是案例介紹和案例通過幾個月實測的數據,這幾個案例都是今年上半年投運的,把實際運營下來的情況和諸位分享;五是退役電池儲能業務如何進行商業推廣和應用的探討。
我們公司是2011年成立,成立之初主要是做逆變器、光儲混合逆變器等的研究,去年之前我們的國內業務以示范項目或者高校合作為主,國外項目以在歐洲、澳洲等戶用的系統為主,所以我們的產品也是得到各項海外市場的認證。我們業務線很清晰,海外業務是我們一直從事的,去年開始部署國內業務,海外業務是戶用的單相箱、三相標準系統,上面3-10KW標準系統,儲能一體或者光儲一體,另外我們有3-20KW功率級變流器設備,客戶根據需要可以靈活配置電池,或者根據客戶需要我們來配置電池提供成套系統。去年開始,我們以分布式儲能為支點,智能微電網,離網系統也是逐步鋪開。退役電池儲能梯次利用是我們在國內主推的一種技術路線。
退役動力電池系統,我們以中小功率等級的變流器,從18-30KW變流器為核心的管理單元,構建電池容量90-180度電的基本儲能單元,90-180度電可以涵蓋市面上所有的純電動車型。根據項目的需要以及現場的空間,我們主要在工商業用戶側做這塊,系統是模塊式組合,我們以最基本單元為主,一個、一個單元并聯,從小系統合并成大系統,系統可以是20KW左右為基本單元,可以做到MW級。大概看下來,按照我們常規的做法,每個40尺的標準集裝箱可以裝滿MWh級的儲能電站,大概180KW,有9套基本單元共1.1MWH。
這是我們做梯次利用方案的基本架構,幾個基本單元并列在一起,每個基本單元是獨立成簇、獨立運行,也可以根據電池特性不同獨立設置控制策略,所以我們的系統對電池的來源途徑是很開放的,可以是電動大巴,也可以電動物流車,或者乘用車的電池,把幾塊電池包串聯在一起,根據電池性能指標狀況串成一個系統。通過構建網絡級的儲能系統監控平臺,可以實時對多個(每個相當于一個獨立的)系統進行集中控制,這和集中式儲能的實現同等的功能。換個角度看,大家可以把它看作多支路并聯在一起的集中式系統。以儲能系統的基本單元來介紹這個系統。
整車電動汽車退役動力電池組大概10-200度電都有,我們直接用這個電池,保留原來的BMS和結構設計,程序上做更改和重新配置。電池雙向功率變換器可選3-30KW不等,根據電池的指標來配置PCS。儲能單元監控,原來是一個變流器旁邊都監控單元,現在把變流器和監控單元做在一起,一體機的形式。
我們的方案和目前市面上常規方案的區別,目前國內退役動力電池的成熟方案,一般是從電池包拆解、電芯篩選、電芯配對成組、電池包等,從這個過程下來,除了拆解過程的風險,它其實是重新定義一款產品,而且這個產品的原料保障是比較差的,這款產品整個下來我們之前了解過,這個成本也是下不來的。與其成本下不來,還買有隱患或者原料有問題的產品,經濟性等很多條件還是不滿足大規模推廣應用;我們不拆解電池包,直接使用,以一輛整車的電池為標準電池簇,構建基本儲能單元。退役電池不是有故障或者什么就退下來,它是因為整體容量衰減或者單體電芯指標變異等因素退了下來,我們讓它換一個場合再集體作戰,他們還是有一定的協同作用的。根據我們運行測試結果,在受控條件下,不是按原來的功耗運行,一輛整車大巴一百多度的電池容量,其電芯的電壓差在20MV以內。二是利用基本監控單元和原有BMS進行系統集成。三是選擇合適的中小功率PCS構建分布式基本儲能單元。四是以分布式安裝,集中控制為原則構建更大的系統。
接下來講幾個案例,這些都是項目實際運行數據,大家可以看一下。首先說明一下目前項目的確定性收益來源,一是需量優化方式,前提是用戶必須和電力局按照需量結算基本電費,用戶側有很多是按需量計費的方式,這里有一條復合曲線,按照最大需量的預計,運營人員會向電力局申報最大需量,一般是預計峰值功率乘以30%-50%,會按照圖上的紅線來申報需量。我們儲能加上去,實際上輸出曲線變成綠色的條,可以把供電負荷線拉下來。按照國內基本電費是每KW38-48元/月都有,這個節省量還是可以的。有些地方基本電費的節約量就比按照削峰填谷給用戶分一成的方式還可觀。這個和前面的容量一樣,180KW/1.1MWH,這是車上直接拆下來的電池包,沒有做任何拆裝。電池簇比較復雜,它有8個電池,大小不一樣,8個電池一簇。右邊是我們的監控管理系統。設計壽命是15年,基本上我們按照2500-3000退役電池運營的循環次數,到運營滿8年更換電池再運行一遍。這是我們這個電池系統設計的方式。還有一個是設計成25年,退役電池換3撥,電力電子器換2波,取最大公約數方式來做,我們不斷探索,采取最優組合方式。
這是9月份的項目運行報表,它是逐時的情況。9月1日到9月30日,充電量34801度,9月充電總費用1萬多,放電量是下面這個。我們考慮集裝箱照明和空調額外的損耗,按照放出去的電量除以充電量,系統的效率是85%,其中變流轉換和電池充放電系統效率是89%,剛剛中天案例提供的數據是87%左右,大概也是這個范圍內,差不多。我們每天充電1100多度,放電977度,9月份總收益2萬多,一年下來是24萬的收益。這是工業的項目,國慶節放假只有3天不能做到全部放完,其他時間基本上每天按計劃滿充滿放,做一個循環沒有問題,日均收益700元。運營期內我們做了測算,按照15年運營周期,運營滿8年換電池,現金收益情況。基本上到第五年還有現金流沒有轉正,第六年轉正,第七年、第八年有收益,然后換電池有追加成本,后面基本上都是凈收益期。
這是上海一個商業的項目,剛才的項目在江蘇,江蘇的峰谷電價差是0.78元,上個月改到0.75-0.76。商業項目比工業項目每年的運營時間短一年,那個一年用到350天,這種的大概是320天,但是峰谷電價差大,我們按照削峰填谷等方式做。需量方面最開始它是按80kW申報,現在是50kW,在過渡季節甚至可以往40kW下減。收益情況基本上和上一個類似,這個項目的容量和配置是那個大集裝箱的項目1/10,這個每年收益2萬多,項目沒有配集裝箱,整體系統成本會節約很多,項目回收期在4.5年左右。
我們做這個事情的體會和大家探討。
一是以能量型退役動力電池為基礎,加入功率型甚至調頻型的儲能系統構建混合型多功能智慧儲能電站,可以大幅度降低系統整體成本,同時滿足多層次、功能豐富、配置靈活的應用需求。
二是以純電動乘用車電池為基礎,構建小型戶用系統,我們想把國外的方式引用過來,供非居民電價條件下的商住及酒店公寓應用。
三是以用戶側分布式儲能為基礎,借助電動汽車等移動儲能裝置,構建點對點能源網絡使配電容量及電能共享,以及儲能電池的共享成為可能,實現綠色能源及錯時低價能源的二次再分配。
四是利用儲能為電網,尤其是低壓配電網提供支持將衍生出能源領域新的業務。
五是峰谷特性明顯的城市建成區開發完備區域的虛擬電力容量擴展,避免變壓器升級及線路改造。電力系統需要實時平衡運行特性決定了源荷共體的儲能系統將不斷衍生出新的商業模式。電能從產生的時候是一種系統資源,看放在什么地方,放在什么時間,它本身的價值取決于它所出現的時間和空間,儲能系統恰好能處理電力能源的時空技術轉換。還要結合電網通路和點對點的網絡。
隨著電動汽車的技術發展和投產擴大,儲能系統成本有望持續下降,哪怕下降曲線趨于平滑,退役動力電池的量后幾年爆發是可預期的,我們這塊的成本會接著前幾年鋰電池的趨勢會繼續往下降。國內用戶側工商業儲能系統的規模化開發條件基本成熟,度電成本,我們說的壽命期7、8年度電成本,按今年的系統成本在0.5元左右,基本上超過0.7元的峰谷電價差的條件都是有價值做的。退役動力電池的貨源越來越多,這是降價空間。隨著配電側的改革,儲能帶來的外部性收益可以量化,轉化為經濟回報。我們愿意和新能源車企和動力電池廠一起來攜手推進,包括高校等。
我們也提供一些類似于像項目的直投,設備租賃,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靈活的合作方式,目的是把這項有經濟回報價值的業務更多推向用戶側,讓更多的客戶享受到這個服務和收益。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