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
中國是裝備制造業大國,但同發達國家比還有差距,實現中國夢,裝備制造業這個基礎必須打牢。而打牢這個基礎,必須依靠創新驅動。能源裝備制造業目前的產業基礎如何?如何看待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能源裝備制造業轉型發展的關系?
帶著這些問題,本報記者日前專訪了十九大代表、東方電氣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鄒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是裝備制造業大國,但同發達國家比還有差距,實現中國夢,裝備制造業這個基礎必須打牢。在您看來,能源裝備制造業目前的產業基礎如何?與強國的差距在哪里?
鄒磊: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是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對于中國裝備制造業來說,這五年也迎來了長足的發展。以東方電氣集團為例,我們以國家重大專項和重點工程核心技術研發為依托,在高端重大技術裝備等領域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科技創新成果,掌握了以高參數百萬千瓦火電超超臨界機組、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華龍一號、CAP1400等為代表的關鍵核心技術,極大提升了我們的話語權和國際影響力。同時,我們緊跟全球能源發展趨勢,培育了電動車動力系統、燃料電池、儲能電池系統、分布式能源等一系列新興成長性產業,為形成新的增長引擎奠定了堅實基礎。
但是必須注意到的是,在由制造大國到制造強國的征程中,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能源裝備制造仍然存在著基礎理論和材料研究不足、核心共性技術和核心工藝儲備不夠、智能制造水平不高、整體協同創新能力不強等問題,集中表現就是一般性產能過剩,高端不足,優質增量缺乏等方面。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我堅信,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征程中,中國裝備制造業一定能夠做出更為卓著的貢獻。
裝備制造業的核心是技術創新,東方電氣集團是如何認識和推進實踐的?
鄒磊: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我國的裝備制造業發展到目前這個階段,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需要創新驅動,這是建設制造強國的必由之路。東方電氣集團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推進科研創新體制機制改革,在行業內率先建立了集團和企業兩級研發體系,建成了以長壽命高溫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清潔燃燒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為代表的國內一流實驗室10余個,參與了一系列國家新能源標準、規劃的制定,加快綠色發展步伐,調整產業結構,掌握了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培育了一批新興成長性產業。今年10月12日,在黨的十九大即將勝利召開之際,東方電氣隆重召開集團公司第五屆科技創新大會,實施“首屆首席專家”制度,重獎技術創新人才,同時,成立了大批知名院士領銜的行業最高水平科技發展戰略咨詢委員會,這些都是我們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實在在的舉措。
下一步,我們將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引領,進一步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更加突出科技創新的戰略導向、市場導向、價值導向、協同導向和人才導向,打造出東方電氣科技創新的新理念、新體系和新格局,為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從制造大國到制造強國轉變貢獻自己的力量!
您如何看待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能源裝備制造業轉型發展的關系?在產業轉型升級方面,東方電氣集團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怎樣的成果?
鄒磊: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出了明確部署,特別是指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這為能源裝備制造業轉型發展指明了前進的方向,也更加堅定了我們裝備制造人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的信心和決心。
東方電氣集團深入學習貫徹中央各項決策部署,服務國家能源戰略和能源革命,緊緊抓住供給側結構型改革的歷史機遇,正在朝著全球領先的清潔可再生能源裝備集團穩步邁進。我們堅持“安全、綠色、高效”原則,聚焦清潔可再生發展,不斷刷新和拓寬能源利用方式。經過持續不斷的結構調整,東方電氣水電、核電、燃機、風電、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占比已從2005年的30%上升至2016年的55%,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東方電氣自主研制的世界最高技術水平的630℃超高參數二次再熱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徹底實現了煤炭高效低碳應用,超低潔凈排放,東方電氣以實際行動向全世界宣告,煤電也可以實現綠色發展。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東方電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是做好“加、減、乘、除”四篇文章,加快推進結構調整、瘦身健體、提質增效。做好“加”法,重點是做強發電設備制造主業,做好成長產業,做大服務產業;做好“減”法,重點是采取有力措施,確保僵尸企業及特困企業的治理和出清;做好“乘”法,重點是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倍增效應和財務公司作用,發展金融租賃業務;做好“除”法,重點是大力實施市場化改革,形成有利于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和氛圍。
中國制造的創新離不開人才支撐,未來,東方電氣集團在人才培養方面有哪些舉措?
鄒磊:習近平總書記講,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對于中國制造來說,人才也是發展中最為活躍、最為積極、最為關鍵的因素。制造業作為國民經濟的主體,在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它每一次進步的背后都是千千萬萬人的努力與付出。東方電氣近60年的發展,涌現出了許許多多的全國先模、大國工匠、創新人才、管理人才,他們支撐了東方電氣過去的發展,也承擔著東方電氣未來發展的重任。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堅持黨管人才原則,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以“共創價值,共享成功”的宗旨為引領,著力做好“聚才、育才、惠才、暖才”四篇文章,建設一支規模更加宏大、結構更加合理、素質更加優良的人才隊伍,努力實現習總書記提出的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局面,推動中國制造更好的發展!
東方電氣集團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方面都取得了哪些成績?請您結合東方電氣集團的實踐,談一下能源裝備制造業應如何通過“一帶一路”拓展合作?
鄒磊:“一帶一路”建設,利國利民、惠內惠外,為中國企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帶來了重大機遇。東方電氣高度重視“一帶一路”建設,波黑斯坦納瑞火電站、巴西杰瑞水電站、埃塞俄比亞吉布三水電站、瑞典布萊肯三期和四期風場等一大批由東方電氣建設或提供設備的高端電站項目相繼開工或投運,實現了“中國裝備裝備世界”的夢想。截止到目前,東方電氣出口發電設備裝機容量超過8000萬千瓦,產品和服務已覆蓋全球近70個國家和地區。
對于能源裝備制造業如何拓展合作方面,東方電氣堅持“強強聯合”編隊出海。在積極拓展國際市場的同時,憑借自身火電、水電等領域裝備研制能力,深化中央企業戰略合作,與發電、電建、鋼鐵企業聯合出海。比如與中國成達合作,帶動我國1000兆瓦等級火電鍋爐首次出口海外(印尼芝拉扎三期項目)。與中國電建合作,獲得“中巴經濟走廊”首個項目卡西姆港660兆瓦應急燃煤電站項目設備合同。正在建設的越南永新一期2×620兆瓦超臨界熱電項目,是東方電氣與南方電網、中國能建合作的典范。這與“一帶一路”建設秉承的共商、共享、共建原則也是一脈相承的。
在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之際,東方電氣又相繼與烏茲別克斯坦水利能源股份公司簽訂了扎爾喬布等四個水電項目合同,與越南PCC1公司簽署了蒙恩水電項目機電總承包合同,進一步拓展和豐富了東方電氣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國際能源合作版圖。我們有理由堅信,在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的進程中,在“一帶一路”倡議不斷落地生根的偉大工程中,中國的能源裝備制造業將會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創造人類的更加美好未來!
中國是裝備制造業大國,但同發達國家比還有差距,實現中國夢,裝備制造業這個基礎必須打牢。而打牢這個基礎,必須依靠創新驅動。能源裝備制造業目前的產業基礎如何?如何看待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能源裝備制造業轉型發展的關系?
帶著這些問題,本報記者日前專訪了十九大代表、東方電氣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鄒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是裝備制造業大國,但同發達國家比還有差距,實現中國夢,裝備制造業這個基礎必須打牢。在您看來,能源裝備制造業目前的產業基礎如何?與強國的差距在哪里?
鄒磊: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是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對于中國裝備制造業來說,這五年也迎來了長足的發展。以東方電氣集團為例,我們以國家重大專項和重點工程核心技術研發為依托,在高端重大技術裝備等領域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科技創新成果,掌握了以高參數百萬千瓦火電超超臨界機組、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華龍一號、CAP1400等為代表的關鍵核心技術,極大提升了我們的話語權和國際影響力。同時,我們緊跟全球能源發展趨勢,培育了電動車動力系統、燃料電池、儲能電池系統、分布式能源等一系列新興成長性產業,為形成新的增長引擎奠定了堅實基礎。
但是必須注意到的是,在由制造大國到制造強國的征程中,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能源裝備制造仍然存在著基礎理論和材料研究不足、核心共性技術和核心工藝儲備不夠、智能制造水平不高、整體協同創新能力不強等問題,集中表現就是一般性產能過剩,高端不足,優質增量缺乏等方面。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我堅信,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征程中,中國裝備制造業一定能夠做出更為卓著的貢獻。
裝備制造業的核心是技術創新,東方電氣集團是如何認識和推進實踐的?
鄒磊: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我國的裝備制造業發展到目前這個階段,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需要創新驅動,這是建設制造強國的必由之路。東方電氣集團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推進科研創新體制機制改革,在行業內率先建立了集團和企業兩級研發體系,建成了以長壽命高溫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清潔燃燒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為代表的國內一流實驗室10余個,參與了一系列國家新能源標準、規劃的制定,加快綠色發展步伐,調整產業結構,掌握了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培育了一批新興成長性產業。今年10月12日,在黨的十九大即將勝利召開之際,東方電氣隆重召開集團公司第五屆科技創新大會,實施“首屆首席專家”制度,重獎技術創新人才,同時,成立了大批知名院士領銜的行業最高水平科技發展戰略咨詢委員會,這些都是我們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實在在的舉措。
下一步,我們將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引領,進一步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更加突出科技創新的戰略導向、市場導向、價值導向、協同導向和人才導向,打造出東方電氣科技創新的新理念、新體系和新格局,為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從制造大國到制造強國轉變貢獻自己的力量!
您如何看待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能源裝備制造業轉型發展的關系?在產業轉型升級方面,東方電氣集團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怎樣的成果?
鄒磊: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出了明確部署,特別是指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這為能源裝備制造業轉型發展指明了前進的方向,也更加堅定了我們裝備制造人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的信心和決心。
東方電氣集團深入學習貫徹中央各項決策部署,服務國家能源戰略和能源革命,緊緊抓住供給側結構型改革的歷史機遇,正在朝著全球領先的清潔可再生能源裝備集團穩步邁進。我們堅持“安全、綠色、高效”原則,聚焦清潔可再生發展,不斷刷新和拓寬能源利用方式。經過持續不斷的結構調整,東方電氣水電、核電、燃機、風電、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占比已從2005年的30%上升至2016年的55%,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東方電氣自主研制的世界最高技術水平的630℃超高參數二次再熱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徹底實現了煤炭高效低碳應用,超低潔凈排放,東方電氣以實際行動向全世界宣告,煤電也可以實現綠色發展。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東方電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是做好“加、減、乘、除”四篇文章,加快推進結構調整、瘦身健體、提質增效。做好“加”法,重點是做強發電設備制造主業,做好成長產業,做大服務產業;做好“減”法,重點是采取有力措施,確保僵尸企業及特困企業的治理和出清;做好“乘”法,重點是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倍增效應和財務公司作用,發展金融租賃業務;做好“除”法,重點是大力實施市場化改革,形成有利于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和氛圍。
中國制造的創新離不開人才支撐,未來,東方電氣集團在人才培養方面有哪些舉措?
鄒磊:習近平總書記講,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對于中國制造來說,人才也是發展中最為活躍、最為積極、最為關鍵的因素。制造業作為國民經濟的主體,在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它每一次進步的背后都是千千萬萬人的努力與付出。東方電氣近60年的發展,涌現出了許許多多的全國先模、大國工匠、創新人才、管理人才,他們支撐了東方電氣過去的發展,也承擔著東方電氣未來發展的重任。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堅持黨管人才原則,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以“共創價值,共享成功”的宗旨為引領,著力做好“聚才、育才、惠才、暖才”四篇文章,建設一支規模更加宏大、結構更加合理、素質更加優良的人才隊伍,努力實現習總書記提出的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局面,推動中國制造更好的發展!
東方電氣集團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方面都取得了哪些成績?請您結合東方電氣集團的實踐,談一下能源裝備制造業應如何通過“一帶一路”拓展合作?
鄒磊:“一帶一路”建設,利國利民、惠內惠外,為中國企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帶來了重大機遇。東方電氣高度重視“一帶一路”建設,波黑斯坦納瑞火電站、巴西杰瑞水電站、埃塞俄比亞吉布三水電站、瑞典布萊肯三期和四期風場等一大批由東方電氣建設或提供設備的高端電站項目相繼開工或投運,實現了“中國裝備裝備世界”的夢想。截止到目前,東方電氣出口發電設備裝機容量超過8000萬千瓦,產品和服務已覆蓋全球近70個國家和地區。
對于能源裝備制造業如何拓展合作方面,東方電氣堅持“強強聯合”編隊出海。在積極拓展國際市場的同時,憑借自身火電、水電等領域裝備研制能力,深化中央企業戰略合作,與發電、電建、鋼鐵企業聯合出海。比如與中國成達合作,帶動我國1000兆瓦等級火電鍋爐首次出口海外(印尼芝拉扎三期項目)。與中國電建合作,獲得“中巴經濟走廊”首個項目卡西姆港660兆瓦應急燃煤電站項目設備合同。正在建設的越南永新一期2×620兆瓦超臨界熱電項目,是東方電氣與南方電網、中國能建合作的典范。這與“一帶一路”建設秉承的共商、共享、共建原則也是一脈相承的。
在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之際,東方電氣又相繼與烏茲別克斯坦水利能源股份公司簽訂了扎爾喬布等四個水電項目合同,與越南PCC1公司簽署了蒙恩水電項目機電總承包合同,進一步拓展和豐富了東方電氣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國際能源合作版圖。我們有理由堅信,在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的進程中,在“一帶一路”倡議不斷落地生根的偉大工程中,中國的能源裝備制造業將會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創造人類的更加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