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森哲近日發布《與未來對標——能源互聯網實踐》報告,這是埃森哲第三年做能源互聯網報告。能見eknower就本次報告內容采訪了埃森哲大中華區資源事業部總裁鄧赟。關于本次報告的核心,鄧赟指出,能源互聯網趨勢已經勢不可擋,傳統電力企業一定要適時變軌,在傳統業務達到頂點時及時找到新的業務增長點。能源企業要真正關注客戶端的變化,并通過數字化的技術去推動自己業務的轉型。
而在埃森哲此前的預測中,到2020年中國能源互聯網的總市場規模將超過9400億美元。未來三年中最具顛覆性的市場變化在于,能源電力行業的價值增長點從傳統產品銷售轉向以數字化為基礎的能源服務。其次,隨著能源消費者用能習慣的轉變和區域性、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解決方案的成熟,傳統的大跨度集中供能方式也將受到分布式能源就地產消的沖擊。
能見eknower就報告內容及采訪信息梳理出幾點重要信息,分享給讀者。
中國企業對能源互聯網仍然保持觀望、謹慎態度
去年,埃森哲對近中國近100家能源生態圈企業的高管進行訪談調研,調研企業包括傳統能源企業、新能源企業、技術使能企業、跨界企業及其他企業(如金融機構、研究機構等)。主要了解中國能源企業對能源互聯網這一新興市場的感知程度以及公司對此的戰略調整。
經調研發現,大多數能源企業對轉型創新持謹慎態度,對于如何捕捉能源互聯網技術帶來的協同效應和市場機遇,他們在戰略層面上并未做好充足準備。
在調研企業中,有2/3的受訪企業尚未激活各類數字化應用。受訪企業借助能源互聯網推動自身變革的動力,主要來自于初露端倪的需求側變化。尤其是傳統能源企業,已經有意識向消費品行業學習,考慮能源消費的客戶體驗與交叉銷售機會。然而面對能源互聯網帶來的多樣化技術組合,在具體行動層面,大部分受訪企業仍然按傳統模式進行規劃和投資,而在數字化應用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方面的投入明顯不足。不過,也有1/3的受訪企業表示計劃五年內新增專項投資5億元以上,用于企業內部數字化和建立數字化能源業務平臺。
鄧赟認為,目前有很多企業都在智能化,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也比較多,但整體協同少,應用也很少,數據并沒有被應用產生業務價值。原因在于企業沒有完整的數字化轉型戰略,做數字化轉型不只是技術的事,必須要跟所有的配套業務聯系起來。
客戶價值將從集中式能源解決方案向分布式方案轉移
即便國家正在主推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及提升多元化負荷的接納能力。但在分布式能源被新的行業機制和可靠技術納入現有能源供應體系之前,它依然顯現為對能源集中供應模式的沖擊。
埃森哲近期一項全球調研顯示,有58%的公用事業企業認為分布式發電將使本企業收入下降,44%的公用事業企業認為微電網會影響本企業收入。尤其在亞太地區,傳統企業對分布式能源的這種抵觸情緒更強烈。
而在面向中國能源企業的調研中,59.5%的傳統能源企業認為分布式能源的比例提升將導致集中式能源用戶流失。這意味著,能源用戶對供應商的選擇越多,售電產品及其服務就越需要差異化。不過,有69.79%的企業也表示以互聯網平臺為依托的服務商將打破壟斷,吸引用戶并可以從數據中挖掘更大商業價值。
新能源企業在2030年趕超傳統能源企業
埃森哲預測,2030年的中國市場,新能源企業的增長能力和市場份額都將超過傳統能源企業,而能源服務企業、使能企業和跨界企業也將憑借能源互聯網領域帶來的新增長點迅速崛起,甚至趕超傳統油氣企業。
對于傳統能源企業資產是否會越來越貶值,鄧赟表示,傳統能源企業更需要突破新增長點,未來更注重考慮如何提高客戶個性化服務的能力,這都需要數字化技術作為支撐,數字化轉型對企業新業務的增長將有巨大的幫助。
傳統能源企業變軌最主要有兩個途徑,一是發展新能源業務,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研究報告,2016年新能源企業的從業人數已經達到了980萬,而在2012年這個數字是500萬,到2030年這個數字將增長到2400萬,完全可以抵消化石能源從業人數降低的影響。中國去年新能源領域的從業者已經達到了364萬人,其中光伏領域有310萬,比2015年增長了12%
二是,業務多項綜合協同發展,目前在歐洲市場,傳統能源服務企業比較青睞的綜合能源服務業務類型主要是企業端能源管理服務、配網服務、電動汽車的充電服務。
清潔能源大發展的新支點將是生產智能化、儲能創新和交易平臺
埃森哲預測,2030年中國可再生能源產業鏈、能源管理和能效提升產業鏈的增加值將達到12.3萬億元。(在終端能源市場整體規模中占比63.8%),遠超傳統的能源銷售市場規模。
而根據埃森哲對能源企業的調研情況來看,從現狀(產品銷售主導)到未來(管理和服務主導)的過程中,大多數受訪者認為變局將造就三類市場新銳力量:分布式能源智能化生產與接入、新型儲能技術和能源交易平臺。
除此之外,鄧赟還認為,新業務拓展的另一種方式是全球化,把全球化的資產、技術能力往國外輸出,也是企業新的收入來源。
企業從被動的產品提供者向主動的“體驗締造者和引領者”轉型
隨著能源互聯網新格局逐漸形成,能源企業應積極構建新動能,利用數字化手段來實現與客戶有更好的交付體驗。不僅需要把大數據變為有用的信息,而且還必須尋找新的商業模式來激活其潛藏價值。
鄧赟舉了一個例子,BP在5年前就與埃森哲合作,利用數字化技術去改善加油站營銷方式。埃森哲通過大數據技術來建立客戶畫像,精準定位其目標客戶。通過定位發現,卡車司機是高價值客戶,于是埃森哲針對這一目標客戶提供了定制化營銷方案,比如一上午加油達到一定的量就送客戶一張三明治券。經過三個月的數據,卡車司機在BP加油站的加油量有了巨大的增長。
這意味著,只有與業務融合創新、為用戶創造價值才能體現數字資產的直接或衍生價值。根據埃森哲與世界經濟論壇測算分析,通過數字化轉型,2016-2025年全球電力行業有望創造累計1.4萬億美元新增經濟效益(主要由企業的新增收入產生)、2.2萬億美元社會效益(主要由減少排放、創造就業和電力用戶享受的新價值產生)。
同時,埃森哲認為,在能源互聯網時代,資本的力量比以往更加重要。當新能源技術日趨成熟,整個產業投資重點從設備和產品投資轉向服務創新和運營管理,新能源供應商也從“以量逐利”轉為“以質取勝”,能源轉化率更高、長期投資回報率更優秀的公司就會受到資本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