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下稱“AWE”)在上海拉開帷幕,各大家電企業云集而來同場競技。在2017年實行了諸多變革措施的康佳,則是其中的焦點。
“2017年只是一個開始。”康佳集團副總裁曹士平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專訪時表示,2017年是康佳轉型真正落地和看到成效的一年,曹士平透露,康佳2017年營收在300億~320億元左右。為業績增長加速提供動力,目前除了康佳的傳統家電業務,也來自于新發展起來的供應鏈管理、互聯網業務、科技產業園區,這些業務板塊在康佳的戰略轉型過程中收獲了明顯成效。
而作為謀劃布局的新興產業,康佳在新能源汽車、半導體、節能環保、物聯網四大領域將會有更多的動作。對于新興產業,曹士平表示會用投資的方式促進發展。
事實上,康佳在物聯網的布局早已拉開,而基于物聯網考慮,曹士平稱,康佳在2018年非常重大的一個產業布局方向是半導體。
康佳近年來的多元化發展曾引發業內外質疑,曹士平對此表示:“我覺得剛開始發展,有質疑也沒有關系,我們把成績做出來,把結果做出來,就可以了。行動就是回應質疑的最好方法。”
聚焦技術集群化
《中國經營報》:在這次展會上,智能化的家電產品更豐富,不過價格同時也提升了,這體現出一種什么樣的發展趨勢?
曹士平:產品“智能化”符合十九大所提到的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現在行業處于從高速度到高質量的轉變過程,我們需要跨越,需要用創新的技術、創新的模式和創新的產品,來提高人民生活,符合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這個轉變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大家在這個過程中非常辛苦。但是,我覺得最大的一個變革,就是思維和市場的變革,能讓我們主動積極地去擁抱,而不是被動地去接受。2017年,我們的研發投入增加了39%。研發方面,康佳在未來一定會持續地加大投入。因為只有把研發跟上了,才能提供更好的產品,才有可能改善我們的產品結構。價格貴一點兒是必然的,因為產品已經在升級。
產品的結構在調整。同時我覺得,老百姓現在對于低端產品的需求少了,都是改善型,所以大家改善產品結構,是自然而然由市場所引發的。當然不是所有產品都提高了價格,而是因為銷售結構、需求結構、消費結構的改變帶來了產品平均價格上漲。
《中國經營報》:中國彩電市場在2017年整體回落,在2018年康佳集團將會采取什么措施應對市場下行,和同類品牌競爭,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
曹士平: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第一個方面,我們本身需要轉型升級。原來康佳一直做傳統的電子產品和家電產品,現在想做一個升級。從集團2017年制定的新戰略來看,我們要讓技術集群化,這樣才能夠真正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以前上海AWE還沒有辦大規模的時候,每年去看CES(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了解當年流行什么,然后定了三五個月時間,借助企業間的資源和技術,大家協同作戰,就把新品推出來了,時間很快,技術很單一。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現在你所看到的CES也好,包括現在的AWE也好,你看到的東西不可能在三五個月內實現。雖然產品技術的進步和發展非常快,但是你所看到的東西概念化前沿化,前置性會比原來要多得多。為什么?因為有技術基礎。你現在看到的智能產品和智慧家庭,它們不是依靠單一基礎能夠解決的,都是一個產品集群,技術集群,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很多技術結合在一起,才能夠產生這樣的場景和解決方案。
技術集群化的速度越來越快,所以基于這一點,我們不能依靠單一技術,一定要往技術集群的技術體系去轉變,要擁有這樣的能力和實力,要做這樣的儲備。
第二個方面,我們要以產業為基礎,做科技新城的開發運營商。原來我們做得更多的是家庭娛樂,包括智慧家庭和智慧家居。現在我們主要是響應華僑城的號召。
華僑城最早做的是“旅游+地產”,現在升級為“文化+旅游+城鎮化”,其實是緊跟國家的腳步,做城鎮化的概念。國家未來將會進一步推進城鎮化,華僑城要求康佳也要做“科技+產業+城鎮化”,所以我們要成為一家科技新城的開發運營商,我們也要協同華僑城做城鎮化的工作。
多面布局智慧家庭
《中國經營報》:康佳最新的kilink誕生,而目前各家電企業都研發了基于自身產品的APP。你認為要實現萬物互聯,家電企業要做哪些融合?這個行業標準應該如何制定?未來如何解決品牌跨界融合的痛點?
曹士平:現在Kilink的標準和協議,它不僅是連接康佳的產品,也可以聯系其他品牌產品。因為中國家電協會在這方面成立了互聯互通的標準,大家都會用同樣的標準和協議,最終連接到同一個平臺。以此為基礎,是先讓康佳把自己內部產品線連接起來,同時把這些連接放到云端。我覺得這個是前提,因為從智慧家庭的發展來看,還是要分幾步走,不能夠一步到位。
有很多企業都在做這方面的事情,但這個不沖突,不矛盾,只要到最后大家的協議和標準是一致的,通過云端的連接,我們都能夠實現產品連接。
《中國經營報》:在智慧家庭方面,康佳集團有什么樣的發展規劃?
曹士平:智慧家庭方面,我們一直想打造家庭娛樂。現在從人工智能、大數據這些新的技術發展來看,我覺得把這些技術集成起來,正好是將家庭娛樂智慧化的一個過程。前兩年我們發展了互聯網運營這一塊業務,某種程度上提供了用戶在內容端的一些需求。
我們的用戶運營涉及到的技術很廣泛,要做整體用戶系統,要做家庭的大數據系統,要做視頻播放和廣告分發系統,要做支付系統,這些系統其實都是跟智慧家庭相關的。我們把幾大系統做好了之后,才能夠給用戶做精準的推送,實現精細化的服務。
另外,2017年針對物聯網這個領域,我們還做了一些布局,在深圳光明新區建立物聯網應用研發中心,以及參股楚天龍智能卡、增資磐旭智能公司。除了提升智慧化的能力,我們投資物聯網公司,讓他們支撐我們智慧家庭業務的發展。
《中國經營報》:物聯網熱度不斷升溫,家電企業相繼布局該領域,是為了利潤增長,還是行業發展到了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
曹士平:物聯網是互聯網的一個升級。互聯網解決的是人與物之間的相連和人與人之間的相連,而物聯網解決的物與物之間的相連。所有技術的推進,都是基于需求。
未來,不管是智慧家庭、智慧社區,甚至是智慧城市,其實都要用到物聯網這個底層技術。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這幾項核心技術,是每一個產品,或者說每一個技術集群里面的最底層的技術。它的應用在未來會非常廣泛,無處不在。
基于這一點,在投資領域,我們會選擇半導體這個產業,因為物聯網其實對半導體的需求非常大,芯片半導體將來會蓬勃發展。所以半導體會作為未來一個主要的新興產業去布局。
《中國經營報》:在過去的一年中,康佳互聯網乃至物聯網的布局收到哪些成效,也就是說從數字上來看,直接或間接地創造了哪些實際效益?
曹士平:物聯網這一塊要談到真正的收益,現在暫時還不多,在未來的兩三年之內,才會慢慢顯現出成果來。
2018年實現跨越式的發展
《中國經營報》:在2017年,康佳的業績實現了重大突破,未來能否保持這樣的增速?未來3~5年新的利潤增長點在哪里?
曹士平:對于康佳來說,2017年只是一個開始,我們要在2018年實現跨越式的發展。
從我們轉型的情況來看,其實2017年是轉型真正落地和看到成效的一年。而從轉型的過程來看,有幾個業務板塊已經看到了轉型的成效。
第一個是供應鏈管理的業務,2017年實現了一個爆發式的成長,營收規模超過了百億,這塊業務發展相對比較成型,有望在2018年保持高速增長的勢頭。
通過金融創新或者金融輔助實體企業發展,國家對這方面還是鼓勵的,我們叫“以融助產”,也就是用金融來促進產業的發展。除了供應鏈管理之外,我們還會發展一些新興的產品和業務模式,希望這一塊能夠成為我們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第二個是互聯網業務,它雖然依賴于我們傳統的電視產品的業務,但是又獨立于電視產品業務,因為電視產品業務為互聯網業務貢獻了用戶。每年400萬到500萬的內銷的用戶,其實都會給互聯網的運營帶來一個新的增值和收益。互聯網業務近年來每年貢獻超過1.5億元以上的利潤。
第三個是科技產業園區,康佳的產業業務在2017年已經落地發展了。我們參與園區的設計、開發、運營整個過程。科技產業園區是我們在未來大跨步發展的一個業務板塊。在這方面,康佳有產業的優勢,自身就有產業和產業鏈。康佳在整個產業鏈條里面又占據了相對比較核心的地位,能夠把產業鏈條里面的合作伙伴都整合到一起。
在資源上,未來我們不排除和華僑城會有協同,因為我們做的都是城鎮化,而未來的城鎮化是多元的,既需要有文化和旅游這樣休閑的業態,也需要有科技和產業這樣的實業去支撐。
上面這三個業務板塊,是我們在區別于傳統業務里新發展起來的,而且在戰略轉型過程看到了成效。而我們的新興產業,如新能源汽車、半導體、節能環保、物聯網這四大領域,我們會用投資的方式促進發展。
我覺得剛開始發展,有質疑也沒有關系,我們把成績做出來,把結果做出來,就可以了。行動就是回應質疑的最好方法。
“2017年只是一個開始。”康佳集團副總裁曹士平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專訪時表示,2017年是康佳轉型真正落地和看到成效的一年,曹士平透露,康佳2017年營收在300億~320億元左右。為業績增長加速提供動力,目前除了康佳的傳統家電業務,也來自于新發展起來的供應鏈管理、互聯網業務、科技產業園區,這些業務板塊在康佳的戰略轉型過程中收獲了明顯成效。
而作為謀劃布局的新興產業,康佳在新能源汽車、半導體、節能環保、物聯網四大領域將會有更多的動作。對于新興產業,曹士平表示會用投資的方式促進發展。
事實上,康佳在物聯網的布局早已拉開,而基于物聯網考慮,曹士平稱,康佳在2018年非常重大的一個產業布局方向是半導體。
康佳近年來的多元化發展曾引發業內外質疑,曹士平對此表示:“我覺得剛開始發展,有質疑也沒有關系,我們把成績做出來,把結果做出來,就可以了。行動就是回應質疑的最好方法。”
聚焦技術集群化
《中國經營報》:在這次展會上,智能化的家電產品更豐富,不過價格同時也提升了,這體現出一種什么樣的發展趨勢?
曹士平:產品“智能化”符合十九大所提到的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現在行業處于從高速度到高質量的轉變過程,我們需要跨越,需要用創新的技術、創新的模式和創新的產品,來提高人民生活,符合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這個轉變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大家在這個過程中非常辛苦。但是,我覺得最大的一個變革,就是思維和市場的變革,能讓我們主動積極地去擁抱,而不是被動地去接受。2017年,我們的研發投入增加了39%。研發方面,康佳在未來一定會持續地加大投入。因為只有把研發跟上了,才能提供更好的產品,才有可能改善我們的產品結構。價格貴一點兒是必然的,因為產品已經在升級。
產品的結構在調整。同時我覺得,老百姓現在對于低端產品的需求少了,都是改善型,所以大家改善產品結構,是自然而然由市場所引發的。當然不是所有產品都提高了價格,而是因為銷售結構、需求結構、消費結構的改變帶來了產品平均價格上漲。
《中國經營報》:中國彩電市場在2017年整體回落,在2018年康佳集團將會采取什么措施應對市場下行,和同類品牌競爭,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
曹士平: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第一個方面,我們本身需要轉型升級。原來康佳一直做傳統的電子產品和家電產品,現在想做一個升級。從集團2017年制定的新戰略來看,我們要讓技術集群化,這樣才能夠真正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以前上海AWE還沒有辦大規模的時候,每年去看CES(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了解當年流行什么,然后定了三五個月時間,借助企業間的資源和技術,大家協同作戰,就把新品推出來了,時間很快,技術很單一。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現在你所看到的CES也好,包括現在的AWE也好,你看到的東西不可能在三五個月內實現。雖然產品技術的進步和發展非常快,但是你所看到的東西概念化前沿化,前置性會比原來要多得多。為什么?因為有技術基礎。你現在看到的智能產品和智慧家庭,它們不是依靠單一基礎能夠解決的,都是一個產品集群,技術集群,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很多技術結合在一起,才能夠產生這樣的場景和解決方案。
技術集群化的速度越來越快,所以基于這一點,我們不能依靠單一技術,一定要往技術集群的技術體系去轉變,要擁有這樣的能力和實力,要做這樣的儲備。
第二個方面,我們要以產業為基礎,做科技新城的開發運營商。原來我們做得更多的是家庭娛樂,包括智慧家庭和智慧家居。現在我們主要是響應華僑城的號召。
華僑城最早做的是“旅游+地產”,現在升級為“文化+旅游+城鎮化”,其實是緊跟國家的腳步,做城鎮化的概念。國家未來將會進一步推進城鎮化,華僑城要求康佳也要做“科技+產業+城鎮化”,所以我們要成為一家科技新城的開發運營商,我們也要協同華僑城做城鎮化的工作。
多面布局智慧家庭
《中國經營報》:康佳最新的kilink誕生,而目前各家電企業都研發了基于自身產品的APP。你認為要實現萬物互聯,家電企業要做哪些融合?這個行業標準應該如何制定?未來如何解決品牌跨界融合的痛點?
曹士平:現在Kilink的標準和協議,它不僅是連接康佳的產品,也可以聯系其他品牌產品。因為中國家電協會在這方面成立了互聯互通的標準,大家都會用同樣的標準和協議,最終連接到同一個平臺。以此為基礎,是先讓康佳把自己內部產品線連接起來,同時把這些連接放到云端。我覺得這個是前提,因為從智慧家庭的發展來看,還是要分幾步走,不能夠一步到位。
有很多企業都在做這方面的事情,但這個不沖突,不矛盾,只要到最后大家的協議和標準是一致的,通過云端的連接,我們都能夠實現產品連接。
《中國經營報》:在智慧家庭方面,康佳集團有什么樣的發展規劃?
曹士平:智慧家庭方面,我們一直想打造家庭娛樂。現在從人工智能、大數據這些新的技術發展來看,我覺得把這些技術集成起來,正好是將家庭娛樂智慧化的一個過程。前兩年我們發展了互聯網運營這一塊業務,某種程度上提供了用戶在內容端的一些需求。
我們的用戶運營涉及到的技術很廣泛,要做整體用戶系統,要做家庭的大數據系統,要做視頻播放和廣告分發系統,要做支付系統,這些系統其實都是跟智慧家庭相關的。我們把幾大系統做好了之后,才能夠給用戶做精準的推送,實現精細化的服務。
另外,2017年針對物聯網這個領域,我們還做了一些布局,在深圳光明新區建立物聯網應用研發中心,以及參股楚天龍智能卡、增資磐旭智能公司。除了提升智慧化的能力,我們投資物聯網公司,讓他們支撐我們智慧家庭業務的發展。
《中國經營報》:物聯網熱度不斷升溫,家電企業相繼布局該領域,是為了利潤增長,還是行業發展到了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
曹士平:物聯網是互聯網的一個升級。互聯網解決的是人與物之間的相連和人與人之間的相連,而物聯網解決的物與物之間的相連。所有技術的推進,都是基于需求。
未來,不管是智慧家庭、智慧社區,甚至是智慧城市,其實都要用到物聯網這個底層技術。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這幾項核心技術,是每一個產品,或者說每一個技術集群里面的最底層的技術。它的應用在未來會非常廣泛,無處不在。
基于這一點,在投資領域,我們會選擇半導體這個產業,因為物聯網其實對半導體的需求非常大,芯片半導體將來會蓬勃發展。所以半導體會作為未來一個主要的新興產業去布局。
《中國經營報》:在過去的一年中,康佳互聯網乃至物聯網的布局收到哪些成效,也就是說從數字上來看,直接或間接地創造了哪些實際效益?
曹士平:物聯網這一塊要談到真正的收益,現在暫時還不多,在未來的兩三年之內,才會慢慢顯現出成果來。
2018年實現跨越式的發展
《中國經營報》:在2017年,康佳的業績實現了重大突破,未來能否保持這樣的增速?未來3~5年新的利潤增長點在哪里?
曹士平:對于康佳來說,2017年只是一個開始,我們要在2018年實現跨越式的發展。
從我們轉型的情況來看,其實2017年是轉型真正落地和看到成效的一年。而從轉型的過程來看,有幾個業務板塊已經看到了轉型的成效。
第一個是供應鏈管理的業務,2017年實現了一個爆發式的成長,營收規模超過了百億,這塊業務發展相對比較成型,有望在2018年保持高速增長的勢頭。
通過金融創新或者金融輔助實體企業發展,國家對這方面還是鼓勵的,我們叫“以融助產”,也就是用金融來促進產業的發展。除了供應鏈管理之外,我們還會發展一些新興的產品和業務模式,希望這一塊能夠成為我們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第二個是互聯網業務,它雖然依賴于我們傳統的電視產品的業務,但是又獨立于電視產品業務,因為電視產品業務為互聯網業務貢獻了用戶。每年400萬到500萬的內銷的用戶,其實都會給互聯網的運營帶來一個新的增值和收益。互聯網業務近年來每年貢獻超過1.5億元以上的利潤。
第三個是科技產業園區,康佳的產業業務在2017年已經落地發展了。我們參與園區的設計、開發、運營整個過程。科技產業園區是我們在未來大跨步發展的一個業務板塊。在這方面,康佳有產業的優勢,自身就有產業和產業鏈。康佳在整個產業鏈條里面又占據了相對比較核心的地位,能夠把產業鏈條里面的合作伙伴都整合到一起。
在資源上,未來我們不排除和華僑城會有協同,因為我們做的都是城鎮化,而未來的城鎮化是多元的,既需要有文化和旅游這樣休閑的業態,也需要有科技和產業這樣的實業去支撐。
上面這三個業務板塊,是我們在區別于傳統業務里新發展起來的,而且在戰略轉型過程看到了成效。而我們的新興產業,如新能源汽車、半導體、節能環保、物聯網這四大領域,我們會用投資的方式促進發展。
我覺得剛開始發展,有質疑也沒有關系,我們把成績做出來,把結果做出來,就可以了。行動就是回應質疑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