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電網在今年6月20日至28日策劃開展了“綠電9日”,期間實現了“青海省內全部使用清潔能源供電”,創下了全清潔能源供電的世界紀錄。這一新聞事件雖然已過去了1個月,但關于“綠電9日”的爭論卻未停止。
實際上,在去年青海實現“綠電7日”時,就有不少爭論和質疑。達到怎樣的標準才能算實現了“全清潔能源供電”,成為爭論核心點。
其中,有西南某水電大省的電網企業相關負責人稱,如果按照“省區外送電量大于省區內火電發電量,則省區實現全清潔能源供電”這一方法測算,該省自2015年1月24日起,已連續實現1266天全部使用清潔能源供電——即實現了“綠電1266日”或“綠電三年半”;并且,在今年7月1日至7月12日期間,該省電網統調火電發電量占比僅為2.7%,更低于青海省“綠電9日”期間火電發電3.1%的占比。
那么,爭論雙方對于“全清潔能源供電”的定義分歧在哪?各自依據又是什么?
正方
青海省電力公司相關負責人:
全清潔能源供電要滿足兩個條件
全清潔能源供電的概念需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在電量平衡上,全省利用水、風、光等清潔能源供電,沒有諸如火電等其他電源供電;二是在電力平衡上,每時每刻水、風、光等清潔能源的發電出力大于用電負荷。
青海的“綠電9日”是嚴格遵循了這種技術定義開展的。期間,青海全網全部利用水、風、光滿足電量平衡,少量火電以交易方式全部送出省外,省內沒有火電供電成分。在電力平衡上,調控中心時時刻刻保持清潔能源發電出力高于本省負荷曲線,少量火電發電出力全部送省外。
如果不能滿足上述兩個條件,任何省份都不能聲稱實現了全清潔能源供電。“省區外送電量大于省區內火電發電量,則省區實現全清潔能源供電”這個邏輯并不成立,省區外送電量大于省區火電發電量只是省內全部使用清潔能源供電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
實現省內全清潔能源供電的核心和難點是要確保每時每刻清潔能源出力高于省內負荷曲線。受限于西寧北部負荷中心的電壓穩定問題,在全清潔能源供電期間,青海北部火電機組無法全停,火電仍以最小開機方式運行,但所發電力電量全部外送,省內負荷每時每刻全部由清潔能源供應,即實現了連續9日水電、風電、光伏出力之和大于省內用電負荷。
若僅保證省區外送電量大于省區內火電發電量,并未實現每時每刻清潔能源出力大于負荷曲線,則必然有部分時段將出現省內負荷由火電供應的情況發生,違背了全清潔能源供電的概念,連續全清潔能源供電無從談起。
“綠電9日”期間,由于省內清潔能源發電量大于省內用電量,所以沒有出現新能源外購交易的情況。火電發電出力僅為25萬千瓦左右,這部分火電出力一直位于清潔能源發電總出力之上、高于負荷曲線,所以青海用電負荷全部由清潔能源滿足,保證了火電全額外送的情況下實現了青海全清潔能源供電。
反方
西南某水電大省電網公司相關負責人:
全清潔能源供電無業界共識
電力系統互聯運行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發用電在物理上難以一一對應。對于某一家庭用戶來說,無法在物理上區分其用電是來自于哪一個電廠或哪幾個電廠。對于某一省級電網來說,省級電網通常與周邊省區通過交流或直流互聯。若該省級電網通過互聯通道對外送電,即該省電網為送端電網,因為物理上無法區分送出的電和省內的電分別來自哪些電廠。因此嚴謹地說,若要實現全清潔能源供電,就需要保證該省級電網所有發電都來自清潔能源,即做到“無論送出的電,還是自身用電,都來自清潔能源”。送端電網內部火電機組全停,即可在物理上保證該省區的供電全部來自清潔能源發電。
若該省級電網是通過互聯通道接受其他省區送過來的電,即該省電網為受端電網,嚴謹地說,要實現全清潔能源供電,則須該省級電網內全部發電來自清潔能源,且送入該省的電也要全部來自清潔能源。換言之,受端電網內部火電機組全停,且相關送端電網火電機組全停,即可在物理上保證該省區的供電來自清潔能源發電。
上述結論是基于電的物理傳輸分析。若某送端電網有火電機組運行,但通過某些特殊算法,比如,通過交易方式、人為認定等方法設定火電全部通過互聯通道送出,進而認為該省區電網實現了全清潔能源供電,這樣的算法并無業界統一標準,也沒有業界共識。
在國際方面,以葡萄牙為例,其作為一個送端電網,是有火電運行的,但在此前部分時段其清潔能源電源發電量持續大于國內用電量,葡萄牙相關機構對此進行了宣傳。宣傳口徑主要是表述葡萄牙本國歷史上首次實現了在連續107小時內清潔能源發電量大于國內用電量。
事實上,實現純清潔能源運行,將火電機組全停,面臨電網安全穩定運行、供熱供氣機組全停等多個技術和政策上的難題。若嚴格按照“火電機組全停”才認定為全清潔能源供電來說,暫未公開查閱到任何一個省區(不考慮孤島運行的較小規模電網)可以實現無火電機組運行的案例。
短評
爭其名,更要得其實
對于“綠電9日”的爭論,更多反映出的是雙方關于定義、概念的分歧,但跳出學術性、微觀范疇,其實大家一直是志同道合地在向著同一個目標不斷實踐,即推動清潔能源實現大發展。
目前,棄電問題是困擾行業發展的焦點問題之一。那解決棄電與全清潔能源供電是什么關系?能否幫助行業邁過棄電這道檻?另外,如果某電網實現了清潔能源全額消納,但有部分火電機組開機運行,而另一個電網火電機組全停,實現了純清潔能源供電,卻仍然存在棄水、棄風、棄光。這兩個情形,到底哪個更優呢?全清潔供電對于當前能源行業發展的意義到底有多大?相信這些問題才是大家需要投入更多精力來研究的。
所以,在爭論誰是全清潔能源供電“時長冠軍”的同時,大家需要認真對待的仍然是如何高效發展清潔能源、調整傳統能源占比的根本問題。如果將時間段拉長至一年,而不僅僅局限于實現全清潔能源供電的幾天,此時清潔能源消納總量和占比的提升,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我們更需要的是全清潔能源供電成為常態,而不僅僅是宣傳意味更濃的示范、特例。需要認清,通過全清潔能源供電能否積累清潔能源優先調度經驗、掌握負荷精準預測技術、建立輔助服務補償機制,這些創新實踐問題才更值得關注,也更具實際意義。
實際上,在去年青海實現“綠電7日”時,就有不少爭論和質疑。達到怎樣的標準才能算實現了“全清潔能源供電”,成為爭論核心點。
其中,有西南某水電大省的電網企業相關負責人稱,如果按照“省區外送電量大于省區內火電發電量,則省區實現全清潔能源供電”這一方法測算,該省自2015年1月24日起,已連續實現1266天全部使用清潔能源供電——即實現了“綠電1266日”或“綠電三年半”;并且,在今年7月1日至7月12日期間,該省電網統調火電發電量占比僅為2.7%,更低于青海省“綠電9日”期間火電發電3.1%的占比。
那么,爭論雙方對于“全清潔能源供電”的定義分歧在哪?各自依據又是什么?
正方
青海省電力公司相關負責人:
全清潔能源供電要滿足兩個條件
全清潔能源供電的概念需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在電量平衡上,全省利用水、風、光等清潔能源供電,沒有諸如火電等其他電源供電;二是在電力平衡上,每時每刻水、風、光等清潔能源的發電出力大于用電負荷。
青海的“綠電9日”是嚴格遵循了這種技術定義開展的。期間,青海全網全部利用水、風、光滿足電量平衡,少量火電以交易方式全部送出省外,省內沒有火電供電成分。在電力平衡上,調控中心時時刻刻保持清潔能源發電出力高于本省負荷曲線,少量火電發電出力全部送省外。
如果不能滿足上述兩個條件,任何省份都不能聲稱實現了全清潔能源供電。“省區外送電量大于省區內火電發電量,則省區實現全清潔能源供電”這個邏輯并不成立,省區外送電量大于省區火電發電量只是省內全部使用清潔能源供電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
實現省內全清潔能源供電的核心和難點是要確保每時每刻清潔能源出力高于省內負荷曲線。受限于西寧北部負荷中心的電壓穩定問題,在全清潔能源供電期間,青海北部火電機組無法全停,火電仍以最小開機方式運行,但所發電力電量全部外送,省內負荷每時每刻全部由清潔能源供應,即實現了連續9日水電、風電、光伏出力之和大于省內用電負荷。
若僅保證省區外送電量大于省區內火電發電量,并未實現每時每刻清潔能源出力大于負荷曲線,則必然有部分時段將出現省內負荷由火電供應的情況發生,違背了全清潔能源供電的概念,連續全清潔能源供電無從談起。
“綠電9日”期間,由于省內清潔能源發電量大于省內用電量,所以沒有出現新能源外購交易的情況。火電發電出力僅為25萬千瓦左右,這部分火電出力一直位于清潔能源發電總出力之上、高于負荷曲線,所以青海用電負荷全部由清潔能源滿足,保證了火電全額外送的情況下實現了青海全清潔能源供電。
反方
西南某水電大省電網公司相關負責人:
全清潔能源供電無業界共識
電力系統互聯運行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發用電在物理上難以一一對應。對于某一家庭用戶來說,無法在物理上區分其用電是來自于哪一個電廠或哪幾個電廠。對于某一省級電網來說,省級電網通常與周邊省區通過交流或直流互聯。若該省級電網通過互聯通道對外送電,即該省電網為送端電網,因為物理上無法區分送出的電和省內的電分別來自哪些電廠。因此嚴謹地說,若要實現全清潔能源供電,就需要保證該省級電網所有發電都來自清潔能源,即做到“無論送出的電,還是自身用電,都來自清潔能源”。送端電網內部火電機組全停,即可在物理上保證該省區的供電全部來自清潔能源發電。
若該省級電網是通過互聯通道接受其他省區送過來的電,即該省電網為受端電網,嚴謹地說,要實現全清潔能源供電,則須該省級電網內全部發電來自清潔能源,且送入該省的電也要全部來自清潔能源。換言之,受端電網內部火電機組全停,且相關送端電網火電機組全停,即可在物理上保證該省區的供電來自清潔能源發電。
上述結論是基于電的物理傳輸分析。若某送端電網有火電機組運行,但通過某些特殊算法,比如,通過交易方式、人為認定等方法設定火電全部通過互聯通道送出,進而認為該省區電網實現了全清潔能源供電,這樣的算法并無業界統一標準,也沒有業界共識。
在國際方面,以葡萄牙為例,其作為一個送端電網,是有火電運行的,但在此前部分時段其清潔能源電源發電量持續大于國內用電量,葡萄牙相關機構對此進行了宣傳。宣傳口徑主要是表述葡萄牙本國歷史上首次實現了在連續107小時內清潔能源發電量大于國內用電量。
事實上,實現純清潔能源運行,將火電機組全停,面臨電網安全穩定運行、供熱供氣機組全停等多個技術和政策上的難題。若嚴格按照“火電機組全停”才認定為全清潔能源供電來說,暫未公開查閱到任何一個省區(不考慮孤島運行的較小規模電網)可以實現無火電機組運行的案例。
短評
爭其名,更要得其實
對于“綠電9日”的爭論,更多反映出的是雙方關于定義、概念的分歧,但跳出學術性、微觀范疇,其實大家一直是志同道合地在向著同一個目標不斷實踐,即推動清潔能源實現大發展。
目前,棄電問題是困擾行業發展的焦點問題之一。那解決棄電與全清潔能源供電是什么關系?能否幫助行業邁過棄電這道檻?另外,如果某電網實現了清潔能源全額消納,但有部分火電機組開機運行,而另一個電網火電機組全停,實現了純清潔能源供電,卻仍然存在棄水、棄風、棄光。這兩個情形,到底哪個更優呢?全清潔供電對于當前能源行業發展的意義到底有多大?相信這些問題才是大家需要投入更多精力來研究的。
所以,在爭論誰是全清潔能源供電“時長冠軍”的同時,大家需要認真對待的仍然是如何高效發展清潔能源、調整傳統能源占比的根本問題。如果將時間段拉長至一年,而不僅僅局限于實現全清潔能源供電的幾天,此時清潔能源消納總量和占比的提升,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我們更需要的是全清潔能源供電成為常態,而不僅僅是宣傳意味更濃的示范、特例。需要認清,通過全清潔能源供電能否積累清潔能源優先調度經驗、掌握負荷精準預測技術、建立輔助服務補償機制,這些創新實踐問題才更值得關注,也更具實際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