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時提出,要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為廣東改革開放的大機遇、大文章,抓緊抓實辦好。要將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為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離不開實體經濟的支撐。打造一個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需要有一個強大的產業做支撐,要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而能源既是一座城市成長的基礎,又是一個灣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血脈。
氫能被稱為21世紀的“終極能源”。目前,氫能正成為全球能源技術革命的重要方向和構成未來能源戰略的組成部分。
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適應性廣,不僅適用于已處于實用化階段的氫動力汽車和家庭用燃料電池系統,而且具有適用于船舶、鐵路、航天航空、國防工業以及其他運輸行業、民用電源、氫能發電等多數全球能源消耗行業的潛在可能性,并帶動相關傳統產業向綠色低碳的新興產業轉型升級。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規模巨大,是沒有發展“天花板”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預計到2050年全球氫能產業每年可產生4萬億美元經濟效益,發展前景廣闊。
據國際氫能委員會發布的《氫能源未來發展趨勢調研報告》顯示,到2030年,全球燃料電池乘用車預計達到1000萬至1500萬輛; 到2050年,氫能源需求將是目前的10倍。從全球范圍看,美國、日本、歐盟、加拿大等國家、區域從2007年開始相繼出臺了強有力的扶持政策。從各國氫能源產業規劃來看,多數國家是以氫燃料電池為突破口,逐步完善氫能源產業配套,并計劃在2040~2050年實現氫能源社會。
對照世界三大經濟灣區,在紐約灣區,哥倫比亞大學、康奈爾大學、耶魯大學、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等學術機構早已經開展氫燃料電池研究,如今已成為全球領先的氫燃料電池技術研發重鎮。同時,其地方政府對氫能產業發展給予了強有力的政策扶持,對加氫站建設和氫能車輛推廣應用的補貼標準居全美前列。在技術引領和政策扶持下,2017年,紐約市氫能行業總收入超3.53億美元; 康涅狄格州氫能產業稅收貢獻超過7億美元。
在東京灣區,1981年就開始了氫燃料電池商用技術的開發,2014年率先推出了全球首輛氫燃料電池乘用車。日本政府更是提出了未來要建設“氫能社會”,并將2020年東京奧運會打造成為一場“氫能盛事”。目前,日本已經建成100座加氫站,總數位居全球第一。
在舊金山灣區,從2004年起就著手打造氫能高速公路網絡,2007年起,對氫燃料電池研發和設備生產企業實行了稅收全免政策。目前已有近5000輛氫燃料電池汽車投入使用。政府并發布可再生氫能路線圖,增加財政支持,規劃2025年前建成200座加氫站,2030年前,氫燃料汽車投入使用總數要達到500萬輛。
對標世界三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有必要,也勢必會彌補目前氫能產業的短板。
目前,全國氫能產業發展已成風起云涌之勢。
中國“十三五”期間從國家層面已經加大了對發展氫能產業的政策引導支持,《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2016-2030)》、《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等都將氫能與燃料電池列為重要任務,作為引領產業變革的顛覆性技術和國家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全國氫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中國氫能產業基礎設施發展藍皮書(2016)》為氫燃料電池基礎設施建設設定了近期、中期及遠期目標,規定2020年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武漢等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達地區率先實現氫能汽車及加氫站的規模化推廣應用。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已有20多個以上城市開始布局以氫能為主導產業的園區,河北、湖北、上海、山東、海南等省市已明確依托各自優勢出臺扶持政策,集中各方面資源重點發展氫能產業,競爭異常激烈。
在此背景下,廣東省各地也積極搶先布局氫能產業,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中山、珠海等珠三角城市結合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相繼啟動產業化布局,基本解決了產業從無到有的問題。其中,佛山、云浮兩市跨區域氫能產業合作共建更是在全國取得“先發優勢”。從2014年以來,佛山、云浮兩市在歷任省市主要領導的大力支持之下,依托佛山、云浮對口幫扶和產業共建合作平臺,前瞻性創新推進氫能全產業鏈跨區域協同布局發展,短短四年內打造起了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氫燃料高新技術產業集群(云浮)。兩地在打通氫能汽車產業鏈方面取得了多方面突破,在氫能公交車、物流車示范運營、加氫站行政審批及建設模式探索、通信基站與供電應急氫能備用電源示范應用上引起國家重視,氫能產業化推動在全國遙遙領先。
11月6日上午,在2018綠色生產與消費交流會暨第二屆氫能周系列活動開幕式上,《佛山市氫能源產業發展規劃(2018—2030年)》 正式公布。按照《規劃》,到2030年,佛山將集聚氫能及燃料電池企業超過150家,培育氫能及燃料電池龍頭企業8家,形成氫能源及相關產業產值超過千億元,建成57座加氫站。
一橋連三地,天塹變通途。如果說港珠澳大橋是國家工程、國之重器,從產業與區域發展的角度,完全可以將氫能產業對于粵港灣大灣區的影響理解為產業意義上的“港珠澳大橋”。打造具備國際競爭力的氫能產業重器,無疑將為世界一流灣區的建設提供不可或缺的產業支撐。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新時代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戰略。面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一流灣區帶來的歷史性機遇,佛山理應在幾年來對口幫扶云浮產業共建打造的領先全國的氫能產業基礎之上,積極面向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布局氫能產業,進一步將氫能產業做強做大。當前,可以重點做好以下四項工作:
一是打造氫能汽車示范運營平臺。采用TC公交運營模式,由政府以簽訂合同及考核兌現的形式向運營商購買公交服務,打造以粵港澳大灣區為主,服務全廣東省的氫能公交車示范運營平臺,促進氫能產品普及推廣及氫能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是打造優質廉價的制氫平臺。聯合中石油、中石化等能源巨頭,逐步構建起以珠三角區域為核心,輻射廣東全省的加氫站網絡。以可再生能源制氫為突破口,建立完善綠色氫能源供應鏈,建立與油氣價格聯動的氫氣定價機制,構建氫氣優勢價格體系。
三是打造氫能標準產品檢驗檢測與認證綜合服務平臺。與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全國氫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等共建國家級氫能及燃料電池檢測實驗室質檢中心,抓好產業發展政策與規劃研究、氫能產品檢驗檢測技術開發應用、技術標準制定推廣及產品檢驗檢測與認證等工作。
四是打造多層次氫能產業金融支持平臺。爭取廣東省能夠給以更多政策支持,以園區為重要基地,在佛山、云浮兩市先行試點,發起省級氫能產業專項債及首期省級氫能產業引導基金,逐步建構起氫能產業發展金融支持體系。
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離不開實體經濟的支撐。打造一個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需要有一個強大的產業做支撐,要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而能源既是一座城市成長的基礎,又是一個灣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血脈。
氫能被稱為21世紀的“終極能源”。目前,氫能正成為全球能源技術革命的重要方向和構成未來能源戰略的組成部分。
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適應性廣,不僅適用于已處于實用化階段的氫動力汽車和家庭用燃料電池系統,而且具有適用于船舶、鐵路、航天航空、國防工業以及其他運輸行業、民用電源、氫能發電等多數全球能源消耗行業的潛在可能性,并帶動相關傳統產業向綠色低碳的新興產業轉型升級。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規模巨大,是沒有發展“天花板”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預計到2050年全球氫能產業每年可產生4萬億美元經濟效益,發展前景廣闊。
據國際氫能委員會發布的《氫能源未來發展趨勢調研報告》顯示,到2030年,全球燃料電池乘用車預計達到1000萬至1500萬輛; 到2050年,氫能源需求將是目前的10倍。從全球范圍看,美國、日本、歐盟、加拿大等國家、區域從2007年開始相繼出臺了強有力的扶持政策。從各國氫能源產業規劃來看,多數國家是以氫燃料電池為突破口,逐步完善氫能源產業配套,并計劃在2040~2050年實現氫能源社會。
對照世界三大經濟灣區,在紐約灣區,哥倫比亞大學、康奈爾大學、耶魯大學、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等學術機構早已經開展氫燃料電池研究,如今已成為全球領先的氫燃料電池技術研發重鎮。同時,其地方政府對氫能產業發展給予了強有力的政策扶持,對加氫站建設和氫能車輛推廣應用的補貼標準居全美前列。在技術引領和政策扶持下,2017年,紐約市氫能行業總收入超3.53億美元; 康涅狄格州氫能產業稅收貢獻超過7億美元。
在東京灣區,1981年就開始了氫燃料電池商用技術的開發,2014年率先推出了全球首輛氫燃料電池乘用車。日本政府更是提出了未來要建設“氫能社會”,并將2020年東京奧運會打造成為一場“氫能盛事”。目前,日本已經建成100座加氫站,總數位居全球第一。
在舊金山灣區,從2004年起就著手打造氫能高速公路網絡,2007年起,對氫燃料電池研發和設備生產企業實行了稅收全免政策。目前已有近5000輛氫燃料電池汽車投入使用。政府并發布可再生氫能路線圖,增加財政支持,規劃2025年前建成200座加氫站,2030年前,氫燃料汽車投入使用總數要達到500萬輛。
對標世界三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有必要,也勢必會彌補目前氫能產業的短板。
目前,全國氫能產業發展已成風起云涌之勢。
中國“十三五”期間從國家層面已經加大了對發展氫能產業的政策引導支持,《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2016-2030)》、《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等都將氫能與燃料電池列為重要任務,作為引領產業變革的顛覆性技術和國家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全國氫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中國氫能產業基礎設施發展藍皮書(2016)》為氫燃料電池基礎設施建設設定了近期、中期及遠期目標,規定2020年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武漢等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達地區率先實現氫能汽車及加氫站的規模化推廣應用。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已有20多個以上城市開始布局以氫能為主導產業的園區,河北、湖北、上海、山東、海南等省市已明確依托各自優勢出臺扶持政策,集中各方面資源重點發展氫能產業,競爭異常激烈。
在此背景下,廣東省各地也積極搶先布局氫能產業,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中山、珠海等珠三角城市結合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相繼啟動產業化布局,基本解決了產業從無到有的問題。其中,佛山、云浮兩市跨區域氫能產業合作共建更是在全國取得“先發優勢”。從2014年以來,佛山、云浮兩市在歷任省市主要領導的大力支持之下,依托佛山、云浮對口幫扶和產業共建合作平臺,前瞻性創新推進氫能全產業鏈跨區域協同布局發展,短短四年內打造起了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氫燃料高新技術產業集群(云浮)。兩地在打通氫能汽車產業鏈方面取得了多方面突破,在氫能公交車、物流車示范運營、加氫站行政審批及建設模式探索、通信基站與供電應急氫能備用電源示范應用上引起國家重視,氫能產業化推動在全國遙遙領先。
11月6日上午,在2018綠色生產與消費交流會暨第二屆氫能周系列活動開幕式上,《佛山市氫能源產業發展規劃(2018—2030年)》 正式公布。按照《規劃》,到2030年,佛山將集聚氫能及燃料電池企業超過150家,培育氫能及燃料電池龍頭企業8家,形成氫能源及相關產業產值超過千億元,建成57座加氫站。
一橋連三地,天塹變通途。如果說港珠澳大橋是國家工程、國之重器,從產業與區域發展的角度,完全可以將氫能產業對于粵港灣大灣區的影響理解為產業意義上的“港珠澳大橋”。打造具備國際競爭力的氫能產業重器,無疑將為世界一流灣區的建設提供不可或缺的產業支撐。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新時代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戰略。面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一流灣區帶來的歷史性機遇,佛山理應在幾年來對口幫扶云浮產業共建打造的領先全國的氫能產業基礎之上,積極面向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布局氫能產業,進一步將氫能產業做強做大。當前,可以重點做好以下四項工作:
一是打造氫能汽車示范運營平臺。采用TC公交運營模式,由政府以簽訂合同及考核兌現的形式向運營商購買公交服務,打造以粵港澳大灣區為主,服務全廣東省的氫能公交車示范運營平臺,促進氫能產品普及推廣及氫能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是打造優質廉價的制氫平臺。聯合中石油、中石化等能源巨頭,逐步構建起以珠三角區域為核心,輻射廣東全省的加氫站網絡。以可再生能源制氫為突破口,建立完善綠色氫能源供應鏈,建立與油氣價格聯動的氫氣定價機制,構建氫氣優勢價格體系。
三是打造氫能標準產品檢驗檢測與認證綜合服務平臺。與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全國氫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等共建國家級氫能及燃料電池檢測實驗室質檢中心,抓好產業發展政策與規劃研究、氫能產品檢驗檢測技術開發應用、技術標準制定推廣及產品檢驗檢測與認證等工作。
四是打造多層次氫能產業金融支持平臺。爭取廣東省能夠給以更多政策支持,以園區為重要基地,在佛山、云浮兩市先行試點,發起省級氫能產業專項債及首期省級氫能產業引導基金,逐步建構起氫能產業發展金融支持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