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即便是儲能系統的成本正在持續不斷地下降,未來十年的市場競爭恐怕也會比我們想象的更加殘酷。
在某些方面,儲能的前景應該是鼓舞人心的,一些商業化項目已經實現了經濟效益。越來越多的公共事業項目、工業用戶和家庭開始選擇安裝儲能系統。這些儲能設施大多被用來作為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設施的補充,讓其無需直接接入電網。
然而,儲能系統平均成本下降的越多,儲能開發商就越需要減少利潤空間來與競爭對手競爭。最終的結果就是在工程、系統集成、安裝等環節,成本都被盡可能的壓縮了。
這幾乎就是光伏發電行業在過去十幾年時間里已經發生過的事情。當光伏組件成本下降了7成的時候,光伏開發商都不得不將注意力集中在運營效率上。與此同時,一些組件制造商,甚至是巨頭公司,開始陷入困境,不少已經破產重組。
隨著市場的發展,公司規模的大小將不會是儲能公司生存發展的關鍵,只有那些能夠從低效益競爭對手中奪走市場份額的企業,才能夠笑到最后。
那么,當前全球儲能系統的成本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縱橫其中的企業可以做些什么來提高他們的成功機會呢?
飛速下降的成本
在過去五年中,有幾個因素導致儲能系統的成本全面下降。
首先是消費電子產品和電動汽車的需求大幅增加,刺激了對資本對于電池制造業的投資,降低了電池組的單位成本。與此同時,由于設計的進步,制造及供應鏈管理效率的提升,其它硬件——如逆變器等設備也變得更加便宜。另外,隨著儲能企業經驗的積累并且實現了流程上的簡化,無論是銷售之類的軟成本還是工程設計、采購、施工之類的硬成本,都有明顯的下降。
從2012年到2017年,電池成本每年下降超過15%,五年內下降超過50%。系統平衡(BOS)成本(包含其它硬件,軟成本和EPC)則下降得更快,每年超過25%。
過去5年,儲能系統各個環節成本大幅下降。
盡管儲能系統成本在不斷地下降,但是依然存在諸多因素在減緩這一趨勢。
例如說,在公共事業或者電網系統中,由于監管機構或者政府會制定一系列相互關聯的規則和政策,儲能系統的安裝成本、許可證獲取成本無形中被抬高了。又或者儲能系統所需要的硬件設備在加征進口關稅之后,價格變得高昂。光伏發電也曾經遭遇類似的情況,大面積的本土制造業解決了這一問題。但是對于儲能行業來說,這一方法不僅需要更大規模的投資,花費的時間也更長。
由于制造規模和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儲能系統工程和設計的改進,到2025年,每千瓦時儲能系統安裝成本將減少約55%。除此之外,效率的提升、硬件設備的更新還能夠將成本降低70%。到2025年時,每千瓦時的儲能成本大約是170美元(不到2012年的十分之一)。
編者注:這是麥肯錫研究員基于歐美市場成本的預測判斷。在中國,這個成本線已大大下探。但由于買單機制的緣故,雖然成本更低,但投資回報率反而不如國外市場。
在全球競爭加劇的情況下,電池組成本到2025年能夠下降超過50%,從而實現了更大規模的制造。制造商們會采用多元化的產品結構、生產線自動化和擴大規模的方式減低邊際成本。與此同時,資本市場上對于儲能的融資成本也會降低,這會減少儲能制造商的財務成本。
BOS硬件成本也能夠下降50%以上。設計改進消除了逆變器、布線、集裝箱等其它組件的不必要成本。現有企業和新的低成本制造商的進一步競爭也將壓制存儲硬件的定價。在同類最佳方案中,使用新材料和技術(例如用于逆變器的碳化硅)、低成本制造商的加速增長以及設計創新(例如預制模塊化組件的開發)能夠實現額外的成本節省。
軟成本下降60%。隨著公用事業優化儲能的使用,以及招標數字化和行業標準化的進步,采購流程得以簡化,開發人員所付出的時間成本也降低了。
經驗豐富的EPC公司通過追求設計和施工的標準化來實現規模經濟并減少現場勞動力。開發商之間的聯盟也使EPC有信心投資于提高效率的能力和資源。一流的方案考慮了大型EPC企業,具有即插即用兼容性的硬件和軟件的開發,以及減少現場手動安裝步驟的預制組件。
儲能企業的機會
儲能市場的低成本未來會營造一個艱難的競爭環境,但其中也蘊含著無數的商機。儲能產業鏈上的各類型企業該如何應對呢?
硬件制造商可能需要追求生產規模的大幅增加。每當新興的能源產業出現并表現出強大的發展潛力,無數制造商和資本就開始涌入這一領域。為了應對低成本競爭的威脅,現有制造商除了追求規模經濟之外可能并沒有太多的選擇。現在很少有公司能夠同時生產儲能設備和光伏組件及逆變器,但因為兩者在底層技術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多元化生產是非常有可能的。
EPC公司可以采用更有效的手段,例如精益建設、優化機組規模、消除停機時間等方法來預制主要系統,進而簡化投標和互連流程。隨著公司獲得更多更豐富的經驗,其中一些實踐將自然而然地成為現實。EPC企業通過聯盟可以購買到更多更低成本的設備。通過更好的設計,企業可以節約時間和資金成本。標準化的儲能系統可以減少昂貴的定制工程帶來的資金壓力。EPC公司應該學會根據客戶的要求嚴格匹配他們的設計,從而避免更昂貴的組件。模塊化硬件以及兼容的硬件和軟件也將減少企業不必要的成本。
項目開發企業需要向儲能新客戶講授并傳播儲能技術、系統和政策激勵措施。通過這些努力獲得的客戶是企業的寶貴資源。如果客戶能夠更好地了解儲能的信息,銷售成本就會大大減少。技術手段的進步不僅能夠提升儲能項目的經濟效益,也能夠幫助項目開發商識別潛在用戶、分析用戶、吸引用戶。
開發商和系統集成商還需要更靈活的采購供應鏈,以便他們可以充分利用快速下降的電池和BOS硬件成本。與光伏發電市場的同行們一樣,儲能開發商與電池和組件制造商通過達成定價協議來鎖定成本。但是隨著成本下降,開發商們開始對這些協議感到后悔。這會讓開發商和EPC企業更加注意規避價格下跌帶來的風險。
儲能市場有著無限的潛力,但是隨著電池和系統成本的降低,產業鏈各環節的企業都要時刻保持著價格上的競爭力。抓住文中所提到的價值機遇進行創新和投資,將會在未來的儲能藍海中有著先發制人的優勢。
在某些方面,儲能的前景應該是鼓舞人心的,一些商業化項目已經實現了經濟效益。越來越多的公共事業項目、工業用戶和家庭開始選擇安裝儲能系統。這些儲能設施大多被用來作為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設施的補充,讓其無需直接接入電網。
然而,儲能系統平均成本下降的越多,儲能開發商就越需要減少利潤空間來與競爭對手競爭。最終的結果就是在工程、系統集成、安裝等環節,成本都被盡可能的壓縮了。
這幾乎就是光伏發電行業在過去十幾年時間里已經發生過的事情。當光伏組件成本下降了7成的時候,光伏開發商都不得不將注意力集中在運營效率上。與此同時,一些組件制造商,甚至是巨頭公司,開始陷入困境,不少已經破產重組。
隨著市場的發展,公司規模的大小將不會是儲能公司生存發展的關鍵,只有那些能夠從低效益競爭對手中奪走市場份額的企業,才能夠笑到最后。
那么,當前全球儲能系統的成本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縱橫其中的企業可以做些什么來提高他們的成功機會呢?
飛速下降的成本
在過去五年中,有幾個因素導致儲能系統的成本全面下降。
首先是消費電子產品和電動汽車的需求大幅增加,刺激了對資本對于電池制造業的投資,降低了電池組的單位成本。與此同時,由于設計的進步,制造及供應鏈管理效率的提升,其它硬件——如逆變器等設備也變得更加便宜。另外,隨著儲能企業經驗的積累并且實現了流程上的簡化,無論是銷售之類的軟成本還是工程設計、采購、施工之類的硬成本,都有明顯的下降。
從2012年到2017年,電池成本每年下降超過15%,五年內下降超過50%。系統平衡(BOS)成本(包含其它硬件,軟成本和EPC)則下降得更快,每年超過25%。
過去5年,儲能系統各個環節成本大幅下降。
盡管儲能系統成本在不斷地下降,但是依然存在諸多因素在減緩這一趨勢。
例如說,在公共事業或者電網系統中,由于監管機構或者政府會制定一系列相互關聯的規則和政策,儲能系統的安裝成本、許可證獲取成本無形中被抬高了。又或者儲能系統所需要的硬件設備在加征進口關稅之后,價格變得高昂。光伏發電也曾經遭遇類似的情況,大面積的本土制造業解決了這一問題。但是對于儲能行業來說,這一方法不僅需要更大規模的投資,花費的時間也更長。
由于制造規模和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儲能系統工程和設計的改進,到2025年,每千瓦時儲能系統安裝成本將減少約55%。除此之外,效率的提升、硬件設備的更新還能夠將成本降低70%。到2025年時,每千瓦時的儲能成本大約是170美元(不到2012年的十分之一)。
編者注:這是麥肯錫研究員基于歐美市場成本的預測判斷。在中國,這個成本線已大大下探。但由于買單機制的緣故,雖然成本更低,但投資回報率反而不如國外市場。
在全球競爭加劇的情況下,電池組成本到2025年能夠下降超過50%,從而實現了更大規模的制造。制造商們會采用多元化的產品結構、生產線自動化和擴大規模的方式減低邊際成本。與此同時,資本市場上對于儲能的融資成本也會降低,這會減少儲能制造商的財務成本。
BOS硬件成本也能夠下降50%以上。設計改進消除了逆變器、布線、集裝箱等其它組件的不必要成本。現有企業和新的低成本制造商的進一步競爭也將壓制存儲硬件的定價。在同類最佳方案中,使用新材料和技術(例如用于逆變器的碳化硅)、低成本制造商的加速增長以及設計創新(例如預制模塊化組件的開發)能夠實現額外的成本節省。
軟成本下降60%。隨著公用事業優化儲能的使用,以及招標數字化和行業標準化的進步,采購流程得以簡化,開發人員所付出的時間成本也降低了。
經驗豐富的EPC公司通過追求設計和施工的標準化來實現規模經濟并減少現場勞動力。開發商之間的聯盟也使EPC有信心投資于提高效率的能力和資源。一流的方案考慮了大型EPC企業,具有即插即用兼容性的硬件和軟件的開發,以及減少現場手動安裝步驟的預制組件。
儲能企業的機會
儲能市場的低成本未來會營造一個艱難的競爭環境,但其中也蘊含著無數的商機。儲能產業鏈上的各類型企業該如何應對呢?
硬件制造商可能需要追求生產規模的大幅增加。每當新興的能源產業出現并表現出強大的發展潛力,無數制造商和資本就開始涌入這一領域。為了應對低成本競爭的威脅,現有制造商除了追求規模經濟之外可能并沒有太多的選擇。現在很少有公司能夠同時生產儲能設備和光伏組件及逆變器,但因為兩者在底層技術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多元化生產是非常有可能的。
EPC公司可以采用更有效的手段,例如精益建設、優化機組規模、消除停機時間等方法來預制主要系統,進而簡化投標和互連流程。隨著公司獲得更多更豐富的經驗,其中一些實踐將自然而然地成為現實。EPC企業通過聯盟可以購買到更多更低成本的設備。通過更好的設計,企業可以節約時間和資金成本。標準化的儲能系統可以減少昂貴的定制工程帶來的資金壓力。EPC公司應該學會根據客戶的要求嚴格匹配他們的設計,從而避免更昂貴的組件。模塊化硬件以及兼容的硬件和軟件也將減少企業不必要的成本。
項目開發企業需要向儲能新客戶講授并傳播儲能技術、系統和政策激勵措施。通過這些努力獲得的客戶是企業的寶貴資源。如果客戶能夠更好地了解儲能的信息,銷售成本就會大大減少。技術手段的進步不僅能夠提升儲能項目的經濟效益,也能夠幫助項目開發商識別潛在用戶、分析用戶、吸引用戶。
開發商和系統集成商還需要更靈活的采購供應鏈,以便他們可以充分利用快速下降的電池和BOS硬件成本。與光伏發電市場的同行們一樣,儲能開發商與電池和組件制造商通過達成定價協議來鎖定成本。但是隨著成本下降,開發商們開始對這些協議感到后悔。這會讓開發商和EPC企業更加注意規避價格下跌帶來的風險。
儲能市場有著無限的潛力,但是隨著電池和系統成本的降低,產業鏈各環節的企業都要時刻保持著價格上的競爭力。抓住文中所提到的價值機遇進行創新和投資,將會在未來的儲能藍海中有著先發制人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