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提質升級新階段,新質生產力已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新型儲能與新質生產力有著密切的關系。新型儲能是實現清潔能源高效利用和能源轉型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可再生能源大規模并網、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興起以及全球致力于實現“雙碳”目標的背景下,儲能技術作為關鍵支撐體系,其重要性日益凸顯。其中,混合儲能系統,即由能量型儲能器件與功率型儲能器件組成的復合系統,憑借其獨特的優勢,成為能量與功率管理領域的熱點。
當前,電化學儲能,尤其是鋰電池技術,以其精準調控與快速響應能力,在平衡系統即時電力波動中展現出卓越效能,顯著平抑了電力不平衡狀態。然而,其固有的短存儲周期與有限容量等局限,難以獨自應對新能源出力與負荷需求在不同時間尺度(跨越周、月、年)上的不平衡挑戰。為實現電力系統對新能源電量的跨季、跨年度有效調節,亟待引入大容量、長周期儲能技術,以增強系統對新能源的廣泛消納能力。通過構建不同時間尺度儲能系統的聯合應用框架,能夠整合不同儲能技術的優勢,實現電力系統在日、周、季乃至年度時間尺度上的電力與電量雙重平衡,為新能源的高效利用開辟新路徑。這一策略不僅契合了新型電力系統低碳化、安全可靠的發展目標,還展現了作為核心調節資源的巨大潛力。
合理的優化配置策略是確保不同時間尺度混合儲能系統高效調控運行的關鍵前提,對于提升電力系統的靈活韌性、優化能源結構布局、增強經濟效益及推動能源可持續發展具有深遠影響。新能源并網帶來的電壓等級多樣性、電氣位置復雜性及地理分布廣泛性,進一步加劇了儲能系統選址的復雜性。因此,不同時間尺度混合儲能系統的優化配置需聚焦于三大核心要素:一是精準選型,確保儲能技術與應用場景的高度契合;二是科學選址,以優化儲能系統布局,提升整體效能;三是合理定容,依據系統需求與經濟效益平衡,確定儲能設備的最佳容量配置,以上三方面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不同時間尺度混合儲能系統優化配置的綜合策略。
鑒于不同時間尺度混合儲能系統在運行控制特性上的顯著差異,構建高效且可靠的協同控制策略成為實現系統能量高效管理的關鍵。協同控制機制不僅提升了系統響應的靈活性與精確性,還促進了能量在不同時間尺度間的平滑轉移與高效利用。能量管理系統在不同時間尺度混合儲能體系中占據核心地位,其職責在于在確保所有運行約束條件得以滿足的前提下,深度融合各類儲能技術的特性考量,并緊密對接源荷預測與動態調節需求,以精準分配各儲能單元的功率輸出。當前,能量管理技術的實現路徑已呈現多元化趨勢,可大致劃分為系統規則導向、優化算法驅動與智能算法賦能三大范疇。
不同時間尺度混合儲能的技術發展有著令人振奮的前景,短期來看,隨著材料科學、電池管理系統及智能化控制技術的不斷進步,混合儲能系統的能量密度將進一步提升,循環壽命得以延長,同時安全性與可靠性也將得到顯著增強,成本優化策略的實施將有效降低混合儲能系統的初期投資與運營維護成本,加速其商業化進程,為市場帶來更具競爭力的解決方案;中期來看,隨著全球能源轉型的深入推進,混合儲能技術將在電力系統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政策層面的支持與市場機制的完善將為其創造更加有利的發展環境,促進混合儲能技術在電網調峰、調頻、備用等多個領域的廣泛應用,分布式能源的發展也將為混合儲能技術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助力其在家庭、工商業及微網等場景中實現大規模部署;長期來看,混合儲能技術將成為新型儲能系統乃至全球新型能源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新能源發電占比的不斷提高,傳統的單一儲能技術難以滿足復雜多變的電力系統需求,特別是在響應速度、儲能時長、安全性等方面的綜合性應用,混合儲能系統通過將不同性能特點的儲能技術相結合,既提高了系統的功率響應能力,也增強了能量存儲的靈活性管理,雖然在應用上面臨一些挑戰,但混合儲能技術在新能源消納、電力系統穩定性提升等方面具有巨大潛力,能夠深度融合于新型電力系統及新型能源體系之中,實現更高效、更靈活的能源存儲與管理。
(中國水利電力物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