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發布的海報來看,“智慧加持、高效穩定”,該產品或與充電有關。隨后,騰訊新聞《潛望》從華為內部人士確認,即將發布的產品為華為DC直流快速充電模塊。
4月20日,目標成為汽車一級供應商(Tier1)的華為又有了新動作。據悉,華為將在本周(4月23日)發布一款汽車智能化產品。
從發布的海報來看,“智慧加持、高效穩定”,該產品或與充電有關。隨后,騰訊新聞《潛望》從華為內部人士確認,即將發布的產品為華為DC直流快速充電模塊。
直流快充模塊作為充電樁的核心部件,是整個充電樁穩定可靠的關鍵。充電模塊通常分為直流和交流兩種形式,兩者最大區別在于充電所需時間不同,直流用時更短。
和目前市面的充電模塊相比,華為直流快充模塊的優勢在于高功率密度、高效率、高可靠、低噪音,年平均失效率(0.6%)遠低于業界均值(3%~5%),可有效減少充電樁質量問題,降低安全隱患,大幅節省運營商和樁企生命周期運維費用。
除此之外,充電樁不只是獨立、物理的存在,背后涉及5G、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等“新基建”領域。華為在5G上的能力幫助其有效提升充電樁的智能服務能力。
去年11月,在2019電動出行創新活動上,華為直流快充模塊獲得兩項大獎,為核心充電樁品牌大獎和卓越品質大獎,并得到了中電聯和南網電動的肯定。
有消息稱,此次新品已確定合作的機構包括國家電網(北京)、星星充電(常州)、南網電動(深圳)、華商三優(北京)、珠海泰坦(珠海)以大連羅賓森(大連)等。
電力能源耕耘多年
從去年高調宣布進軍汽車市場之后,華為就馬不停蹄的開始推進各項業務。很多人并不了解,在電力能源領域華為其實已耕耘多年。
2001年,華為將供電部門華為電氣以7.5億美元的價格轉讓給艾默生。但八年后,華為看到了電力行業的未來潛力,因此在2009年重組了電力部門,在2010年成立了新能源部門,并在2016年進入充電樁市場。
目前,智能電動與數據中心能源、通信能源、智能光伏構成華為網絡能源四大產品線。
在去年新成立了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部門后,華為給出了戰略方向,成為智能汽車“增量組件”的核心供應商,用汽車行業的話來形容,就是做成像博世一樣的汽車一級供應商。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華為規劃了智能汽車五大業務,分別是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電動、智能網聯和智能車云。其中,智能電動主要致力于打造汽車電動化解決方案,提供充電供電、電控及電池管理等零部件。在整個業務板塊中,智能電動位于五大業務的底層,被認為是華為智能汽車業務的根基。
隨著這些年智能汽車的快速普及,現有充電樁企業的工業控制系統和管理系統已跟不上發展,面臨難以適合綜合能源服務的難題。“傳統的煙囪式的、獨立的、特定功能的系統,不能滿足現有要求,需要利用互聯網技術,尤其是物聯網和智聯網技術,才能充分體現綜合能源服務的價值。”一業內人士對騰訊《潛望》表示。
其次,充電樁是一個智能化產品,技術迭代要求高,同時要求具備能源互聯和數據互聯的屬性。對于像國家電網、南方電網、星星充電等運營商而言,這些并非其強項。
介于在ICT領域的綜合能力,華為構建了“云管邊端”的架構體系和產品解決方案,從芯片、操作系統、數據庫、到端到端可信安全技術,且都是自主可控,有效實現能源智能化,華為順利切入智能電動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底,華為智能電動(mPower)獲得了德國萊茵T V集團頒發的《ISO 26262汽車功能安全管理體系認證證書》,認證等級達到ASIL D。這標志著華為智能電動產品開發體系——涵蓋需求規劃、設計、實施、集成、驗證、確認、配置、制造等全流程,已滿足汽車行業ASIL D安全級別要求。也加速了華為智能電動的業務落地。
據了解,ASIL有四個等級,分別為A、B、C、D,其中A是最低的等級,D是最高的等級。
市場缺口、經濟效益也是華為加速布局電動領域的另一大原因。
根據中國充電聯盟數據,截至2019年12月我國充電樁保有量達到121.9萬臺,其中公共充電樁51.6萬臺,私人充電樁70.3萬臺,車樁比約為3.4:1,遠低于《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規劃的1:1的指標。
國家電網近期表示,今年該公司計劃安排充電樁建設投資27億元,新增充電樁7.8萬個,涵蓋公共、專用、社區、港口岸電等多種類型充電基礎設施。而南方電網計劃全年投資12億元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未來四年投資規模累計251億元,建成大規模集中充電站150座,充電樁38萬個,為現有數量的10倍以上。
據估算,這兩大電網公司的舉措將有效帶動電網建設、元器件及設備制造、運營運維、整車銷售與售后服務等相關產業投資2000億元左右。
力爭今年汽車商業化
在日前結束的華為P40新品發布會上,華為首次現場演示了華為出行互聯解決方案——HiCar的實機操作畫面。
簡單來說,華為HiCar通過向手機和車機端提供標準化的開發控件,使得車機、手機能夠支持互相在算力、數據、硬件等領域的共享和傳輸。和Android Auto以及CarPlay 這類傳統映射方案相比,HiCar 能夠實現和車輛更深度的結合。
如除了具備導航、語音交互、撥打電話等基本功能外,搭載HiCar的汽車還具有駕駛關懷功能,即通過及時了解駕駛員的狀態,對疲勞駕駛進行提醒。
通過實機演示,說明華為的車機業務已具備商用能力。騰訊《潛望》隨后獨家獲悉,支持華為Hicar的汽車車型已基本確定,目前已進入最后調試階段,今年有望推向市場。
Hicar這個功能歸結為上述五大業務中的智能座艙,更準確的說是在未來鴻蒙OS構建的人車出行智能場景中邁出的第一步。隨著整體業務的推進,華為智能汽車另外三個業務智能駕駛、智能車云、智能網聯的進展也非迅速。
近日有消息稱,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事業部總裁王軍突然造訪北汽麥格納工廠,與近期在工廠辦公的北汽新能源副總經理、ARCFOX 事業部總經理于立國見了面。
ARCFOX 首款量產高端智能電動 SUV 基于 IMC(Intelligent Module Criterion)智能模塊標準架構,該架構是由北汽與華為聯手打造,是目前全球首個商業搭載 5G 技術的汽車架構。
按照華為的整體規劃,今年目標之一是打開汽車市場,逐步業務落地,最終實現商業價值。ARCFOX會不會成為華為打造的首個數字汽車,目前暫無時間表。
但可以表明的是,華為正在不斷通過與眾多車企與開發者的整合,加速智能網聯汽車的商業化落地,從而讓自己最終走到價值鏈的頂端,變成新一代的汽車Tier1供應商。
4月20日,目標成為汽車一級供應商(Tier1)的華為又有了新動作。據悉,華為將在本周(4月23日)發布一款汽車智能化產品。
從發布的海報來看,“智慧加持、高效穩定”,該產品或與充電有關。隨后,騰訊新聞《潛望》從華為內部人士確認,即將發布的產品為華為DC直流快速充電模塊。
直流快充模塊作為充電樁的核心部件,是整個充電樁穩定可靠的關鍵。充電模塊通常分為直流和交流兩種形式,兩者最大區別在于充電所需時間不同,直流用時更短。
和目前市面的充電模塊相比,華為直流快充模塊的優勢在于高功率密度、高效率、高可靠、低噪音,年平均失效率(0.6%)遠低于業界均值(3%~5%),可有效減少充電樁質量問題,降低安全隱患,大幅節省運營商和樁企生命周期運維費用。
除此之外,充電樁不只是獨立、物理的存在,背后涉及5G、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等“新基建”領域。華為在5G上的能力幫助其有效提升充電樁的智能服務能力。
去年11月,在2019電動出行創新活動上,華為直流快充模塊獲得兩項大獎,為核心充電樁品牌大獎和卓越品質大獎,并得到了中電聯和南網電動的肯定。
有消息稱,此次新品已確定合作的機構包括國家電網(北京)、星星充電(常州)、南網電動(深圳)、華商三優(北京)、珠海泰坦(珠海)以大連羅賓森(大連)等。
電力能源耕耘多年
從去年高調宣布進軍汽車市場之后,華為就馬不停蹄的開始推進各項業務。很多人并不了解,在電力能源領域華為其實已耕耘多年。
2001年,華為將供電部門華為電氣以7.5億美元的價格轉讓給艾默生。但八年后,華為看到了電力行業的未來潛力,因此在2009年重組了電力部門,在2010年成立了新能源部門,并在2016年進入充電樁市場。
目前,智能電動與數據中心能源、通信能源、智能光伏構成華為網絡能源四大產品線。
在去年新成立了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部門后,華為給出了戰略方向,成為智能汽車“增量組件”的核心供應商,用汽車行業的話來形容,就是做成像博世一樣的汽車一級供應商。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華為規劃了智能汽車五大業務,分別是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電動、智能網聯和智能車云。其中,智能電動主要致力于打造汽車電動化解決方案,提供充電供電、電控及電池管理等零部件。在整個業務板塊中,智能電動位于五大業務的底層,被認為是華為智能汽車業務的根基。
隨著這些年智能汽車的快速普及,現有充電樁企業的工業控制系統和管理系統已跟不上發展,面臨難以適合綜合能源服務的難題。“傳統的煙囪式的、獨立的、特定功能的系統,不能滿足現有要求,需要利用互聯網技術,尤其是物聯網和智聯網技術,才能充分體現綜合能源服務的價值。”一業內人士對騰訊《潛望》表示。
其次,充電樁是一個智能化產品,技術迭代要求高,同時要求具備能源互聯和數據互聯的屬性。對于像國家電網、南方電網、星星充電等運營商而言,這些并非其強項。
介于在ICT領域的綜合能力,華為構建了“云管邊端”的架構體系和產品解決方案,從芯片、操作系統、數據庫、到端到端可信安全技術,且都是自主可控,有效實現能源智能化,華為順利切入智能電動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底,華為智能電動(mPower)獲得了德國萊茵T V集團頒發的《ISO 26262汽車功能安全管理體系認證證書》,認證等級達到ASIL D。這標志著華為智能電動產品開發體系——涵蓋需求規劃、設計、實施、集成、驗證、確認、配置、制造等全流程,已滿足汽車行業ASIL D安全級別要求。也加速了華為智能電動的業務落地。
據了解,ASIL有四個等級,分別為A、B、C、D,其中A是最低的等級,D是最高的等級。
市場缺口、經濟效益也是華為加速布局電動領域的另一大原因。
根據中國充電聯盟數據,截至2019年12月我國充電樁保有量達到121.9萬臺,其中公共充電樁51.6萬臺,私人充電樁70.3萬臺,車樁比約為3.4:1,遠低于《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規劃的1:1的指標。
國家電網近期表示,今年該公司計劃安排充電樁建設投資27億元,新增充電樁7.8萬個,涵蓋公共、專用、社區、港口岸電等多種類型充電基礎設施。而南方電網計劃全年投資12億元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未來四年投資規模累計251億元,建成大規模集中充電站150座,充電樁38萬個,為現有數量的10倍以上。
據估算,這兩大電網公司的舉措將有效帶動電網建設、元器件及設備制造、運營運維、整車銷售與售后服務等相關產業投資2000億元左右。
力爭今年汽車商業化
在日前結束的華為P40新品發布會上,華為首次現場演示了華為出行互聯解決方案——HiCar的實機操作畫面。
簡單來說,華為HiCar通過向手機和車機端提供標準化的開發控件,使得車機、手機能夠支持互相在算力、數據、硬件等領域的共享和傳輸。和Android Auto以及CarPlay 這類傳統映射方案相比,HiCar 能夠實現和車輛更深度的結合。
如除了具備導航、語音交互、撥打電話等基本功能外,搭載HiCar的汽車還具有駕駛關懷功能,即通過及時了解駕駛員的狀態,對疲勞駕駛進行提醒。
通過實機演示,說明華為的車機業務已具備商用能力。騰訊《潛望》隨后獨家獲悉,支持華為Hicar的汽車車型已基本確定,目前已進入最后調試階段,今年有望推向市場。
Hicar這個功能歸結為上述五大業務中的智能座艙,更準確的說是在未來鴻蒙OS構建的人車出行智能場景中邁出的第一步。隨著整體業務的推進,華為智能汽車另外三個業務智能駕駛、智能車云、智能網聯的進展也非迅速。
近日有消息稱,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事業部總裁王軍突然造訪北汽麥格納工廠,與近期在工廠辦公的北汽新能源副總經理、ARCFOX 事業部總經理于立國見了面。
ARCFOX 首款量產高端智能電動 SUV 基于 IMC(Intelligent Module Criterion)智能模塊標準架構,該架構是由北汽與華為聯手打造,是目前全球首個商業搭載 5G 技術的汽車架構。
按照華為的整體規劃,今年目標之一是打開汽車市場,逐步業務落地,最終實現商業價值。ARCFOX會不會成為華為打造的首個數字汽車,目前暫無時間表。
但可以表明的是,華為正在不斷通過與眾多車企與開發者的整合,加速智能網聯汽車的商業化落地,從而讓自己最終走到價值鏈的頂端,變成新一代的汽車Tier1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