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車聯網或手機上搜索到附近的無線充電站,將電動汽車開到充電模塊上面,不用充電槍連接,只需用車聯網或手機App點擊開始充電即可……如此方便的電動汽車無線充電設施,已經在國內部分城市試運行。
日前,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標準工作組召開會議,討論了尚在制定中的“互操作”標準。在此之前的5月中旬,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四項國家標準,引發業內關注。“這是我國第一部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列國家標準中的四項,填補了我國在這一技術領域國家標準的空白,將助力我國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從技術研發、工程示范向產業化進程邁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國家標準工作組成員、華南理工大學電力學院教授張波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標準解決實際難題
“剛買了國內造車新勢力的電動汽車,但是發現很多地方各個品牌的充電樁大多不通用,在城區的充電站充電,時常要排隊。”電動汽車用戶陳先生向記者表示。的確,近年來,我國電動汽車在政策、資金、市場推動下,涌現了眾多品牌。但是,令許多電動汽車用戶苦惱的“充電焦慮”中,除了城區的充電排隊現象司空見慣之外,最大的問題是不同品牌之間的充電樁大多不通用。
“無線充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電動汽車用戶的‘充電焦慮’。而且,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國家標準有利于解決無線充電技術標準不同、無據可依、各自為戰的局面,掃除種種障礙,加速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和市場的推廣。”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國家標準工作組成員、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教授唐厚君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談到,有了國家標準必然會對這個行業的發展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否則,作為一個新興產業,連各個廠家的產品都沒辦法兼容,是無法大面積推廣的。
此次發布的四項國家標準,是該系列國家標準18項中的一部分,包括《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38775.1)、《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第2部分:車載充電機與充電設備之間的通信協議》(GB/T 38775.2)、《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第3部分:特殊要求》(GB/T 38775.3)、《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第4部分:電磁環境限值與測試方法》(GB/T 38775.4)。
不過,不少用戶也擔心,無線充電的輻射會否對人體造成影響?面對這一問題,此次的第四項標準對電磁環境限值與測試方法作出規范,具體列出了在多種頻率范圍下及相應的電場強度、磁感應強度或磁場強度指標。
日前,我國質檢機構對國內電動汽車無線充電企業中惠創智無線供電技術有限公司的7.7千瓦無線充電系統磁感應強度檢測的結果顯示,車內測試結果0.066~0.034μT,在靠近充電裝置的車尾位置檢測到的磁場強度最高值為7.001μT,而在離開車前位置,磁場強度就變成了0.206~0.134μT。這些數值均比國家標準中所列的指標更低、更保險。在輻射指標方面,我國國家標準指標比歐美等地的相關標準更嚴格、更安全。
“根據國內的專業測試結果,相關輻射數值都在國家標準的安全限值之內,由此看來,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的輻射不足以對人體產生影響。”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國家標準工作組成員、中科院電工所研究員王麗芳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有電磁耦合、磁感應、磁共振、無線電波四種,目前常用的是磁感應和磁共振兩種,國內廠家大多把電動汽車車載無線充電系統安裝在車尾。同時,因為無線充電時至少要傳遞千瓦級以上的能量,能量等級大,空間磁場的頻率也相應地較低,在此狀態下,幾乎沒有能量可以逸散出去,輻射也就不值得擔憂。同時,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很少有人會長時間坐在車里等著電動汽車充電,而且充電可以遠程操作,無需擔憂輻射問題。
■不同領域企業爭相布局
近年來,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在全球范圍內都逐漸成為產業發展的熱點。從國外車企來看,特斯拉、沃爾沃、奧迪、寶馬、奔馳等車企都已經開始大力研發或測試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同時,全球通訊以及IT企業也將觸角伸向了電動汽車無線充電這一新領域。
2018年7月,寶馬插電式混合動力530e iPerformance上市之時,就已經安裝了無線充電系統;2013年,高通將自己研發的無線充電系統應用于國際汽聯電動方程式比賽保障車輛上,之后,其更多采取技術授權的業務模式,而不是直接生產和銷售產品;蘋果公司近年來陸續申請了一系列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專利,還研發了無線充電機器人,可以靠近有相關對應系統的電動汽車進行無線充電。
特斯拉對于無線充電這樣的新技術更是看重。記者了解,特斯拉已經在部分Model S車型上,將無線充電系統和自動泊車功能融合。
在我國,中興新能源、比亞迪、中惠創智、萬安億創、科陸電子等企業,以及中科院電工所、華南理工大學等研究機構和高校,都在進行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的研發與應用。“目前,我們研制的可產品化的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分別有3.7千瓦、7.7千瓦、30千瓦等多種功率的。”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國家標準工作組成員、中惠創智無線供電技術有限公司市場部王軍告訴記者,無線充電站的建設時間較短,只需有線充電站建設時間的1/6左右,而且由于充電設施埋在水泥地面之下,不易損壞,與有線充電設施相比,節省了大量的維修費用。
“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的產業競爭已經展開,此時出臺國家標準不僅有利于國內產業的發展,而且有助于我國企業積極參與這一領域的國際產業競爭。”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國家標準工作組成員、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教授朱春波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這一技術領域,我國處于世界第一梯隊,因此,重視相關技術國家標準的落實,已經成為獲得市場競爭主動權的關鍵。
“從技術角度來講,無線充電中國國家標準是后發先至,在這方面中國雖然起步時間比歐美晚一些,但從相關的標準架構、商業可行性和對業界的領導力而言,都屬于世界先進水平,預計中國國家標準一定會在國際社會產生巨大的影響。”美國WiTricity公司大中華區總經理孫立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為自動駕駛增添助力
業內人士認為,無線充電技術由于無需直接的物理連接,具有易操作、安全便捷、環境適應性強,以及可實現無人操作的自動化充電等優點。將無線充電與智能駕駛、自動泊車等技術結合,無疑是電動汽車發展的趨勢之一。由此,無線充電成為實現無人駕駛全程無人化操作的關鍵一環。
此次發布的國家標準之二“車載充電機與充電設備之間的通信協議”,不僅包含著車載無線充電系統與地面埋設的無線充電系統之間的無線連接技術指標,也意味著自動駕駛車輛可以借助車聯網等通信方式,以及融合自動泊車等相關技術,為無人自動駕駛車輛的無人充電提供便利,這已是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研發的前沿之一。
前不久,北汽新能源發布的帶有無線充電系統的電動汽車,就可以使用自動駕駛輔助系統和自動泊車系統,讓車輛自己找到無線充電車位,對準地面埋設的無線充電模塊區域。之后,用戶只需點擊車聯網中控屏或手機App上的“開啟充電”按鈕,即可啟動無線充電,充滿后自動停止。值得注意的是,北汽新能源等企業的無線充電系統中還增加了“異物檢測”技術,能夠發現進入充電區域的小動物或其他異物,以便使系統保持無障礙物的高效充電狀態?,F代和起亞也已公開表示,后續推出的L4級自動駕駛汽車會將無線充電技術商業化。唐厚君認為,隨著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對于無線充電技術的市場需求會越來越大。
“無線充電將成為未來智能汽車的標配,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應用前景廣闊。”張波表示,但是,目前還存在不少問題待解決,一是無線充電系統對于位置抗偏移能力有待提升;二是隨著電動汽車續駛里程增加,配備的電機功率增大,對于無線充電功率等級的提升,系統的可靠性、穩定性提出了更大的挑戰;三是傳輸距離有待進一步提高;四是目前設備成本仍然偏高,要真正實現商業化,必須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國家標準的出臺,有利于破解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推廣應用中的一系列短板和制約因素,進一步加速技術進步,降低成本,在推廣應用中造福廣大電動汽車用戶。”張波認為。
日前,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標準工作組召開會議,討論了尚在制定中的“互操作”標準。在此之前的5月中旬,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四項國家標準,引發業內關注。“這是我國第一部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列國家標準中的四項,填補了我國在這一技術領域國家標準的空白,將助力我國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從技術研發、工程示范向產業化進程邁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國家標準工作組成員、華南理工大學電力學院教授張波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標準解決實際難題
“剛買了國內造車新勢力的電動汽車,但是發現很多地方各個品牌的充電樁大多不通用,在城區的充電站充電,時常要排隊。”電動汽車用戶陳先生向記者表示。的確,近年來,我國電動汽車在政策、資金、市場推動下,涌現了眾多品牌。但是,令許多電動汽車用戶苦惱的“充電焦慮”中,除了城區的充電排隊現象司空見慣之外,最大的問題是不同品牌之間的充電樁大多不通用。
“無線充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電動汽車用戶的‘充電焦慮’。而且,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國家標準有利于解決無線充電技術標準不同、無據可依、各自為戰的局面,掃除種種障礙,加速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和市場的推廣。”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國家標準工作組成員、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教授唐厚君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談到,有了國家標準必然會對這個行業的發展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否則,作為一個新興產業,連各個廠家的產品都沒辦法兼容,是無法大面積推廣的。
此次發布的四項國家標準,是該系列國家標準18項中的一部分,包括《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38775.1)、《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第2部分:車載充電機與充電設備之間的通信協議》(GB/T 38775.2)、《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第3部分:特殊要求》(GB/T 38775.3)、《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第4部分:電磁環境限值與測試方法》(GB/T 38775.4)。
不過,不少用戶也擔心,無線充電的輻射會否對人體造成影響?面對這一問題,此次的第四項標準對電磁環境限值與測試方法作出規范,具體列出了在多種頻率范圍下及相應的電場強度、磁感應強度或磁場強度指標。
日前,我國質檢機構對國內電動汽車無線充電企業中惠創智無線供電技術有限公司的7.7千瓦無線充電系統磁感應強度檢測的結果顯示,車內測試結果0.066~0.034μT,在靠近充電裝置的車尾位置檢測到的磁場強度最高值為7.001μT,而在離開車前位置,磁場強度就變成了0.206~0.134μT。這些數值均比國家標準中所列的指標更低、更保險。在輻射指標方面,我國國家標準指標比歐美等地的相關標準更嚴格、更安全。
“根據國內的專業測試結果,相關輻射數值都在國家標準的安全限值之內,由此看來,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的輻射不足以對人體產生影響。”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國家標準工作組成員、中科院電工所研究員王麗芳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有電磁耦合、磁感應、磁共振、無線電波四種,目前常用的是磁感應和磁共振兩種,國內廠家大多把電動汽車車載無線充電系統安裝在車尾。同時,因為無線充電時至少要傳遞千瓦級以上的能量,能量等級大,空間磁場的頻率也相應地較低,在此狀態下,幾乎沒有能量可以逸散出去,輻射也就不值得擔憂。同時,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很少有人會長時間坐在車里等著電動汽車充電,而且充電可以遠程操作,無需擔憂輻射問題。
■不同領域企業爭相布局
近年來,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在全球范圍內都逐漸成為產業發展的熱點。從國外車企來看,特斯拉、沃爾沃、奧迪、寶馬、奔馳等車企都已經開始大力研發或測試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同時,全球通訊以及IT企業也將觸角伸向了電動汽車無線充電這一新領域。
2018年7月,寶馬插電式混合動力530e iPerformance上市之時,就已經安裝了無線充電系統;2013年,高通將自己研發的無線充電系統應用于國際汽聯電動方程式比賽保障車輛上,之后,其更多采取技術授權的業務模式,而不是直接生產和銷售產品;蘋果公司近年來陸續申請了一系列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專利,還研發了無線充電機器人,可以靠近有相關對應系統的電動汽車進行無線充電。
特斯拉對于無線充電這樣的新技術更是看重。記者了解,特斯拉已經在部分Model S車型上,將無線充電系統和自動泊車功能融合。
在我國,中興新能源、比亞迪、中惠創智、萬安億創、科陸電子等企業,以及中科院電工所、華南理工大學等研究機構和高校,都在進行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的研發與應用。“目前,我們研制的可產品化的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分別有3.7千瓦、7.7千瓦、30千瓦等多種功率的。”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國家標準工作組成員、中惠創智無線供電技術有限公司市場部王軍告訴記者,無線充電站的建設時間較短,只需有線充電站建設時間的1/6左右,而且由于充電設施埋在水泥地面之下,不易損壞,與有線充電設施相比,節省了大量的維修費用。
“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的產業競爭已經展開,此時出臺國家標準不僅有利于國內產業的發展,而且有助于我國企業積極參與這一領域的國際產業競爭。”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國家標準工作組成員、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教授朱春波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這一技術領域,我國處于世界第一梯隊,因此,重視相關技術國家標準的落實,已經成為獲得市場競爭主動權的關鍵。
“從技術角度來講,無線充電中國國家標準是后發先至,在這方面中國雖然起步時間比歐美晚一些,但從相關的標準架構、商業可行性和對業界的領導力而言,都屬于世界先進水平,預計中國國家標準一定會在國際社會產生巨大的影響。”美國WiTricity公司大中華區總經理孫立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為自動駕駛增添助力
業內人士認為,無線充電技術由于無需直接的物理連接,具有易操作、安全便捷、環境適應性強,以及可實現無人操作的自動化充電等優點。將無線充電與智能駕駛、自動泊車等技術結合,無疑是電動汽車發展的趨勢之一。由此,無線充電成為實現無人駕駛全程無人化操作的關鍵一環。
此次發布的國家標準之二“車載充電機與充電設備之間的通信協議”,不僅包含著車載無線充電系統與地面埋設的無線充電系統之間的無線連接技術指標,也意味著自動駕駛車輛可以借助車聯網等通信方式,以及融合自動泊車等相關技術,為無人自動駕駛車輛的無人充電提供便利,這已是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研發的前沿之一。
前不久,北汽新能源發布的帶有無線充電系統的電動汽車,就可以使用自動駕駛輔助系統和自動泊車系統,讓車輛自己找到無線充電車位,對準地面埋設的無線充電模塊區域。之后,用戶只需點擊車聯網中控屏或手機App上的“開啟充電”按鈕,即可啟動無線充電,充滿后自動停止。值得注意的是,北汽新能源等企業的無線充電系統中還增加了“異物檢測”技術,能夠發現進入充電區域的小動物或其他異物,以便使系統保持無障礙物的高效充電狀態?,F代和起亞也已公開表示,后續推出的L4級自動駕駛汽車會將無線充電技術商業化。唐厚君認為,隨著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對于無線充電技術的市場需求會越來越大。
“無線充電將成為未來智能汽車的標配,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應用前景廣闊。”張波表示,但是,目前還存在不少問題待解決,一是無線充電系統對于位置抗偏移能力有待提升;二是隨著電動汽車續駛里程增加,配備的電機功率增大,對于無線充電功率等級的提升,系統的可靠性、穩定性提出了更大的挑戰;三是傳輸距離有待進一步提高;四是目前設備成本仍然偏高,要真正實現商業化,必須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國家標準的出臺,有利于破解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推廣應用中的一系列短板和制約因素,進一步加速技術進步,降低成本,在推廣應用中造福廣大電動汽車用戶。”張波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