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因為有關部門一紙通知,“世界工廠”浙江義烏街道上的路燈突然被關了,許多人開車恍然間如同進了黑漆漆的鄉村大道,不得不開啟遠光燈,致使交通事故頻發。
與湖南、江西等省份“拉閘限電”原因不同,浙江“拉閘限電”是迫于節能減排和環保壓力,而前者則是因為電力供應不足。
拉閘限電影響了很多人的生意。義烏很多工廠,準備趕在春節前開足馬力生產,將上半年賠的錢賺回來。現在不僅賺不到錢,還可能因為無法及時交付訂單,賠償違約金。
有當地網友開玩笑說,“唯獨替美國慶幸,幸虧大選已經結束了,不然美國人民連助選小旗子都買不到,總統都選不出來了。”
作為“世界工廠”,浙江義烏老百姓最近算了一筆簡單的賬,義烏二十天的限電戰爭,其實就是為了節約8580噸標準煤。
這在風電和光伏等行業人士看來,簡直不可思議。
瓦叔給義烏人民也算了一筆賬。
按照全國風電年平均利用小時數2082小時算,一臺3兆瓦風機一年可以發出624.6萬度電,按火電每度電耗標準煤307克/千瓦時計,相當于節約1917噸標準煤。
按照全國平均光伏利用小時數1169小時測算,10兆瓦光伏電站一年可以發出1169萬度電,相當于節約3588噸標準煤。
也就是說,只要義烏花1個億安裝4-5臺3兆瓦風機,或花7000萬元左右安裝25兆瓦光伏電站,完全可以解決8580噸標準煤排放考核問題。
這次停電,義烏損失的又豈止1個億?
更重要的是,無論是風電,還是光伏,現在都已經不需要國家財政補貼,進入了平價時代,且成本遠低于當地工商業用電,甚至是居民用電價格。
其實,停電并不能真正解決節能減排的問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為了應對年尾的外貿出貨季,有不少當地工廠開始購買或租賃柴油機,一時之間柴油機價格隨行就市,漲價不少。
抖音上,有不少商家、工廠發布視頻說,“發電機成了衣食父母,半個月溫飽就靠它了”、“義烏停電政策,讓賣不動的發電機飄了!先拿訂金,才能提貨!”
真是掩耳盜鈴。其實用柴油機來發電,碳排放要比用正常電力高出許多。
實現節能減排,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才是最大的倚靠。在這方面,浙江其實是落后的。在2019年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所有省份排名中,浙江位居第21名。
如果浙江明年起不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或增加外來清潔能源消納力度,“拉閘限電”很可能會再次上演。
因為中央對地方的節能減排將出臺嚴厲的考核辦法,碳達峰行動將納入中央環保督察范圍。
時代正在發生巨變。
今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宣布: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本月,習近平主席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進一步宣布: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為了落實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近期表示:“碳達峰行動有關工作將納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并對各地方達峰行動的進展情況開展考核評估。”
今后我國將開展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明確地方、行業達峰目標和行動方案,鼓勵相關部門制定達峰專項行動方案。
即將出臺的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對于中東南部省份,尤其是經濟發達省份,壓力最大。
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原常務副校長何建坤認為,東部沿海地區經濟比較發達、轉型比較領先的城市應率先實現達峰。
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研究員李俊峰也認為,每個省份達峰時間點不同,廣東至少在2025年甚至2022年左右就要達峰,山東這樣的省份才有可能2025年達峰,黑龍江、新疆才有可能2030年之前達峰,這樣全國才能實現碳達峰。
中東南部省份提前實現碳達峰并非不可能。這主要取決于政府部門對該事件的重視程度。
此前,許多地方政府在發展可再生能源方面重視力度不夠,同時對接受外來的清潔能源缺乏積極性。
事實上,中東南部地區本身發展可再生能源潛力是巨大的。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做過詳細測算。他說,“十四五”期間,中東南部只需要拿出3000畝地,甚至更少,就可以實現1億千瓦的新增風電裝機,這是總書記在氣候雄心峰會上提出的“2030年實現可再生能源裝機12億千瓦以上”的重要支撐。
而且,當前我國多數地區的新建風電項目都實現了平價上網。以河南某風電場為例,基于當前的技術水平,按當地約7500元/千瓦的單位造價水平測算,項目的度電電價可降至0.3元/千瓦時,低于河南省的標桿上網電價0.3779元/千瓦時,項目可以獲得較為可觀的經濟效益。
因此,在中東南部地區就地開發、就近利用風能資源的條件已經具備,風電在助力這些地區做到“電從身邊來”、調整能源結構、在完成碳達峰和碳中和的同時,又可帶動鄉村經濟發展,落實國家關于新農村建設的各項目標。
進入平價時代的光伏,同樣可以讓中東南部地區早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給出過一個數據。他說,我國中東部地區技術可開發的海上和陸上風能資源量有11億千瓦,集中式加分布式太陽能可開發量也高達9億千瓦。
當前,中東南部已經開發的可再生能源占比不到技術可開發量的十分之一。
倘若中東南部省份把身邊的可再生能源調動起來,結合遠方來的能源,不僅使發展更平衡和充分,而且自控水平和安全性更高。今后,為了節能減排,被迫“拉閘限電”的現象,將不再重演。
與湖南、江西等省份“拉閘限電”原因不同,浙江“拉閘限電”是迫于節能減排和環保壓力,而前者則是因為電力供應不足。
拉閘限電影響了很多人的生意。義烏很多工廠,準備趕在春節前開足馬力生產,將上半年賠的錢賺回來。現在不僅賺不到錢,還可能因為無法及時交付訂單,賠償違約金。
有當地網友開玩笑說,“唯獨替美國慶幸,幸虧大選已經結束了,不然美國人民連助選小旗子都買不到,總統都選不出來了。”
作為“世界工廠”,浙江義烏老百姓最近算了一筆簡單的賬,義烏二十天的限電戰爭,其實就是為了節約8580噸標準煤。
這在風電和光伏等行業人士看來,簡直不可思議。
瓦叔給義烏人民也算了一筆賬。
按照全國風電年平均利用小時數2082小時算,一臺3兆瓦風機一年可以發出624.6萬度電,按火電每度電耗標準煤307克/千瓦時計,相當于節約1917噸標準煤。
按照全國平均光伏利用小時數1169小時測算,10兆瓦光伏電站一年可以發出1169萬度電,相當于節約3588噸標準煤。
也就是說,只要義烏花1個億安裝4-5臺3兆瓦風機,或花7000萬元左右安裝25兆瓦光伏電站,完全可以解決8580噸標準煤排放考核問題。
這次停電,義烏損失的又豈止1個億?
更重要的是,無論是風電,還是光伏,現在都已經不需要國家財政補貼,進入了平價時代,且成本遠低于當地工商業用電,甚至是居民用電價格。
其實,停電并不能真正解決節能減排的問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為了應對年尾的外貿出貨季,有不少當地工廠開始購買或租賃柴油機,一時之間柴油機價格隨行就市,漲價不少。
抖音上,有不少商家、工廠發布視頻說,“發電機成了衣食父母,半個月溫飽就靠它了”、“義烏停電政策,讓賣不動的發電機飄了!先拿訂金,才能提貨!”
真是掩耳盜鈴。其實用柴油機來發電,碳排放要比用正常電力高出許多。
實現節能減排,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才是最大的倚靠。在這方面,浙江其實是落后的。在2019年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所有省份排名中,浙江位居第21名。
如果浙江明年起不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或增加外來清潔能源消納力度,“拉閘限電”很可能會再次上演。
因為中央對地方的節能減排將出臺嚴厲的考核辦法,碳達峰行動將納入中央環保督察范圍。
時代正在發生巨變。
今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宣布: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本月,習近平主席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進一步宣布: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為了落實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近期表示:“碳達峰行動有關工作將納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并對各地方達峰行動的進展情況開展考核評估。”
今后我國將開展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明確地方、行業達峰目標和行動方案,鼓勵相關部門制定達峰專項行動方案。
即將出臺的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對于中東南部省份,尤其是經濟發達省份,壓力最大。
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原常務副校長何建坤認為,東部沿海地區經濟比較發達、轉型比較領先的城市應率先實現達峰。
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研究員李俊峰也認為,每個省份達峰時間點不同,廣東至少在2025年甚至2022年左右就要達峰,山東這樣的省份才有可能2025年達峰,黑龍江、新疆才有可能2030年之前達峰,這樣全國才能實現碳達峰。
中東南部省份提前實現碳達峰并非不可能。這主要取決于政府部門對該事件的重視程度。
此前,許多地方政府在發展可再生能源方面重視力度不夠,同時對接受外來的清潔能源缺乏積極性。
事實上,中東南部地區本身發展可再生能源潛力是巨大的。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做過詳細測算。他說,“十四五”期間,中東南部只需要拿出3000畝地,甚至更少,就可以實現1億千瓦的新增風電裝機,這是總書記在氣候雄心峰會上提出的“2030年實現可再生能源裝機12億千瓦以上”的重要支撐。
而且,當前我國多數地區的新建風電項目都實現了平價上網。以河南某風電場為例,基于當前的技術水平,按當地約7500元/千瓦的單位造價水平測算,項目的度電電價可降至0.3元/千瓦時,低于河南省的標桿上網電價0.3779元/千瓦時,項目可以獲得較為可觀的經濟效益。
因此,在中東南部地區就地開發、就近利用風能資源的條件已經具備,風電在助力這些地區做到“電從身邊來”、調整能源結構、在完成碳達峰和碳中和的同時,又可帶動鄉村經濟發展,落實國家關于新農村建設的各項目標。
進入平價時代的光伏,同樣可以讓中東南部地區早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給出過一個數據。他說,我國中東部地區技術可開發的海上和陸上風能資源量有11億千瓦,集中式加分布式太陽能可開發量也高達9億千瓦。
當前,中東南部已經開發的可再生能源占比不到技術可開發量的十分之一。
倘若中東南部省份把身邊的可再生能源調動起來,結合遠方來的能源,不僅使發展更平衡和充分,而且自控水平和安全性更高。今后,為了節能減排,被迫“拉閘限電”的現象,將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