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青海省發改委、科技廳、工信廳、能源局聯合下發《關于印發支持儲能產業發展若干措施(試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為儲能設施提供補貼支持。這是全國首個由省級政府出臺的儲能補貼政策。
《通知》提出,對"新能源+儲能”、"水電+新能源+儲能”項目中自發自儲設施所發售的省內電網電量,給予每千瓦時0.10元運營補貼,補貼對象為2021、2022年投產的電化學儲能項目。
不得不說,青海算得上是全國最支持儲能發展的省份了。
2017年,青海就在全國最早提出了風電項目按照建設規模的10%配套建設儲能裝置的強制要求,盡管因為企業的激烈反對,最終沒有實行,但2020年多個省份強制要求配套儲能的風,可以說也是從青海刮起來的。“共享儲能”概念最早由青海提出,獨立儲能電站最早在青海建成,背后一大原因在于青海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專門為儲能電站設置了儲能調峰交易規則,使得儲能電站可以直接與風電光伏企業直接進行交易,并且由調度直接調用。這一次,青海又最先為儲能提供補貼。
青海是清潔能源大省,根據國網青海電力公司近期披露的數據,截至2020年底,青海電網總裝機規模達到4030萬千瓦,風電、光伏等新能源裝機占比超過六成,清潔能源裝機占比超過九成。對于青海來說,支持儲能有利于緩解調峰壓力,支持電力外送。不過,單這一條還不夠支撐省政府對儲能的熱情,歸根到底,青海省最看重的還是本省鋰電產業發展。
翻開《通知》不難發現,一份文件字里行間都是扶持鋰電產業的強烈意愿。在補貼政策上,使用本省產儲能電池60%以上的項目,每千瓦時可以多補貼0.05元。在產業上下游對接上,要引導新能源儲能建設企業優先采購省內產品、帶動省內儲能制造產業發展。為了幫制造企業降成本,《通知》還提出把儲能電池及正負極材料、電箔等鋰電配套企業納入電力市場交易范圍。
青海鹽湖鋰資源豐富,已探明鋰資源儲量約占全球儲量的三分之一,全國儲量的80%左右。在電動汽車發展的大潮下,生產動力電池所用的鋰成為新興的戰略資源。和其他一些西部省份一樣,現在的青海也不甘于僅僅向省外輸送電力和礦產資源。青海正在努力抓住汽車電動化這個機遇,支持鋰電產業發展,讓青海從“鋰資源大省”成為“鋰資源強省”。
在資源優勢以及政府的大力招商引資下,近年來比亞迪、寧德時代等行業龍頭紛紛在青海布局生產線,目前青海已經有鋰電池正負極材料、鋰電池組件、儲能和動力電池及配套設備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
除了車用動力電池,儲能也是鋰電池應用的一大分支。盡管沒有像動力電池一樣已經實現高速增長,但隨著技術的進步,儲能產業也前景可期。對于這個面向未來的產業,鋰電大省也是盡力培育。在青海省最近披露的“十四五”規劃建議稿里,“發展儲能產業,貫通新能源裝備制造全產業鏈”也被寫入其中。
2020年,青海省GDP為3006億元,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不含港澳臺)中排名第30,僅在西藏之前。人均GDP49455元,排名第24,在云南之后貴州之前。對于西部欠發達省份,鋰電資源確實是一張難得的牌,青海省必須要打好。
《通知》提出,對"新能源+儲能”、"水電+新能源+儲能”項目中自發自儲設施所發售的省內電網電量,給予每千瓦時0.10元運營補貼,補貼對象為2021、2022年投產的電化學儲能項目。
不得不說,青海算得上是全國最支持儲能發展的省份了。
2017年,青海就在全國最早提出了風電項目按照建設規模的10%配套建設儲能裝置的強制要求,盡管因為企業的激烈反對,最終沒有實行,但2020年多個省份強制要求配套儲能的風,可以說也是從青海刮起來的。“共享儲能”概念最早由青海提出,獨立儲能電站最早在青海建成,背后一大原因在于青海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專門為儲能電站設置了儲能調峰交易規則,使得儲能電站可以直接與風電光伏企業直接進行交易,并且由調度直接調用。這一次,青海又最先為儲能提供補貼。
青海是清潔能源大省,根據國網青海電力公司近期披露的數據,截至2020年底,青海電網總裝機規模達到4030萬千瓦,風電、光伏等新能源裝機占比超過六成,清潔能源裝機占比超過九成。對于青海來說,支持儲能有利于緩解調峰壓力,支持電力外送。不過,單這一條還不夠支撐省政府對儲能的熱情,歸根到底,青海省最看重的還是本省鋰電產業發展。
翻開《通知》不難發現,一份文件字里行間都是扶持鋰電產業的強烈意愿。在補貼政策上,使用本省產儲能電池60%以上的項目,每千瓦時可以多補貼0.05元。在產業上下游對接上,要引導新能源儲能建設企業優先采購省內產品、帶動省內儲能制造產業發展。為了幫制造企業降成本,《通知》還提出把儲能電池及正負極材料、電箔等鋰電配套企業納入電力市場交易范圍。
青海鹽湖鋰資源豐富,已探明鋰資源儲量約占全球儲量的三分之一,全國儲量的80%左右。在電動汽車發展的大潮下,生產動力電池所用的鋰成為新興的戰略資源。和其他一些西部省份一樣,現在的青海也不甘于僅僅向省外輸送電力和礦產資源。青海正在努力抓住汽車電動化這個機遇,支持鋰電產業發展,讓青海從“鋰資源大省”成為“鋰資源強省”。
在資源優勢以及政府的大力招商引資下,近年來比亞迪、寧德時代等行業龍頭紛紛在青海布局生產線,目前青海已經有鋰電池正負極材料、鋰電池組件、儲能和動力電池及配套設備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
除了車用動力電池,儲能也是鋰電池應用的一大分支。盡管沒有像動力電池一樣已經實現高速增長,但隨著技術的進步,儲能產業也前景可期。對于這個面向未來的產業,鋰電大省也是盡力培育。在青海省最近披露的“十四五”規劃建議稿里,“發展儲能產業,貫通新能源裝備制造全產業鏈”也被寫入其中。
2020年,青海省GDP為3006億元,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不含港澳臺)中排名第30,僅在西藏之前。人均GDP49455元,排名第24,在云南之后貴州之前。對于西部欠發達省份,鋰電資源確實是一張難得的牌,青海省必須要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