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鋰電池等下游需求增長影響,碳酸鋰價格漲勢不斷。據無錫不銹鋼電子交易中心數據,今年7月以來,碳酸鋰價格已從8.6萬元/噸上漲至9.5萬元,而中信證券近期研報表示,預計本輪鋰價的上行周期至少還可持續一年以上,價格高度可看至12萬-15萬元/噸,價格拐點最快要在2022年下半年出現。
價格上漲傳導至二級市場,相關概念股表現不俗,而主營房地產業務的西藏城投,也因在西藏阿里地區日土縣擁有兩個鹽湖鋰礦而備受市場關注。截至8月9日,其股價報22.26元/股,已是今年年初股價的3倍多。
“證券代碼600773”最早的主人是“西藏金珠股份有限公司”,其于2007年更名為“西藏雅礱藏藥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公司重大資產重組,上海市靜安區國資委入主,公司主營業務變更為房地產業務,名稱變更為如今的“西藏城市發展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為西藏城投。
2010年,西藏城投通過收購西藏國能礦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國能礦業”)41%股份,獲得西藏阿里地區日土縣多瑪結則茶卡鹽湖和龍木錯鹽湖的采礦權,公司公告曾表示,兩個鹽湖儲量核實的鋰資源轉換成碳酸鋰為390萬噸,屬于大型鋰礦資源。
“我們的采礦證是2012年到期,之后就去續證,因為被納入羌塘自然保護區,在這里面是不能開采的,所以一直沒有申請下來。為了調出保護區,公司向政府提出申請,花了比較長時間,到2020年3月才正式調出來。”8月9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致電西藏城投,公司相關人士表示,“多瑪結則茶卡鹽湖今年4月已完成續期,而龍木措鹽湖正等待上會批,兩湖正在做工藝中試,明年是否量產,不好確定,后續還需要做環評。”
鋰礦項目停擺9年
曾因環保問題被中央環境督察要求整改
碳酸鋰概念火熱,有網民調侃稱“有鋰走遍天下都不怕”,而即便明年是否能量產、環評是否能通過等一系列未知因素存在,西藏城投股價依舊瘋狂,今年以來上漲超過2倍,如今股價已是年初的3倍。
同花順行情顯示,西藏城投股價從今年年初6.97元/股上漲至8月9日收盤的22.26元/股,累計漲幅達219.37%,截至8月9日收盤,西藏城投最新總市值為182.5億元。
西藏城投股價瘋漲,市場普遍認為,主要原因并非公司的主營業務房地產,而是11年前買下的兩個鹽湖鋰礦。
2010年11月,西藏城投披露公告稱,公司通過股權轉讓及增資的方式收購西藏金泰工貿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孫建義持有的國能礦業41%的股權,同時,選定與上市公司同被上海靜安區國資委控制的上海北方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為合作第三方,后者收購國能礦業20%股權。
此次收購,西藏城投獲得了國能礦業旗下多瑪結則茶卡鹽湖和龍木錯鹽湖采礦權的41%權益,上述兩個鹽湖當時估值合計約4.62億元。
然而,國能礦業持有的日土縣多瑪結則茶卡鹽湖礦區和日土縣龍木錯鹽湖礦區的《采礦許可證》均在2012年6月到期,國能礦業向相關部門申請續期,但一直未果。期間,中央環境督察曾向日土縣反饋意見,要求國能礦業做出相關環境整改。
2020年11月26日,日土縣國土局發文《日土縣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18-03項整改任務完成情況公示》顯示,完成日土縣扎普村礦區生態植被破壞恢復和龍木措鹽湖礦區整改工作,做到該取締的取締,該退出的退出,該整改的整改,切實規范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活動。
其中,2018年,日土縣自籌190萬元,2019年、2020年投入150萬元完成了熱幫鄉扎普等礦區生態恢復治理工作,國能礦業2018年投入647萬元開展了龍木措、結則茶卡礦區修復治理工作并通過驗收。
對于項目停擺長達9年期間的環保問題,西藏城投前述相關人士表示:“2012年那時候已經具備量產的條件,不過是舊的工藝,效率不是特別高,現在技術有革新。環保處罰不是因為我們工藝有污染,而是因為沒有采礦證就不能開采,在這里搭建的廠房屬于違建,現在該拆的都拆了。”
采礦證一直不能批下來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兩個鹽湖當時處在羌塘自然保護區里,“因為被納入羌塘自然保護區里,在這里面是不能開采的,所以續期一直沒有申請下來。為了調出保護區,公司向政府提出申請,花了比較長時間,到2020年3月才正式調出來。”西藏城投相關人士表示,“以后會不會重新被劃進保護區?我個人認為不會,公司當時是自己向政府提申請,地方要環境保護,也要進行適當經濟開發。”
對于兩個鹽湖被調出羌塘自然保護區,阿里地區行政公署也曾在今年4月對網民的答復中提及。
2021年4月,西藏城投公告稱,國能礦業于近日收到西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頒發的日土縣多瑪結則茶卡鹽湖礦區的《采礦許可證》。該證顯示,多瑪結則茶卡鹽湖礦區面積99.5555平方公里,生產規模1.00萬噸/年,有效期限10年,自2021年4月2日至2031年4月2日。
“龍木措鹽湖礦區采礦證續期該交的材料都交上去了,正在等上會審批。”上述西藏城投相關人士稱,“現在兩湖在做三個工藝的中試,會考慮到環境的問題,環保是一個基礎問題,肯定要達到國家標準。”
今年6月,有投資者在平臺上提問:“董秘你好:請問鹽湖提鋰技術成功了嗎?現在進入什么階段?”西藏城投方面回復稱:“國能礦業正在進行結則茶卡鹽湖預濃縮鹵水萃取工藝及錳系吸附工藝、龍木錯鹽湖鋁系粉體吸附工藝的工藝流程中試工作。”
對于西藏城投鹽湖提鋰工藝是否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市場有聲音提出質疑,對此,有高校相關領域專家對貝殼財經記者表示:“肯定會有污染,但是沒有細節不好判斷程度,后續還會有環評把關。”
西藏城投相關人士表示:“我們現在做提取工藝的中試,目前來看,是不會形成污染的。公司先把工藝路線定下來,后續還需要進行立項審批、工程擴建等工作,明年能否量產比較難說,公司在積極推進這個事情。”
房地產主業跨界鋰礦
量產日期未定,今年曾答復投資者要擴大鋰礦產能
量產日期未定,不過西藏城投今年曾公開答復投資者要擴大鋰礦產能。
投資者互動平臺顯示,今年6月,有投資者提問稱:“據傳,公司股東會上提出鹽湖提鋰計劃中試三季度完成后量產,分步實現10萬噸(原計劃4萬噸)產能碳酸鋰,請問消息是否屬實?”
對此,西藏城投方面回復稱:“國能礦業正在做兩湖各5萬噸共10萬噸的開發利用方案及可行性研究,該等規模還需有關部門審批備案及完善相關許可手續,公司也將積極投入,逐步擴能達產,但鑒于工藝成熟與穩定、工程周期及市場等因素,還具有不確定性。請投資者注意風險。”
然而,以目前已續期的結則茶卡鹽湖礦區采礦權證來看,該湖生產規模為1.00萬噸/年。對此,西藏城投上述相關人士表示:“我們回復是說可行性研究,只是一個很長期的戰略規劃,可能時間會達到5年以上。短期還是采礦權證上的1萬噸,如果是5萬噸的產能,采礦證是要更換的。”
2020年報顯示,西藏城投主營業務為房地產開發與銷售,屬于房地產行業,經營模式以自主開發銷售為主,房地產產品涉及保障房、普通住宅、商辦樓等多種物業類型,業務范圍主要集中于上海、福建泉州、陜西西安等區域。
近三年2018年-2020年,西藏城投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1.77億元、13.44億元和18.64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4億元、1.06億元和1.11億元。
西藏城投在年報中指出,2020年宏觀環境發生較為明顯的變化,房地產行業監管調控持續加碼,面對供給需求持續改革的新形勢,以業務轉型為重點,實現鋰鹽碳材料新突破。“兩湖鋰礦的未來效益目前也不好預計,公司有一個長期戰略規劃,目前主營業務還是房地產,鋰礦資源也只有兩湖,這是我們的一個投資項目,目前來看主要是開發這兩個湖,在國內相對來說儲量是挺大的了。”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肖瑋
價格上漲傳導至二級市場,相關概念股表現不俗,而主營房地產業務的西藏城投,也因在西藏阿里地區日土縣擁有兩個鹽湖鋰礦而備受市場關注。截至8月9日,其股價報22.26元/股,已是今年年初股價的3倍多。
“證券代碼600773”最早的主人是“西藏金珠股份有限公司”,其于2007年更名為“西藏雅礱藏藥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公司重大資產重組,上海市靜安區國資委入主,公司主營業務變更為房地產業務,名稱變更為如今的“西藏城市發展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為西藏城投。
2010年,西藏城投通過收購西藏國能礦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國能礦業”)41%股份,獲得西藏阿里地區日土縣多瑪結則茶卡鹽湖和龍木錯鹽湖的采礦權,公司公告曾表示,兩個鹽湖儲量核實的鋰資源轉換成碳酸鋰為390萬噸,屬于大型鋰礦資源。
“我們的采礦證是2012年到期,之后就去續證,因為被納入羌塘自然保護區,在這里面是不能開采的,所以一直沒有申請下來。為了調出保護區,公司向政府提出申請,花了比較長時間,到2020年3月才正式調出來。”8月9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致電西藏城投,公司相關人士表示,“多瑪結則茶卡鹽湖今年4月已完成續期,而龍木措鹽湖正等待上會批,兩湖正在做工藝中試,明年是否量產,不好確定,后續還需要做環評。”
鋰礦項目停擺9年
曾因環保問題被中央環境督察要求整改
碳酸鋰概念火熱,有網民調侃稱“有鋰走遍天下都不怕”,而即便明年是否能量產、環評是否能通過等一系列未知因素存在,西藏城投股價依舊瘋狂,今年以來上漲超過2倍,如今股價已是年初的3倍。
同花順行情顯示,西藏城投股價從今年年初6.97元/股上漲至8月9日收盤的22.26元/股,累計漲幅達219.37%,截至8月9日收盤,西藏城投最新總市值為182.5億元。
西藏城投股價瘋漲,市場普遍認為,主要原因并非公司的主營業務房地產,而是11年前買下的兩個鹽湖鋰礦。
2010年11月,西藏城投披露公告稱,公司通過股權轉讓及增資的方式收購西藏金泰工貿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孫建義持有的國能礦業41%的股權,同時,選定與上市公司同被上海靜安區國資委控制的上海北方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為合作第三方,后者收購國能礦業20%股權。
此次收購,西藏城投獲得了國能礦業旗下多瑪結則茶卡鹽湖和龍木錯鹽湖采礦權的41%權益,上述兩個鹽湖當時估值合計約4.62億元。
![](http://m.bailiqin.com/skin/zxskin/image/lazy.gif)
注:截圖自西藏城投2010年公告
然而,國能礦業持有的日土縣多瑪結則茶卡鹽湖礦區和日土縣龍木錯鹽湖礦區的《采礦許可證》均在2012年6月到期,國能礦業向相關部門申請續期,但一直未果。期間,中央環境督察曾向日土縣反饋意見,要求國能礦業做出相關環境整改。
2020年11月26日,日土縣國土局發文《日土縣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18-03項整改任務完成情況公示》顯示,完成日土縣扎普村礦區生態植被破壞恢復和龍木措鹽湖礦區整改工作,做到該取締的取締,該退出的退出,該整改的整改,切實規范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活動。
其中,2018年,日土縣自籌190萬元,2019年、2020年投入150萬元完成了熱幫鄉扎普等礦區生態恢復治理工作,國能礦業2018年投入647萬元開展了龍木措、結則茶卡礦區修復治理工作并通過驗收。
![](http://m.bailiqin.com/skin/zxskin/image/lazy.gif)
注:截圖自日土縣國土局官方發文
對于項目停擺長達9年期間的環保問題,西藏城投前述相關人士表示:“2012年那時候已經具備量產的條件,不過是舊的工藝,效率不是特別高,現在技術有革新。環保處罰不是因為我們工藝有污染,而是因為沒有采礦證就不能開采,在這里搭建的廠房屬于違建,現在該拆的都拆了。”
采礦證一直不能批下來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兩個鹽湖當時處在羌塘自然保護區里,“因為被納入羌塘自然保護區里,在這里面是不能開采的,所以續期一直沒有申請下來。為了調出保護區,公司向政府提出申請,花了比較長時間,到2020年3月才正式調出來。”西藏城投相關人士表示,“以后會不會重新被劃進保護區?我個人認為不會,公司當時是自己向政府提申請,地方要環境保護,也要進行適當經濟開發。”
對于兩個鹽湖被調出羌塘自然保護區,阿里地區行政公署也曾在今年4月對網民的答復中提及。
![](http://m.bailiqin.com/skin/zxskin/image/lazy.gif)
注:截圖自阿里地區行政公署
2021年4月,西藏城投公告稱,國能礦業于近日收到西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頒發的日土縣多瑪結則茶卡鹽湖礦區的《采礦許可證》。該證顯示,多瑪結則茶卡鹽湖礦區面積99.5555平方公里,生產規模1.00萬噸/年,有效期限10年,自2021年4月2日至2031年4月2日。
“龍木措鹽湖礦區采礦證續期該交的材料都交上去了,正在等上會審批。”上述西藏城投相關人士稱,“現在兩湖在做三個工藝的中試,會考慮到環境的問題,環保是一個基礎問題,肯定要達到國家標準。”
今年6月,有投資者在平臺上提問:“董秘你好:請問鹽湖提鋰技術成功了嗎?現在進入什么階段?”西藏城投方面回復稱:“國能礦業正在進行結則茶卡鹽湖預濃縮鹵水萃取工藝及錳系吸附工藝、龍木錯鹽湖鋁系粉體吸附工藝的工藝流程中試工作。”
對于西藏城投鹽湖提鋰工藝是否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市場有聲音提出質疑,對此,有高校相關領域專家對貝殼財經記者表示:“肯定會有污染,但是沒有細節不好判斷程度,后續還會有環評把關。”
西藏城投相關人士表示:“我們現在做提取工藝的中試,目前來看,是不會形成污染的。公司先把工藝路線定下來,后續還需要進行立項審批、工程擴建等工作,明年能否量產比較難說,公司在積極推進這個事情。”
房地產主業跨界鋰礦
量產日期未定,今年曾答復投資者要擴大鋰礦產能
量產日期未定,不過西藏城投今年曾公開答復投資者要擴大鋰礦產能。
投資者互動平臺顯示,今年6月,有投資者提問稱:“據傳,公司股東會上提出鹽湖提鋰計劃中試三季度完成后量產,分步實現10萬噸(原計劃4萬噸)產能碳酸鋰,請問消息是否屬實?”
對此,西藏城投方面回復稱:“國能礦業正在做兩湖各5萬噸共10萬噸的開發利用方案及可行性研究,該等規模還需有關部門審批備案及完善相關許可手續,公司也將積極投入,逐步擴能達產,但鑒于工藝成熟與穩定、工程周期及市場等因素,還具有不確定性。請投資者注意風險。”
然而,以目前已續期的結則茶卡鹽湖礦區采礦權證來看,該湖生產規模為1.00萬噸/年。對此,西藏城投上述相關人士表示:“我們回復是說可行性研究,只是一個很長期的戰略規劃,可能時間會達到5年以上。短期還是采礦權證上的1萬噸,如果是5萬噸的產能,采礦證是要更換的。”
2020年報顯示,西藏城投主營業務為房地產開發與銷售,屬于房地產行業,經營模式以自主開發銷售為主,房地產產品涉及保障房、普通住宅、商辦樓等多種物業類型,業務范圍主要集中于上海、福建泉州、陜西西安等區域。
近三年2018年-2020年,西藏城投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1.77億元、13.44億元和18.64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4億元、1.06億元和1.11億元。
西藏城投在年報中指出,2020年宏觀環境發生較為明顯的變化,房地產行業監管調控持續加碼,面對供給需求持續改革的新形勢,以業務轉型為重點,實現鋰鹽碳材料新突破。“兩湖鋰礦的未來效益目前也不好預計,公司有一個長期戰略規劃,目前主營業務還是房地產,鋰礦資源也只有兩湖,這是我們的一個投資項目,目前來看主要是開發這兩個湖,在國內相對來說儲量是挺大的了。”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肖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