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球極端天氣頻發。自6月開始,歐洲、北非、中東和亞洲等地均出現了40℃以上的高溫,打破幾十年,乃至上百年的紀錄。罕見干旱席卷多地,歐洲經歷了500年來最嚴重的干旱,近三分之二的地區發生干旱或面臨干旱風險;美國西部70%左右的地區處于干旱之中,是120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中國長江流域遭遇1961年以來最嚴重的干旱,鄱陽湖提前100天進入枯水期。旱情嚴重影響到內河航運、能源生產、農業收成、供水,進一步加劇全球能源、糧食、水的短缺。極端高溫下,歐洲多國、美國、俄羅斯、中國等爆發了森林大火和山火。歐洲有60多萬公頃土地遭林火毀壞,林火毀地面積創新高,上萬人流離失所。相關研究表明,氣候變化正在對全球產生日益嚴重的破壞。標普針對135個國家和地區所做的研究顯示,到2050年氣候變化或將導致全球生產總值損失4%。極端天氣還在制造大量“氣候難民”,其數量已經是因武裝沖突導致的難民數量的3倍,2050年前全球“氣候難民”規模可能會超過2億人。面對于此,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警告說,氣候變化已經將人類推向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
地球頻頻拉響的警報,讓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深刻意識到應對氣候變化已經刻不容緩,紛紛制定雄心勃勃的氣候目標。目前,有近30個國家和地區確定了建設“零碳社會”的時間表。芬蘭、奧地利、冰島、瑞典等宣布在2035—2045年實現零碳;多個歐盟成員國、英國等提出在2050年實現零碳;日本、韓國計劃于2050年實現碳中和。2020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大會上鄭重宣布,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迄今為止各國中做出的最大減少全球變暖預期的氣候承諾,充分彰顯了中國在全球性事務中的大國擔當。
應對氣候變化,能源系統先行。在中國,能源系統的碳排放占全部碳排放的80%以上,要實現碳中和目標,能源系統必須率先完成脫碳,加速能源轉型勢在必行。在沒有出現顛覆性新技術的情況下,能源系統脫碳將主要依靠風電和光伏發電。目前,風、光產業已經成熟。以風電為例,2010—2021年中國陸上風電度電成本下降了66%,與傳統化石能源發電成本基本持平甚至更具市場競爭力。大規模使用風電,既可以降低用能成本,還能夠減少碳排放,增加就業,拉動GDP增長,帶動產業結構升級,經濟、環境、社會效益顯著。
為實現氣候目標,可再生能源發展仍需大幅提速。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發布的最新路線圖顯示,基于1.5℃溫控目標測算,到2030年全球風、光累計裝機容量必須達到85億千瓦,截至2021年年底實際部署的風、光裝機卻不足17億千瓦。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的研究顯示,綜合考慮能源轉型需要、經濟社會發展、產業結構調整等因素,到2030年中國風、光累計裝機容量不能低于18億千瓦,而到2022年6月底實際并網裝機容量只有6.78億千瓦。這表明,無論是從全球來看,還是就中國而言,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都遠遠不夠。為此,應當從國家戰略到產業政策,從市場規則到企業自覺,全方位支持加快開發可再生能源,使風、光成為主力電源。
古特雷斯強調,人類需要馬上采取切實行動,共同應對危機和挑戰,當前的首要任務是結束全球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路徑。各方必須站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多措并舉加速能源轉型,助力全人類早日建立“零碳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