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社會,包括組織和個人,都應該攜手同行,志同道合地一起朝可持續方向走”。
埃森哲在今年發布的《2022中國消費者洞察》中表示,43%的受訪者愿意為環保產品支付溢價,環保節能型產品銷售快速增長。此外,83%的中國受訪者認同中國消費者希望能有更多的方式,與更多的主體一起,為節能減排做出努力。
這一結論說明,低碳生態與商業價值正逐漸走向協同,但實現并維持這一趨勢并不容易,不同行業在低碳轉型的過程中面臨著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局面。
在2022年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埃森哲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可持續發展業務主管張遜攜手遠景科技集團首席可持續發展官孫捷、元氣森林可持續發展官王淄以及港華集團名氣家副總裁劉釗彥,共同探討了不同行業的企業如何走出一條有自身特點的低碳轉型之路。
埃森哲是全球領先的專業服務企業,《財富》全球500強公司之一。該公司在數字化、云計算與網絡安全領域擁有全球領先的能力,主要為客戶提供戰略與咨詢、互動體驗、技術服務和智能運營等服務。
低碳轉型是全產業鏈共同努力爭取的結果
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在“雙碳”目標下,許多企業在尋求自身業務與低碳轉型的結合點,發掘商業與社會的雙重價值。不同行業都擁有一條有自身特色的可持續低碳之路。
能源行業歷來是碳排監管的重要領域,各企業通過產業結構調整、要素市場化和數字化轉型等多項舉措并舉,促進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
張遜表示,能源企業還可通過向消費品行業的供應鏈提供用能改造和用電負荷管理等綜合能源服務實現用戶側的效能提升,實現低碳轉型與自身業務價值的結合點。此外,高科技企業通過數智化基建,也將加速能源行業的智慧化與清潔化。
以我國碳排占位最大的電力行業為例,埃森哲與遠景近期聯合發布的《中國發電企業碳中和數字轉型白皮書》顯示,中國電力轉型呈現三“替代”和兩“市場”趨勢。三“替代”分別為終端能源電能替代傳統用能;新能源發電替代傳統能源發電,以及分布式發電替代集中式發電。兩“市場”則為電力交易市場化和碳交易市場化。
電力行業的碳中和之路也是其他能源行業低碳轉型的縮影,即通過結構優化、效能提升、技術減排、電網升級、市場交易、調度運行和模式創新七大舉措實現低碳轉型。
劉釗彥介紹到,天然氣是一次能源中最清潔的能源,港華集團參與了中國的天然氣能源轉換,目前在全國已擁有300多個城市燃氣項目,為我國環境改善做出了巨大貢獻。燃氣業務之外,港華集團也主動肩負減排降碳的責任,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再生能源、生物質燃料、自來水供應與污水處理、城市廢物處理及利用等業務。
為了實現傳統能源企業的轉型,作為港華集團延伸業務平臺,名氣家還搭建了統一的智慧生活云平臺,依托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賦能燃氣及水務企業積極開拓延伸業務;同時以安全可靠的燃氣供應和優質服務為出發點,圍繞智慧廚房場景,面向社區和家庭,推廣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為用戶打造安全廚房、品質廚房和健康廚房。
多樣的智能數字化技術也為能源企業的低碳解決方案帶來新突破。遠景通過提供包括風光儲氫、動力電池等“硬科技”,和包括智能物聯操作系統等“軟科技”的產品及服務,為工業、能源、新零售、新消費、建筑等領域企業客戶提供綜合的零碳技術解決方案,規?;褂镁G色電力,持續推動節能、降本、增效。
孫捷介紹,遠景基于智能物聯網平臺的方舟碳管理系統,賦能德國藥企勃林格殷格翰上海張江工廠成為行業首家實現碳中和的工廠,同時與法國圣戈班集團蘇州工廠法國圣戈班蘇州工廠開展碳管理合作,助力工廠獲得由權威認證機構TUV南德頒發的"碳中和達成"證書,打造亞洲首個碳中和先行工廠。在新消費領域,遠景攜手耐克打造中國首個“風光一體化“零碳智慧物流園,項目計劃建成后,耐克中國物流中心將實現100%可再生能源電力覆蓋。
與能源企業不同,消費品企業是從需求端推動上游產業鏈及下游消費者的低碳轉型,與品牌營銷、產品創新結合,打造可持續用戶體驗,推動低碳產品增長。
此前,當提及低碳轉型時,焦點主要聚焦在工廠、企業端,推動消費者的低碳選擇往往被忽略。埃森哲報告提到,事實上,消費品行業約有80%-90%的碳排在品牌自身運營之外,主要來源于品牌端到端價值鏈中的上游供應商和下游消費者。
埃森哲研究還發現,全球至少50%的受訪消費者希望做出更低碳的生活方式選擇,但仍有約25%受訪者尚未落實到消費行為。
張遜透露,隨著減碳技術的不斷成熟,目前深度脫碳成本在減少,最終消費者價格的漲幅有望控制在1%-4%。通過從需求端推動上游產業鏈及下游用戶進行低碳轉型,即使上游減排目標宏大,對終端消費者的影響也相對較低。
為此,消費品牌新勢力元氣森林不僅在上游工廠、下游物流領域創造低碳環境,將成都江堰工廠建成第一家碳中和工廠,在消費端也嘗試通過公益的方式,以及對健康化、個性化、功能化的飲料市場新趨勢的洞察,進一步引導消費者接受低碳選擇。
今年8月,元氣森林正式發布首款“零碳”氣泡水,將碳中和二維碼貼在產品的外包裝上,用戶通過掃一掃就可以還原產品碳中和的全過程,共同實現低碳生活其中一環。當今Z世代消費者已經慢慢關注減碳環保,企業通過持續推進品牌的環保可持續發展,就會更加觸及消費者的情感,與他們的思想共鳴。
港華集團名氣家在打造舒適和健康兩條業務主線時,選擇和港華一樣具有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基因的上下游產業鏈的合作方以及產品供應商,推動行業共同向低碳轉型。同時,名氣家開發的員工碳普惠項目“港華碳惠園”平臺今年在港華集團內部上線,招募了1000名員工進入第一期試運行,未來還將推廣到全集團員工,以數字化展現員工在生活和工作上切實做到的低碳環保行為,并給予表彰和激勵,助力集團的ESG加分。該項目旨在引導和激勵員工的個人低碳意識及行為,樹立低碳、節約、綠色、環保的理念。
協同生態和價值鏈
企業的低碳轉型過程并非一蹴而就,如何兼顧雙碳目標和商業增長便是主要難題之一。在場對談企業均認同,平衡長期與短期利益還在探索中,可持續發展并非是經濟效益疊加的負擔,而是從降本增效的角度來看,利用科技和數字化平臺在未來供應鏈中更好地管理能源、人力和生產效率,這是當下就能夠看得見的低碳帶來的收益。
劉釗彥表示,名氣家將聯合產業鏈上下游生態伙伴,面向社區和家庭,提供節能減排的智慧廚房產品、綠色健康食品以及優質的到家服務,推廣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培養綠色低碳消費習慣,為實現國家雙碳目標、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貢獻我們的一份力量。
遠景是中國最早承諾實現碳中和的企業之一。到2022年底,遠景將實現運營碳中和,2028 年底將實現全價值鏈碳中和。這是一個非常具有挑戰性的目標。為此,遠景在全球多地打造零碳產業園,利用遠景自身的風光儲技術產品實現園區100%綠電供應;通過綠電采購、綠證交易、碳交易等手段助推全球運營碳中和;制定供應鏈可持續發展目標,并提供數字化工具與技術解決方案助力供應商完成遠景綠色供應鏈和負責任供應鏈目標;對于產品開展全生命周期碳足跡評估和跟蹤,精準識別碳排熱點,助力全價值鏈減排等。而更為挑戰的是在走向零碳的道路上,沒有所謂的“參照物”。因此,遠景認為“同行、伙伴、技術、賦能”至關重要,希望與合作伙伴共同探索、迭代零碳轉型之道。
為了實現低碳和商業價值雙贏,張遜認為,在技術層面,企業有必要建立可信可視的可持續發展度量指標體系、合規風險運營體系,搭建數據記錄、分析和展示平臺;同時,企業也需要借力科技創新,將業務層舉措落地轉化為產品和解決方案,并探索技術賦能、促進社會創新轉化為商業價值。
埃森哲研究表明,相較于傳統基礎設施,上云可以幫助減少超過84%的碳排放,如果針對云設計專屬應用,碳減排最高可達98%。若全球企業上云,每年約可減少5900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于減少2200萬輛汽車上路。
除了助力企業通過“上云”推進低碳轉型,埃森哲自身也在加速云轉型以支撐不斷發展的全球業務,現階段公司已有95%的業務實現云上運營。埃森哲所有云供應商合作伙伴也都承諾,到2030年將實現數據中心的碳中和。
以區塊鏈為例,埃森哲開發了區塊鏈碳管理平臺,確保碳披露中數據的可信性和透明度,在碳補償業務中利用區塊鏈避免碳匯的多重支付,通過隱私計算共享碳數據,打破數據孤島,與生態體系的參與者共同實現碳中和。
在碳管理方面,許多企業也已經開始行動。遠景依托智能物聯操作系統EnOS?,開發的“方舟”碳管理系統,通過智能物聯和數字化技術實時追蹤能耗和碳足跡,自動生成碳排放報告,同時模擬及優化減排路徑,直通外部的綠色權益市場采購綠電、綠證、碳匯等,實現碳管理閉環。憑借方舟碳管理系統的行業創新應用,遠景再次獲得《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全球50家最聰明公司的榮譽。
王淄稱,元氣森林自2022年推動碳中和工廠的建造,執行數字化、自動化、技改及節能項目34項,預估有效節約成本6000多萬,尋求企業商業利益和社會利益的結合,提質增效,精益優化。目前,元氣森林各地已有的太陽能光伏系統,2022年發電量將超11000萬度,相當于每年種植70萬棵樹;在2023年預計相當于4000多萬度綠色電力,相當于種植約216萬棵樹。
綜合各企業低碳轉型之路的共同價值可以發現,可持續和商業增長并不是“二選一”的關系,要找到自身業務與低碳轉型的結合點,敢于創新行業間、產業鏈間的合作模式,實現真正的高質量發展;可持續和生活質量同樣不是“二選一”的關系,低碳生活也是高質量生活,企業若能在消費端引導低碳生活觀點,未來在低碳業務領域也將擁有更廣闊的開拓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