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光伏臺區安裝“數字化”系統,農民自發自用余量上網,安全又低碳;企業安裝了能耗監測系統,綠色低碳轉型中實現了電氣化;電力調度員不再“盲調”,一個指令遠程監測和控制新能源并網……如今在貴州,電力大數據帶來的實實在在變化,讓生活更“智慧”,讓天更藍、地更綠,讓發展質量更高、成色更足。
??變化背后,是南方電網貴州電網公司不斷加強科技攻關,拓展數字應用,在將生態建設融入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和新型能源體系各環節、全過程的同時,發揮“數據+算力+算法”作用,以數字化綠色化協同推進能源生產消費轉型取得的探索和成效。
數據“上天”—— 擦亮新能源上網“千里眼”
??打開貴州電網新能源可觀、可測、可控一體化平臺,映入眼簾的是貴州省184個新能源場站的實時滾動數據。挪動鼠標,還可以點擊進入各風電場和光伏電站,具體了解運行功率、棄風棄光率、機組型號、氣象信息等數據及參數詳情。這些數據,來自于分布在貴州各地的上萬個光伏陣列和風機,秒級、分鐘級、小時級的上報。
??“實現對每個新能源場站未來10天發電功率的精準預報,能夠提前做好調整火電、水電和新能源發電功率的準備。”南方電網貴州電力調度控制中心水調與新能源部項目負責人張儼介紹,有了這個平臺,全省風電、光伏短期預測準確率已增長至75.6%、85.2%,不僅提升大規模新能源接入場景下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能力,還大大提高了新能源利用率。
??近年來,貴州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以風電、光伏等為代表的新能源從無到有、不斷擴大。截至2023年6月,貴州省新能源裝機規模達1561.1萬千瓦,占比24.87%,今年上半年,貴州電網消納新能源118.63億千瓦時,創歷史新高。
??伴隨大規模新能源上網,帶來的是其波動性為電網調節、調度帶來的挑戰。為進一步服務綠色低碳能源加快發展,2022年9月,貴州電網新能源可觀、可測、可控一體化平臺上線運行,目前新能源場站E文件(即各類運行數據)上送率已實現100%,可實時查看所有新能源場站16項單機運行數據及參數。
??張儼表示,正是有了海量數據與強大算力,新能源才有了高效監測、主動預警的“千里眼”,還有了科學分析、有效應對的“智慧腦”。
數據“入企”——助力能源消費側綠色轉型
??在遵義仁懷市茅臺鎮漢王酒業有限公司,每小時自動采集用電能耗數據,實時上傳至“貴州電網全生命周期碳排監測與預測平臺”。在后臺,研究人員對所收集的碳排數據進行分析處理,提出減碳降碳建議。
??這是貴州電網公司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數字化監測和預測技術在釀酒行業電能替代示范應用的一個案例。
??近年來,貴州電網公司大力推進電能替代,深度挖掘需求側響應潛力,積極推進“電釀酒”“電制茶”“電烤煙”“電辣椒”等“新電氣化”,推進能源需求側轉型,積極引領綠色用能方式,今年1—6月完成替代電量29.9億千瓦時。
??“碳排清單梳理及碳排數據的數字化監控,有助于企業建立碳排放管控目標及碳資產運營管理。南方電網”貴州電網公司信息中心建設應用部副總經理周玲說,碳排核算是釀酒企業碳資產管理及政府監管的重要基礎,其核心價值在于幫助企業進行碳排放邊界及活動的厘清、數據的匯聚整理分析,實現碳資產清晰量化的盤點
??周玲介紹,結合貴州省釀酒行業歷年經濟數據以及能源消費情況,全生命周期碳排監測與預測平臺分析了酒企生產工藝全過程中化石燃料燃燒等方面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數據,針對能耗總量、能耗強度,為遵義仁懷市的酒企提供了電能替代改造方案。
數據“進村”——打造綠電低碳新樣板
??仲夏時節,在六盤水盤州市羊場鄉納木村農戶家的屋頂上,一塊塊光伏板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光伏產生的清潔電能,在滿足家庭生產生活用電之余,送入電網,獲得收益。
??這里是貴州省首個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區。2022年,為解決建筑屋頂大量分布式光伏接入帶來的配電網末端電壓高、諧波、三相不平衡等問題,貴州電網公司建設了六盤水羊場鄉柔性配網示范工程,采用交直流同桿架設、臺區柔性互聯、分布式光伏+儲能等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技術,促進源網荷儲充的便捷并網。
??今年,這里正在建設貴州省首個社會服務類“近零碳示范區”。
??“目前示范區電壓合格率從30%提升到了95%以上,分布式光伏消納能力提升了50%以上。”項目負責人、南方電網貴州電網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配網技術中心總經理付宇介紹,自3月項目應用以來,借助數據孿生技術,構建納木村1:1孿生臺區,對臺區內孿生設備的儲能、光伏斷路器等設備的實時數據進行了監測與控制,最大程度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據了解,貴州電網公司高質量推動“近零碳示范區”建設,在六盤水羊場鄉示范區基礎上,鼓勵有條件的試點項目探索建設零碳示范區,多領域多層次推動“近零碳”“零碳”發展,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貴州模式。
??與此同時,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基于光儲直柔的低碳園區多能協同與碳管控技術研究與應用”正在貴州加快推進。目前已建立“基于動態碳排因子的源網荷儲”碳排模型和碳控模型、園區能碳評價指標集和全壽命周期碳排放計算模型,開展了光儲直柔建筑設計,形成設計方案,為提升園區能源綜合利用效率和節能減排提供核心技術和實證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