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和機制會逐步完善,使所有儲能企業、業主都受益,從而帶動整個產業發展。”
8月29日,遠景能源儲能事業部總經理鄭漢波在第十屆中國國際光儲充產業大會上的發言引發廣泛關注。
儲能企業主體劇增,市場規模擴張,行業在飛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很多挑戰。
長遠來看,獨立儲能電站前景良好,但短期內項目落地的經濟性不清晰,投資方經常會“算不過賬”。舉例來說,在計算項目投資回報率時,需考慮輔助服務補償費用、現貨市場價差、儲能電站調用次數、有效利用時長等因素。在當前電力市場機制下,這些因素受政策和市場規則變動影響,波動較大且難以量化。
電力市場機制不夠完善,只能將部分的定價權和控制權讓渡給電網,或者其他控制機構,強配環境下,調度不充分,就不能真實反映儲能的價值。此外,缺乏足夠的價格激勵機制,無法吸引更多投資方參與其中,主動響應,也限制了儲能的發展。
產品方面,集成商大批涌入,大部分企業用拼湊的思維開發產品,導致產品同質化嚴重,從電芯、Pack、PCS,各家產品差異性不大。目前儲能項目在電力市場上,交易少,輔助服務不頻繁,運行時間尚短,儲能系統能力無法得到充分體現,導致投資商在選擇產品時,也只能看關鍵部件,甚至把電芯和儲能劃等號,在選擇儲能合作伙伴時,合作伙伴的系統解決方案能力被嚴重低估。
今年以來,各地政府政策重心已經發生改變,促進儲能電站參與電能量市場和提供輔助服務被提上日程。越來越多的地區給予了儲能電站獨立市場主體地位,并通過政策創新來為儲能創造盈利模式。
這與遠景對儲能未來的判斷相吻合。遠景在發展儲能業務之初,就指出儲能的本質是交易,會交易的儲能代表未來。
儲能需要參與電力市場交易來實現價值。在成熟的電力市場環境下,通過儲能對電力系統多種價值的價格化,來引導儲能電站的投資、建設,儲能電站作為市場主體,在尋求收益最佳的交易策略過程中,可以促進市場均衡,并實現系統效率最優。
遠景掌握著從電芯、BMS、PCS、EMS等關鍵技術的研發制造以及儲能系統集成技術,并從氣象預測,功率預測,新能源場站特點,電力交易策略,儲能場站設計等多年積累和專業能力,可為儲能投資企業提供智慧儲能的全棧解決方案。
2019年,遠景收購AESC,具備了電芯自研自制的能力,同年推出儲能專用電芯,迅速完成全棧技術整合,在2021年推出了第一代智慧液冷儲能系統,應用了自研的305Ah大容量電芯,引領儲能電芯率先進入“3”時代。2023年,遠景新一代智慧儲能解決方案結合場站級集約設計,幫助客戶減少更多征地、實現更低成本,更融合大數據智能技術,打造智能交易終端,為業主客戶提供端到端的儲能解決方案,創造最大價值。
“遠景的全棧技術能力是包含軟硬件一體化的全棧能力,而這只是產品的能力,我們更倡導為客戶提供系統化解決方案,系統化包括場站設計優化,交易策略優化,交付能力,服務運維團隊布局,后市場輔助等”,鄭漢波表示,展望未來,2023年下半年,一些新趨勢會定義儲能行業走向,幾個數字可見一斑。
首先,國內具備產品能力的儲能廠家,包括戶儲、大儲、工商業儲能等,已經接近上萬家。其次,在大型央企的招標過程中,單個項目參與競標的廠家數量已經達到了65家。未來,如果競標門檻不提高的話,肯定會突破100家。最后,今年上半年,招標量已經超過50GWh。
儲能市場大,參與企業多,各家企業在飛速發展中互相學習、互相補充,會讓產品越來越優秀,市場越來越規范。“未來無論是技術、產品、投融資,政策,各方面都會趨好,會涌現出更多能為客戶提供好的系統解決方案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