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個事。
截至8月底,浙江綠電交易用戶數量超1.2萬戶,較2022年增長16倍。外向型企業、零售業、在浙中央能源企業成為浙江綠電交易的主體。
綠電和火電在用戶日常使用上沒有任何差別,甚至購買綠電還要花更多的錢,那為何還有那么多用戶購買,市場為何活躍?
這要從浙江綠電交易常態化開展說起。
2021年8月28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正式函復《綠色電力交易試點工作方案》,同意國家電網、南方電網開展綠電交易試點。
同年9月7日,全國綠電交易試點正式啟動,來自17個省份的259家市場主體,以線上線下方式完成了79.35億千瓦時綠電交易。在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完成的綠電交易就有68.98億千瓦時,其中,浙江共計有62家發用電企業參與交易,成交50筆交易累計3億余千瓦時綠電,減排二氧化碳22.5萬噸,是其中參與市場主體數量最多的省份。
2021年11月,浙江電力交易中心制定并實施綠色電力市場化交易常態化工作方案,通過“年度+月度+月內”組合形式,規范、定期組織綠電交易,實現省內綠電交易常態化連續開市,截至8月底已累計開展綠電交易83場次。
自浙江常態化開展綠電交易工作以來,浙江綠電交易成交電量已從2021年的3億千瓦時累計增加到今年8月底的65億千瓦時,增長近22倍。綠電交易用戶數量從2021年的33戶,增長到目前的12085戶,增長16倍。
如此迅速的增長速度,也印證了浙江綠電交易市場的活躍。而探究活躍背后的原因則是“雙碳”目標驅使。
國家提出“雙碳”目標后,先后出臺了多份政策文件,引導企業加入綠電交易市場。
2022年初,國家發改委等七部門聯合發布《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重點指出鼓勵行業龍頭企業、大型國有企業、跨國公司等消費綠色電力,發揮示范帶頭作用,推動外向型企業較多、經濟承受能力較強的地區逐步提升綠色電力消費比例。加強高耗能企業使用綠色電力的剛性約束,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高耗能企業電力消費中綠色電力最低占比。
方案的發布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綠電交易市場的逐漸活躍,不少大型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擔負起社會責任,帶頭購買綠電。
中海油下屬中海浙江寧波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積極參與浙江省綠色電力交易,基本實現了生產流程綠色電力全覆蓋,打造形成“綠色液化天然氣接收站”。
近年來,全球主要經濟體紛紛制定脫碳目標。特別是歐盟開始使用“碳邊境調節機制”,并且對鋼鐵、有機化學品等多個品類收取“碳稅”,如果國內企業不進行綠色轉型,意味著出口成本的增加。
另一方面,國際上的大企業也在為企業“碳中和”達標進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建設與交易,在選擇中下游產業鏈上的企業時也會有更高的要求。不進行綠色轉型,企業就有可能喪失合作的機會。因此,為求“生存”,提高市場競爭力,也需要通過綠電交易實現綠色生產。
位于寧波北侖的寧波申洲國際集團也是綠電交易的“老客戶”。他們的可持續發展部部長何凱介紹說,外向型企業要獲得國際市場認可,減碳是“一道坎”。寧波申洲國際集團從事的是國際知名服裝品牌的代加工,三年來,已累計購買綠電超7000萬千瓦時。
“我們集團面向全球客戶,他們非常重視產品生產所帶來的碳排放是否滿足綠色低碳生產要求。購買綠電,既為‘碳中和、碳達峰’貢獻一份力量,同時也利于增強產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何凱表示。
另一方面,綠電消費需求旺盛也為新能源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在電力市場,綠電作為一種單獨的品類被列出,反映了綠電交易的特殊性。綠電交易的核心在于充分發揮市場效應,在交易價格上反映綠色電力環境價值,從根本上解決各類企業缺乏購買綠色電力途徑的問題,并進一步促進新能源發展和電力行業能源轉型。
浙江作為分布式光伏的先行者,分布式資源充足,但由于分布式光伏單個裝機規模小、上網電量難以預測等特點,導致其參與市場化交易難度較大。國網浙江電力通過允許分布式電源采用聚合形式參與綠電交易的方式,將大量散落的分布式新能源納入到了綠色電力市場交易中,滿足企業用戶消費需求。
日勒新能源(嘉興)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用戶側儲能及分布式光伏投資聚合的企業。目前,該企業已累計售賣綠電133萬千瓦時。
看到浙江綠電交易市場的快速發展后,日勒新能源(嘉興)有限公司對未來充滿希望,該公司資產管理部運維工程師劉一鵬說:“希望未來可以加快推動全國余電上網部分綠色權益屬性認定工作,縮短整體項目回收期,增強分布式主體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的能力,體現光伏等綠電的最大價值。”
市場由買賣雙方組成主體,供需關系決定管理市場的發展。國網浙江電科院電力市場技術室主任鄧暉認為:“越來越多的企業愿意參與到綠電交易中,自主認購綠色電力環境價值,有力提升了市場交易的活躍度。在購售兩側的良性影響下,市場已形成正向循環,有助于形成促進新能源發展的長效機制。”
目前,綠電及綠證交易已實現由北京電力交易中心統一管理,綠色電力證書作為我國可再生能源電量環境屬性的唯一證明,亦是認定可再生能源電力生產、消費的唯一憑證,有利于加快建立促進綠色能源生產消費的市場體系,推進綠色電力交易工作有序開展。
未來,隨著碳市場的成熟發展,綠電交易有望納入碳排放指標管理體系,屆時更多的企業用戶將有綠電購買的需求,綠電交易市場規模有望不斷擴大,將為助力我國能源轉型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