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目前各類央企共243家,其中由列入國務院國資委央企名錄的央企98家、列入財政部中央企業名錄的央企145家。這些央企和國企在2022年的營業收入是82.6萬億,凈利潤是4.32萬億,上繳稅收5.93萬億。約有員工3390萬。
產業類央企
列入國務院國資委中央企業名錄的央企多為產業央企,小供統稱為“產業央企”。
4月3日,易華錄發布公告表示公司收到實際控制人中國華錄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錄集團)通知,華錄集團正在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電科)籌劃重組事項,華錄集團擬整合進入中國電科。華錄集團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整合后,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數量或將由現在的98家減少為97家。
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98家中央企業排名依據什么規則?小供綜合各方信源推測:
排名1-53的為副部級央企。前53家中央企業的董事長、黨委(黨組)書記、總經理的人選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研究決定,這與一般副部長級干部的任免權限相同,因此被認為相當于副部級干部。 所以,前53戶在媒體報道中被稱為中管企業,但是在中央發文中,一般稱為部分國有重要骨干企業。
副部級央企的監管由國務院國資企業領導人員管理一局(董事會工作局)(簡稱“企干一局”)負責。
除前53家央企,其余央企的法定代表人(多數是董事長)須報國務院黨組任前備案同意。其監管由國務院國資委企業領導人員管理二局(簡稱“企干二局”)負責。
在各自監管序列內企業的排名則通常按照行業排名,并無先后之后。如在副部級央企中,
前1-10為涉軍工央企,分別為:中國核工業集團、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中國船舶集團、中國兵器工業集團、中國兵器裝備集團、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中國融通資產管理集團。第11-22為能源類央企,其中11-14為石油類央企,分別為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及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15-22為兩大電網(南方電網、國家電網)及六大發電集團(華能、大唐、華電、國電投、三峽和國家能源集團);23-27為通信及電子信息央企,分別為: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衛星網絡集團、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28-33為裝備制造類央企,分別為:中國一汽、東風汽車、中國一重集團、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哈爾濱電氣集團、中國東方電氣集團;34-37為礦產資產類央企,分別為:鞍鋼、中國寶武、中國礦產資源集團、中國鋁業集團;38-41為交通運輸行業央企,中國遠洋海運集團、中國航空集團、中國東方航空和中國南方航空集團。42-43為涉農類央企,包括中國中化和中糧。此外,包括中國五礦集團、通用技術集團、中建集團、中國儲備糧集團、中國南水北調集團、國投集團、招商局集團、華潤集團、中國旅游集團、中國商飛集團分屬不同行業。
此外,在這98家央企中,國務院國資委批準的以金融為主業的央企共3家,包括中國五礦集團等。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央企共16家。
中央金融企業
中央金融企業名錄由財政部公布,目前共27家。中央金融企業共分中央管理領導人員的金融企業(以下簡稱中管金融企業)和其他中央金融企業。其他中央金融企業則為執行國有金融資本管理相關制度,由財政部代表國務院履行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職責,納入國有企業經營預算管理、負責組織實施年度績效評價等工作。
其中中管中央金融企業15家,分別為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三大政策性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五大國有商業銀行(工行、農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兩大金控央企(中信集團、光大集團)及四大保險集團(中國人保、中國人壽、太平保險、中國出口信用保險集團)。
其他中央金融企業12家,分別為四大資產管理公司(華融、長城、信達、東方)、中債登、中國農業再保險、中國政企合作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有限責任公司、國家農業信貸擔保聯盟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及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國務院授權財政部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
由國務院授權財政部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共4家,分別為中國國家鐵路集團、中國郵政集團、中國煙草總公司、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
國務院授權財政部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中央文化企業
共有114家,主要為出版和傳媒集團公司。
完整名錄,小供整理如下:
據統計,目前國內各省級行政區域共有665家省級國企。
省屬國企通常在區域內積聚最優質的產業資源、金融資源和“行政”資源,此是開展供應鏈金融適宜的企業類型之一。
在行業分布上看,省屬國企主要涵蓋金融、建工、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高速公路、軌道交通、鐵路建設)、貿易交易(產權交易、集中采購等)、物流基礎設施(如機場、港口)、礦產資源、林業資源、高端制造等,具有豐富的供應鏈金融開展的場景。
具體情況梳理如下:
山河四省、整體領先
山河四省指河南、河北、山東、山西。這四個省,又被稱為菜園子、氣罐子、糧壇子、礦坑子。因各種資源與工農業資源不匹配,而被網友以“山河四省”自嘲之。
但在供應鏈金融領域,我們認為這四個省的國企是走在了全國相對前列的位置。甚至在政策、專營機構設置、平臺建設、產品創新等方面,四省的某些做法遙遙領先。
根據各地國資委披露的監管企業名錄,山河四省共有省屬國企103家,數量上占全國比重的16%左右。其中,山東省屬國企38家、山西省屬國企18家,河南28家,19家。具體名錄如下,下表山西焦煤應為山西省屬國企:
山東省是國內首個出臺供應鏈金融專項支持財政政策的省份,供應鏈金融發展水平較高,部分國企設立了保理公司,搭建了供應鏈金融平臺。以山東頤養健康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為例,旗下魯康保理于2022年10月設立,今年1月,“山東健康信鏈”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啟動招標,目前已完成招標。此外,山東省屬國企如山東港口、山東高速、山東鋼鐵、山東能源等均結合自身情況構建了自身供應鏈金融服務體系,且多個平臺規模已超百億。
據山港易付消息,2022年12月20日,山東港口集團旗下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山港易付”平臺年度新增交易規模提前突破100億元,服務港口產業鏈客戶超過4500戶,平臺服務能力和業務量級再現新突破。“山港易付”自2019年正式上線以來,平臺年度交易規模持續攀升,從2019年的10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100億元,累計交易規模近200億元,成為港口產業金融數字化發展的新型基礎設施,服務賦能港口產業鏈客戶成效顯著。2022年,該平臺成功對接5家銀行金融機構和1家外部非銀機構資金方,資金方數量迅速提升至10家,加速為廣大客戶引流低成本資金活水,有效助力實體經濟蓬勃發展。截至2022年12月20日,平臺已實現“港易單”融資55億元。
山東鋼鐵打造了鋼鐵行業第4家獨立自主運營的供應鏈金融平臺-山鋼“舜信”。平臺首筆業務于2019年8月落地首筆業務,截至2022年6月底,該平臺經過近三年運營“舜信”平臺累計交易規模已超100億元,實現了從0到100億元的躍遷式發展;持續服務產業鏈條上下游企業,累計已實現千億量級的業務服務規模。
據山東融信通消息,截至2022年10月27日,山東能源融信通平臺應收賬款登記規模突破48億元、線上融資規模突破25億元。
河南省是首個提出建設省級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供應鏈票據平臺)的企業。2022年2月,河南省發布《河南省“十四五”現代供應鏈發展規劃》(簡稱“規劃”)中提及的河南省供應鏈金融公共服務平臺正式開始啟動建設。規劃指出,要依托“信豫鏈”搭建省供應鏈金融公共服務平臺,推動與動產融資統一登記公示系統、中征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征信系統、“信易貸”平臺等深度對接、信息共享,完善供應鏈金融結算、監管服務體系。規劃還指出,要依托該平臺建設省級供應鏈金融票據平臺,小供注意到河南省供應鏈金融公共服務平臺項目已完成采購招標,中原資產旗下中原金科順利中標。
此外,河南省屬國企設立了多家保理公司,河南水利投資集團、河南投資集團還上線了“水易鏈”、匯融e鏈,河南鐵建投今年成了商業保理公司。
山西省為推動全省供應鏈及供應鏈金融數字化轉型,聯合深圳交易集團設立了山西晉深交易公司。根據規劃,晉深交易統籌開展山西18家省屬國企供應鏈相關工作,該公司去年7月進行了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的招采工作,相信未來數字采購、數字供應鏈和數字供應鏈金融充分融和,平臺將會發揮更大價值。
河北省多個平臺規模突破百億。河北交投“融信”,截至2022年上半年,平臺共吸引近2000家企業注冊使用,交易規模高達近百億,融資規模約50億,項目成功榮獲“2020中國供應鏈金融應用與創新”獎,入編《2020中國供應鏈金融應用與創新案例》。而早在2018年6月,河鋼集團正式推出“河鋼鐵信”平臺,截至2020年1月,“河鋼鐵信”開具3.75萬張,規模317億元,實現融資231億元。
兩湖兩廣一西、勢頭迅猛
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及江西等珠三角及珠三角腹地省份共5省設立了87家省屬國企。其中湖南省21家、廣東省18家、廣西省19家、江西省19家。
這5個省份近1-2年來,供應鏈金融發展勢頭迅猛。
江西和廣東在供應鏈金融專營機構設立方面突飛猛進,是國內唯二兩個批量化設立供應鏈金融服務公司的區域,其中廣東省還匹配建立了供應鏈金融監管沙盒試點,江西省新設保理公司數量自去年以來居于全國第一,且幾乎全部具有國企背景。廣東省屬國企粵海集團積極探索供應鏈金融發展,先后成立了專營機構,搭建了供應鏈金融平臺。
湖北湖南則快速推進省屬企業供應鏈金融平臺建設。去年下半年以來湖北省旗下湖北交投、湖北聯投先后上線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后者還設立了2024年200億的目標。湖南省湖南多家省屬國企設立了省屬保理公司,去年以來湖南建工上線“湘票”平臺、湖南財信上線“財信星鏈平臺”。
廣西省屬國企先行一步,2020年廣西北投成立北投供應鏈科技公司,2022年在廣西率先上線“北鏈信”平臺,此后廣西交投、廣西北港紛紛跟進,前者上線交投e信,后者擬籌劃設立商業保理公司。
西北5省、陜西領先
西北5省分別為陜西、甘肅、寧夏、新疆和青海。西北5省共擁有103家省級國企,其中陜西數量最多36家、甘肅31家、青海19家、新疆9家、寧夏8家。
陜西在西北5省中綜合經濟實力遙遙領先,對應地,其供應鏈金融在西北5省中也處于第一位。目前,陜西汽車集團旗下陜西漢德車橋上線了漢德e信平臺、陜西煤業化工集團上線了善美融單供應鏈金融平臺、陜西鼓風機集團上線了鏈易得、陜西水務集團于2022年12月上線了水務易融平臺、陜西汽車控股集團上線卡信平臺,而陜西交通控股集團則于2023年3月23日上線了陜西交控電子債權憑證系統。
陜西的多個平臺已達百億級規模。2021年8月,具有陜汽特色的供應鏈數字服務平臺“卡信平臺”成功上線,實現對上游供應商多級管理,保障供應鏈體系安全。同時向上游供應商提供供應鏈融資、保理業務、小微貸款等綜合服務。截至2022年12月13日,陜汽供應鏈數字服務平臺已累計注冊供應商2400 家,卡信開立100億元,幫助供應商快速實現融資40億元。善美保理自2017年成立以來,緊緊圍繞集團各產業鏈,并結合成員單位實際業務需求,不斷發揮善美E融供應鏈金融管理平臺功能作用,創新供應鏈金融產品,服務集團成員單位及其鏈屬企業高質量發展,截至2022年12月底,累計提供保理融資服務規模200億元左右。
甘肅具有代表性的是甘肅建投,2021年6月21日,甘肅省建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獲批設立華隴商業保理。天津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核準核準華隴商業保理(天津)有限公司設立,公司注冊資本10000萬元。2021年5月26日,“建投大宗”供應鏈金融平臺——“廣澤易盛”正式上線,上線當日,平臺首單廣澤易信業務開立成功。“廣澤易盛”平臺是甘肅建投創新供應鏈金融發展模式有力的嘗試與突破,將推動“建投大宗”電子商務平臺功能完善,提升平臺影響力和競爭力,同時助力甘肅推進供應鏈金融行業規范化、標準化、專業化發展。2022年3月18日,甘肅建投資產經營公司與浦發銀行蘭州分行舉行供應鏈金融合作簽約儀式,并共同見證了浦發銀行蘭州分行在“建投大宗”電商平臺開展的首筆供應鏈金融業務。
新疆省屬國企新疆交投依托旗下交融啟辰搭建供應鏈金融平臺、發展供應鏈金融業務,具有一定代表性。交融啟辰資本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交融啟辰”)成立于2019年2月,其作為新疆交建投的金融主業載體,在北京、上海、廣州、青島等地布局金融專業子公司,經營范圍涉及供應鏈金融、融資租賃、私募基金、資產管理、金融咨詢等領域,注冊資本3億元人民幣。
同年3月,交融啟辰在山東青島注冊成立交融啟辰商業保理(青島)有限公司,公司注冊資本3億元。2020年初,交融啟辰上線了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并上線了“融E信”數字債權憑證產品,其依托信息化和大數據技術,開展線上供應鏈金融服務,為“交通+”產業鏈上下游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截至2022年4月末,交融啟辰供應鏈金融已累計實現在線融資近千筆,業務規模突破31.78億元。
直轄四市,亮點多多
據統計,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四大直轄市省屬監管企業共146家,其中北京市42家、上海市41家、天津市26家、重慶市37家。
四大直轄市供應鏈金融亮點多多。
2022年11月30日,首鋼物貿公司在首鋼供應鏈金融平臺上開出首張“首鋼京票”,面值2000萬元。自此,首鋼供應鏈金融平臺正式上線運營,首鋼成為北京市屬國企第一家可開立供應鏈多級流轉債權憑證的國有企業。
值得關注的是,中關村上線了國內首個園區型供應鏈金融平臺。“中關村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經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授權,立足中關村、以北京市及全國科創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是采用大數據、區塊鏈等科技手段,以供應鏈金融產品為依托,匯聚資金方(銀行、證券、擔保、保理等)、核心企業、上游供應商、增信機構等多方共同參與的全鏈條云端供應鏈金融服務系統。平臺由中關村發展集團成員企業——北京中關村領創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負責運營管理。“中關村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經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授權,立足中關村、以北京市及全國科創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是采用大數據、區塊鏈等科技手段,以供應鏈金融產品為依托,匯聚資金方(銀行、證券、擔保、保理等)、核心企業、上游供應商、增信機構等多方共同參與的全鏈條云端供應鏈金融服務系統。平臺由中關村發展集團成員企業——北京中關村領創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負責運營管理,北京中關村領創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注冊資金1億元,是北京市中小企業公共示范平臺。目前,該平臺已上線科鏈通(數字債權憑證)、保易付(擔保+供應鏈金融)、代付通(代理付款)、物鏈通(物流供應鏈金融)等產品。
今年3月,上海建工集團旗下上海建工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運營的電子商務平臺正式上線電子債權憑證產品——“營信”,這標志著上海建工電子電商公司在數據服務領域開啟了新的篇章,這是上海建工首個自建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而上汽集團旗下上汽賽克供應鏈平臺,截至2022年6月上汽賽克供應鏈平臺簽發賽克憑證破100億元。截至2023年3月10日,上汽賽克供應鏈平臺簽發賽克憑證破300億元。
天津市則因為政策優勢,成為北方商業保理聚集地。
2022年3月17日,C鏈融平臺|重慶銀行債權單重磅上線,開立了數字供應鏈金融時代。同年7月,重慶銀行隨即推出“鏈企政采貸”在線數字信貸產品。
東南一徽5省,均衡發展
東南一徽包浙江、福建、江蘇、海南、安徽等5省,共107家省屬國企,其中安徽省29家、江蘇省26家、浙江16家、福建18家、海南18家。
安徽省是國內唯一一個省份發文推廣數字債權憑證的區域。去年7月,安徽省銀保監局發布了《金融支持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助力產業鏈金融鏈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支持:金融機構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企業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中企云鏈等第三方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融通對接,推廣通過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簽發“云信(中企云鏈)”等類電子債權憑證產品,實現核心企業債權拆分支付和向二級、三級、四級甚至更多級供應商流轉,提供多級供應商憑核心企業應付賬款融資便利。
安徽省屬國企安徽港航集團于2021年發起設立安徽港航商業保理有限公司,該公司2021年10月29日正式開業運營。安徽港航保理由安徽港投集團與山東港口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合資成立,是貫徹落實省港航集團與山東港口集團戰略合作的重要舉措,也是雙方首個資本合作成果,為雙方發揮各自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在金融領域持續開展務實合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港航保理搭建”皖港易付”供應鏈金融平臺是由安徽港航商業保理公司運營的供應鏈金融平臺,目前平臺主要的產品“港易單”為數字債權憑證,該平臺由山東鋼港云承建。
浙江省能源集團2022年招標供應鏈金融平臺,彼時,浙商銀行中標。
西南4省,四川獨占鰲頭
西南四省包括四川、云南、貴州和西藏,共70家省屬國企,其中四川省19家、貴州省25家、云南18家、西藏8家。
四川省供應鏈金融水平在西南諸省中水平最高。
四川省投資集團旗下川投云鏈川投云鏈已成為頗具影響力的第三方供應鏈金融平臺。川投云鏈立足金融科技,綜合運用區塊鏈、大數據、云計算等科技技術,延伸銀行、租賃、保理、擔保等各類服務產品打造了“撮合拍供應鏈金融智慧服務平臺”(www.cuohepai.com),已形成“供應鏈金融服務門戶效應 ”,撮合拍平臺已獲“國家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三級備案,已和建行、平安、中信、華夏等銀行實現總行級系統直連,與招行、寧波、華潤、網商、重慶富民等20余家金融機構進行了系統對接或產品合作,圍繞產業供應鏈場景,為各類企業客戶提供企業確權支持(供應鏈票據、電子債權憑證)、場景金融搭建(支付易、場景通、供應鏈云、政采貸、證租通)、資本市場對接 (保理云)、金融科技輸出(產融新基建、中間件等)、企業增值服務(工商服務、財稅服務等)五大類綜合服務,通過線上化、數字化、平臺化的服務模式促進金融資源與產業端精準配置與高效對接,踐行普惠金融,促進產業鏈實現降本增效。2022年9月,川投云鏈平臺模式獲四川省經信廳推薦入選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國務院國資委、全國工商聯組織開展的《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典型模式案例集2022》。
目前川投云鏈已廣泛服務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國家電網、中國南方電網、川投系等能源類、電子信息類、醫院類、軌道交通類產業鏈。截至2022年5月,平臺累計供應鏈業務發生額超120億元,為中小企業節約融資成本超1.9億元,有效盤活大企業優質信用。
2019年7月,川投集團發起設立四川川投商業保理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川投保理”),川投保理的設立或在助力產業金融方面發揮重大作用。
2022年1月,蜀道集團成渝公司完成供應鏈金融試點工作。同年6月,蜀道集團成渝公司召開供應鏈金融宣貫會,會議宣布:由成渝公司自主運行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蜀鏈云”正式上線,標志成渝公司供應鏈金融發展進入新階段,蜀鏈云的產品本質為數字債權憑證。2022年12月,蜀道(四川)商業保理有限公司成立,公司由蜀道資本控股控股,注冊資本3億元,未來或將成為蜀道集團開展供應鏈金融的統一平臺。
東北加一蒙、亮點不多
東北三省共有36家省屬國企,其中遼寧省15家、黑龍江11家、吉林省10家。相對其他省份,在行業分布上東三省因其豐富的林業資源,森工集團是省屬國企的一大特色。此外,內蒙古擁有13家省屬國企。
我們注意到,今年3月,天逸金融服務集團與包鋼集團全資子公司內蒙古新聯信息產業有限公司項目簽約儀式成功舉行。此次天逸集團與新聯公司達成合作,具有重要意義,雙方將立足各自的專長領域進行強強聯合,共同推動包鋼集團數字化升級。天逸集團與新聯公司將全力推進包鋼集團供應鏈金融平臺項目建設,助力包鋼集團在今年上半年完成產業數字化升級,雙方將以本次合作為契機,實現長遠合作發展。
北京的央企和國企
一、央企:
中國現有央企98家,因為北京是首都的關系,總部在北京的占了大多數,有70家:
01、 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02、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03、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04、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05、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06、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
07、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08、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
09、中國融通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
10、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
11、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12、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
13、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
14、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15、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
16、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
17、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
18、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19、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0、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
21、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22、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23、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24、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
25、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
26、中糧集團有限公司
27、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
28、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29、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30、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
31、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32、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
33、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34、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35、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36、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37、中國機械科學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
38、中國中鋼集團有限公司
39、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40、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41、中國鹽業集團有限公司
42、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
43、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
44、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45、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46、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集團有限公司
47、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48、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
49、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有限公司
50、中國鐵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51、中國鐵道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52、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53、中國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54、中國林業集團有限公司
55、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
56、中國保利集團有限公司
57、中國建設科技有限公司
58、中國冶金地質總局
59、中國煤炭地質總局
60、新興際華集團有限公司
61、中國民航信息集團有限公司
62、中國航空油料集團有限公司
63、中國航空器材集團有限公司
64、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65、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66、中國安能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67、中國黃金集團有限公司
68、中國物流集團有限公司
69、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70、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有限公司
二、國企:
北京的國企是指受北京市國有資產管理委員(北京國資委)管理的企業。目前共有41家:
01、首鋼集團有限公司
02、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03、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
04、北京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
05、北京首都旅游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06、北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07、北京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08、北京首都創業集團有限公司
09、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
10、北京市自來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1、 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12、 華夏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13、 北京國際信托有限公司
14、 北京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15、 北京電子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16、 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17、 北京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8、 北京城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9、 首都實業投資有限公司
20、 北京京城機電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21、 北京一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22、北京時尚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23、北京化學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4、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5、北京金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6、北京北辰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7、北京市首都公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28、北京祥龍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
29、北京城市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30、北京環境衛生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31、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32、北京首農食品集團有限公司
33、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34、北京市供銷合作總社
35、北京國有資本運營管理有限公司
36、北京保障房中心有限公司
37、北京水務投資中心
38、北京航空有限責任公司
39、北京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40、永定河流域投資有限公司
41、北京首都開發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上海的央企和國企
一、央企:
中國現有央企98家,但是大多數總部在北京,上海的央企是指集團總部在上海的中央所屬公司,集團總部在上海的六家央企分別是:
1、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2019年完成兩船重組(中船工業、中船重工)重組之后總部仍然在北京,2021年底總部搬遷至上海;
2、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主體寶鋼在上海,重組武鋼之后總部沒變;
3、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2016年由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與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重組,原來兩家單位總部分別在北京、上海,重組之后總部選址上海;
4、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肇始于民航上海管理處,總部一直在上海;
5、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2008年成立于上海,總部在上海、多數分子公司在上海;
6、中國電氣裝備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氣裝備集團有限公司2021年在上海成立,由中國西電集團有限公司、許繼集團有限公司、平高集團有限公司、山東電工電氣集團有限公司重組整合,集團總部在上海;
二、國企:
上海的國企是指受上海市國有資產管理委員(上海國資委)管理的企業。
上海國資委1993年7月16日成立,成立后陸續接管、整合上海市市屬的企業,經過30年的發展,目前下屬45家企業:
01、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02、上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03、上海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04、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05、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06、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07、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08、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
09、上海華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0、上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11、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2、申能(集團)有限公司
13、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4、上海儀電(集團)有限公司
15、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
16、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17、華東建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8、百聯集團有限公司
19、錦江國際(售團)有限公司
20、東浩蘭生(集團)有限公司
21、上海華虹(集團)有限公司
22、東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23、上海交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4、長江經濟聯合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5、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
26、上海市衡山(集團)公司
27、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28、上海電纜研究所有限公司
29、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院有限公司
30、上海市供銷合作總社
31、上海市生產服務合作聯社
32、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33、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
34、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
35、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36、上海申迪(集團)有限公司
37、上海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38、上海市信息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39、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
40、上海城投(集團)有限公司
41、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
42、上海久事(集團)有限公司
43、綠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44、上海科技創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45、上海聯合投資有限公司
天津的國有企業
天津是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和北京、上海一起,被定為新中國成立后的三個直轄市。相對于前面的兩個直轄市,天津在經濟方面的差距比較明顯。
2022年底,天津市屬國有集團資產總額1.91萬億元,這個金額不但和北京的15.1萬億、上海的10.84萬億相去甚遠,連和深圳國資委的4.3萬億都有較大差距,只有深圳的44%。
2023年第一季度,天津市屬國資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970億元,只相當于上海汽車集團和浦東發展銀行兩家的營業收入之和。
同為第一批直轄市,經濟體量差別這么大,原因可能是和北京太近,被壓制了吧。
天津市國資委管理的國企:
01、天津百利機械裝備集團有限公司
02、天津渤海輕工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03、天津紡織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04、天津渤海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05、天津津融投資服務集團有限公司
06、天津物產集團有限公司
07、天津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
08、天津市交通(集團)有限公司
09、天津食品集團有限公司
10、天津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11、天津泰達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12、天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13、天津水務集團有限公司
14、天津市旅游(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15、天津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16、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
17、天津勸業華聯集團有限公司
18、北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19、天津利和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
20、天津城建集團有限公司
21、天津市政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22、天津市公共交通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23、天津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24、天津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25、渤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26、渤海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27、天津濱海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28、北方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重慶市的國有企業
重慶,著名山城,美食之鄉,貫通中國和歐洲的班列從這里開出。1997年6月成為中國第四個直轄市。
重慶市轄總面積8.24萬平方公里,2022年末常住人口3213.34萬。由于歷史原因以及重慶在西部地區的重要地理位置,其面積遠大于其他三個直轄市,其他三個直轄市中最大的北京市總面積1.64萬平方公里。
2022年,重慶市GDP29129.03億元。截止2022年底,市國資委監管企業資產總額為37945億元。
重慶沒有央企,重慶市國資委監管的國企如下:
01、 重慶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02、重慶股份轉讓中心有限責任公司
03、 重慶興農融資擔保集團有限公司
04、 重慶進出口融資擔保有限公司
05、 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06、 民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07、 重慶對外經貿(集團)有限公司
08、 重慶國際投資咨詢集團有限公司
09、 重慶市農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10、 重慶交通運輸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11、 數字重慶大數據應用發展有限公司
12、 重慶旅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13、 重慶市儲備糧管理有限公司
14、 重慶糧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5、 重慶國際物流集團有限公司
16、 重慶廣陽島綠色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17、 西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18、 重慶渝富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19、 重慶城市交通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20、 重慶市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21、 重慶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
22、 重慶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23、 重慶水務環境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24、 重慶建工投資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25、 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26、 重慶機電控股(集團)公司
27、 重慶輕紡控股(集團)公司
28、 重慶化醫控股(集團)公司
29、 重慶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30、 慶鈴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31、 重慶農村十地交易所有限責任公司
32、 重慶機場集團有限公司
33、 重慶三峽融資擔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34、 重慶市水利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35、 重慶三峽銀行
36、 重慶銀行
3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的央企和國企
廣東是國內GDP第一的大省,也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省內有央企五家,省屬國企24家。相對于廣東省2022年GDP總量12.9萬億,這個數量并不算多,由此也可見廣東民營企業的實力很強。
一、央企:
01、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 總部深圳市
02、華僑城集團有限公司 總部深圳市
03、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總部深圳市
04、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總部廣州市
05、中國南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 總部廣州市
二、國企:
廣東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廣東省國資委)于2004年6月26日正式掛牌成立。經過10幾年的經營和整合,現有下屬企業24家。
這24家企業資產總額115,558.44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總額32,282.96億元。覆蓋了電力、物流、交通運輸、建筑、外經外貿、金屬冶煉、旅游酒店等多個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全省大部分供水、供氣和公共交通,90%以上的機場建設管理,80%以上的高速公路建設,40%以上的電力裝機容量等由國有企業承擔,國有企業的定位很清晰。
01、廣東省機場管理集團公司
02、廣東省廣業資產經營有限公司
03、廣東省廣弘資產經營有限公司
04、廣東省廣晟資產經營有限公司
05、廣東省粵電集團有限公司
06、廣東省交通集團有限公司
07、廣東省航運集團有限公司
08、廣東物資集團公司
09、廣東省商業企業集團公司
10、廣東省建筑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11、廣東新廣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12、廣東省廣新外貿集團有限公司
13、廣東省絲綢(集團)公司
14、廣東省粵旅集團有限公司
15、廣東省中旅(集團)有限公司
16、廣東省粵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17、廣東省廣鹽集團有限公司
18、廣東省水電集團有限公司
19、廣東省鐵路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20、廣東恒健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1、廣東聯合電子收費股份有限公司南方聯合產權交易中心
22、廣東南粵集團有限公司
23、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
24、深圳華強集團有限公司
江蘇和浙江的國企
江蘇省2022年GDP12.29萬億,國內排名第二,僅次于廣東省。現在兩個省的差距已經非常小了,6000億。江蘇或許可以在未來幾年趕超廣東,把他從連坐了三十三年的第一寶座上拉下來。
浙江省2022年GDP7.77萬億,國內排名第四,目前和前兩名差距還比較大,但是增長速度要比兩個大哥快。
這兩個省都沒有央企,國企的數量江蘇25家,浙江17家。不但比廣東少,和北京、上海比起來,都少很多。更襯托出這兩個省的民營經濟強勁!!
一、江蘇:
01、江蘇省國信集團有限公司
02、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
03、東部機場集團有限公司
04、江蘇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
05、江蘇省蘇豪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06、中國江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集團有限公司
07、江蘇省海外企業集團有限公司
08、江蘇省農墾集團有限公司
09、徐州礦務集團有限公司
10、江蘇省沿海開發集團有限公司
11、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12、江蘇匯鴻國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3、江蘇省港口集團有限公司
14、江蘇省鐵路集團有限公司
15、江蘇省環保集團有限公司
16、江蘇省鹽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7、江蘇省糧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8、江蘇高科技投資集團
19、金陵飯店集團公司
20、江蘇省惠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21、南水北調東線江蘇水源有限責任公司
22、江蘇省體育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23、江蘇省國金資本運營集團有限公司
24、江蘇省規劃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25、江蘇省聯合征信有限公司
二、浙江:
01、浙江省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
02、物產中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03、浙江省建設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04、浙江省機電集團有限公司
05、浙江省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
06、浙江省旅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07、杭州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08、巨化集團有限公司
09、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10、浙江省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11、浙江省農村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12、浙江省機場集團有限公司
13、浙江省海港投資運營集團有限公司
14、浙江省二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5、安邦護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6、浙江大學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17、浙江產權交易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