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不完全統計,今年1-9月,大唐集團、華電集團、中核集團、華能集團、國家電投等央國企已發布高達31GWh儲能系統集采規模。
從招標規模來看,采購鋰電池儲能系統規模最大的是中廣核2023-2024年儲能設備集采,招標預估規模達2.35GW/5.05GWh;其次是華電集團啟動的2023年第一批磷酸鐵鋰儲能系統集采,采購0.5C系統規模達5GWh。國家電投在10月發布了2023年度儲能系統電商化采購,總采購規模5.2GWh,其中包括4.2GWh磷酸鐵鋰儲能系統,1GWh液流電池儲能系統。
從中標規模看,中廣核3.85GWh中標已經確定,暫居今年中標規模第一。中廣核新能源2023至2024年儲能設備框架集采項目于9月開標,標段一、標段二、標段三、標段五、標段六合計為3.85GWh。入圍企業分別為遠景能源、比亞迪、中天儲能、寧德時代、中車株洲所、康佳智能、天誠同創七家企業。暫居今年中標規模第二的中國大唐集團2023年3GWh儲能系統框架采購中標候選人亦于同月公示,中車株洲所、比亞迪、山東電工時代、海博思創入圍。其中,最低報價為比亞迪的0.876元/Wh。
從今年的央國企框架采購不難發現,2023年的儲能招投標市場已經出現以下四大趨勢:
一、開標規模持續增長 超去年全年近10GWh
2023年,中廣核、中能建、華電集團等央國企已經釋放高達31GWh的儲能系統集采招標項目。相較2022年,高工儲能共追蹤 151個儲能系統采購項目,總規模約22.7GWh。2023年截至目前儲能系統集采規模超過去年全年近10GWh,并且10月華能3.5GWh、國電投4.2GWh儲能集采等大規模招標項目仍在進行中。
據GGII發布的《高工儲能行業數據庫》不完全統計,2023年9月國內共有26個儲能項目EPC/系統公布中標結果,規模合計4.30GW/9.76GWh,創今年單月中標規模新高。
單9月份就涉及有中廣核、大唐集團、國家能源集團、深圳能源集團、智儲新能源、國華能源、瑞儲科技、中核集團、華能電力、國電投等18家開標企業。
二、儲能價格不斷走低,電芯價格已經對半折
據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監測所得,2023年儲能電芯及系統價格一路走低,今年9月儲能磷酸鐵鋰電芯開始跌破0.5元/Wh。而在10月初,直流側系統最低報價0.66元/ Wh,從上述中標折算電芯價格大約為0.44元/Wh。對比1月、10月的價格來看,短短9個月內,儲能電芯價格從0.92元/Wh低至0.45元/Wh左右,已經實現對半折。
三、參與集采的企業數量創新高 寧德時代成為系統“常客”
巨大的采購需求也使得集采成為各大儲能系統集成商廝殺的主要戰場。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已有超過120家的儲能系統集成商進入集采市場角逐。其中寧德時代、比亞迪、陽光電源、海博思創、遠景能源、科華數據、許繼電氣、智光儲能、南瑞繼保、中車株洲所、山東電工時代、林洋億偉、中天科技、山東電工時代、天誠同創、華自科技等企業多次出現在各個集采的入圍名單之中。
從已公布的中標結果來看,一是寧德時代、遠景能源等以電池生產銷售為主要業務的企業已經全面參與到儲能系統集采的競爭中來,并且具備一定成本優勢;二是,具備資源優勢的系統企業正在全速突圍。據不完全統計,中車株洲所截止至今年9月已經中標(含預中標)超6.5GWh。
四、采購條件愈發嚴苛,GWh業績要求趨于常態
相對越來越低的招標價格,招標條件卻越來越嚴苛。
以中廣核2年框采為例,2022招標條件為:近3年內(2019-2021),應有5項已完成類似設備供貨業績,且至少有1項不小于10MWh,業績須為應用于電力系統的電池單體/電池模組或PCS或BMS或EMS設備供貨業績;用于電力系統的磷酸鐵鋰儲能系統集成業績累計不少于50MW,單個業績須為額定功率5MW及以上,儲能時長不低于60min。而2023至2024年儲能設備框架招標公告條件為:本次招標的1標段,要求投標人(投標人為代理商的,其代理的設備制造商)近3年內(2020-2022)具有5項已完成類似設備供貨業績總量不小于500MWh,且至少有1項業績不小于200MWh。投標人(投標人為代理商的,其代理的設備制造商)近3年內(2020-2022)用于電力系統的磷酸鐵鋰儲能系統集成業績累計不少于1000MWh。單個業績須為額定功率5MWh及以上;不接受聯合體投標。
系統集成的能力要求從2022年的系統集成累計業績不少于50MW,直接上升為累計業績不少1GWh。業績要求呈十倍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