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礱江,發源于青海巴顏喀拉山,以磅礴之勢從青藏高原奔騰而下數千里,在四川攀枝花匯入金沙江。川西海拔4600米的扎拉托桑雪山上,一排排由藍色光伏板組成的“光伏海”在崇山峻嶺間逐光發電,與遠處奔流不息的雅礱江遙相呼應,這一靜一動間水光共舞,點亮山河。
水光互補 融合讓能源進階
這片光伏海就是全球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補電站——雅礱江柯拉一期光伏電站(簡稱“柯拉光伏電站”),也是全球首個百萬千瓦級水光互補電站。
“全球最大”是多大?總裝機規模100萬千瓦,占地16平方公里,相當于80個鳥巢體育館面積,這就是“全球最大”的傲人氣勢。
柯拉光伏電站50公里外,295米高的兩河口土石壩巍峨矗立在雅礱江上。兩河口水電站肩負著蓄水發電與防洪調節的雙重作用,電站裝機300萬千瓦,總庫容108億立方米,相當于770個西湖的蓄水量,為流域內新能源開發提供了關鍵支撐。柯拉光伏電站通過500千伏輸電線路接入兩河口水電站,實現了水光互補并網輸送。
水光互補,“補”什么?通過水電站的調節,水光“打捆”后將輸出更為穩定的電能,更有利于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水光互補的融合共生,可以長期為電網提供穩定、清潔與高質量的綠色電力。
數智律動 創新鑄就標桿工程
柯拉光伏電站地處高寒、高海拔地區,晝夜溫差極大。根據參與建設的工作人員回憶,這里冬季極端氣溫可達零下30.6攝氏度,常遇到8、9級大風讓人行走困難。如果采用傳統光伏電站運維模式,員工難以應對如此大規模電站的運維與檢修。因此柯拉光伏電站引入了由華為智能光伏提供的數字化、智能化解決方案,并建立運維一體化平臺,為柯拉光伏電站插上數智化的翅膀,打造高海拔水光一體化智能光伏電站標桿。
5300多臺華為組串式逆變器作為電站“心臟”,IP66的高防護等級可以支持高原極寒環境下平穩可靠運行,獨具專利的智能組串分斷技術(SSLD-TECH),智能識別直流側故障并主動分斷,避免起火風險,保障電站安全;智能IV診斷技術可在線全量檢測組串健康度,快速掃描定位故障,無人機智能巡檢系統(CV)就像鷹眼,俯瞰200多萬塊組件,識別出遮擋、熱斑、隱裂等問題,智能IV+CV融合診斷系統就像會思考的大腦,給電站“把脈問診”輸出診斷報告,讓運維走向智能化、精準化。
基于柯拉光伏電站與兩河口水電站水光互補的特性,華為智能光伏還通過智能并網算法使能逆變器的全場景電網適應能力(SCR≥1.1)和優良的電能質量,提高并網的可靠性,有效支撐整個光伏電站的電力送出。今年六月,柯拉光伏電站投產,預計年發電量20億度,可滿足100萬戶家庭年用電需求;并與兩河口水電站互補運行,不僅破解了新能源消納難題,更趕在夏季用電高峰期增加電量供應,使雅礱江流域清潔保供能力超過500億千瓦時。
2023年9月,雅礱江公司與華為數字能源成立的聯合創新中心正式揭牌,雅礱江流域作為大型水風光一體化示范基地,還將成為可再生能源開發的產業創新高地。雙方將圍繞清潔能源基地建設運維、電站運行安全及節能、氣象大數據模型AI分析、構網型儲能等多方面開展研究,為行業提供先進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同時為各行各業場景痛點及技術難題提供解決思路,樹立示范標桿。
牧光共生 生態與效益齊飛
柯拉光伏電站規劃建設時就充分考慮當地牧業需求,將光伏支架高懸、離地1.8米,充分保障了牛羊放牧空間與植被生長需要。光伏板還能降低風速、減少水分蒸發量,提高土地保水率和植被生長率,高原牦牛成群結隊在電站自由穿行,在茂密的青草上飽餐。
柯拉光伏電站的建設與投產極大帶動了當地就業。僅在建設期間,就為當地提供超過3000個工作崗位。通過“光伏+綠色產業” “光伏+新基建” “光伏+就業”等一系列賦能措施,未來可帶動當地農牧、旅游、交通等產業協同發展,產生“光伏+N”的經濟協同效益。
水光共舞,點亮山河!華為智能光伏與雅礱江公司共同打造了流域高原光伏和水電開發的全球標桿。未來,華為智能光伏也將與時代同行、與客戶和伙伴同行,為實現 “雙碳”目標,構建“清潔低碳 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做出更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