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70年代,為規避石油禁運與漲價危機,歐洲率先打響了風電產業化的“第一槍”。此后,風從歐洲起,逐漸遍全球,全球各國的眾多行業前輩,以先行者的姿態,開啟了近半個世紀篳路藍縷的奮斗征程。
行至2023年6月,近五十年的發展與探索鑄就了新的里程碑--全球風電累計裝機突破10億千瓦,同時據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預測,下一個10億千瓦或將于2030年年底到來。
回溯來時路。前一個10億千瓦凝結著去全球風電人的辛勤探索,熱血投入,更承載著國家合作,攜手同行的歷史腳印。中國作為全球最大風電市場,其發展史是不僅是一部風電人奮斗史,也是國際合作的編年史。
在剛剛結束的2023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CWP 2023)開幕式上,CWP特別邀請了中外風電產業前輩,在“風電先行者”環節”,致敬了技術創新者的引領,致謝了政策推動者的奠基,感謝了企業領袖的躬行。
展望新征程。在氣候治理已經成為全球共識的背景下,下一個10億千瓦更期待全球各國風能產業攜手,深化國際合作,以構建更有韌性且安全可靠的風電供應鏈。
在CWP 2023特別籌劃的“風起五十年”主題論壇上,西門子風電前CTO、Stiesdal公司CTO Henrik Stiesdal,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工程師武鋼,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原副主任施鵬飛,Garrad Hassan公司創始人、前CEO Andrew Garrad,明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傳衛,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李俊峰,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原副司長史立山,21世紀可再生能源政策網絡(REN21)主席、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首任主席Arthouros Zervos等8位“先行者”代表出席了論壇。
各位專家及元老均回首推進早期國際支持項目、開展政策合作項目及參與中國風電產業發展的經歷后均感慨,“推動風電領域的國際合作,受益者的不僅是中國,更是世界。”“中國風電自國際化合作始,在如今中國對全球風能供應鏈越來越重要的背景下,未來也一定要與這些國家攜手并進。”
風拂東方:全球最大市場的萌芽
在全球風起十余年之后,這股產業之風終于吹到了中國。
1986年,山東榮成馬蘭風力發電場建成并網。維斯塔斯3臺55千瓦風電機組建成的總容量165千瓦的風電場,拉開了中國風電發展的序幕。
在“風起五十年”主題論壇上,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李俊峰回憶起風電產業萌芽時不禁感慨,“國內風電行業的起步離不開國際合作,在風電的奠基項目中,國際援助與合作貫穿了包括資源勘測、設備支持以及人員培訓等過程。”
如果說馬蘭風電場是中國風電的萌芽,那么達坂城風電場就是中國風電產業化的開端。而這個幾乎可被稱做中國風電“黃埔軍校”的風電場同樣始于國際支持。
1989年,憑著丹麥政府無償提供的320萬美元設備贈款以及中國籌集的670萬配套資金,中國從丹麥Bonus公司引進了13臺150千瓦的風機,在新疆達坂城建成了當時亞洲最大風電場。同時誕生的還有彼時的新疆風能公司,今日的整機龍頭金風科技。
時任達坂城風電場場長、如今的金風科技董事長武鋼在談到產業之初時真誠地感謝國際社會的開放與支持。“當時Bonus公司不僅提供了設備,還專門派了技術人員進駐風場,細致入微的考察情況并提供技術支持。此后,我多次前往丹麥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RISO)交流學習,他們始終保持開放合作的態度,毫不吝嗇地分享最新的實驗報告,幫助我們提升技術水平。”武鋼如此表示。
此后的十年,我國利用外國政府捐贈或貸款,以及中央專項扶持資金,先后在福建、山東、內蒙古等地建設了一批示范風場。風電產業由此起步。
經濟基礎初步建立,上層建筑隨之“動工”。在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原副司長史立山看來,中國風電政策體系的建立過程,有中國的創造與智慧,也有對國際經驗的借鑒。
史立山舉例稱,我國風電特許權招標的測風與可研工作,得到了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支持,為中國風能資源評價打下了基礎;對可再生能源的立法與規劃,以及后續配套政策的制定,則得到了世界銀行的支持。“尤其是2009年開展的中丹項目,支持了2050國家戰略的研究工作,通過一系列模型預見未來中國以可再生能源為主的能源形態。這些實實在在的國際支持,使中國風電學到了很多最新的發展思路。”史立山表示。
靠著邊學、邊干的“笨方法”和一代代風電人堅韌不拔、一往無前的執著追求,中國風電一點點完成了最初的實踐經驗和技術積累。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原副主任施鵬飛對此深有感觸,他憶起早年參與風電國際合作項目時稱,“1986年,我作為技術顧問全程參與了與比利時合作開發的福建平潭風電項目,在對比利時贈送的4臺200千瓦風電機組進行安裝調試時,由于沒有匹配的設備,福建省安裝隊只能用土辦法吊裝,機組成功安裝好之后,外國專家都驚訝于中國工人的創造性和能動性。中國風電就是這樣一步步發展起來的。”
除了不怕吃苦,艱苦奮斗的精神之外,明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傳衛補充道,實際上,中國風電從起步開始就從未停止過創新。“中國風電是在學習了歐洲技術思維、工業思維和制造思維上做到0到1的突破,建立起適合中國風況的供應鏈體系。這個過程中,創新是風電根本的內在驅動力。”
“鏈”動全球:國際合作新格局
在歷經30余年的發展之后,曾經后發的中國市場已經“脫胎換骨”。截至2022年底,全球累計并網裝機容量突破906GW,其中,中國累計裝機容量超390GW,海上累計裝機容量30.51GW。
中國成為全球最大海上風電市場、最大風電市場以及最大的風電裝備制造基地。目前,我國風電零部件及整機產量占據全球60%以上市場份額,關鍵零部件的產量占到全球市場的70%。
REN21主席、GWEC首任主席Arthouros Zervos和Garrad Hassan創始人、前CEO Andrew Garrad對于中國風電取得的成績并不驚訝。Andrew Garrad認為,中國在風電投資、規模化發展與電網建設方面的能力提升非常迅速,這是中國的優勢。Arthouros Zervos則表示,“中國風電市場本就潛力巨大。不過,中國風電產業如此成功,離不開國際之間的合作,這也是未來行業發展的關鍵一步。”
西門子風電前CTO、Stiesdal公司CTO Henrik Stiesdal作為中國風電發展的參與者與見證人,在“風起五十年”論壇發言時不免感嘆,“在風電領域,中國最初只是追隨者,今天已經可以與歐洲肩并肩發展,甚至在不少領域都是‘領頭羊’。與中國的合作讓我意識到了國際的重要性,中國最開始在于歐洲的合作中受益,現在世界的能源轉型也將從中國的成功中受益。”
眾所周知,全球氣候領域的轉型與發展是全球議題中難能可貴的共識方向。全球風能理事會報告顯示,為實現《巴黎氣候協定》將全球溫升控制在1.5℃的目標,到2030年全球風電新增和累計裝機容量需要在當前的基礎上增加兩倍。
然而,目前行業尚未達到足夠的投資水平,這意味著,在已知的投資計劃下,全球風電發展將遇到產業鏈瓶頸。據GWEC預測,到2026年,除了中國之外,全球大部分地區或都將面臨產業鏈瓶頸。其中,海上風電供應鏈情況更為嚴峻,目前僅有中國產能仍有富余,歐洲、北美、以及拉美等地區都可能出現供應緊張。
全球風能理事會戰略總監趙鋒CWP 2023開幕式發言時表示,中國是全球風能供應鏈的關鍵。“從原材料的供應占比更凸顯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性,其中中國鋼板供應占比52%以上、鑄件82%、永磁材料開礦68%、經過加工之后原材料供應占比達94%。”
這意味著,在全球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推動風電領域的國際合作,受益者不僅僅是中國,更是全球各國。在“風起五十年”論壇上,多位行業專家及元老均表示,“中國風電是從國際化合作開始的,未來也一定要與這些國家攜手并進。”
在CWP 2023開幕式上,100多家中外風電企業作為代表,與多個行業組織共同簽署并發布了《全球風電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宣言》。宣言倡議:未來,要加快全球風電產業鏈供應鏈建設,為應對氣候變化提供積極支持;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通過競爭推動風電發展;打造多元化供應源,讓能源轉型惠及更多國家和地區;提高透明度和可追溯性,確保產品質量、降低風險;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打造綠色產業鏈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