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發展,基建先行。近年來,隨著氫能產業的發展,國內加氫站的建設提速,據統計,2023年國內新建加氫站66座,至年初國內已建成加氫站420座,投入運營的有265座,綜合能源站以其多功能性和高效性,成為主流建設類型。
加氫站分類
按供氫方式分類,加氫站分為站外制氫加氫站和站內制氫加氫站。按加注壓力分,可分為35MPa,70MPa;按照是否可移動分,可分為固定式、撬裝式、移動式;按照儲氫方式分,則可分為氣氫、液氫、固態儲氫和其他類別。
目前國內主流加氫站是以固定是加氫站和撬裝式為主的外供氫加氫站,該類型站更兼顧了安全性和經濟性,費用方面,固定式加氫站500kg固定式加氫站建設費用約1000萬元,500kg撬裝加氫站建設費用約500萬元。
氫氣成本
外供氫加氫站的供氫是主要是以長管拖車搭載20MPa管式集裝箱運氫為主,但由于裝備技術水平的限制,導致運氫成本居高不下,影響加氫站的后續運營。
氫氣成本方面,不同制氫工藝制氫成本不同,煤制氫成本:6.7-17.9元/kg;天然氣制氫成本:8.9-17.9元/kg;工業副產氫成本:8.9-16.8元/kg;電解水制氫成本:38-54.8元/kg;生物制氫成本:28.6元/kg。
總體來看氫氣價格,即使加氫站購置的氫氣多為化石能源制氫和工業副產氫,加上氫氣運輸的成本及利潤,其氫氣到廠也在25-35遠/kg之間,最后到加氫槍的價格為45元/kg。數據顯示,全國18省加氫站氫氣價格20-80元/公斤,大連加氫站氫氣價格最低,為20元/公斤,山東加氫站氫氣價格最高,為80元/公斤,與當地供氫能力有關。
(數據來源:金聯創氫能數據庫)
制氫加氫一體站優勢在哪
基于成本問題,國內加氫站運營商開始嘗試制氫加氫一體站方案。在2023年的加氫站建設中,制氫加氫一體站增長勢頭迅猛,成為除綜合能源站外第二大加氫站類型,在2023年已建成加氫站中占9%。
國內主要制氫方式有電解水制氫、天然氣制氫、工業副產氫、甲醇制氫和氨制氫等。據計算,對于電解水制氫來說,當電價為0.45元/千瓦時,堿性水電解與質子交換膜水電解技術制氫成本分別為26元和39元,相較于外供氫到站氫價均有優勢。
近日,三一公司在湖南省長沙市的加氫站上周進入了測試階段,該加氫站具備中國最大的綜合綠色制氫和加氫設施,每天可產出2000公斤氫氣——足以裝滿100多輛動力車輛。氫氣價格35元/公斤,已接近柴油成本。
制氫加氫一體站的優勢在于削減了氫氣運輸成本,且自產氫氣不受市場氫氣價格波動影響,有數據顯示,當氫價在2元/Nm3以上時,制氫加氫一體站對比外供氫站具有絕對的經濟性優勢。
制氫加氫一體站種類
國內制氫加氫一體站主要分為兩類,一種是作為大型綠氫項目的配套設施,一部分綠氫直接用于燃料電池重卡需求,一部分用于其它消納,地理位置多在新疆、內蒙古、東北等地的化工園區;另一種是小型分布式發電制氫加氫一體化示范項目,地理位置多在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
大型綠氫項目的配套設施,如去年12月新疆庫爾勒投產的深能庫爾勒綠氫制儲加用一體化示范項目,以及京能查干淖爾風光火儲氫一體化項目,皆為生產綠氫直接滿足氫能重卡以及大型巴士的用氫需求。
去年2月,中石化大連盛港油氣氫電服“五位一體”綜合加能站正式投用,這是中石化首次落地甲醇制氫加氫一體站和氨制氫加氫一體站,有效規避氫氣運輸成本高的問題,為在全國范圍內加快構建安全、穩定、高效的氫能供應網絡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但制氫加氫一體站本身的成本問題也不可忽視,制氫設備、壓縮機以及儲氫設備、管道都不能短時間內降本。但總體來看,隨著氫能產業的發展,加氫站加注負荷的提升,自產氫源的優勢將不斷擴大,解決的不僅是氫氣運輸的問題,也消除了“氫荒”問題。在建設制氫加氫一體站時,要考慮到地方政策、預期運營情況、電價政策以及高純氫市場價格,從而減少加氫站的運維成本,實現制加氫一體站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