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預測2024年或是氫能產業發展的爆發元年。時過一半,情況如何,是否爆發?
宏觀政策端,利好消息不斷,推進氫能產業鏈逐步完善,產業景氣度持續攀升;產業上游,制氫項目不斷增多,核心裝備競爭激烈,且不斷迎來新選手;下游燃料電池,發展重點由技術示范轉變為商業化落地,目前看成績顯著;另外在儲運加方面,各種技術解決方案也均有突破,迸發一定生機。整體情況,高工氫電歸納8組關鍵詞,全面呈現今年上半年氫能和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形態,為相關決策者提供參考。
一、利好不斷,氫能政策體系愈加完善
2024年上半年,從中央到各省市關于氫能的利好政策多點開花。中央層面,氫能迎來發展史上的多個重要“首次”:首次被定位為新質生產力,首次作為“前沿新興產業”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首次獲得中央關于加快產業發展的明確指示,首次進入國家能源法。另外,國家發放資金補助,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第一年度獎勵資金共計11.42億元,覆蓋10個省級行政區23市區,提振了企業信心。
地方層面,各地積極響應中央政策號召,出臺多項政策,對氫能的應用推廣給予特別支持與關注。比如山東、成都、鄂爾多斯推進氫車高速免費;廣東印發《廣東省廣湛氫能高速示范項目實施方案》,探索燃料電池汽車規模化商業化應用模式;吉林、河北、內蒙古、四川和新疆皆規定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項目不需取得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許可等。
整體上,從2024年上半年中央疊加地方出臺的政策以及國家級獎勵資金下發看,氫能產業發展的政策體系在愈加完善,氫能產業鏈景氣度在持續攀升。
二、上游制氫項目持續增多,央國企占主導
2024年上半年國內綠氫項目仍在持續增加。根據GGII《中國電解水制氫項目數據庫》統計,2024年1-5月建成綠氫項目187MW,2024年規劃建成綠氫項目高達2.6GW(僅統計進入在建及招標過程的項目),綠氫項目在加速落地。
從項目投資方看,大型央國企是主導。2024年1-5月國內建成10個綠氫項目,其中80%為央國企主導,僅榮程集團1300Nm3/h漁光互補光伏綠電制加氫一體化(一期工程)項目和廣匯能源綠電制氫及氫能一體化示范項目為民營企業主導。原因是:能源類央國企承擔較大減排降碳壓力,試點綠氫項目驅動力較強;央國企資金實力雄厚,建設大型綠氫項目具有優勢。而民企投建綠氫項目規模相對較小,部分為自研電解槽匹配應用場景。目前國內綠氫項目建設已形成能源類央國企帶頭,民企跟進的良好發展態勢。
一般而言,央國企對供應商要求較高,包括供應商的業績、財務、信譽、交付情況等。這在一定程度意味,綠氫項目核心裝備電解槽在未來面臨的淘汰賽也將十分慘烈。
三、電解槽企業“內卷”進一步加劇
電解槽在2024年上半年已呈現明顯的競爭“白熱化”、“內卷”特點。一方面,設備價格在明顯快速下降(從公開項目中標價格可見一斑);一方面,為了適配可再生能源大型制氫項目,降低系統初始投資成本,廠商們都在想方設法把電解槽越做越大,目前單臺電解槽已從兩三年前的500標方,“卷”到了如今的1000-2000標方,甚至已有3000標方產品投用。與此同時,涌入電解槽賽道的企業還在持續增多。僅2024年上半年,多個領域的企業巨頭宣布入局電解槽賽道,包括博世、3M、西部材料、嘉化能源、博天環境、赫美集團、科隆股份、豐田、比亞迪、科華數據、臥龍集團等。
在“內卷”壓力下,國內電解槽設備廠商紛紛探索生存新路徑——出海。2024年上半年這種勢頭較為明顯,如派瑞氫能與澳大利亞某公司簽訂制氫工程設計合同、三一氫能與澳大利亞客戶簽訂了電解水制氫設備與加氫設備采購合同、雙良斬獲阿曼20MW電解槽訂單、隆基斬獲烏茲別克斯坦20MW電解槽訂單等。他們希望通過開辟海外市場實現發展的進階。
四、綠氫消納受關注,綠色氫氨醇項目開工忙
伴隨上游綠氫項目增多,綠氫的下游消納開始受到關注。進入2024年,生產的綠氫如何消納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之一,綠氨、綠色甲醇在此時走到風口、火了起來。據高工氫電不完全統計,僅2026年上半年,國內綠氨項目相關總投資就超千億,推進綠氨項目的企業是中能建、國電投、國家能源集團、華電、華能、深能、寶豐、水木明拓、遠景等實力選手,在這些實力選手的加持下,有業內預測綠氨年產能有望在今年實現從零向百萬噸規模的躍升。
綠色甲醇的熱度也在持續走高。僅2024年5月,綠醇簽約、獲批項目超11個,綠醇簽約項目規劃年產量超165萬噸,綠醇獲批項目規劃年產量超219萬噸。僅5月份,綠醇項目總規劃年產量超384萬噸。目前國內推進綠色甲醇的代表企業有:中民(遼寧)實業集團、運達股份、吉道能源、中能建(249萬噸/年)、國電投等。
綠氨與綠色甲醇催生綠氫新需求,為綠氫消納提供新的解決方案。不過綠氨、綠醇產業在我國仍屬早期階段,它們的經濟性和商業化模式還有待進一步探索。
五、制儲運加持續突破迎“新局”
伴隨上游制氫發展提速,氫能儲運加環節也呈現出發展新特點。儲運方面,2024年上半年,多個輸氫管道建設項目開工;天然氣摻氫嶄露頭角;民用液氫的制儲運加用以及政策方面不斷傳出好消息,商業化近在眼前;固態儲氫作為一種氫儲運新技術,正在快步走向規模化應用的道路;有機液態儲氫也邁入產業化應用前期。
加注端,加氫站建設方面,2024年1-5月,國內新增加氫站16座,速度有所放緩,累計建成數量超過435座。不過近來加氫站建設出現諸多利好信號,如近2個月,內蒙古、河北、北京、青島等地不斷有加氫站獲批、開工建設以及投入使用的喜訊傳來;另外2024年以來中石化以國家氫能交通大動脈為基礎,專注于打造高速公路(國道、省道)加氫干線。目前規劃為渝萬、京津唐、滬嘉甬、濟青、鄭汴洛濮、呼包鄂烏、粵港澳大灣區7個氫能走廊。結合政策及中石化動向,更多加氫站還是有望在今年獲批、建成以及投入使用的。
六、燃料電池注重產品優化,外資搶灘提速
2024年上半年燃料電池產品技術的發展,一方面在持續向更大功率推進,代表事例是:氫璞創能發布峰值功率340kW的大功率燃料電池單堆、驥翀氫能MH170電堆功率實現376kW、神力科技大功率石墨板電堆-Gen4 P5X系列邁向420kW大關;同時,企業們也開始更加注重產品的故障率、壽命、一致性等參數,愿意沉下心來做基礎性研究。
一位燃料電池企業負責人透露:“系統在各個環節的優化早已成為重點工作,比如水熱管理等。這里面有大量工作需要開展。我們現在只能說把這個東西做出來,還遠不能說把東西做好。”
體現在市場端,國內燃料電池賽道正迎來外資力量的滲透。GGII《燃料電池汽車數據庫》(交強險口徑)顯示,2024年1-5月份國內燃料電池系統裝機量TOP 10系統廠商中,外資占位三席——康明斯、現代汽車、華豐燃料電池。加上華豐燃料電池位于北京亦莊的燃料電池研發與生產項目(一期)已正式通過竣工驗收、現代汽車氫燃料電池系統(廣州)產能爬坡等信息,不難看出,外資企業已經邁出加緊搶灘中國燃料電池市場的步伐。
七、下游應用拓展忙,氫能重卡一騎絕塵
國內燃料電池的發展重點現在已經由技術示范轉變為商業化落地,交通端目前仍是燃料電池商業應用的主要突破口,并且發展屬不及預期但穩中有進。GGII《燃料電池汽車數據庫》(交強險口徑),2024年1-5月國內燃料電池汽車上牌銷量合計達到2102輛,同比增長36%。
在交通端車型方面,燃料電池重卡已經躍升為主力車型。上述1-5月上牌的2102輛氫車中,氫能重卡總計有996輛,同比增長82%,占比47%。氫能重卡上牌量躍升的原因,除氫能重卡在應用層面的自身優勢外,政策環境起很大作用。未來,隨著更多地方釋放政策利好,氫能重卡的市場推廣數量有望會再創新高。
其他方面,氫能兩輪車在2024年上半年發展也較為迅速;船舶因為綠色轉型涌現巨大機會,也已吸引多家企業展開布局,2024年上半年國氫科技、氫藍時代、氫璞創能、未勢能源、明天氫能、東方氫能、風氫揚科技、中船712所、眾宇動力等傳來新進展;燃料電池熱電聯供也在被進一步開發,行業多家企業推出熱電聯供新品、實現項目的交付。整體看,燃料電池企業拓展下游場景應用、推動產品市場化的腳步一直都未停止。
八、資本更加謹慎,制氫端相對受青睞
2024年上半年,據高工氫電不完全統計,氫能和燃料電池產業鏈至少有20家企業對外公布了融資消息,這個數字與相比去年幾近持平,原因有兩點:其一,幾家頭部氫能公司A股上市之路折戟,估值高、退出難等問題,影響到資本市場對企業的投資熱情;其二,產業整體來仍面臨著技術、市場推廣等多個瓶頸,投資回報率有待驗證,隨著資本方對氫能產業發展的認知更為理性,他們選擇標的更為謹慎,來降低投資風險。
在2024年上半年這些對外公開的融資事件中,值得注意的是,其中與電解水制氫相關的融資占半數以上,這意味,資本方雖然對氫能行業的投資變得謹慎,但受綠氫浪潮影響,整體在明顯向上游制氫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