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四川綿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征求《綿陽市推進新型工業化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見稿)》意見。文件顯示,鼓勵布局建設新型儲能項目。支持在綿陽投資建設新型儲能電站,對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500萬元及以上的項目,按照建成項目裝機容量給予100元/千瓦時一次性補貼,每個項目補貼不超過100萬元。
原文如下:
關于公開征求《綿陽市推進新型工業化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
(征求意見稿)》意見建議的公告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決策部署,突出工業當先、制造為重,大力實施產業強市戰略,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全市新型工業化高質量發展,我局牽頭起草了《綿陽市推進新型工業化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建議。
根據工作安排,此次公開征求意見時間為2024年7月11日至2024年8月10日,公示期30天,歡迎有關單位和社會各界人士通過電話、電子郵件等形式提出意見建議。為方便聯系,反饋意見時請留下聯系方式。
感謝您的參與和支持!
聯系地址: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長虹大道北段142號
郵編:621000
聯系電話:0816-2316832
電子郵箱:1063275098@qq.com
附件:
1.《綿陽市推進新型工業化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見稿)》
2.《綿陽市推進新型工業化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見稿)》的起草說明
綿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2024年7月11日
附件1
綿陽市推進新型工業化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
(征求意見稿)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決策部署,突出工業當先、制造為重,大力實施產業強市戰略,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全市新型工業化高質量發展,為加快建設中國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提供有力支撐,特制定以下政策。
一、強化產業技術創新牽引作用
(一)支持企業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引導鼓勵企業加強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對通過國家和省級認定的技術創新示范企業、企業技術中心的工業企業,國家級和省級分別給予200萬元、3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認定為國家級、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的分別給予300萬元、100萬元一次性獎勵。
(二)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支持企業面向核心基礎零部件、核心基礎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基礎軟件等方面開展攻關,對具備產業化條件的核心技術攻關項目,給予不超過100萬元一次性獎勵。
(三)鼓勵企業加強產品創新。支持企業采用新技術、新工藝加大新產品、標志性產品研制力度,對認定為國省重大技術裝備首臺(套)、新材料首批次、軟件首版次的重大創新產品,國家級和省級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一次性獎勵。支持企業提升質量發展能力,對認定為四川省工業質量標桿的工業企業給予30萬元一次性激勵;對獲評國省級工業和信息化百項團體標準應用推廣典型案例的企業,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一次性激勵。
二、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發展
(四)提升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水平。對首次認定為國家級和省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的企業,分別給予200萬元、5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首次認定為國家級和省級智能制造優秀場景的企業,分別給予100萬元、30萬元一次性獎勵。
(五)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對成功創建全球“燈塔工廠”的企業,給予500萬元獎勵;對成功入選國家級、省級“數字領航”企業的,分別給予200萬元、50萬元獎勵;對評為市級“智改數轉”標桿企業的,給予30萬元獎勵。對成功入選國家級、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獎勵(其中國家級“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獎勵200萬元);獲得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節點運營牌照的,給予100萬元獎勵。對牽頭制定數字化轉型領域相關國際、國家、團體標準的企業分別給予50萬元、40萬元、30萬元獎勵,參與制定的分別給予20萬元、15萬元、10萬元獎勵。對入選國家級、省級數字化轉型領域試點示范(典型應用案例、優秀解決方案)和獲得獎項的企業,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獎勵。每年遴選一批數字化轉型標桿場景、工業領域網絡與數據安全優秀示范企業(典型案例),分別給予20萬元獎勵。
(六)大力發展服務型制造。支持企業從單一的生產型制造向“制造+服務”轉型,從單純提供產品向提供“產品+服務”整體解決方案轉變,延伸和提升價值鏈,對首次認定為國省級工業設計企業(中心)、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平臺、項目)的,國家級和省級分別給予100萬元、30萬元一次性獎勵。
(七)推進制造業綠色化發展。對首次認定為國家級和省級綠色制造示范單位(含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綠色設計產品)的,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首次達到能效標桿及以上水平的企業,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首次認定為國家能(水)效“領跑者”、省級節能降碳(節水)標桿的企業,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一次性獎勵。
(八)引導傳統企業加大改造力度。鼓勵企業加快實施生產換線、設備換芯、機器換代等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工程,對通過設備更新實現高端化、數字化、綠色化、安全化升級,總投資1億元以上且年度投資不低于總投資額40%的制造業技術改造項目(含“智改數轉”項目),竣工投產后按項目建設中設備投資實際總額的2‰,給予一次性不超過100萬元獎補支持。
三、支持企業加快做強做優做大
(九)鼓勵企業擴能增產跨臺階。對年產值5億元以上且增長超過20%的企業,分別按以下標準給予管理團隊獎勵:年產值5-10億元(含)區間的,給予10萬元獎勵;年產值10-50億元(含)區間的,給予30萬元獎勵;年產值50億元以上的,給予50萬元獎勵。對在綿年度工業產值首次突破1億元、10億元、50億元、100億元的企業,對其管理團隊分別給予10萬元、30萬元、50萬元、100萬元一次性獎勵(與前述對年產值5億元以上且增長超過20%企業的獎勵,就高不重復享受),在綿年度工業產值達到100億元以后,每跨越一個百億臺階給予企業管理團隊100萬元獎勵。
(十)支持企業提高生產效益。鼓勵企業做強主業提升效益,對在綿取得的利潤總額(稅務口徑)在1億元以上且實現增長的企業,按照利潤總額增量1%給予獎勵,單戶企業最高獎勵不超過100萬元。
(十一)著力培育高精尖特企業。對首次認定為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的,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首次認定為國家級和省級制造業領航企業的,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首次認定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首次認定為省級新經濟示范企業(重點平臺、新場景)、工業和信息化助推鄉村振興重點工業企業的,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勵。
(十二)加強企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支持公共服務機構為企業和產業集群建設提供信息、技術、創業、培訓、融資等公共服務,對首次認定為國家級和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的,給予國家級50萬元、省級1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首次認定為國家級和省級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的,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一次性獎勵。
(十三)強化要素保障支持。對年度工業產值增速20%以上且單位產值耗電量同比下降的4億元以上重點工業企業,根據用電實際增量,按0.03元/千瓦時給予企業一次性用能補貼,每戶企業最高補助不超過50萬元。對“鏈主企業”“鎮園之寶”企業等用能大戶實行“一事一議”政策支持。加快航空物流建設,支持綿陽機場為企業開通臨時或定期全貨運航班,給予每班15萬元補貼支持,年度補貼不超過200萬元。
四、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前瞻布局未來產業
(十四)支持加大超高清視頻研發投入。對自主研發液晶材料、有機發光材料、靶材、精密光學鏡片等超高清視頻技術和設備制造技術(材料、器件),以及大功率激光器、光刻機、刻蝕機等關鍵設備,年銷售收入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按研發投入額的20%給予不超過100萬元補助;對自主研發掩膜版、彩色濾光片、偏光片、驅動IC等技術(工藝),年銷售收入2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按研發投入額的10%給予不超過100萬元補助。
(十五)推進核醫療加快發展。鼓勵本地醫療機構開展放射性藥物診療(含核醫學診斷)、質子治療、FLASH放療臨床診療服務,按每例次診療費用的10%給予醫療機構激勵,用于降低終端個體診療費用,每家醫療機構年度補貼不超過100萬元。鼓勵“惠綿保”商業補充醫療保險將核醫療特色診療納入保險范圍,按照經認定的保險實際支付金額10%給予保險機構激勵,每年不超過100萬元。
支持放射性原創藥物研制和國產替代,注冊申請人獲得許可并在綿陽產業化的1類、2類、3類放射性藥物,單個品種分別給予150萬元、100萬元、50萬元一次性獎勵。支持高端核醫療裝備研制,對進入國家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或優先審批程序的核醫療產品,獲得第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書并在綿陽產業化的,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勵。
本市核醫療企業按照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醫療器械注冊人制度(MAH)承擔委托生產(委托雙方無投資關聯關系),且產值、稅收結算在綿陽的,按委托生產合同年度實際執行額2%給予一次性獎勵,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十六)促進激光技術應用成果產業化。支持企業承接科研院所激光領域科技成果,并在綿陽實施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對年度實際投資額超過2000萬元(含)、5000萬元(含)、1億元(含)的,按項目實際投資額的2%,分別給予項目實施企業最高50萬元、100萬元、200萬元一次性獎勵。
(十七)支持高性能磁性材料產品擴大銷售。鼓勵企業圍繞人工智能等下游應用,推進高性能磁性材料產品市場化發展,對高性能磁性材料產品及其應用器件產品,單項產品首次突破年銷售額3000萬元及以上的,按照銷售額的1%,給予不超過100萬元一次性獎勵。
(十八)鼓勵布局建設新型儲能項目。支持在綿陽投資建設新型儲能電站,對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500萬元及以上的項目,按照建成項目裝機容量給予100元/千瓦時一次性補貼,每個項目補貼不超過100萬元。
(十九)壯大智能機器人及無人機企業。鼓勵機器人企業與應用場景發布單位建立合作、首試首用關系,促進產品迭代熟化。對企業研制相關產品過程中未獲得財政資金支持、并在綿首次試用的相關產品給予獎勵,單臺(套)產品最高20萬元、每戶企業年度獎勵不超過100萬元。支持智能機器人重點產品推廣,按同一產品年度銷售收入同比增量的5%給予獎補,用于新產品開發及應用迭代,單個產品獎勵不超過50萬元,每戶企業年度獎勵總額不超過100萬元。
支持建設一批無人機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對實際總投資2000萬元及以上(不含土地)的無人機產業鏈的研發、制造類項目,按核定后固定資產投資額的10%,給予總額不超過100萬元一次性獎補支持。
(二十)推進生物醫藥及醫療裝備加快發展。參加國家組織帶量采購中標的,按一個采購周期每個中標藥品品規或醫療器械注冊證給予不超過100萬元一次性獎勵;參加省級或跨地區聯合帶量采購中標的,按一個采購周期每個中標藥品品規或醫療器械注冊證給予不超過5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接受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醫療器械注冊人委托生產藥械產品的企業,產品銷售產值結算注冊在綿陽的,根據受托企業生產該產品年度銷售收入(不含稅)的2%給予不超過100萬元獎勵。對通過市場化方式將市外成熟產品轉移落地在綿陽生產并結算的,經認定,按照該產品年度銷售額的4%予以獎勵,自該產品正式投產開始連續獎勵3年,每年每戶企業獎勵不超過100萬元。
(二十一)鼓勵加大連接器及傳感器產品創新。支持連接器企業聚焦消費電子、軌道交通、工業設備、軍用設備等領域,以及傳感器企業聚焦物聯網、智能駕駛汽車、智能機器人、低空經濟、工業控制等領域,開展高端通用器件、關鍵設備、核心材料、先進工藝等技術研發和產品攻關,對研究開發新產品實現產業化且年銷售額達2000萬元及以上的,按研發費用的10%,最高給予企業100萬元一次性獎勵。
(二十二)推動商業航天加快發展。對商業航天產業重點培育清單中企業全職引進的高端人才、緊缺人才、企業高管等,年薪(不含股權分紅等)超過50萬元的,按實際支付薪酬的30%給予企業引才補助,連續補助3年,單個人才年度補助不超過50萬元。
對落地綿陽的商業航天產業企業相關業務(零部件、衛星、火箭、數據應用等全產業)實際銷售額3‰進行獎補支持,最高不超過100萬元;對出口外貿實際銷售額按5‰進行獎補支持,最高不超過100萬元,單個企業上述獎補以就高不就低的原則不重復享受,獎補周期不超過3年。
(二十三)開展新一代信息技術(6G)研發布局。鼓勵引進6G產業領域高層次創新創業團隊,對引進團隊聚焦6G關鍵算法、核心器件與基礎材料開展攻關并在綿陽落地注冊的企業,經評估后給予引進團隊不超過100萬元的資助。
(二十四)加大前沿新材料研發與應用。鼓勵企業加大石墨烯、新型功能材料、特種合金材料、高性能石英玻璃材料、碳碳碳陶高性能復合材料等領域攻關,對技術水平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打破國外壟斷并實現產業化的,給予不超過100萬元一次性獎勵支持。
聚焦產業建鏈延鏈,以項目為載體引進前沿新材料領域創新團隊,對創新團隊推動項目產業化而購買設備,按照購買設備投資額的20%,向引進團隊的企業給予不超過100萬元的資助。
(二十五)支持氫能“制儲運”一體發展。對落地綿陽的燃料電池膜電極、電堆、動力系統集成、質子交換膜、雙極板等關鍵零部件制造企業,以及電解槽、儲氫罐、加氫機等關鍵技術裝備及零部件制造企業,且固定資產總投資在1億元以上的項目,在建成投產并形成主營產品開票銷售后,按照產品年銷售額的5%給予每年不超過100萬元獎勵,獎勵不超過3年。
支持加氫站建設,既有加油(加氣)站符合相關規范和安全條件的,無需另行辦理加氫站規劃選址、用地手續,經審批可以利用現有土地增加加氫設施建設綜合能源站。支持用氫企業利用工業、倉儲用地建設不對社會開放的自用加氫站。
五、附則
本政策支持對象為在綿工業企業、軟件及信息技術服務企業、生產性服務業企業,以及為工業企業發展提供服務的企事業單位。
本政策由綿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負責解釋,自2024年 月 日起施行,此前綿陽市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支持政策與本政策不一致的,以本政策為準。
附件2
《綿陽市推進新型工業化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見稿)》的起草說明
一、起草背景
黨的二十大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作出一系列關于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決策部署,為認真貫徹落實國、省、市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有關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市經信局牽頭起草了《綿陽市推進新型工業化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政策措施》”)。
二、起草過程
在深入縣(市、區)、園區和部分重點企業調研的基礎上,會同市級有關部門、各產業鏈牽頭單位多次研究討論后,形成了《綿陽市推進新型工業化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見稿)。為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前瞻布局未來產業,若干政策措施采取“1+N”(1:即1個工業發展共性政策,N:即產業N個個性化政策)的方式制定。2024年6月,在廣泛征求市級相關部門和縣(市、區)、園區意見的基礎上,現面向社會進一步征求意見。
三、主要內容
《若干政策措施》著力突出重點和工業主責主業,主要內容包括:強化產業技術創新牽引作用、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支持企業加快做強做優做大、培育壯大戰略新興產業和前瞻布局未來產業和附則五個方面內容。
(一)強化產業技術創新牽引作用。從支持企業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鼓勵企業加強產品創新三個方面,支持企業深入開展產學研合作,面向核心零部件、核心基礎元器件等方面開展攻關,采用新技術、新工藝加大產品研制力度,加強產品質量、品牌建設。
(二)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發展。從提升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水平、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大力發展服務型制造、推進制造業綠色化發展、引導傳統企業加大改造力度五個方面,對開展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服務化綠色化發展、大規模設備更新的工業企業予以一次性定額獎補,引導企業轉型升級發展。
(三)支持企業加快做強做優做大。從鼓勵企業擴能增產跨臺階、支持企業提高生產效益、著力培育高精尖特企業、加強企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強化企業用能支持五個方面,對企業實施梯次培優,通過加大要素保障,提升服務能力,支持企業發展壯大、多作貢獻,鼓勵更多企業成長為規模企業、專精特新、領航企業、單項冠軍等。
(四)培育壯大戰略新興產業和前瞻布局未來產業。為加快培育壯大新型顯示、核醫療、激光技術、磁性材料、新型儲能、智能機器人及無人機、生物醫藥及醫療裝備、連接器及傳感器八大戰略新興產業和前瞻布局商業航天、新一代信息技術(6G)、前沿新材料、氫能等未來產業,根據產業特點和發展實際,提出個性化、差異化支持政策。
(五)附則。對政策解釋、適用時間和支持對象作了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