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樣、對外名片、主力電源、引領世界、可持續發展……
站在二十年前,中國光伏從業者或許難以想象光伏產業有朝一日能夠被賦予如此琳瑯滿目的標簽,但今日,光伏從業者會認為中國光伏還可以做得更多,做到更好。此種觀念上的轉變,究其根本,源于光伏產業憑借不斷進步的技術工藝和制造實力,創下了極具競爭力的質量水平。
作為中國光伏產業的基石之一,晶澳科技自創立之初,就深知投身制造業的根本在于質量。二十年來,晶澳科技不斷完善自身的質量管理體系,持續創造著可靠的客戶價值,為基于長期主義的核心競爭力,建設了一個堅不可摧的“質量堡壘”。
堡壘工程
如果以今天的眼光再看位于青海省的“共和晨陽光伏電站”,一定會有一種奇妙的感覺。在這個電站園區里,既可以見到采用尋常背板的單玻組件,也可以見到正背面皆可發電的雙面雙玻組件。如同化石可以展示某種生物在其進化鏈條中某一時期的過渡狀態,“共和晨陽光伏電站”就展示了光伏行業在雙面雙玻組件剛剛誕生時的過渡狀態。
2017年,晶澳科技雙面雙玻組件率先實現量產,隨即被批量應用于國家電投集團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黃河水電”)旗下的“共和晨陽光伏電站”,由此成功打造了行業首批次大規模應用雙面雙玻組件的項目案例。
2018年4月,國際權威檢測機構TüV萊茵出具報告顯示:采用相同平單軸跟蹤技術的晶澳雙面雙玻組件方陣較相同規模的常規單晶組件方陣單位千瓦發電量高出10.5%,優勢性能盡顯。對此,黃河水電有著更為豐富的體會,通過該項目,該公司對雙面雙玻組件各方面長期運行的指標都形成了認知,以至后期將此類組件作為“新常規”產品展開應用。
如今,八年時間過去,晶澳科技再次回訪“共和晨陽光伏電站”,業主單位欣然表示晶澳雙面雙玻組件的運行狀況如預期般良好,各項性能指標均符合合同規定。作為首批“嘗鮮”雙面雙玻組件的項目,時至今日依然歷久彌新,這不僅是雙面雙玻技術路線的成功,同時也是晶澳科技“堡壘工程”的又一次效果體現。
自創立之日起,晶澳科技就確立了“質量是企業生命線”的全員意識,但踐行質量理念知易行難,其并非是馬拉松比賽上單一方向的堅持,而是需要考慮方方面面的浩瀚工程,也是打造堅不可摧的核心競爭力的“堡壘工程”。
為此,晶澳科技擘畫了全生命周期質量管理體系藍圖,旨在整個生命周期內,對產品或服務的質量進行持續監控和管理,以確保終端市場的高質量體驗。在此背景下,晶澳科技從戰略規劃與經營計劃、產品與服務開發管理、智能制造、精益管理、采購與外包管理、交付及售后服務等多環節同時發力,不斷完善質量責任機制,最終建立了一套覆蓋設計開發、采購、生產、監測、出貨、運輸、運維等全產業鏈的質量管理體系。
在這一過程中,晶澳科技廣泛應用國際領先的質量管理方法與工具,時刻監視和測量著自身的不足與方向,使生產流程持續優化,產品不良率持續降低,顯著提升了客戶滿意度。這讓晶澳科技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了行業質量管理的典范。
基于此,可以看到,無論是多晶產品、單晶PERC、雙面雙玻還是最新的n型TOPCon組件,晶澳科技的產品一旦付諸量產,皆會在全球范圍內贏得出眾口碑,頻繁斬獲EUPD、PVEL、RETC等國際權威機構的認證榮譽,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如“共和晨陽光伏電站”本色不改、歷久彌新的標桿項目案例。
永不停息
北海道被譽為日本的“雪國仙境”,每年12月至次年3月,北海道皆會大雪紛飛,不多時,漫山遍野便會是一幅銀裝素裹的景象。雪壓冬云時,北海道積雪最深處甚至可達4米,足見當地的降雪強度。如此冰雪奇景,對開拓當地旅游市場無疑是天賜良機,但對于發展光伏來說,卻是一種困難。
天寒地凍、大雪壓境的環境,對組件的機械載荷性能要求很高,此外,太厚的積雪在融化時,會卡在組件邊框與玻璃之間的縫隙處,難以完全脫落,這也是北海道電站達成發電量目標的一道關隘。
2018年,一位在北海道做項目的開發商找到晶澳科技,坦言了相關痛點,希望晶澳可以給出一份在北海道冬季仍能夠實現發電效益最大化的組件選型方案。接到客戶的需求后,晶澳一方面根據當地積雪環境條件,提出使用高效可靠的雙面組件;另一方面,晶澳日本技術團隊奔赴項目現場,著手研究了困擾客戶許久的縫隙積雪問題。歷經多次試驗,晶澳團隊發現在縫隙處填充硅膠可以有效幫助積雪完全掉落,從而解決了該問題。
不久后,晶澳日本公司將填充硅膠的客制化方案提交生產基地,基地當即響應,增加了生產工序,最終如期交付了一批客制化產品,完美滿足了客戶需求。時至如今,該項目發電效益良好,對比周邊其他項目綜合優勢突出,收獲了客戶極高的評價。
這個故事看似簡單,卻蘊含著晶澳科技全生命周期質量管理體系的另一大特質——永不停息地進步。
晶澳科技全生命周期質量管理體系一直秉承“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宗旨,以客戶的滿意度作為行動準則,建立了完善的客戶服務保障體系,確保與客戶有關的每一個環節都能夠得到有效控制,進而持續改進質量管理水平。
為更好地了解并滿足客戶需求,晶澳科技為客戶提供了多渠道的售后服務體系,除了如北海道案例中與銷服團隊直接溝通的方式以外,晶澳還設立了網站、電話、郵箱等多種渠道,并建立了客戶意見“24小時內響應機制”,力爭以最快的速度響應客戶需求。同時,晶澳科技每年都會進行客戶滿意度調查,收集客戶對產品性能與安全、產品交期、產品價格、客戶服務、新產品需求等多維度的反饋。多年來,晶澳科技客戶滿意度平均分皆≥95%,客訴響應及時率達100%。
此外,晶澳科技為不斷超越當前水平,實現更高的質量標準,更專門設置了質量流程與數字化中心。該中心強調流程優化、數據驅動、跨部門協作、系統解決問題的工作模式,旨在有效識別、分析并解決組織內部的問題,從而不斷校正、持續改善晶澳質量管理體系。結語
質量之于制造業的重要性,猶如制造業之于實體經濟。質量左手連接著供給,右手連接著需求,涵蓋產品生命周期全過程,貫通制造業全鏈條。作為光伏制造業的成員企業之一,晶澳科技始終堅持向質量要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向質量要登頂高端價值鏈的驅動力。
在此背景下,晶澳科技所設計的全生命周期質量管理體系還將繼續與時代潮流相結合,不斷創新和完善,以引領終端市場和行業發展不斷變化的需求。
兢兢業業、精耕細作,不吝數十年、上百年打造堅不可摧的“質量堡壘”,是一個堅持長期主義的制造企業保持穩健發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