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大連化物所獲悉:大連化物所-大連融科儲能公司團隊的全釩液流儲能電池系統中標國電龍源5MW/10MWh儲能電池系統工程,這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大規模的全釩液流電池儲能系統應用示范工程。這意味著全釩液流儲能電池系統在研發11年后進入產業化階段,將我國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應用向前推進一步。
大連化物所-大連融科儲能公司團隊經歷了11年的研究、改進,在液流電池關鍵材料、核心部件等方面都取得突破,初步形成了全釩液流儲能電池產業鏈。這次中標意味著全釩液流儲能電池系統正式進入商用和產業化階段。儲能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大連融科儲能公司總工程師張華民說:“經過11年的‘儲能’之后,我們終于到了‘放電’的時候。”
目前,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正逐漸轉為主導能源。2011年,我省風能發電裝機容量位于全國前三名,達到16.6%,但是風能發電在電網所占的比例卻并不高,我省并入電網的風電比例為電力供應的5.9%。這主要是由于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具有不連續、不穩定、不可控等特征,既浪費了大量資源,也由于發電不穩定性給電網帶來嚴重沖擊,甚至會影響電網的穩定安全運行,成為限制我國可再生能源大規模應用的瓶頸。
張華民介紹說:“可再生能源的普及應用必須有大規模儲能技術作支撐,在電網用電低谷而風能發電過多時電能儲存、在風能發電不足時放電,進而保證電力平滑穩定輸出和計劃發電,提高電網對風能發電接納能力。目前大規模儲能電池技術有很多種。但是,適合大規模儲能的電池技術首先要安全、可靠,再就是耐久、無污染。綜合而言,全釩液流儲能電池被證實為最適合風能發電平滑輸出的儲能技術,在大規模儲能領域也具有明顯優勢。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研究起步較早,在國內外同類研究與應用中都處于領先地位。”
由于受制于成本障礙,大規模儲能一直沒有走向商業化。而在此次商業項目的招投標中,全釩液流儲能電池系統的價格相當具有競爭力。張華民說:“成本競爭力來源于兩方面:一是高比例的國產化材料,二是行業領先的能量效率。多年來,我們始終堅持制造一代、研發一代,我們將在這次大規模應用中積累更多經驗。希望兩三年后,將全釩液流儲能電池系統的功率密度再提高一倍,成本就可以下降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