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產業重新崛起的契機來了?
“第七屆2013國際太陽能產業及光伏工程(上海)展覽會暨論壇” 今天在上海如期舉行。當天,由能源基金會大力支持,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CREIA)主持完成的《中國光伏分類上網電價政策研究報告》正式發布。
據介紹,《分類電價報告》根據我國區域太陽能水平面年總輻射量不同,將我國(不含港、澳、臺地區)分為4類資源區,根據投資成本及回報期,分別設定不同的區域光伏標桿上網電價;在兼顧鼓勵發展和收益公平的基礎上,提出了不同的分布式電價。
目前由于光伏發電在成本方面尚不具備市場競爭優勢,因此固定上網電價的刺激作用最為明顯,這一點從2011年7月國家發改委公布固定電價政策以來的實施效果可見一斑。但是我國的固定上網電價實行除西藏自治區以外的全國統一上網電價,這對區域資源稟賦不同的地區的刺激力度明顯不同。
據悉,我國光伏“十二五”規劃裝機容量將從21GW調整至35GW,這一調整一旦確定就意味著光伏業在未來幾年需要保持平均每年10GW左右的安裝量,僅依靠現有的支持政策,難以完成既定目標。從國際經驗來看,合理的電價政策引導對光伏產業的發展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立合理有效的電價機制不僅能夠推動產業的發展,還可以有效降低政府補貼支出,使政府對可再生能源的補貼效益最大化,因此必須按照資源差異以及開發模式區分定價。
《分類電價報告》設定,年等效利用小時數分別為一類資源區大于1600小時,二類資源區在1400小時~1600小時之間,三類資源區在1200小時~1400小時之間,第四類資源區小于1200小時。根據資源狀況和發電成本測算出適用于各區域的光伏標桿上網電價,分別為一類資源區0.8元/kWh,二類資源區0.9元/kWh,三類資源區1.0元/kWh,四類資源區1.1元/kWh。對于特殊地區如西藏自治區、四川阿巴自治州等自然條件比較惡劣的地區,適當提高標桿上網電價至1.15元/kWh。
“第七屆2013國際太陽能產業及光伏工程(上海)展覽會暨論壇” 今天在上海如期舉行。當天,由能源基金會大力支持,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CREIA)主持完成的《中國光伏分類上網電價政策研究報告》正式發布。
據介紹,《分類電價報告》根據我國區域太陽能水平面年總輻射量不同,將我國(不含港、澳、臺地區)分為4類資源區,根據投資成本及回報期,分別設定不同的區域光伏標桿上網電價;在兼顧鼓勵發展和收益公平的基礎上,提出了不同的分布式電價。
目前由于光伏發電在成本方面尚不具備市場競爭優勢,因此固定上網電價的刺激作用最為明顯,這一點從2011年7月國家發改委公布固定電價政策以來的實施效果可見一斑。但是我國的固定上網電價實行除西藏自治區以外的全國統一上網電價,這對區域資源稟賦不同的地區的刺激力度明顯不同。
據悉,我國光伏“十二五”規劃裝機容量將從21GW調整至35GW,這一調整一旦確定就意味著光伏業在未來幾年需要保持平均每年10GW左右的安裝量,僅依靠現有的支持政策,難以完成既定目標。從國際經驗來看,合理的電價政策引導對光伏產業的發展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立合理有效的電價機制不僅能夠推動產業的發展,還可以有效降低政府補貼支出,使政府對可再生能源的補貼效益最大化,因此必須按照資源差異以及開發模式區分定價。
《分類電價報告》設定,年等效利用小時數分別為一類資源區大于1600小時,二類資源區在1400小時~1600小時之間,三類資源區在1200小時~1400小時之間,第四類資源區小于1200小時。根據資源狀況和發電成本測算出適用于各區域的光伏標桿上網電價,分別為一類資源區0.8元/kWh,二類資源區0.9元/kWh,三類資源區1.0元/kWh,四類資源區1.1元/kWh。對于特殊地區如西藏自治區、四川阿巴自治州等自然條件比較惡劣的地區,適當提高標桿上網電價至1.15元/k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