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就是圣誕月,在圣誕月,Advent Calander的誕生,就是為了給孩子們制造一些圣誕節的氣氛,從1號到24號都被好好地慶祝一番: 一般做成日歷的模樣,這24天,每天都有一個寫有日期對應的小窗口,每個窗口內放置一個糖,或者巧克力等。每天打開一個,每天都發現有所不同,不失為一種期待與驚喜的優良組合。這種24項組合的模式,后來被推廣到很多領域,香水、首飾、甚至還有“啤酒日歷”! 五年前,筆者給德國光伏界的同仁用Excel做了一個關于“中國光伏需知”的日歷,每天打開這個文件,輸入日期,就可以獲得一條關于中國光伏產業的法則。
當時沒有微博微信,如果放到今天,也許就有更多的方式來宣傳了。如今,德國在光伏宣傳方面又出新招,他們在德國找了24個裝了太陽能在屋頂上的教堂,編成一個“光伏教堂”的日歷,每天介紹一處,“綠色主題”,無處不在。
毫無疑問,對于大廠來說,11月底來出前三個季度被報表絕對不是什么困難的事情,因為很多廠都已經又是“供不應求”了。季度過GW的有英利和天合,這些超級巨無霸之后的是后期之秀晶科,晶澳等。
天合甚至在技術上搶占了制高點,21.4%的轉化效率,成了業界不斷提升效率的典范,從某種意義上講,已經超越歐美的任何一家企業。如此穩打穩扎,加上在國內的整合并購,在往前推進的過程中,波瀾不驚。
世界光伏的裝機容量在不斷地增加,總體需求年增長率超過30%, 優于很多行業。2013年裝好的容量是136GW,到2020年,全球預計會有414GW,每年的安裝量都會增長,應用也逐步形成“大、中、小、微”等多層次的立體市場。
再過10多年,價格不斷下降,根據英國的報告,如今太陽能發電的成本已經低于“燃氣發電”,再過10年,太陽能發電的綜合成本將是全球范圍內最廉價的,超過其他類型的發電類型: 沒有運動部件,綜合使用成本才會最低。
在向這條路邁進的過程中,各路神仙各顯申通,一方面是成功的企業,如韓華等收購QCELL后不斷發展,吸引其 他投資者去收購老牌的歐洲光伏企業,比如REC的光伏業務模塊也今日轉手中國企業,另一方面,傳統的大企業國際范圍內突擊合作,SunEdison在巴西策劃1GW的項目。在巴西和在印度的差別很大,后者雷聲大,雨點小,到目前才3GW的裝機容量,一個光照有條件,行動無條件的典型反面教材。
另一個反面教材是SolarMax,這個源于和印度完全不一樣的國度“瑞士”的老品牌,在高端市場逐步萎縮的時候,放不下瑞士的“精明和算計”,既沒有德國同事SMA那樣的規模優勢,又沒有中國同事陽光電源的市場把握度,高不成,低不就,已經進入破產程序。
是不是中國人又該去“收獲”了呢?這個,可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