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58年中國開始研制第一片晶體硅光伏電池以來,到現在已走過半個多世紀。光伏專家、上海交通大學太陽能研究所所長崔容強告訴記者:“中國的太陽能電池也經歷了從無到有、從空間到地面、由軍到民、由小到大、由單品種到多品種以及光電轉換效率由低到高的艱難而輝煌的歷程。”
據統計,從2002年至今,中國太陽能電池產量猛增了77倍。2008年,我國太陽能電池產量約占世界總產量的三分之一,連續兩年成為世界第一大太陽能電池生產國。
1839年法國物理學家貝克勒爾首次發現光伏效應;1954年美國貝爾實驗室制成第一個單晶硅太陽能電池;1983年美國在加州建立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電廠……人類從來未曾停止過追逐太陽的步伐。
1958,我國研制出了首塊硅單晶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王占國對記者說:“美國1957年左右拉出了首塊硅單晶,我國1958年也研制出了首塊硅單晶,隨后,中科院物理新成立的半導體研究室正式開始研發太陽能電池。”
最初,研發出的電池主要用于空間領域。從1958年到1965年間,半導體所研制出的PN結電池效率突飛猛進,10×20mm電池效率穩定在15%,同國際水平相差不大。
1968年至1969年底,半導體所承擔了為“實踐1號衛星”研制和生產硅太陽能電池板的任務。在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P+/N硅單片太陽電池在空間中運行時會遭遇電子輻射,造成電池衰減,使電池無法長時間在空間運行。
于是,包括王占國在內的6人小組開始進行人造衛星用硅太陽電池輻照效應研究,實驗過程中,由于技術不成熟、設備落后,致使王占國的右手嚴重電子灼傷,從此他一直飽受痛苦,直到1978年夏天進行植皮手術才有所緩解。記者注意到,王占國院士右手手背上有一些黑色的褶皺,這正是老一輩科學家殫精竭慮獻身科學的印記。
經過刻苦攻關,實驗結果給研究人員帶來巨大驚喜。王占國院士介紹,NP結硅太陽電池抗電子輻照的能力比PN結硅電池大幾十倍!隨后,半導體所做出了將硅PN電池改為NP定型投產的決定,生產出了5690片NP結硅太陽電池,其中達到空間應用要求的成品3350片,圓滿完成了“實踐1號”衛星用太陽能電池板的研制、生產任務。1971年實踐1號發射升空,在8年的壽命期內,太陽電池功率衰降不到15%,該項目在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上獲重大成果獎。
1969年,半導體所停止了硅太陽電池研發,隨后,天津18所為東方紅二號、三號、四號系列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研制生產太陽電池陣。
王占國院士說:“70年代末,我國與國際同期開展了砷化鎵太陽能電池研究,該電池具有很高的光發射和光吸收系數,1999年,2×2cm2電池的轉換效率達22%。”
1975年寧波、開封先后成立太陽電池廠,電池制造工藝模仿早期生產空間電池的工藝,太陽能電池的應用開始從空間降落到地面。
1998,我國太陽能產業有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太陽能電池開始進入萌芽期,研發工作在各地次第展開,但進展緩慢。
崔容強介紹說,1986年國家計委在農村能源“1986―1990年第七個五年計劃”中列出了《太陽電池》專題,全國有6所大學和6個研究所開始進行晶體硅電池等的研究。
20世紀80年代末期,國內先后引進了多條太陽能電池生產線,包括云南半導體廠從加拿大引進的1MW(兆瓦)生產線等,使中國太陽能電池的生產能力由原來的幾百KW(千瓦)一下子提升到4.5MW,這種產能一直持續到2002年,產量則只有2MW左右。
“90年代中末期為我國太陽電池穩步發展期,經過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太陽電池生產技術和工藝得到穩定發展和提高,生產量穩步增長,基本滿足了國內市場的需要并有極少量的出口。”崔容強說。
1998年,我國政府開始關注太陽能發電,擬建第一套3MW多晶硅電池及應用系統示范項目,這個消息讓現在的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苗連生看到了一線曙光。可是,當時太陽能產業發展前景尚不明朗,加之受政策因素制約,令不少人對這一新能源項目望而卻步。在合作伙伴退出的情況下,苗連生毅然逆勢而上,爭取到了這個項目的批復,成為中國太陽能產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2001年,無錫尚德建立10MWp(兆瓦)太陽電池生產線獲得成功,2002年9月,尚德第一條10MW太陽電池生產線正式投產,產能相當于此前四年全國太陽電池產量的總和,一舉將我國與國際光伏產業的差距縮短了15年。
2005年12月14日,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公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尚德的橫空出世及超常規發展帶來的“首富效應”啟動了中國太陽能產業的加速器,國內太陽能電池的生產和研發也駛入了快車道。
天威英利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2003年12月19日,該公司的項目正式通過國家驗收,全線投產,填補了我國不能商業化生產多晶硅太陽能電池的空白。
2003到2005年,在歐洲特別是德國市場拉動下,尚德和保定英利持續擴產,其他多家企業紛紛建立太陽電池生產線,使我國太陽電池的生產迅